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2024-04-20 05:53赵彩霞
审计与理财 2024年3期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会计管控

赵彩霞

【摘要】当前,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符合新时代、新要求,迫切需要以会计模式体制升级为抓手,推动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稳定发展。由此,本文总结了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问题的解决建议,旨在从源头改问题、补漏洞、纠偏差,切实保障转型进程。

【关键词】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转型;管控;数字信息化

一、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尚未形成科学统一的内部认知

就本质而言,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效率效果,与会计工作团队的专业水平有着极大联系,而内部认知的缺失,正是当前制约企业高水平、高效率实现管理会计转型的一大阻碍。同时,由于认知缺乏,企业管理会计应用局限于传统模式,难以树立起科学、合理的管理会计实务评价标准,无法评价转型工作的方向性和效率性,损害了企业的长期利益。

2.缺乏完善的转型配套制度建设

在推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进程里,企业所处内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动,带来了较以往更多、更大的风险威胁,导致企业管理会计建设与运营的理念趋于保守,管理会计若只是“按部就班”地开展相关工作,便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是因为企业尚缺乏完善的会计转型配套制度建设,管理会计实务的效率低、效果差问题亟待改善。

3.贯穿全局的转型监督管控滞后

受传统观念影响,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实务工作过于“求稳”,认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并无本质性差别,仅以完成常规性绩效指标为根本目标,没有就转型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深入探究,逐渐在企业内部衍生出“佛系思想”,有问题发现不了、发现问题解决不了、解决问题持续不了,导致对管理会计转型的监督管控工作较为滞后。

4.没有建立团结协同的联动机制

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在本质上是一项综合性、体系性的工作,全链条流程长、涉及对象广,需要在企业统一的发展规划下制定团结协同的联动机制。而联动机制的欠缺,正是制约企业实现进一步发展的最大桎梏,将会导致管理会计流程上各环节、各节点的协同配合倾向于“走一步、看一步”的形势,从而无法判断转型工作的实务质效,恐成隐患。

二、企业应用管理会计应把握的重点环节

1.优化管理会计模式下的预算管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充分彰显了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因此,企业应在管理会计转型的大背景下,加速优化预算管理。首先,基于历史基础数据,综合确定各项收入费用指标的增减情况,根据企业规模及产品毛利润情况,确定未来盈亏临界点下的销售收入,并逆向计算出企业预期利润下的目标收入。其次,为确保管理会计报表能够通俗易懂,在编制报表时,要着力将实际问题通过深入浅出的账目表格进行体现,从而让阅览者能够简单明了地了解经营数据及经营成果。例如:企业明年计划实现的净利润将比今年增长20%,那么会计通过产品的毛利、历年费用水平增减情况,通过目标净利润,倒算出下一年度的销售额任务,并落实任务到各部门及各个时间段,把目标数据化、细节化,以便各阶段实际数据出来后,与预算及时比对,有问题及时调整、警示、改进,真正起到经营管理所需的大数据为管理所需,体现管理会计的价值。

2.强化管理会计模式下的资金管控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资金流管控效能是企业发展的命脉,企业在落实和推进管理会计的过程中要有意强化管理会计模式下的资金管控,充分发挥其对于企业建设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意义。资金管控涵盖企业运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有些情况下看似盈利空间很大,但在实际使用资金的时候却总是捉襟见肘,这与企业资产的优劣程度有着直接关系。例如:企业的应收账款会形成当期收入而产生当期利润,但如果应收账款管理效果不好、效率不佳,即使报表显示是盈利的,但实际并没有资金回流;而有时利润表虽显示连续亏损,却还是有现金流支撑,这是因为利润表中有较大金额的非付现成本,分摊到各年虽然是亏损,但实际不用按年付现。企业的管理会计要很好地利用现金流量表,透过现象看本质,优化制定资金调配与使用方案,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加大对于供应商的账款期限管理、通过数据分析做好资金预算管理,加速资金流回笼,促进企业资金链的良性运转,保障运营所需资金,确保公司正常运转,并充分利用财务杠杆优化企业资本结构,适时进行预算跟踪、分析、评价,确保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3.细化管理会计模式下的经营核算

依据基础核算数据,企业要统筹安排管理会计的细化核算,使得无论从纵向、横向以及各个不同角度去对比分析都能够方便、快捷、准确地调取管理会计数据,以便深入财务数据分析。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用具体、明确的数据发言,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精细化表格设计,并监督表格制作情况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为企业的战略发展决策提供充足的管理会计依据和相关数据支撑。

4.推进管理会计与运营业务相结合

在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大背景下,管理会计作为企业运营管理的重要职能部分,不能再将工作范围局限于财务会计工作的掌控和推进,而应进一步扩大到企业的管理流程化、制度化建设方面,积极探索与企业运营业务的深度融合。企业要推动管理会计应深入了解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内容及流程,从企业战略发展的全局角度考慮问题,通过一系列的经营分析工具和方法,结合各业务环节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大化确保管理会计转型流程无漏洞、实务无风险。同时,管理会计所使用的数据同样不能局限于财务会计数据,而应积极通过其他环节调研、分析获得数据,从而为制定出更好的辅助决策方案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对策及相关改进方法,最终提升企业的整体价值。

