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2024-04-22 18:57赵丽燕
上海企业 2024年4期
关键词:监督机制企业会计会计人员

赵丽燕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有企业要想进一步做大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建立与完善会计监督机制。然而,近年来,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运行中的问题日益凸显,改进与完善会计监督机制已成为国有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文从会计监督的重要性、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对策等方面展开了论述,旨在加强国有企业会计监督,确保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会计监督概述

(一)会计监督的定义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指会计人员在开展日常会计核算等工作的同时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以确保这些经济活动既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要求,也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作为我国经济监督体系和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监督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与纠正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错误和舞弊行为,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还有助于维护国家经济秩序。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国有企业需要不断完善会计监督机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企业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二)会计监督的特征

1.独立性

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立性体现在会计人员独立于企业管理层和其他部门,独立履行会计监督职责。

2.全面性

会计监督不仅是对企业财务收支的监督,还是对企业经营与管理行为的监督。

3.预防性

会计监督的目的是通过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及时发现并解决相关问题,以预防经济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三)会计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职能,也称控制职能,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合法有效地完成受托责任,并利用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向社会有关职能部门及利益相关者证明企业的经营活动及成果分配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具体来说,会计监督职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真实性审查

真实性审查主要是检查各项会计核算是否与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相符,即要求会计记录和报告必须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经济活动,不得有任何虚假或误导性的信息。

2.合法性审查

合法性审查主要是检查各项经济业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执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以杜绝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即要求企业经济活动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嚴禁存在任何违法行为。

3.合理性审查

合理性审查主要是检查各项财务收支是否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及经营管理方面的要求,以保证各项财务收支符合特定的财务收支计划,实现预算目标,即要求企业财务管理必须合理、有效,能够实现企业预算目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会计监督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会计监督在国有企业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证企业资产安全、完整

通过会计监督,国有企业能够严格限制无关人员接触企业资产,防止贪污、盗窃等现象的发生。同时,会计监督要求企业必须定期清查资产,确定各项资产的实存数和账面数,并查明账实不符的原因和责任,从而保证企业资产安全、完整。

(二)确保企业财务合规

通过会计监督,国有企业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财务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从而确保财务活动合规。同时,会计监督可以有效防止企业内部人员恶意操作,避免财务数据造假,从而促进企业稳健运营。

(三)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会计监督,国有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经济活动中的问题,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通过会计监督,国有企业可以及时分析和评价自身的财务状况,有助于企业管理层制定科学的战略规划和经营决策。

三、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作为会计监督的主体,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会计监督的质量和效果。然而,目前部分国有企业缺乏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导致会计监督机制的执行效果大打折扣。一方面,部分会计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准确分析和处理会计数据,导致会计监督工作出现失误;另一方面,少数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和法治意识,存在不规范操作行为,这不仅会影响会计监督的效果,还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企业的声誉和形象造成损害。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保证企业资产完整、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有效措施,也是会计监督的基础。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严格执行,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然而,目前部分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尚不完善,存在一些漏洞和问题,这不仅给会计监督带来了困难,还增加了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没有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导致会计监督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企业资产流失、会计舞弊等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由于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流于形式,因此难以有效防范和控制企业经营风险。

(三)财务管理不规范

企业财务管理是否规范、透明直接关系着会计监督机制的有效性,而会计监督机制的执行效果又会影响企业的财务安全。因此,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真实性是推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少数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一些不规范问题,如财务报表不真实、财务收支不透明等。这给会计监督带来了较大困难,也对会计监督机制的执行效果产生了不利影响。

(四)管理层不重视

目前,部分国有企业管理层不重视会计监督,导致会计监督机制的建立和执行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少数国有企业管理层认为,会计监督只是一种监督和管理的手段,对企业的实际经营没有实质性帮助,因此其对会计监督机制的建立和执行不予重视;另一方面,少数国有企业管理层缺乏必要的财务知识和法律意识,没有认识到会计监督机制对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重要性,从而无法有效推动会计监督机制的建立和执行。

四、完善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对策

(一)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直接影响着会计监督机制的有效性。因此,国有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国有企业需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专业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业务培训等)来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更好地承担起会计监督的重任。

第二,国有企业需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教育,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考核机制,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增强其法治意识,使其在工作中始终遵循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的原则,遵守法律法规,认真履行职责,更好地发挥会计监督的作用,从而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提高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有效性的重要基础。具体来说,国有企业可从以下几点出发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国有企业应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根据自身内部管理要求,建立全面、科学、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对各项制度进行广泛宣传,以确保全体员工都能自觉遵守内部控制制度,从而提高会计监督机制的有效性。

第二,国有企业应积极探索和完善会计监督机制,划分会计监督的职责和权限,明确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科学制定会计监督的程序和方法,以确保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从而保证企业的资产安全和经济效益,进而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是优化和规范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关键。因此,国有企业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各项财务活动的监管,以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国有企业应明确财务管理各环节的责任人员,定期检查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情況,以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从而有效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第二,国有企业应加强对财务活动的监督和管理,以确保企业财务健康稳定,规避潜在的财务风险。

第三,国有企业应增强风险管理意识,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及时发现和解决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确保企业稳健经营。

(四)提高对会计监督工作的重视程度

提高对会计监督的重视程度是优化和规范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重要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一方面,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如财务讲座、知识竞赛等),使全体员工深入了解会计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会计监督机制的基本要求,从而推动会计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国有企业应重视加强企业内部的团结协作和沟通交流,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使全体员工在协作交流中提升对会计监督机制的认同度,进而提高会计监督工作效率。

五、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不仅有助于保障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因此,国有企业应重视会计监督工作,通过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对会计监督工作的重视程度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会计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建工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监督机制企业会计会计人员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强化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对策
现代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策略探讨
试论企业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国企会计监督机制完善对策
建立书评的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