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培师资管理的重要性与优化策略

2024-04-17 05:18陈雯玲沈寒蕾
科教导刊 2024年8期
关键词:培训基地住院医师督导

陈雯玲,沈寒蕾,梁 爽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研究生和毕业后教育培训部 广西 南宁 53002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1],有助于帮助初级医生在短期内积累经验,促进其成长发展,也是实现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角色转变的关键。住培师资管理是我国住培制度落实的关键点[2],是提升住培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对住培师资管理的重要性进行总结,提高各住培基地对师资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住培师资管理的有效性得到质的提升,本文将探讨相应的优化策略。

1 住培师资管理的重要性

1.1 住培师资的定义和特点

住培师资是指参与住院医师培养工作的医师或其他相关专业人员。他们在住培过程中担任导师、指导医师的角色,负责指导、培养和评估住院医师的专业能力和素养。根据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估指标(2023 年版)》[3],各专业基地住培师资主要是由任职主治医师或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3 年以上的医师担任。住培师资具有临床经验丰富、专业知识全面、教学能力强等特点。

1.2 住培师资对住培质量的影响

评估项目:住培基地师资管理是住培评估项目中的重要指标,做好师资管理是推动住培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住培质量的重要保障。在各专业基地的评估指标中,师资管理指标中属于核心指标的内容就有三项。

教学能力:住培师资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住培质量。优秀的住培师资具备良好的教学技巧和方法,能够有效地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他们能够提供清晰的教学目标,组织有序的教学过程,并及时给予学员反馈和指导。

专业知识和经验:住培师资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保障住培质量至关重要。他们能够传授最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分享实际临床经验,并帮助学员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导师指导:住培师资在住培过程中扮演着导师的角色,对学员进行指导和支持。他们能够帮助学员制订学习计划,指导学员在临床实践中解决问题,提供职业发展建议等。

对学员评估和反馈:住培师资负责对学员进行评估和反馈,帮助学员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和不足之处。他们能够及时发现学员的问题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学员的进步和提高。

学术氛围和文化:住培师资能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文化,激发学员的学术热情和创新思维。他们能够组织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鼓励学员参与学术研究和交流,提高学员的学术水平和素养。

立德树人:优秀且专业的住培师资也是住培学员的重要榜样,对住培医师未来的人生道路起正向指引作用。

1.3 住培师资管理的意义和目标

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住培师资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帮助住院医师掌握临床技能,提高诊疗水平。

保障医疗安全:住培师资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住院医师的医疗安全,优秀的住培师资能够有效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

促进医学教育改革:住培师资管理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优化住培师资管理,可以推动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2 住培师资管理的优化策略

2014 年,国家发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遴选出第一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4]。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是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住培教学从2014 年开始,至今已有10 年的时间。十年间,我院已逐渐从制度化建设走向内涵建设提升阶段,对常规存在的住培师资管理问题,比如:严格落实师资管理规定、开展师生互评、师资激励与退出机制的落实、科学的师资培训课程体系等都是针对问题“对症下药”,往往忽略了一些提升师资管理成效和质量的方法。近两年来,我院积极探索师资管理的优化策略。

2.1 加强对住培相关政策、制度、文件的学习,提升师资带教的主观能动性

近年来,国内各类师资培训班都会融入住培相关政策、制度的学习,但往往只有一小部分的篇幅,导致住培师资缺乏系统的学习,从而造成部分师资只知道住培的存在,实际上并不了解住培,以至于住培带教积极性不高、住培带教质量流于形式。为提升师资带教的主观能动性,我院从2023 年1 月份起,在院内多次组织各住培专业基地开展住培相关政策、制度、文件的学习,包括标志着住培迈进法制化道路的文件《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医师法》的学习;实时更新学习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最新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估指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活动指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等文件。为检验住培师资对各类住培政策的学习成效,我院举办了住培知识竞赛。报名参赛的住培师资共110 人,在线下且安排专人监考的情况下,有1 人出现满分100 分的好成绩,90(含90 分)到100 分段共5 人,80(含80 分)到90 分段共44 人,70(含70 分)到80 分段共39 人,60(含60 分)到70 分段共19 人,60 分以下2 人。60 分(含60 分)以上为合格,合格率为98.18%。该举措对普及住培政策、制度等有很好的作用,通过以点带面,让大部分师资了解并参与住培。

