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研究

2024-04-14 01:18汪全莉叶茂琳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24年1期
关键词:重构空间农村

汪全莉,叶茂琳(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1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相关研究回顾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可以为新时代农村建设提供新的发展路径,从文化建设视角出发探索乡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关于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研究已然成为当前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热点话题。就研究对象的发展而言,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研究经历了从乡村图书馆→农家书屋→农村公共阅读空间→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发展沿革。

学术界最早开展的是有关乡村图书馆的建设研究,主要探讨乡村图书馆的发展脉络和建设策略。如王子舟等回顾了乡村图书馆的历史,并就乡村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进行讨论,提出乡村图书馆长效发展的可行性途径[1]。2005 年农家书屋工程开始试点并推行以来,学者们针对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研究更加精细化,开始注重农家书屋的建设策略、实践经验和融合发展研究。例如,李超深刻分析了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的困境,同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数字化建设策略[2]。同时,学者们深入各地实践,涌现出许多关于农村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发展脉络、建设模式的研究。例如,胡萍等以浙江嘉兴市礼堂书屋的建设为个案,总结出嘉兴市礼堂书屋的建设经验以为农家书屋的发展提供参考[3]。2017 年,王子舟在论述公共阅读空间的发展前景时指出,从发展布局看, 新型公共阅读空间会向农村蔓延[4]。随后,学者们各自梳理了农村公共阅读空间发展的现状,从不同视角分别阐述了农村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构建模式。当前,学者们逐渐认识到重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重要性,不断探索复合文化空间建设助力农村实现长效发展。例如,陈波从乡村文化振兴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农村公共文化空间被弱化的原因,提出重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5]。而大多数研究则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空间衰落的原因,探讨空间结构层次和重构路径。例如,张培奇等从物理空间、活动空间和制度空间三方面探讨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重构,并以此促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6]。

国内关于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研究是循序渐进的,从乡村图书馆的建设、农家书屋的发展、公共阅读空间的构建再到公共文化空间的重构,学者们热切关注农村发展,一步步扩大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研究范围。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逐渐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学者们也不再局限于挖掘空间的阅读功能,而是多层次多维度地探索空间的其他功能。目前,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发展成长,其空间结构和重构策略还可以进一步挖掘。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的必要性

2.1 挖掘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主要作用是承载乡村文化,通过丰富多元的表现形式发挥文化以及空间的价值和作用,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普及化、均等化。重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提升广大乡村居民的文化素养,可以帮助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不同区域蕴含着各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可以通过收集、整理、加工、组织这些文化资源建设本地文化资源服务体系,营造具有本土性的文化氛围,滋养乡村居民的精神家园。此外,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承担着挖掘、弘扬和传承乡村文化的职责,将地方性的文化资源以多样的文化活动展现,可以丰富乡村居民的精神世界,提升乡村居民的文化素养。重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挖掘并创新乡村文化,能够不断激发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促进文化振兴从而助力乡村振兴。

2.2 促进文化消费,实现乡村经济繁荣

当前,重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不仅能够在建设乡村文化方面作出重大贡献,而且对乡村经济的发展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要振兴乡村经济,可以充分利用文化空间发展当地经济,促使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齐头并进。一方面重构空间以搭建乡村居民活动平台,为村民提供可供交流、娱乐的文化场所,培育一批健康、积极、活跃的生活圈和商圈,激发当地居民参与活动的兴趣,增加消费的同时加速当地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促进文旅深度融合,重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利用地方特色文化,结合当地生态环境建设文化场所、组织文化活动来吸引游客,进而促使经济增长。重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让文化成为推动乡村经济繁荣的重要力量,鼓励文化经济双循环发展。

2.3 营造文化氛围,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后,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场域职能也发生了变化,它不仅是文化建设的载体,同时也是村民娱乐和社交的主要场所。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公共性表明了该空间既是文化空间也是农村公共生活空间,因此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在乡村可以充当村民聚集和交流的连接点。重构空间可以利用空间的物理场所和文化氛围,让村民潜移默化地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借助物理空间举办富有文化和教育意义的娱乐活动,鼓励村民积极参加,重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不断推动乡风、乡俗正向发展。

