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独立劳动课程”实施的价值与推进路径

2024-04-11 17:27廖双秀曾晓阳
知识文库 2024年5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劳动素养

廖双秀 曾晓阳

劳动课程是我国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指向是少年儿童的终身发展,是实现“五育融合”的重要载体。随着《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劳动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它所彰显的“实”“育”

“融”的现实价值,对课程实施、人才培养以及时代发展均展现出重要意义。然而,在我国小学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有效开展劳动教育难以保障,主要表现为劳动教育实施浅表化、协同共育氛围淡薄化、专职劳动教师稀有化等。基于此,本文拟从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家校社协同共育和师资水平提升等方面切入,提出相应的推进路径。

具备健全的劳动素养是青少年实现全面发展的必然需求。基于此,国家将劳动教育纳入了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必修课体系中。2022年4月21日,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标准》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这充分肯定了劳动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使劳动教育不再局限于“副课”的传统认知,而成为义务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同时,该《标准》为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政策、机制等层面的保障,使劳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将“有据可依,有法可循”。但是,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独立劳动课程”如何实施?是否具有重大意义急需引起重点关注,本文将以此进行研究与阐述。

1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主要亮点

1.1 新课程标准完善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中完善了人才培养目标,指出义务教育要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标准》基于课程方案的培养目标,一是明确了劳动课程的总目标,即培养学生的核心劳动素养。主要包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弘扬积极的劳动精神。二是明确了小学三个学段的具体课程目标,使劳动课程的开展“有据可依”。即每个学段有若干项目为载体,围绕劳动素养的四个方面来具体展开,使得三个学段之间纵向有序、横向联系,为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新课程标准建构了以任务群为基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劳动任务群是将知识技能基础相近、功能相似、性质相同的劳动任务归纳在一起后形成的一组劳动任务。《标准》把劳动课程内容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大类,囊括十个劳动任务群,每个任务群又由各学段的若干学习项目组成。其中,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标准》提出,学校在任务群的选择上可因地制宜、自主确定任务群的学习数量。在内容安排上,第一学段(1~2年级)侧重日常生活劳动和生产劳动的学习;第二学段(3~4年级)和第三学段(5~6年级)三个类型的劳动内容都应涵盖,且应结合校外劳动和家庭劳动,形成有效的融合,多方面全覆盖学生的劳动学习,最终培养学生完备的劳动素养。

1.3 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可操作的课程实施建议与要求

劳动课程的实施主要包括劳动项目开发建议、劳动过程指导建议、劳动周设置建议、学校与家庭、社区协同开展劳动教育建议、课程评价建议等七个方面。

针对课程实施的重点和难点,《标准》结合以上七个方面提出了可操作的、具体的实施建议,强化了劳动课程“怎么教”的问题,真正展现了其具体性和实用性的特色。如在劳动项目开发方面,在制定项目目标、选择项目内容、确定劳动场域、明确项目过程、提炼项目操作方法等方面,《标准》均规定了详细的实施要求。项目安排总体体现出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原则,为教师有效开展劳动课程提供了实施依据和保障。

劳动课程标准的首次颁布,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大突破,劳动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得到了实质性保障。《标准》突出了劳动课程的实践性要求,不仅明确了“教什么”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充分挖掘劳动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使《标准》凸显其有用、管用的意义。

2 设置独立劳动课程的现实价值

2.1 “实”——保障课程实施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指出了将劳动教育“独立成课”,标志着义务教育劳动课程走向规范化,劳动课程的高质量发展有了良好的基础。我国一直高度关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问题,国家领导人曾多次礼赞劳动的重要性,劳动课程得到了各地区、各学校的逐步重视。但始终课程开展效果不明显,仍存在劳动课程被边缘化、课程内容碎片化等现象。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将为劳动课程提供政策和机制层面的保障,使劳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将“有据可依,有法可循”。

首先,“独立劳动课程”的实施为劳动课程开齐开足提供了保障。根据《标准》的要求,劳动课程每周不能小于一个课时,一改曾经综合实践活动中,模糊的劳动教学,以及劳动课程边缘化问题。充分体现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价值,让劳动课程真正落到实处。其次,在劳动课程开齐开足的基础上,“独立劳动课程”的实施有利于课程的高质量开展。劳动课程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科学设计、系统规划。在新课程标准中,劳动课程包含完善的課程目标、教学内容、实施建议、评价方式等教学活动。例如,课程内容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类。教师需根据学生年龄段的不同开展相对应的不同劳动项目式学习。大大提升了教师教学的精准性、系统性。劳动教育将落地生根,真正落实到每一所小学、每一个小学生身上,最终将在孩子的内心播种下热爱劳动、辛勤劳动、崇尚劳动的种子。

