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生态视域下绿色创新人才数字韧性的本土建构

2024-04-24 08:15相飞
理论与现代化 2024年2期
关键词:双碳战略

相飞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双碳目标下科教融合人才数字韧性生态培养机制与优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3CGLJ08;山东省本科教研项目“新文科背景下科教融合课程思政赋能韧性‘智慧混构金课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2657;齐鲁工业大学教研重点项目“新文科背景下科教融合课程思政‘智慧混构金课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1zd05。

作者简介:相   飞(1976—),女,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摘要:“双碳”战略实施迫切需要绿色化创新发展,绿色创新人才高质量充分就业为此提供了重要保障。数字技术作为创新驱动的引擎,在赋能创新价值实现的同时,结合就业生态特征,也给创新人才数字韧性建构带来新的挑战。数字韧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数字风险带来的损伤,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数字化生活。本文采用扎根理论方法探析绿色创新人才数字韧性内涵,提出包含数字心理韧性、数字行为韧性、数字技术韧性、数字环境韧性4个风险应对维度及其12个构面,以及“数字心理韧性→自主韧性”“数字行为韧性→自主韧性”“数字技术韧性→培育韧性”“数字环境韧性→治理韧性”共促数字韧性建构的内涵要素模型。从就业生态视角来看,源自个体、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影响数字韧性,使个体形成应对绿色化数字化环境中风险挑战的复原力。本文结合当前就业生态环境对绿色创新人才就业的影响,提出促进数字韧性建构、进一步推动该类人才高质量充分就业,从而助推“双碳”战略实施的建议。

关键词:“双碳”战略;就业生态;绿色创新人才;数字韧性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24)02-0065-15

一、问题的提出

人才是绿色创新发展战略深化落地的关键基础资源。2022年4月,教育部在《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中提出,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和各方面,加强绿色低碳教育,加快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具有绿色理念和绿色技术的创新人才。在“双碳”目标下,加强绿色教育势必需要数字技术的支持,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基地,在绿色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迎来了新兴科技赋能的良好契机,同时也面临数字素养培育可持续发展的挑战。数字韧性作为数字经济时代必备的基本素养,是绿色创新人才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教育领域,一些学者认为,数字韧性是学术韧性与数字素养相结合的产物,即学生在数字世界安全有效地学习,并从负面经历中恢复、更稳定地应对数字风险的能力,是适应数字化学习生活的需要[1]。可以说,绿色创新人才建设需要制定科学可行的数字韧性生态培育策略,其中,对数字韧性的内涵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是绿色创新人才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现阶段数字韧性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仍存在不足。一是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和儿童[2];二是研究内容主要围绕数字化学习生活中应对某种风险或问题的韧性能力[3];三是现有研究中关于数字韧性内涵的界定仅限于某学科领域或新兴内容创作的数字韧性评估[4];四是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理论研究或定量实证性研究[5]。相关研究未扎根“双碳”目标下绿色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情境,对该类人才培养特征的描述不够准确,难以深入剖析其数字韧性的内涵特征与要素结构。

数字韧性建构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其发展与就业主体在就业生态中的活动具有紧密关系。从就业生态看,岗位数字化程度的深化不仅有助于增强正规劳动合同签订、加入工会、“五险一金”缴纳等职工基础权益保障,而且可以提升就业者的工作满意度、工作自主性、工作价值感认同;与此同时,高数字化水平岗位的就业者往往面临更高的工作心理压力,有偿和无偿加班的时间增多,“隐性”权益侵害仍一定程度存在[6]。数字韧性可以帮助个体从工作压力中缓冲复原,从而提升环境适应性。随着绿色经济新业态催生就业生态演化,数字韧性逐渐发展为个体就业能力的元素养。从就业生态理论角度可以全面阐释个体因系统性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在数字韧性方面的认知图式、行为模式变迁[7]。然而就业生态视域下的个体数字韧性研究尚嫌不足,制约了绿色创新人才建设的本土理论建构。针对“双碳”战略背景下绿色创新人才建设的现实需求,并考虑到优良的就业生态对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和心理状态[8]的影响是“稳就业”的重要环节,由此,本研究基于就业生态视域,聚焦绿色专业领域,探究绿色创新人才数字韧性的内涵特征与要素结构,为“双碳”战略目标导向下稳就业的人才建设保障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南。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对绿色创新人才数字韧性的内涵要素进行探索性分析。扎根理论是基于原始数据资料的质性分析方法,可以揭示原始调研材料中隐藏的细节信息,从真实有效的数据资料中逐步提炼观点并构建理论框架,以弥补常规定性研究方法缺少規范操作步骤、理论形成过程难以追溯检验、结论效度不够充分等不足。主要程序包括界定现象、文献探讨、资料收集与分析、建立初步理论等[9]。反复论证完善理论是贯通丰富质性数据与主流演绎研究的最佳桥梁,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完成从“好故事”到“好理论”的升华[10],所提取的概念可以为探究绿色创新人才数字韧性提供构念要素。