3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要点

3.1 Who:强化主体权利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活动主体和建设主体是广大乡村居民。乡村文化振兴,从内源看,必须以激发乡村和农民的乡土文化传承创新意愿为核心,帮助其转化为乡土文化发展的具体实践,形成持久、强大的内生动力[7]。

乡村居民是乡村振兴的直接受益者,也是乡村振兴的践行者,空间重构过程需充分倾听和吸收村民的意见,在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中融入村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传统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主要由政府和社会力量参与组织和管理,这样才能够保证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数量,但是这两方都难以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氛围,供给的文化服务可能与当地文化环境和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产生隔阂。因此,要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首先需要打造符合乡村居民文化价值的文化空间,而乡村群众扎根本地,能够帮助重构贴近乡土气息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因此在空间重构过程中要坚持乡村居民的主体地位,赢得村民的价值认同,促使村民在农村公共文化空间享受文化、学习文化、传播文化和创造文化。同时,要充分尊重乡村居民对于公共文化空间的自我管理,不断激发乡村居民重构空间、进行管理服务、开展活动的内生动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能够满足乡村居民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空间。

3.2 What:优化服务供给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基本任务是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切实推进乡村振兴。因此,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应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主旨,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内容和供给方式。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仍不完善,但其存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是可以通过强化政府职能加大供给力度予以解决的[8],因而基层政府应当根据国家的整体规划方案来具体细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容的质量。基层工作人员在重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时要改变“重数量轻质量”的观念,加强提升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文化资源质量,同时加强数字文化资源的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持续为群众提供免费的资源服务。在重点实施全国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的过程中,可以加大力度推动全国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与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相结合,促进数字文化工程的落地,推动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重构和利用。在服务供给方面要充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年龄阶层、不同文化水平的乡村居民,开发不同形式的供给方式,及时回应乡村居民的文化需求。

3.3 When:把握媒介融合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应抓住媒介融合这个发展契机,创新线上和线下宣传形式,扩大传播范围以增强空间的社会效益,辅助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空间重构应聚焦宣传发动,积极转变空间宣传方式,有效促进乡村持续发展。

在进行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宣传推广时,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媒介优势。第50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显示,我国已实现了“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农村地区网络普及率达到58.8%[9]。农村网民规模的持续扩大和网络应用的不断发展都为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宣传方式创新奠定了基础,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各项服务可以通过网络以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或者直接展示。谋划和组织宣传工作要具备开放互联的网络思维、以人为本的用户导向、协同共赢的合作渠道、面向需求的服务理念,合理使用各类媒体平台,提高推广效果[10]。通过线上渠道,身处各地的务工人员都可以享受家乡的文化服务,满足对家乡文化的情感需求。同时也能够吸引许多游客前来观光,强化文旅互动,拉动经济增长。此外,也要改善线下宣传渠道,创新宣传形式,提升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利用率和农村居民的活动参与度。线上线下融合发力,才能够更好地拓展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宣传渠道,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益,活跃文化消费市场。

3.4 How:拓展空间功能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是乡村文化振兴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乡村居民获取文化资源的主要渠道。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应始终围绕乡村居民的需求,以振兴乡村为基本准则来探索空间的功能定位,不断拓展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服务的外延。

乡村文化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石,重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需整合优化现有服务,拓展空间的教育功能,进而推动农村居民文化进步、思想进步。首先,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可以联系学校探索嵌入式公共文化服务,也可以凭借自身的物理场所,以文化资源为依托为学生提供课后辅导、课外知识扩展等教育服务,满足孩童的教育需求,以人才培育促进乡村振兴。其次,空间可以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将知识通俗化,使农民能够快速理解和学习相关农业知识,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的新时代农民,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夯实基础。再次,新型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是一个文化综合体,能够满足村民日常的社交娱乐需求,空间的公共性既能够吸引村民积极参与文化活动,也可以帮助空间传递信息、传播文化,因此空间在重构过程中要推动社交功能、娱乐功能和文化功能的融合,借助空间的物理场所为村民提供交流的空间,推动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成为农村社交的中心枢纽,从而促使村民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提升文化素质,培育文明乡风。