2.2 “育”——培育劳动素养

劳动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新课程标准围绕核心素养,明确了青少年应具备的劳动素养。主要指学生在学习与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于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等。在新课程标准中,阐述了培育四方面劳动素养的具体表现特征,为学校课程资源开发、实施、评价等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家庭、社区开展实践活动提供了依据,从而实现育人合力。与此同时,在“双减”政策和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全国各地“德智体美劳”五育的教育改革都在井然有序地开展。劳动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在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能让学生感受劳动的快乐,体验生活的乐趣,感受生命的美。这彰显出“劳动课程的有效开展”与“双减”政策中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改革目标不谋而合,凸显了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将具备连续性和可持续性。

2.3 “融”——造就时代新人

刘良华指出:“劳动教育是五育融合的突破口与关键枢纽。”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劳动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艰巨的挑战,而就“五育融合”的育人理念来讲,劳动教育既是起点又是终点,它指向学生的综合素养,始终贯穿其他四育的有效开展,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一方面,小学是夯实劳动教育基础的关键时期。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例如,一年级的儿童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学校在学习之初开展系统全面的劳动课程,将更好地在儿童的心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劳动意识,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劳动教育具有增智、树德、育美、强体的独特价值。劳动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劳动中锻炼吃苦耐劳、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建立自立自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在增智方面,劳动能大大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孩子在劳动中需要运用双手和双脚,这不仅有助于左右脑的开发,而且能加快逻辑思维的发展,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在强体方面,必要的身體劳动可以让孩子的体质增强、力量提升。劳动教育的美育价值,贯穿于人的整个学习发展过程,在劳动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在劳动学习中,增智、树德、育美、强体,从而发展成为合格的新时代接班人。

3 当前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短板

3.1 劳动教育实施的浅表化

从课程内容上看,劳动课程的教授大多停留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且内容碎片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究其原因,有超过半数(62.77%)的教师认为有效实施劳动教育的最大困难是缺乏专业的教材与指导。教材作为学校课程和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劳动教育内容的准确性、系统性不足,难以进行规范、有序、高效地教学。例如,在某些学校,因教师对劳动教育的理解不清晰、不彻底使其异化为一种惩罚方式。即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将打扫卫生等劳动行为作为一种惩罚方式让学生认识错误。该行为会使心智尚在发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对劳动教育产生曲解,难以提升劳动意识,甚至产生抵触心理。最终,使劳动教育流于一种浅表化,割裂了其与德智体美的联系。从课程实施方式来看,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不仅要做到系统化、规范化而且需要有多样化的活动为载体。而目前的劳动课程实施存在明显的不足,据调查显示,有13.83%的教师表示劳动课程经常被占用,41.49%的教师表示偶尔有占用情况。这表明学校过分注重应试教育,忽略了素质教育系统、规范、有效地开展,进而使学生陷入了唯升学、唯分数的困境,劳动课程则成为一种“副课”。可见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状况并不理想。与此同时,学校开展劳动课程的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87.23%的教师主要开展扫除、美化等学校环保劳动;81.91%的教师主要开展劳动教育主题班会。上述活动都是比较传统的劳动实践方式,其并没有实现树德、增智、强体、美育等的综合育人价值,缺乏创新设计和趣味吸引,这种单一的劳动课程难以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和价值观。

3.2 协同共育氛围的淡薄化

在当前的小学劳动教育中,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都缺乏对学生的共育意识。一是家校劳动教育合作不密切。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但目前家庭教育在劳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较弱。教师布置的课后劳动作业大多是“拍照打卡”的应付交差,这加剧了在家中父母包办以及代替孩子劳动的现象。导致很多孩子自理能力差,缺乏正确的劳动观和劳动意识。并且,大多数父母迫切地“望子成龙”,这种有失偏差的教育观念,使得家庭教育环境陷入一种“唯有读书高”的境地。引发了家庭不愿与学校、社会开展劳动教育合作的消极现象。二是学校忽视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学校劳动教育以“有劳无教”的形式呈现出来,陷入了唯分数、唯升学的困境,出现科任教师随意占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现象,教师着重关注学生的应试教育致使学校的劳动教育没有“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进而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劳动素养。三是缺乏对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调查显示近四成的教师认为做好协同共育需要社会各方和学校的有力支持。但目前城市的博物馆、敬老院、农场、果园等场所,学校未主动与企业和社会各类机构建立良好的学习渠道,使得学校—家庭—社会难以形成协同育人的教育机制。

