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症问题日益凸显家长如何识别与预防

2024-04-15 01:12崔晓玮
保健与生活 2024年7期
关键词:同伴情绪青少年

崔晓玮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的抑郁症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症的检出率为17.2%、重度抑郁癥为7.4%。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正在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与重视。

教育部日前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而家庭在防治青少年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方面,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父母们应努力给孩子创造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已经有抑郁倾向的孩子,来自家庭和社会的理解、支持与帮助显得尤为重要。

不要把青少年抑郁症当成青春期叛逆

由于青少年抑郁症症状不明显,家长们有时容易忽略或将其当成“青春期叛逆”来对待。很多家长会疑惑: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那么好,有什么好抑郁的?其实,青少年患抑郁症的原因有很多,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自我意识急剧发展以及学业、人际等各方面的压力,都能影响他们的情绪,从而诱发抑郁症。在急剧发展的信息化社会,海量的垃圾信息和快餐式文化剥夺了孩子对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也是导致现在的孩子容易陷入抑郁情绪的诱因之一。

容易引发青少年抑郁症的导火索

引发青少年抑郁症或心理问题的因素比较复杂,但和成年人的抑郁症成因相比,以下几个因素往往容易成为引发青少年抑郁症的导火索。

◎原生家庭因素。很多青少年抑郁症是由童年创伤、不良家庭关系或者父母教养方式问题引起的。父母的不当惩罚、过度干涉和控制、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或者情感上的忽略等,这些都可能引起青少年抑郁症状。相反,父母如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理解和情感上的温暖,能够有效减轻青少年的抑郁情绪,减少其患抑郁症的概率。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孩子面临的困难不计其数,需要得到学校与社会的关心与帮助。对于那些孩子已经出现心理或精神问题的家庭,父母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他们需要的不是指责,而是更多的理解与支持和专业的帮助和服务。

◎学业压力过大。不能只通过理论和技术层面去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也不能简单归因于家庭教育或原生家庭的问题,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凸显也要从教育生态和教育环境上寻找根源。在“双减”政策实施之前,作业多、课外班多、睡眠不足几乎成了中小学生的常态。孩子们的休息、娱乐、运动时间被大量的伏案学习和课外培训所挤占,他们在学校要承受各种考试、排名、竞争带来的压力,回到家又要面对父母对学业成绩的高期望,在这样的高压之下,孩子们没有喘气的时间和空间,产生情绪问题也就在所难免。

◎同伴关系不良。青少年往往对人际关系尤其是同伴关系比较敏感,在进入青春期后,孩子往往特别在意同学、朋友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在他们面临挫折或者情绪低落时,和谐、稳定的同伴关系可以提供不同程度的支持、安慰与帮助,能够消除个体的孤独感,有效避免抑郁情绪的产生和恶化。如果孩子受到同学或同伴的排挤、孤立甚至霸凌,就更容易产生情绪和心理上的问题。

对于青少年的家长来说,平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生活习惯和情绪状态是否有异常,一般来说孩子的睡眠、饮食、情绪等都有一定的规律,如果孩子突然出现失眠、食欲减退、不愿出门、不愿与人交往等情况,那有可能是出现心理问题的信号。父母如能敏锐观察到孩子的生活细节和异常行为,也许能及早发现青少年抑郁症的苗头或者避免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每个孩子的个性与特点都不一样,但一些基本的身心发展规律是一样的。父母可以学习一些与青少年相关的身心健康知识,了解他们在每个关键阶段的心理需求。

其实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的也许只是父母的接纳和包容,让他们感受到父母对他们无条件的爱,感受到家庭是一个温暖的和给予安全感的地方。当孩子情绪低落或遇到挫折的时候,父母可以试着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不要否定孩子的感受、批评孩子的行为表现,要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倾听他们所说的一切,理解其行为表现背后的心理需求和困惑。当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再给予他适当的建议和支持。

孩子的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一些暗礁险滩。不是每个心理危机都会发展成抑郁症,孩子出现情绪低落是很正常的事情,此时父母若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看待问题,协助孩子进行自我调节,孩子也能从父母的榜样中吸收到正向的心理能量,帮助他们减轻可能面临的各方面压力,至少不会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

另外,体育运动是一种能很好地帮助青少年宣泄情绪、缓解焦虑的途径。如果意识到孩子出现了情绪上的问题,父母应多陪伴孩子,带领孩子多参加他们喜欢的体育活动、社交活动,减少他们的孤独感,也能有效帮助孩子走出暂时的心理阴霾。

最后,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父母应主动向专业机构寻求帮助,不要延误了治疗时机。

猜你喜欢
同伴情绪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寻找失散的同伴
嘿,这欢乐的日子!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情绪认同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