4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策略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要充分把握空间主体、空间功能、服务供给和空间媒介四个核心要素,通过划分空间结构分层次重构空间,提升空间效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本文将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分为物理空间、活动空间、精神空间和制度空间四个空间维度。其中,物理空间是农村公共文化空间一切服务开展的基础,活动空间是精神空间的载体,精神空间是对活动空间的反映,而制度空间则是保障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正常运行的上层设计。

4.1 优化物理空间,重构文化场所活力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是乡村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场所,其具体的物理空间主要包括空间的外观设计、内在设施设备以及地理位置等方面。物理空间的建设情况最能直观地体现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质量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的进展,同时也蕴含着当地公共文化空间的设计理念,直接影响农村居民对空间的利用率。

物理空间重构参与乡村振兴应加强空间的设计构思,善于挖掘当地的空间资源、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重构物理空间,以较少的投入带来效能的最大化。物理空间的重构可以与当地的自然风光结合,因地制宜打造与地方生态环境相融合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作为乡村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物理空间的重构关键是要准确把握当地生态环境的特点和公共文化空间的定位,着手设计出与群众紧密联系的公共文化空间。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还可以利用当地的闲置场所,如四川省内江市的“甜源蔗乡·汉安糖草”项目[11],通过改造当地现有的公共空间,赋予空间以文化属性,使得衰落的农村公共空间得以涅槃重生。重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要促使空间艺术性和本土性的不断融合,使物理空间能够给乡村居民带来归属感,吸引群众进入空间、利用空间,提高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服务效益。

物理空间重构还需充分考虑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便捷性。一方面要注意空间设施功能和使用的便利性,以便乡村居民能够轻松获取资源、享受服务。农村公共文化空间作为大众性的群众活动场所,其服务对象的年龄阶段和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对空间设施使用的便捷性要求较高,空间重构必须增强服务设施的可利用性和便捷性。另一方面应当多维度考虑各项影响因素以确定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地理位置。依据乡镇人口规模、空间分布等基本因素,以提升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社会效益为根本目的,重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公共文化空间物理场所的辐射半径影响着乡村居民利用空间的积极性,只有空间距离适宜,才能提高居民的到馆率和设施的利用率。因此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主题,合理配置农村公共文化空间设施设备,将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融入乡村文明建设、融入农村现代化建设,用高品质的文化场所回应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

4.2 创新活动空间,重构乡村文化体验

活动空间是指农村公共文化空间依托公共文化设施、借助公共文化资源开展各种公共文化活动的场所。公共文化活动空间的效能主要体现在文化参与率上[12],因此活动的开展应当以乡村居民为中心,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活动空间的重构首先要注重实现活动的均等化、普及化,使乡村居民能普遍享受到各种类型的公共文化活动,大力开展文化惠民工作助推乡村振兴。持续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要依靠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的实现,通过推广公共文化活动不断增强乡村居民的文化获得感,给予活动参与者难以忘怀的文化体验。促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要持续丰富乡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可以借助国家实施的各种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打造、开展广场舞展演、乡村春晚等具有创新性的品牌活动,让基层民众真正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设者和受益者。此外,要塑造一批原汁原味的由乡村居民演绎的文化活动品牌,在满足乡村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用文化潜移默化地提升农村居民的道德品质,切切实实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同时要坚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和普惠性,引导乡村居民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活动,围绕各类文化活动打造文化消费圈,让群众在享受文化的同时促进消费的增长,实现文化经济双赢。

其次重构活动空间需避免活动的同质化,千篇一律的公共文化活动无法真正得到参与者的认可,会制约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长效发展。要学习各地顺利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的优秀案例,从中吸取经验,结合本地乡情、民俗文化创新公共文化活动。例如,贵州台盘村“村BA”[13]正是当地传统节日“六月六”吃新节与篮球运动的结合,活动引来无数人关注,已然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一张名片。乡村振兴,乡土文化不可缺席,各地应积极探索新兴活动与当地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的适应性,结合地方文化资源开创富有地方特色的公共文化活动,吸引群众参与。展现优秀的民俗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手段和宗旨,通过培育乡村特色文化活动品牌,既能够发挥乡村文化的魅力吸引游客来访,助推乡村经济发展,又可以丰富乡村居民的文化生活,树立文化自信。结合新技术、新方法为传统民俗注入新活力,不断增强活动参与者的文化获得感和体验感,围绕文旅融合发展繁荣乡村文化、拉动乡村经济。

