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都世园会看绿色发展

2024-04-16 20:10陈婷婷
先锋 2024年3期
关键词:世园园艺成都

陈婷婷

本期嘉宾

王忠杰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风景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陈明坤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以世园会之名,成都将向全球展示美丽中国新画卷、公园城市新实践,以此为窗口再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举办世界园艺界的“奥林匹克”,如何体现绿色发展理念,世园会又将如何赋能城市发展?本刊记者就上述问题专访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风景院院长王忠杰,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院长陈明坤。

Q1

如何通過世园会这一“窗口”展示中国追求绿色发展的决心,读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时代价值?

王忠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地位。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党的十九大描绘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和实现美丽中国的战略路径,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并将“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等内容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2018年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从国之根本大法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要求;同年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全面总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特别是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深刻阐述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重大关系,系统部署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标志性观点和代表性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两山”理念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应有之义,是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根本路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科学理念,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

世界园艺博览会是由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批准,以推动全球园艺领域交流与合作为宗旨的专业博览会,既是展示各国花卉园林园艺最新产品、绿色理念、低碳技术的重要舞台,也是各国人民相聚相知、交流合作、增进友谊的良好平台。我国自1999年在昆明首次承办世园会以来,始终坚持绿色、低碳、环保、可持续的理念和原则,倡导将优良环境和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发展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世园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本身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世园会作为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窗口,不仅可以展示美丽中国建设和“两山”理念实践成就,也向全世界表明中国推动绿色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

Q2

成都世园会如何体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

陈明坤:成都世园会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公园城市 幸福成都”为主题,以“绿色低碳、节约持续、共享包容”为办会理念,以世园会为契机,传递绿色发展理念、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向世界集中呈现公园城市实践成果。

围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绿色低碳”世园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其要义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落实好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本届世园会主会场选址成都东部新区绛溪河生态走廊的核心区域,并充分连接融入成都东部新区蓝绿交织的自然生态网络系统。园区建设充分保护利用现有植被、水系、田园等生态和景观资源,顺应现有地形地貌,以尊重场地自然肌理作为园艺景观的营建基础,通过对现状地形的合理利用,避免对场地现状环境的扰动和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尽量减少土方量,节省建设成本,营建节约型园艺。编制了《2024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引导园区采用绿色建造方式,运用生态修复、海绵园区、水生态治理、栖息地营建等先进生态技术,将园艺景观营造与场地生态修复的目标相统一,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促进绿色低碳转型。鼓励场馆建设采用绿色、环保、低碳材料,鼓励使用绿色清洁能源,以利于持续性运营。本届世园会112个展园中,相当一部分从理念、布局、能源、材料以及建造方式集中示范绿色低碳的理念和技术。例如,英国设计师詹姆斯·希契莫夫在未来园艺展区创作的大师园,屋顶覆土采用可循环利用材料,通过海绵技术在不设置地下管网的情况下解决雨洪问题,并将功能性植物作为实施生态修复的核心要素;成都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展园中使用农业互联网智能集装箱栽培技术,进行节能高效的设施农艺新技术示范,等等。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生态价值转化,举办“节约持续”世园会。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因地制宜壮大“美丽经济”,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使绿水青山产生效益,促进生态价值转化。

世园会主会场所在的绛溪河生态绿廊是成都东部新区重要的河流生态廊道,展后将作为成都东部新区重要的绿色休闲游憩园区。园区内的产业不仅是为世园会展会期间服务的业态,更是结合地方文化特色营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在展后将持续提供高品质公共服务,实现世园会生态价值转化。同时,主会场园区建设将与周边重要功能设施联动,激活商业、艺术、展览、旅游、绿色科技等产业发展,实现片区“绿色+公共服务”的聚合价值。另外,世园会创新构建了“一主四辅”的空间组织形式,在主会场园区综合博览功能的基础上,为了链接成都全域特色园艺资源,同步设置温江川派盆景、郫都花卉产业、新津现代农艺、邛崃生物多样性保护4个分会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引领带动区(市)县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坚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形成“共享包容”世园会。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届世园会着眼体现国际性、专业性,在展会区域设置不同分区,邀请来自五大洲的城市和头部行业协会参展,共建设展园112个,集中呈现60余种本地区植物和500余种展园特色植物,为游客呈现出多彩缤纷的世界园艺,预估客流量超500万人次。同时,世园会将着眼外来游客、城市市民和新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提供生态园艺、休闲旅游、自然科普、文化交流、健康体验等类型丰富、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功能活动。一是打造成为城市家庭旅游目的地,结合园区、场馆的开放,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多重需求。二是依托园区自身优势,强化自然科普及教育宣传功能。园内布置生态系统科普、植物种类认知和动物种群认知等各类生态教育场所,营造生态文化氛围、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倡导绿色价值观念;构建园区慢行绿色网络体系、碳积分平台,提高参与性、转化低碳行动。三是在186天的展会期间,主会场预计将举行2000余场丰富多样的会期活动,如花卉园艺国际竞赛、城市主题日特色活动、非遗文化展示展演、夜游世园、童梦世园等,实现办会营城惠民。

Q3

在中国举办的历届世园会为举办地城市发展带来了什么?

