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武帝的复原面貌透露了什么?

2024-04-22 21:10东郡公
廉政瞭望 2024年4期
关键词:宇文武帝鲜卑

东郡公

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利用颅骨CT扫描等技术对北周武帝宇文邕进行了初步面貌复原,认为“武帝宇文邕是黑色头发、黄色皮肤和棕色眼睛,符合典型的东北亚、东亚人长相”。这引起人们对这位冷门朝代皇帝的讨论。

胡族基因与胡汉融合

北周武帝宇文邕(543—578年),北周太祖文皇帝(追尊)宇文泰与叱奴氏夫人所生,系鲜卑人。宇文部鲜卑处在东汉末以来民族大融合的末期,已有相当的诸族混血现象,宇文部是南匈奴与鲜卑通婚融合形成的部族,在东晋时期被鲜卑慕容部灭亡,宇文氏从此不再构成部族实体,一部分迁入慕容燕国,一部分逃亡到东北,后来成为库莫奚与契丹的祖先。北周宇文氏就属于迁入慕容燕的一支,周武帝宇文邕的相貌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宇文部漫长的迁徙过程。

宇文氏祖先在慕容燕灭亡后融入拓跋魏,宇文邕五世祖宇文陵在北魏初迁到六镇之一武川镇担任镇将,此后一直生活于武川镇。北魏六镇(武川、怀朔、怀荒、抚冥、柔玄、沃野)是用来拱卫首都平城的军事要地,迁徙入许多部族精英,是诸胡和汉族杂糅之地,匈奴、鲜卑、羯、羌等部族后裔都在这里生活過。宇文邕祖父宇文肱所娶王氏夫人,就是在六镇鲜卑化的汉族人,王氏生宇文泰,所以说宇文邕血统中有汉人的成分。

唐代阎立本所作《历代帝王图》有周武帝像,这是距离周武帝本人生活年代最近的肖像画。阎立本是周武帝的外孙,虽然没有亲眼见过外公长什么样,但也可通过家人的追述再现一些武帝的外形特征。现在复原的宇文邕面貌,与《历代帝王图》中的周武帝像有很大差别,面貌比较年轻且没有胡须。周武帝去世时年仅35岁(古人记岁以虚岁),自然不会太老,但不至于无须,相反,周武帝的胡须应该如《历代帝王图》所画,很茂盛。

《周书》中有两处关于武帝胡须的记载。一处是北周重臣王轨捋须。武帝举行内廷宴会,王轨上寿,捋武帝须说:“可爱好老公,但恨后嗣弱耳。”这句话的具体情境是太子宇文赟不成器,王轨作为亲近大臣建言,不欲其作为继承人。关系亲近者可互相捋须,大概是当时鲜卑人的一种习俗。又一处是577年北周灭齐之战,武帝亲率大军围攻晋阳城,破城后带头骑马冲入城东门,不料齐军迅速发起反扑,击杀武帝左右卫士殆尽,周军被迫退出。齐将高延宗以为周武帝死于乱军中,下令在死尸堆中寻找长髯者。由是可知周武帝须髯茂盛是极其鲜明的特点,连敌国都知道。

沧桑感与人生经历契合

当然,陕西方面复原面貌没有加上胡子,或许是出于严谨,又或许是为了让世人更直观地观察其长相特点。除了胡须,其他面部特征,从文化意义上看,很符合后世的认知,比如周武帝的沧桑感。

周武帝虽出身皇家,自幼生活却并不安逸。他出生之时,正是宇文家族的创业期,宇文泰把持了西魏政权,使元氏皇帝成为傀儡,为了维持这个局促政权的法统与生存,西魏连年与高欢控制的东魏发动战争,宇文泰一方面要应对朝不保夕的军事危局,另一方面还要不时防范来自内部的挑战,生活高度紧张,受此影响,宇文泰家中大概一直笼罩在肃杀的气氛中。

周武帝的家庭关系似乎也并不祥和。宇文泰妻妾很多,来源比较杂。长子宇文毓之母姓姚,是否与姚羌有关系不得而知;第三子宇文觉之母元氏系西魏公主;周武帝行四,其母叱奴氏系鲜卑人;第五子宇文宪之母达步干氏是柔然人。据墓志资料可考的还有,宇文泰第八子宇文俭生母权白女,是陇西豪强之女;宇文泰第十二子宇文通生母崔显玉,乃是河北大姓崔氏之女。其他几位夫人的姓名、身世俱失载,约略可以看出,这个家庭包含汉胡和鲜卑诸多部族,生活习俗上的冲突、感情上的牴牾是可想而知的。

周武帝之母叱奴氏于573年去世,其时武帝已杀权相宇文护,真正获得实权,作为太后的叱奴氏理应得到皇室成员极大尊崇,但《周书》中有一条令人惊讶的记录。太后国丧之时,“(宇文)宪饮酒食肉,与平日不异”。按周礼要求,孝子居丧期间应杜绝饮酒、食肉这二事,宇文宪有此举却并未受到周武帝责罚,可窥知宇文泰诸夫人之间的分野,似乎从来没有一家人的亲热之感。

