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钙糊剂活髓保存治疗龋源性牙髓炎患者临床分析

2024-04-15 13:10董丽娜
保健文汇 2024年2期
关键词:氢氧化钙糊剂牙髓炎

文/董丽娜

口腔科多见的一种病变是龋源性牙髓炎,临床上龋源性牙髓炎产生的原因是细菌感染而导致牙齿受损、缺失,如果没有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方式进行治疗,会导致其牙髓产生坏死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口腔健康,且患者会出现一定的疼痛,会严重影响咀嚼功能,且还缺乏美观性[1-3]。龋源性牙髓炎患者会有明显的疼痛,其包含急、慢性两种,对于慢性患者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易忽略[4-5]。临床治疗龋源性牙髓炎可通过去髓法,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是会损伤患者的牙髓结构,有一定的不足;而活髓保存属于新型的治疗方式,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更高[6-7]。基于此,本研究对2020 年6 月至2023 年6 月本院收治的龋源性牙髓炎60 例患者采取不同方法治疗给予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6 月至2023 年6 月本院收治的60例龋源性牙髓炎患者临床资料,按随机数表分两组。对照组30 例,男性24 例,女性6 例,年龄46~79 岁,平均年龄(62.49±5.38)岁,学历为:14 例大学及以上、12 例中学、4 例小学;研究组30 例,男性25 例,女性5 例,年龄47~79 岁,平均年龄(63.01±5.39)岁,学历为:15 例大学及以上、11 例中学、3 例小学。两组基线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与《口腔科学》中诊断龋源性牙髓炎的标准相符[8];②有完整的临床资料;③本研究的患者、家属均清楚且愿意参与。排除标准:①心功能、心律等不全或异常者;②并有牙龈、牙根尖炎等疾病者;③对麻醉有药物过敏或不良反应者;④无法进行语言沟通者,或患有精神疾病,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患糖尿病但未控制好血糖者。本研究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3 方法

全部患者给予其常规的凝血功能、心电图、血常规等检查,且测试患者牙髓的活力、牙齿进行X线检查,按照检查的结果对患牙位置进行明确,对患者病变的情况进行掌握。对照组利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治疗,实施浸润麻醉,药物起效之后以球形钻去除表面感染的组织成分,以生理盐水、过氧化氢对窝洞反复进行冲洗,保持窝洞干燥,以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盖髓。研究组采取氢氧化钙糊剂活治疗,做好口腔的消毒工作,且给予患者合适的麻醉药物对其患处进行局部涂抹,实施浸润麻醉,药物起效之后以球形钻去除表面感染的组织成分,暴露出穿髓点,防止损伤牙周,然后进行开髓,再以生理盐水、过氧化氢对窝洞反复进行冲洗,吹干后给予患者氢氧化钙糊剂(国械注进 20163634920)对患处进行贴敷,糊剂的厚度需控制在0.3mm 左右,再对其进行盖髓处理,如果患者7d 内没有好转则需以固粉进行填充。

1.4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对比:患者牙齿的咀嚼功能与牙髓活力正常,不存在疼痛表示显效;患者牙齿的咀嚼功能与牙髓活力有所改善,有轻微疼痛表示显效;患者牙齿的咀嚼功能、牙髓活力、疼痛情况均未得到缓解表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组例数×100%;以VAS 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进行评估,评分在0~10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口腔指标: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探诊出血指数;两组并发症情况:脓肿、肿胀[9-10]。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的有效率为93.33%,与对照组的73.33%对比更好,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两组VAS评分

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VAS 评分差异不显著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VAS 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VAS 评分(±s,分)

表2 两组VAS 评分(±s,分)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304.36±0.891.18±0.23对照组304.49±0.822.93±0.57 t—0.58815.594 P—0.5590.001

2.3 两组患者的口腔指标比较

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的口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探诊出血指数均比对照组患者低,差异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口腔指标比较(±s,n=30)

表3 两组患者的口腔指标比较(±s,n=30)

组别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探诊出血指数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3.75±1.131.02±0.142.82±0.650.67±0.153.62±0.951.32±0.35对照组3.46±0.591.92±0.512.93±0.711.43±0.283.69±0.871.75±0.48 t 1.2469.3210.62613.1050.2983.965 P 0.2180.0010.5340.0010.7670.001

2.4 两组并发症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6%,低于对照组的23.33%,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对比[n(%)]

3 讨论

龋源性牙髓炎的表现主要是牙体损伤和疼痛,多是因为酸冷食物、个人卫生所导致牙表面受到细菌的感染,通常采取塑化方式实施相应的治疗,该方法操作简单,且不会产生较多、较为严重的并发症[11]。但因为塑化治疗要确保根管填充的质量,若根管的预备不彻底,会对牙体质量造成影响,使牙齿的功能降低[12]。龋源性牙髓炎属于慢性病变,由长期的发展而形成,患者早期没有出现疼痛情况,易被忽视,所以需关注患者的早期症状,及时实施有效的干预,以期帮助患者增强疗效[13]。为此,本文对本院收治60 例龋源性牙髓炎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分析。

在本次的研究结果中表明: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相比于对照组的73.33%更优。氢氧化钙对恢复牙髓组织有利,其具有持久的药效,患者创面愈合的后期可发挥一定作用,对牙齿自我修复更有利,从而帮助患者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在本次的研究结果中表明: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VAS 评分比对照组低。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牙髓进行保留能够使其日后的疼痛程度降低,以对牙髓的咀嚼功能进行维持,所以选择盖髓糊剂十分关键。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属于临床以往治疗过程中常用的一种盖髓糊剂,其组成包含氧化锌、丁香酚,可对牙齿的细菌感染进行有效抑制,特别是抑制乳酸杆菌、葡萄球菌,对患者使用该药物之后能够快速硬化,但相关的研究中表示丁香酚会腐蚀牙齿,长期使用会腐蚀患者压根部、出现感染的情况,进而导致其他牙病的发生[14]。氢氧化钙属于强碱类的物质,其不仅能够抑制上述酸性菌,还可对牙髓炎进行控制,具有较好的止痛作用。在本次的研究结果中表明: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探诊出血指数均比对照组患者低;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6%,低于对照组的23.33%。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氢氧化钙糊剂可有效吸收渗出的病灶,使炎症因子得以有效消除,联合两种物质具有更好的抗菌作用,能够促进患者牙髓的有效恢复。而且氢氧化钙会与牙髓组织中酸性的相关物质发生中和反应,帮助患者改善龋源性牙髓炎炎症、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探诊出血指数,能够使保髓治疗的成功率提升,减少并发症的情况出现[15]。

总而言之,龋源性牙髓炎患者利用氢氧化钙糊剂实施活髓保存法的治疗效果更佳,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使其口腔指标得到有效改善,降低产生并发症的概率,有效促进其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氢氧化钙糊剂牙髓炎
樟脑酚与氢氧化钙治疗慢性牙髓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
有症状不可复性牙髓炎活髓保存的短期疗效观察
氢氧化钙表面粘接处理对其压缩强度的影响
Metapex根充糊剂对瘘道型根尖周炎患儿的治疗效果
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氯锌糊剂合清暑汤治疗黄水疮的临床体会
一次法与多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炎的效果比较
不同根管充填糊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观察
不同赋形剂对氢氧化钙pH值影响的评估
新癀片糊剂治疗化疗致组织损伤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