2.2 注重顶层设计,上行下效,让全院形成重视住培的良好局面

至今,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面铺开的时间约是10 年,相比高校里面的本科、研究生教育时长相差甚远,教学管理体系还没有这么成熟。对于高校附属医院而言,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得到的重视程度更上一个台阶。住培教育在附属医院得到重视程度与医院的顶层设计有密切关系。为提升我院住培质量,加快医院高质量发展,2023 年1 月份起,我院领导班子狠抓住培质量。一年时间内,由院长或分管院领导组织召开或出席的住培会议高达20 次,平均每月约2 次,每次会议均要求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基地主任、教学主任、基地秘书等人员参加,会议内容围绕住培政策在医院的落实、轮转计划的规范实施、教学活动的规范开展、指导医师激励机制等,在院内形成人人了解住培、参与住培、重视住培的良好局面。全院上下凝心聚力,为保医院住培高质量发展做出努力。

2.3 落实激励机制,避免纸上谈兵,调动广大住培师资带教的积极性

医院住培师资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专业技术职称评聘、评优评先,教学活动带教补助等。在2016 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估指标》中,教学激励只作为加分项目,奖励专项内容只要求:设置奖励专项,奖励优秀带教医师和参培住院医师。但在2019 年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估指标》师资管理指标中就明确要求:建立带教活动绩效管理制度,将带教活动与专业基地绩效考核挂钩,并在科室二次分配中将专业基地负责人、教学主任、教学秘书的教学管理活动和指导医师的带教活动,纳入个人绩效考核范围,且绩效考核不低于考核总分的8%,考核结果与技术职务晋升挂钩[5]。且在2021 年版、2022 年版、2023年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估指标》中对教学激励的内容仍然保留,可见教学激励机制的重要性。

在我国的住培基地检查评估中,住培师资激励制度是核心指标之一,调查发现,临床科室存在重医轻教、教学秘书包办大部分教学工作、师资教学热情不高等问题,长期依靠指导医师的教学情怀是无法保证其长期的教学热情和教学质量的。

为落实师资管理激励机制,激励医院住培师资积极开展教学工作,持续提高教学质量,我院特制订了《临床科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实践活动绩效二次分配指导方案(试行)》,方案内容涵盖了分配对象、分配原则、分配要求、考核方式及要求、处罚规定等。各专业基地需根据院级指导方案,拟定各专业基地住培教学实践活动绩效二次分配指导方案并严格执行。让住培教学激励机制不再流于形式,充分体现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公平性,由此充分激发我院住培师资的带教热情,促使住培学员的管理和各类住培教学活动在院内规范、有序地开展。

2.4 建立督导制度,严格落实开展,提升师资带教能力

住培师资的带教能力是检验师资管理成效的方法之一,其与学员的学习质量一同构成培训质量的保障。目前,我国大部分培训基地都建立了相关督导制度,但督导专家开展督导工作不够严格,或只“督”不“导”,而被督导的专业基地、指导医师和学员也通常抱有受“督”心理,以应对检查的心态接受督导[3],没有正确的导向,导致住培师资的带教能力得不到提升。我院自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督导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以来,严格要求督导专家落实督导制度,督导专家分为三个组:手术组、非手术组、医技组,每组设定组长,每位督导专家每半年内轮流负责督导组内2―4 个科室,每个科室半年接受督导专家检查1―3 次,专门建立院内住培院内督导专家群,要求每位督导专家每次到科室督导时将相应的照片、督导内容、相关问题发到群里以供交流学习。此外,我院每季度由医院住培办公室牵头,由分管院领导挂帅,每季度都到部分基地进行院级层面督导。无论是督导专家到科室的督导,还是基地层面接受的院级督导,都要求有目标、有组织、有内容,有总结,有反馈及整改措施。住培指导医师带教层面的问题需及时整改,通过多次的督导检查,促使住培师资不断学习及规范住培带教能力,从而提高住培师资整体管理质量。

3 结语

随着住培过程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师资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高其管理质量及内涵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住培师资管理是住培工作的重要环节,对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教育改革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重视住培师资管理,采取有效的策略,优化住培师资管理,为培养更多岗位胜任力强的住培医师及提升住培质量不断努力。

猜你喜欢
培训基地住院医师督导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住院医师党支部的建立实践与思考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国外住院医师培训基地认证实践的特点与启示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对探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证的启示
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民国时期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