左为北周武帝面貌复原图,右为阎立本在《历代帝王图》中对北周武帝的描绘。

宇文邕的母亲叱奴氏并无受宠迹象,从其晚年嗜酒贪杯的情况看,大概不是出自有教养的贵族家庭。叱奴氏母家也没有什么值得依靠的强援,所以宇文邕自幼不会有特别高的地位。他当皇帝后一直保持着节约、粗粝的生活习惯,所居所用都比较简单,又能经常行走于行阵之间,想来不能只以善于自律概括之,这与其幼年并不舒适的家庭生活有一定关系。宇文邕与五弟宇文宪一度被送到原州(今宁夏固原)豪强李贤家中,在那里生活了六年。正史所载是“以避忌、不利宫中”,据独孤信之子独孤藏墓志所载,正史称之宇文泰第五子宇文宪实为第七子,那么有可能邕、宪兄弟之间连连夭折了两个男孩,因此宇文泰把刚生下来的两名男婴送到功臣家里养育。宇文邕的心理状况、生活待遇,与其他一直生活在父亲身边的兄弟,落差是可想而知的。

孔融曾有一封致曹操的书信《论孝章书》,说盛宪(字孝章)被虏于东吴,与家人断绝联系,“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永年”。这番论断,与周武帝的寿命及面貌也十分契合。自宇文泰去世(556年)到周武帝实际掌权(572年)期间,北周政局一直处于动荡之中。宇文泰去世时诸子尚幼,遗命侄子宇文护辅佐闵帝,不料宇文护专权跋扈,连续杀掉周闵帝宇文觉和周明帝宇文毓,视宇文泰诸子如无物,任意欺凌。宇文邕从长兄宇文毓那里继承皇位,惩于两个哥哥的教训,12年间一直甘当傀儡,隐忍不发,虽说后来成功发动政变杀掉宇文护,但12年的极端压抑,带给他的精神摩擦有多严重,恐怕寻常人无法估量。陕西方面复原面貌,隐隐能看见周武帝的抬头纹,可以说复原得相当有文化诚意。

富有侵略性的面貌

周武帝的相貌,无论是阎立本画像还是复原面貌,大概都能给人一种并不友善的感觉。画像里带有压力的眼神,复原面貌里长而浓的眉毛、上挑的眼角、高而挺的鼻梁以及薄薄的嘴唇,无不令人感到扑面而来的侵略性。周武帝为人是刻薄的,无论与家人、亲贵大臣的关系,还是施政特点、行事作风,都有这样的感觉。

周武帝与儿子的关系最具有代表性。其嫡长子周宣帝宇文赟,性格、行为完全不似武帝,既不学无术、穷奢极欲,又极其软弱、人品凡劣。寻其始末,大概与周武帝粗暴的管教方法有关——打骂是主流。宇文赟成年后,周武帝还经常拿棍子打,甚少像宇文泰教育诸子一样循循善诱。武帝第二子汉王宇文赞大差不差,也是不学无术之辈,在周末隋初神器鼎革之际,宇文赞完全没有发挥出宗室的辅弼作用,任由杨坚篡位夺权。培养诸子失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周武帝急功近利的心态。

周武帝与诸兄弟的关系也一言难尽。第五弟齊王宇文宪材武过人,在消灭北齐的战争中立下大功,却屡受武帝猜忌,宇文宪不得不利用各种机会表示忠心。有功而遭遇如此,令世人齿冷。第六弟卫王宇文直与武帝同母所生,在诛杀宇文护政变中立有大功,但此人浮滑诡诈,品德不好。武帝不耐烦管教他,当众命人大棒责打,亲王的脸面扫地无遗。武帝还把宇文直的王府强行夺走,改为太子东宫,让宇文直自己找地方另造府第,兄弟二人置气,仿佛是民间兄弟争老宅的放大版,着实反映出周武帝能共苦而不能同甘的刻薄。

急切的态度更体现在军国大事上。周武帝在位的前12年都是傀儡状态,想做事做不了,掌权后像超新星爆发一样,全速全面全力推开各类大事,治理宗教问题、练兵积谷、对齐用兵、亲自决狱,仿佛皇位是借来的一般。杀宇文护的当年,《周书》卷5《武帝纪下》关于周武帝亲自视事的记录骤然间多起来,他时而到京外巡阅诸军,时而在皇宫政殿亲录囚徒,又“诏百官军民上封事,极言得失”,视事之际动辄通宵达旦、焚膏继晷,这些事情都需要他投入相当大的精力与体力。对武帝遗骸股骨样本中33种微量元素进行分析后,相关研究团队认为他可能死于慢性砷中毒,是因长期服用丹药所致,大概就是为了抵抗高强度工作带来的压力。伐齐之战武帝也是阵阵亲临,晋阳之战差点死在城中。在已经发作大病的情况下,仍然强行御驾亲征,要北征突厥,最终死于北征军中。《周书》赞他“履涉勤苦,皆人所不堪”。作为一个继承之主能做到这样,非有强大的内心和急切的功利心态是万万支撑不下来的。这样的精神状态与做事状态与秦始皇颇有几分相类,《史记》引尉缭之言描述秦始皇相貌:“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细看周武帝复原面貌,周武帝的眼睛、鼻子、眉眼之间,是不是颇有《史记》描述的几分神韵呢?

猜你喜欢
宇文武帝鲜卑
强大的复姓
Coherence of Superposition States∗
关于拓跋鲜卑迁徙过程中的文化转变
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早期鲜卑生计方式探讨
宇文老师
东汉末年至曹魏初年鲜卑兴起的原因分析
鲜卑神话考实
梁武帝不杀侮辱自己的人
梁武帝不杀侮辱自己的人
梁武帝不杀侮辱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