王忠杰:世园会是园林园艺行业最高级别的专业性国际博览会,自1960年荷兰鹿特丹第一届以来,已举办38届。中国从1982年起参与相关事务,40多年来,成功举办了昆明、沈阳、台北、西安、锦州、青岛、唐山、北京、扬州九届世园会,对举办地的城市发展和建设更新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带动作用,有力提高了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推动了城市建设绿色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充分彰显出城市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统一。

构建城市绿色引擎,引领城市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纵观多届世园会,作为重要的城市生态项目,其园区往往选址于城市结构性生态空间,通过园区规划建设,完善城市生态网络和绿地系统,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步入中后期,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结合城市更新布局园区并实施,推动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也必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打造城市生态绿肺,推动保护修复。世园会园区往往规模较大,作为城市结构性绿色空间的重要部分,通常是重要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中动植物繁衍、栖息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生态网络的重要斑块,是城市热岛中重要的冷源,是城市大气环境中重要的氧源绿地,对于维护城市生态安全、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通风供氧改善城市小气候、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北京世园会选址在延庆新城与官厅水库水源保护区域的过渡地带,其规划以生态系统现状评估、生物多样性调查为依据,划定重要生境空间保留区、生境空间提质区与景观游憩区三类功能区;保留近5万棵原生树木,保护修复湿地、草地、坡地、林地等各类生境,对影响生境空间质量的全要素进行规划设计指导和质量管理把控,系统提升区域生物多样性。

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提升城市形象。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承德考察调研时强调,“园林文化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瑰宝,要保护好,同时挖掘它的精神内涵,这里面有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世园会作为国际化、专业性博览会,高能级、高水平开放合作平台,国内外友好城市、园林园艺行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的大规模积极参展,毫无疑问将大大加强以园林文化为代表的国内外多元文化的交融互鉴和交流合作,在向海内外传播中国园林文化所蕴含的东方艺术美学和哲学思想的同时,也展示了城市历史人文底蕴,提高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2021扬州世园会以园艺为媒、鲜花为桥,共建设荷兰、意大利、法国、日本、韩国等25个国外展园,以及北京、西安、成都、合肥、伊犁等26座国内城市和企业展园,吸引国际竹藤组织、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世界月季联合会、世界运河城市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参展,在同美共情中加强了多元文化交流、实现了美丽聚会。

营建百姓幸福乐园,服务美好生活。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城市绿色生态空间和生态服务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举办的历届世园会通过提供优渥的生态空间和高品质服务设施,切实践行“两山”理念,积极组织园林园艺展示、生态科普教育、文化艺术展览等主题活动、节庆赛事,延伸丰富生态休闲、园林园艺、文化体验、绿色经济产业链,创造性地实现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北京世园会162天的展会期间,共举办了3284场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和145场各类专业论坛和国际竞赛活动,吸引了934万中外观众前往参观游览。

Q4

成都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如何依托成都世园会赋能城市发展,更好彰显公园城市魅力特色,拓宽生态价值转化路径?

王忠杰: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成都视察,首次提出“公园城市”理念,赋予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时代使命。近年来,成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夯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本底、完善美好生活服务体系、推进城市活力有机更新和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方式,打造“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2024年世园会最终选在成都举办,正是对成都优越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包容的社会形态和愈加响亮的国际知名度的认可,也是对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區建设成就的肯定。2024年成都世园会的筹备建设工作充分体现了公园城市理念,彰显了成都公园城市特质,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落实在了成都大地上。依托世园会更好赋能城市发展,建议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充分发挥好成都世园会空间区位特征,彰显公园城市大美形态。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战略部署,将世园会“1个主会场+4个分会场”作为区域重要的结构性生态空间要素,整合串联周边区域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资源和建设空间,加强城区之间的联动发展,共同构建并优化区域生态系统和空间格局。