4.3 存续精神空间,重构乡村文化认同

精神家园的充实是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根本目的所在,因此精神空间的重构是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的重中之重。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避免按照城市文化空间模式去构建,要抓住当地乡村文化的本质,留住乡愁、传承文化,同时不断将乡村文化转变成大众文化,以文化发展助力乡村经济蓬勃。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重构过程应加强对文化记忆的留存和构建,打造本土性乡村文化记忆空间。乡村的文化场所、文化活动、文化习俗等文化资源寄托了当地居民的文化记忆,饱含着浓厚的乡愁气息,因此精神空间的重构需继承蕴含当地群众文化记忆的公共文化遗产,以增强居民对公共文化空间的认同感,滋养文化自信。例如,山东临沂八湖镇利用本地特色文化资源在当地建设村史馆和非遗文化传承室,在定格乡村文化记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4]。加强挖掘当地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非遗文化等资源,为群众提供凝聚当地文化记忆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不断促进乡土文化价值的传播。营造具有乡村文化记忆的氛围,以便乡村居民能够在农村公共文化空间中轻松享受文化、创造文化、传播文化,壮大乡村文化建设的队伍,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鼓励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转化,打造乡村特色文化氛围,提升乡村文化的感召力,促进文化旅游发展。

空间重构可以利用短视频等现代化手段发展文化产业,用乡村文化的精神内涵吸引游客,通过蕴含丰富乡土文化底蕴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增强对乡村文化的认识,坚定文化自信。对于处在快节奏生活的现代人来说急需一个能够慰藉心灵、释放情绪的精神家园。而极具乡土特色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蕴含着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为浮躁的心灵提供心灵歇息和精神补给。重庆多地充分利用厂房、仓库等各种闲置资源,挖掘当地的历史记忆和特色文化资源,吸引大量游客来此调适心情[15],这既能为民众提供精神养分,也能为当地群众带来经济收益。以农村公共文化空间为媒介,以文化的精神内涵为桥梁,游客能够充分感受到乡村文化的魅力,实现文化经济的长效发展。

4.4 健全制度空间,重构乡村文化治理

制度空间是与文化设施、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等文化空间内的一切事物相关的规章制度,是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得以顺利重构和运行的重要保障。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的引导,完善上层设计,同时农村公共文化空间要积极与上级文化机构联系,双方共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在基层不断发展。

各地要坚持政策引导,通过完善政策不断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升级再造,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国家制定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能够为地方文化部门制定具体的文化服务政策提供指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整体发展。而基层政府应在上级政府颁布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基础上,以当地文化氛围、经济状况等为依据,制定符合当地文化建设实际情况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因此,要充分发挥国家和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的作用,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点任务要超越部门局限,充分利用协调机制统筹部署、协同推进,各地也要积极推动文化政策落地,从资金、资源、设备、人才等方面为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从而有效提升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服务效能。面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应持续加强对案例的总结和提炼,结合实际情况重构制度空间。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处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神经末梢,深刻影响着基层的文化建设。“十四五”期间,应该适应村史馆、民俗馆、农坊馆、景区图书馆、民宿图书馆的出现,同时探索博物馆等其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总分馆制建设[16]。调动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加入总分馆服务体系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中枢作用,扎实推进总分馆制建设。近年来,广东省中山市将图书馆、文化馆的总分馆建设作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有效扩展了图书馆、文化馆的服务阵地和服务资源[17]。政府应坚持以乡村为重点,因地制宜推进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将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纳入县级总分馆体系,促进资源流通,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益,实现对设施设备、文化资源和文化活动的统筹调配和互联共享,同时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总馆得到高效优质的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基于总分馆服务体系,各地政府可以组织相关专家和优秀工作人员开展讲座和分享会,地方工作人员可以汲取优秀建设经验和启示,提升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服务质量,以文化建设滋养乡村文化振兴。

猜你喜欢
重构空间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长城叙事的重构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