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查出肠息肉会癌变吗

2024-04-15 01:12肖静吴洋鹏
保健与生活 2024年7期
关键词:肠镜高级别癌变

肖静 吴洋鹏

近日,41岁的徐先生在体检时意外发现自己肠道内长了一个7毫米左右的息肉。医生通过肠镜当即予以冷切除,但病理学检查提示切除物为高级别瘤变,即原位癌。

什么是肠息肉?

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息肉”。人体的整個消化道均可以有息肉生长,息肉的形态、大小不一,数量从一个到数个。

肠息肉患者存在腹胀、便血或息肉转化为癌的危害,但大多数肠息肉患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

腹胀、便秘、腹泻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腹胀、便秘、腹泻等症状,很容易被当成一般的消化不良或肠炎而不被重视。

便血

较大息肉糜烂及溃疡后可出现间断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带血,多为鲜红色;继发炎症感染可伴有多量黏液或黏液血便;可能出现排便不尽的感觉;伴发出血者可出现贫血,甚至因为慢性失血而晕倒。

癌变

有研究表明,大部分结直肠癌是从息肉一步步演变而来的。部分息肉若不及时处理,可转化为癌。治疗肠息肉,可以选择肠镜检查,采集少量结肠黏膜组织做病理组织学诊断,即对可疑病变进行活检,并在肠镜下进行微创息肉摘除,以有效降低肠癌发生率。

肠镜需要多久查一次?

研究显示,肠息肉切除后容易复发,建议长期随访、定期行结肠镜检查,以评估息肉是否复发或新发。

▲单个良性肠息肉摘除后,刚开始每年需复查1次,连续2~3年检查不复发后,可以改为每3年复查1次。多个良性肠息肉需要每年复查。

▲增生性息肉因生长较慢,患者可1~2年复查1次;腺瘤性息肉,尤其是伴有上皮内瘤变者,一般6个月至1年复查1次;高级别上皮瘤变和锯齿状腺瘤容易复发和癌变,应当在息肉摘除术后3个月复查1次,若无异常,可延长至6个月或1年。

▲若发现癌变的息肉,切除后应进行更加密切的复查,具体频度因人而异,由专业医生判断。

肠息肉患者如何调节生活方式?

发现有肠息肉的患者须调整饮食习惯,保持低脂饮食,少吃红肉、成品肉类及甜食。要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营养物,如水果、蔬菜、谷物,有益于预防便秘、痔疮、结直肠癌等的发生。

肠息肉患者还应戒烟限酒,控制血糖。限制体重,适度锻炼。

猜你喜欢
肠镜高级别癌变
人到中年最好做一次肠镜
成人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肺原发未分化高级别多形性肉瘤1例
高级别管线钢X80的生产实践
下咽癌的区域癌变现象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右美托咪啶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肠镜下治疗的效果观察
高级别岛叶胶质瘤的外科治疗策略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肠镜麻醉中的临床研究
肠镜下钛夹在治疗消化道疾病中预防出血的临床分析
Eag1 在大鼠口腔舌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