二是要充分谋划好成都世园会园区的展期组织和后续运营管理。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工作的有关要求,加强园区生态建设成果保护,科学划定园区开放共享区域,完善园区配套服务设施和多元服务功能,让市民群众能够在园区亲近自然、享受自然,将世园会打造成为服务高品质生活的新质生产力。这也是落实公园城市“以人为本”理念、创新生态价值转化的内在要求。

三是要充分实践好公园城市“场景营城”的营建模式。将世园会园区作为周边区域发展建设的基础性、前置性的配置要素,实施生态嵌合、形态耦合、仪态契合、业态混合、活态聚合“五态协同”策略,统筹生态、功能、景观、业态、活动组织等多维要素,充分发挥世园会园区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和激发城市活力氛围的作用,引领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四是要充分彰显川蜀历史文化特质。成都被譽为“天府之国”,自古以来就与园林文化和花卉园艺结缘,中国重要地域园林流派之一的巴蜀园林发源于此,传承千年的蜀花、编艺和盆景等园林园艺也妆点着天府锦城。通过世园会向世界集中展示我国花卉园艺领域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展示展演蜀锦蜀绣、漆艺、竹编、川派盆景等代表性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传播川蜀文化、体验风土人情、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基地。

陈明坤:依托世园会,面向国际,集中彰显公园城市实践成效,促进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世园会是集中彰显公园城市建设成效的代表性生态名片项目,不只是建设一个园区,更是围绕公园城市“城园相融、宜居宜业、绿色低碳、智慧治理”等方面形成一系列新理念、新技术和新实践的示范。成都通过举办世园会,将此为窗口再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同时还将从发展理念、绿色技术、产业融合和场景营造等方面引领推动公园城市的持续创新示范,赋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同时,以园艺为媒介,传递绿色发展和诗意栖居的幸福生活理念,全力打造一场具有国际水准、彰显中国特色、体现巴蜀风韵的园艺博览盛会。借助世园会的广泛影响力,可以进一步提升成都国际影响力,提高城市美誉度,助力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依托世园会,传承文化,融合花木园艺创新展示,引领营造城市“花重锦官城”特色景观风貌。世园会回归园艺初心,将花卉园艺作为展示重点,既强化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专业性,又契合成都源远流长的花木文化。成都以世园会为载体,进一步引领塑造“花重锦官城”特色风貌,既要考虑文化传承,又不能囿于历史景象、空间、点位,要因时因地制宜,在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营造中,融入花木诗词意境,吸纳花卉园艺新理念、新技术,从单一植物景观向生态性、适宜性、文化性多元一体的园艺景观转变,运用生物多样性群落、水生态系统、立体绿化等生态营造和绿色建造技术,进一步创新彰显公园城市特色花木景观,塑造新时代的“花重锦官城”盛景,让更多人切身感受成都花木园艺文化魅力和现代时尚气质。

依托世园会,营城惠民,强化可感可及生态文化氛围,促进塑造成都市民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成都以举办世园会为契机,将园艺景观融入城市公共空间,大力推进城市公园体系建设,精心打造一批具有鲜明花卉特色的公园绿道和花园街区,丰富城市绿色生态空间,建设更多老百姓身边的公园,打造更高品质、更加均衡的绿色空间,逐步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同时,做强公园城市特色花事品牌。通过全面实施城市园林景观品质提升行动,开展“最美回家的路”等评选活动,充分利用成都丰富的花木园艺资源,传播绿色发展理念,让园艺融入生活,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全民健康生活深度融合,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和获得感。

依托世园会,建圈强链,推动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城市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立足全国第四大花木产业基地的综合优势,通过世园会激发成都花卉园艺产业的行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一是借助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在国际行业上的影响力,可组织世界先进城市企业代表、行业组织来蓉交流,促进在花卉园艺产业方面的合作,吸引国际园艺龙头企业来蓉投资。二是以国内外具有先进理念和建造技艺的园艺大师为引领,通过世园会平台引入行业顶级资源,实现资源、知识和成果共享,加快培养一批花卉园艺产业“成都大师”。三是世园会相关交流活动可加强公园城市与青年学子、花卉产业与园艺生活的链接,交流花园建造技艺。四是世园会将会为成都花卉园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在现有花木产业基础上,创新理念、优化机制、提升技艺,通过国际国内交流、理念机制创新,促进成都花木园艺产业等绿色相关产业建圈强链,链接全球、辐射全国、带动区域、融入城市,实现更高水平的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

猜你喜欢
世园园艺成都
果树在园林景现中的应用——基于北京世园会百果园景现建设的思考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园艺系
园艺
穿过成都去看你
数看成都
我和园艺村的约会
成都
世园会对举办城市的影响研究——暨对2019北京世园会的启示
锦州世园会广电宣传的立体化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