3.3 专职劳动教师的稀有化

目前,除一些处在一线发达城市的小学以外,大多数小学都缺乏专职的劳动教师。调查显示,学校中的教师队伍中仅有26.6%为专职劳动教师,且教师身兼多科的情况多达73.4%。上述结果表明大多劳动课程由其他老师(班主任或数学老师)兼任,说明小学劳动教育专职教师较为稀缺。因此,在需要进行教育活动时,这部分“客串”教师就临时登场来组织,课程结束后就又回到各自的“主业”上。易于引发教师对课程的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从而使劳动教育边缘化,严重影响了劳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此外,虽然部分小学聘用了专职劳动教师,但其中不乏少数专职教师的专业素养难以满足现实教育目标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对于劳动教育的把握不够专业、缺乏专门的师资培训等,致使学校劳动教育效果不显著,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学劳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4 独立劳动课程实施的优化策略

4.1 创新校本课程,促进项目式学习的精准性

在新时代应将学校劳动教育的核心置于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而不是开展简单的劳动技能训练。新课标背景下,劳动教育的核心素养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对劳动素养的培养不可采取传统观念中的“只实践不动脑”的活动,在设置独立的劳动课程时需兼顾教育性与劳动性,实现二者的相互融合与相互促进,进而保障劳动课程有效实施。

一方面学校应紧扣《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围绕本校的实际,组建劳动课程教研团队,切实地开发可利用的隐性与显性教育资源,创新校本课程,合理选择任务群学习,系统组织课程内容。如第二学段学生(3~4年级)初步体验简单的种植、手工制作等生产劳动。部分城区学校创造性地开辟教学楼楼顶为种植园,在这个“空中农场”里学生能切身体验如何种蔬菜水果,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另一方面在项目式设计与实施中,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还应是项目管理的促进者、观察者等。教师要敢于大胆尝试,推进项目式学习要循序渐进地进行,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效果更加明显,将激发学生更为浓厚的兴趣。同时,教师在某一特定阶段授课中应清晰、直接地指向某个劳动学习项目,让学生在特定的动脑动手的环节中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

4.2 构建学习共同体,提升家校社的融合性

人的教育活动始终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环境和因素的影响,学校、社会的教育根植于家庭,然后才会长出枝叶、花朵和果实。因此,在构建“五育融合”的学习共同体时,应以家庭为主体,提升父母对劳动教育的正确认识,兼顾打通学校和社会的学习通道。在有效开展校内劳动教育的基础上,需要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回归家庭、走进实践基地,让学生切身地感受息息相关的真实生活世界,体会劳动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构建学习共同体,学校、家庭、社会应紧密配合、互为补充。

各学校间应依据课程标准,分学段合理组织劳动课程内容、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时间安排等,重视劳动课程的开展,强化劳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并积极指导家庭协同开展劳动教育,提升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加强学生在家庭中的劳动实践与思考,从而在课余生活中及时巩固课堂所学的劳动技能和技巧,形成学校—家庭的第一条学习链。同时,要切实加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合理地将课程资源的范围从局限的教材内容转变至地方特色的社会资源。学校应与地方教育局合作,取得相应支持,依据地方特色建立劳动实践基地。如在社区、企业、农场、医院等场所,系统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劳动基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拓宽劳动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局限,形成学校—社会第二条学习链。最终以学校为纽带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的三方有机协调的学习共同体。

4.3 提升师资力量,提高劳动教育的有效性

卡尔·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依赖于教师的有效整合与实践,教师的劳动教育观念、知识、情感是开展劳动的基础保证,而缺乏正确的劳动素养和劳动知识的教师缺少“灵魂”。因此,提升学校劳动教育师资力量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任务。

劳动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应保障其教师授课的专业系统性。首先,学校应重新审视本校的在岗教师,从各教师的专业、特长等出发,挑选一部分对劳动教育有兴趣且有能力的教师来担任专职教师;其次,了解学生家长的情况,适当约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教育能力的家长作为特邀教师;另外,学校也可以聘请职业院校、高校、技工学校的教师和专家来学校做专题讲座或实践活动。从各方面来弥补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从而形成多元又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教师团队。更重要的是提升学校劳动教师整体质量。首先,学校应为教师提供专业课程培训,转变教师观念,培养教师主动创新、设计劳动课程的能力。可采取专家引领、骨干示范、名师交流等形式,加快劳动教师培养。其次,不同学校之间可以组织各类讲课比赛,促进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经验,真正让在劳动教师数量保证的情况下,质量也不能落下。

对应我国当前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短板,采取上述“行动”可以适当地减轻独立劳动课程推行的难度,实现对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最终实现小学生的“德”“智” “体”“美”“劳”的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大理大学教师教育學院)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劳动素养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