三、推动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策略建议

1.强化教育培训,加速营造良好的内部氛围

企业在推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进程里,应以常态化教育培训为基础,丰富和完善战略规划中关于人才队伍建设的强调和重视,加速建设复合型管理会计团队,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氛围。第一,编制人才发展的长期规划。企业要以覆盖多渠道的人才招录为抓手,丰富和发展战略规划中对于人才队伍建设的表述,打造一支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复合型工作团队,从而为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高水平、高效率转型打下坚实基础。第二,深入推进员工复合型能力培养。新形势下,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风险与危机层出不穷,会计工作日趋复杂化、体系化,财务人员不再“一招鲜,吃遍天”,而是倾向于“一专多能”,企业应以常态化能力培养为基础,定期开展数据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推进管理会计转型。第三,落实贯穿全局的跟踪管控。企业应立足于整体发展,结合新形势、新要求,科学编制员工的绩效考核指标,着眼于衔接段、细微处,细化岗位责任落实,及时发现管理会计转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策略以加速转型效率、确保转型效能,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

2.完善战略谋划,构筑会计转型的配套制度

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要完善战略谋划,激发整体效应,构建会计转型配套制度。第一,全方位筑牢会计转型基础。企业应全面开展现行会计模式、方法的综合分析,结合数据信息技术,推进数据库建设,搭建数字信息化平台应用,适度摒弃和兼并低效率、高耗能环节,敦促各职能部门及工作环节实现点对点的数据传输、高速率的响应反馈,结合管理会计流程的可视化功能,全面提升质量、提高效率,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搭建起全流程风险管控机制。企业应总结历年工作经验,预测未来内部控制业务中潜在的问题风险,制定相应的应急反应策略,从而为管理会计的实务工作提供制度引导和问题解决依据,全面提升管理会计的内部控制水平。第三,加速数字化信息应用。依托管理会计转型,企业应加强信息化平台管理,积极引入协同OA、ERP等线上管理模式,推动管理会计体系的优化升级,并将新型管理模式贯穿于管理会计指标编制、规划流程、控制执行、考核评估的全链条,积极探索非核心业务下放模式,适度提升职能部门、员工的自由度,培养新的管理会计效率及效果提升点,为企业组织管理模式和运营发展机制的全面优化提供助力。

3.细化流程衔接,开展贯穿全局的考核评价

管理会计的建设应用具有覆盖流程长、涉及对象广的突出特点,企业在开展贯穿全局的考核评价时应充分预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过程中潜在的问题隐患和倾向性风险。第一,预设阶段性工作计划。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不能做“无头苍蝇”。企业应深入学习典型案例、汲取经验教训,编制转型宏观路径,预设关键性控制点,全方位推进管理会计的转型应用,并聚焦阶段性工作计划中容易被忽视的细节、衔接处,敢于发现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从而在源头加速管理会计模式方法的优化升级,减少不必要的资产、成本损耗,达到优化成本、提升效能的双平衡。第二,开展贯穿全局的跟踪管控。基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阶段性工作计划,企业要着力开展贯穿全局的跟踪管控,聚焦关键流程和重要节点,强调岗位主体责任,依据新形势下管理会计的实务工作要求,编制跟踪管控要点,推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会计风险预警机制,层层压实责任,积极探索权力与权力、权力与责任之间的动态平衡机制,及时发现问题隐患和倾向性风险,确保企业财务会计能够高水平、高速率地实现向管理会计的转型优化。第三,搭建数字化考核评价系统。企业要充分认清大数据时代下海量会计数据的重要意义,加速管理会计实务中的数字信息化技术介入,组建数据分析小组,利用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搭建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战略化考核评价系统及绩效改善体系。将嵌入的评价指标与实际数据、风险事件数据库进行对比,同时对产生的偏差实时预警,及时发现会计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推动企业管理会计转型的效率与效果提升。

4.强调团结协同,构建会计转型联动体系

企业要强调和推进各职能部门、流程环节的团结协同,着力构建会计转型联动体系,谋求企业的长期发展。第一,编制信息化基础上的会计转型规划。新形势下,数字信息化技术的学习应用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会计转型的必然之选,企业应结合会计工作实际,灵活地将数字信息化技术融合到会计转型的流程环节中,科学统筹、优化部门功能设置,依托新技术突破传统的内部控制壁垒,打造更高水准的会计内控机制,切实实现管理会计建设应用的高效率效果,为企业发展提供科学有力的制度、技术支撑。第二,定制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指导规范。在现行财务会计规范的基础上,植入管理会计转型的新标准、新需求,科学定制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全程指导规范,为实务工作部门、人员提供基本的制度引导与方法遵循,谨防因制度缺失、方法不明等客观原因导致的工作失误,从而推进管理会计转型应用的规范化、体系化进程,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第三,推进管理会计资产的优化配置。会计资产的优化配置与高水准运用,是企业管理会计转型应用的重要内容,企业应适时开展总揽全局的自有资产清查工作,明确资产存量和项目清单,优先将有限的资产投入到急、难、重的项目领域,提升资产投入产出率,最大化节约成本资产消耗,优化企业的资本组成结构,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四,开展绩效考评,量化激励机制。企业应将绩效考评内置为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抓手,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绩效考评,辅以激励机制,敦促各部门、人员在企业统一规划的框架范围内完成规定动作,为全面推进管理会计模式方法的建设与应用提供坚实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日益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中,企业应积极推动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以激发企业在新形势下的新动能,持续巩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长久发展。不可否认,在推动转型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客观问题,但只要企业能够端正态度、坚定信心,就必将制定出适合自身的针对性策略,加速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进程。

········參考文献·····················

[1]高旭东.发电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路径[J].上海商业,2023,(7):132-134.

[2]陈博.国有企业业财一体管理会计探索实践[J].财务管理研究,2023,(2):61-66.

[3]兰镜轩.业财融合背景下管理会计转型路径研究[J].中国乳业,2023,(1):9-13.

(作者单位:杭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管理会计财务会计管控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浅谈中国制造2025与管理会计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