(二)研究对象与工具

1.数据采集

为深挖就业生态视域下绿色创新人才数字韧性的内涵特征,本研究通过两个途径进行案例数据采集:其一,运用半结构化访谈采集一手数据。2023年3—6月,选取绿色学科专业领域低碳学院(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师生代表,结合绿色创新人才特点、培养内容及实践特征,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展开深度访谈,并提示受访者尽可能提供关键事件:(1)如何理解个体数字韧性的内涵?(2)如何理解绿色创新人才数字韧性的要素结构?(3)如何理解绿色创新人才数字韧性建构的工作机制?其二,收集以上低碳学院(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公众号文章等二手数据,整理与本研究主题相关的文本材料。

2.理论抽样

遵循扎根理论的理论抽样原则,案例样本选取除了满足绿色创新人才建设的专业性、特色化等条件以外,还结合以下方面进行选取:(1)案例典型性。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发〔2022〕18号)的精神,山东省制定了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省内低碳学院(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启动了推动重点工作任务的行动计划。本研究的受访者来自山东省多所低碳学院(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参与低碳教学或研究逾两年,在绿色学科专业领域方面取得了一些工作、学业成果。(2)案例启发性。山东省建设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全国第一个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地区。随着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试点工作的推进,样本高校、科研机构在绿色创新人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相关的阶段性研究报告、项目活动报告等在单位公众号发布,这些工作围绕绿色创新人才数字韧性进行了理论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丰富经验。(3)数据可得性。本研究小组成员来自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绿色低碳领域的高校院所,拥有相关的绿色创新人才培养体验或项目经历,周围同事、学生等也都有主持或参与相关实践活动的大量体验,能方便获取本研究所需的数据。所选取的受访者信息见表1,样本高校(科研机构)公众号信息见表2。样本随机分为2组,一组用于理论模型建构,另一组用于理论模型验证。

(三)实施程序

在征得受访者同意后,本研究小组对访谈进行了录音。初步整理录音文件后,遵循客观真实原则,剔除文本中与研究无关的内容,然后对剩余部分进行逐句梳理。访谈录音转换文本以及所收集的二手数据文本共同构成本研究的支撑材料,总字数逾17万字。本文采用“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选择性编码”扎根理论编码方法对文本材料进行现象概念化和范畴化,使用质性研究软件NVivo 12 PLUS辅助编码,由2位编码员背对背进行分析,并将编码结果对比验证;对于编码分歧之处,加入第3位编码员,进行研讨、修正,直至达成共识。

1.开放式编码

本文采用开放式编码对原始材料进行逐句编码,以贴标签法提炼初始概念,以概念划分类属,将案例进行概念化与范畴化。为保证开放式编码的信度,尽量使用原始材料语句作为初始概念。2位编码员分别登录编码软件,并共同对结果进行核对,当遇到编码结果不一致时,2位编码员结合原始材料、文献资料进行讨论修改,直至编码意见达成一致。因初始概念化的数量较多、层次较低、内涵表意存在一定程度重叠,故删除呈现频次少于3次的概念,并通过进一步提炼和归纳,实现概念范畴化,所形成的初始概念和范畴见表3。

2.主轴式编码

在开放式编码对原始文本提炼初始范畴的基础上,主轴式编码通过分析各范畴在概念层級上的逻辑关联来归纳范畴间的关系结构。经反复比对原始文本,辨析各范畴间的逻辑关系,归纳出4个主范畴:数字心理韧性(P)、数字行为韧性(B)、数字技术韧性(T)、数字环境韧性(E)(见表4)。

3.选择性编码

在主轴式编码基础上,选择性编码通过分析原始材料的故事线,进一步深挖核心范畴,分析范畴、主范畴和核心范畴之间的关系结构(见表5)。

基于以上典型关系结构,明晰范畴间的逻辑关系,凝练自主韧性(S)、培育韧性(C)、治理韧性(A)作为核心范畴,搭建主范畴之间逻辑关联,由此构建绿色创新人才数字韧性内涵要素模型(“‘P→S-‘B→S-‘T→C-‘E→A”)(见图1)。

4.理论饱和度检验

本研究对另一组原始材料样本的编码分析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除了绿色创新人才数字韧性的内涵要素主范畴以外,没有发现新的理论关系和范畴,以上建构的范畴之间的关系结构依然成立,故本研究构建的绿色创新人才数字韧性内涵要素模型饱和。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绿色创新人才数字韧性内涵特征

数字韧性是适应数字生活的元素养,关注人才培养在不同情境下的数字韧性表现,是精准制定培养策略的必要支持[11]。本研究探索提炼的绿色创新人才数字韧性内涵要素模型以风险应对层面为一级维度,以内涵建设构面为二级维度。在现有的个体韧性特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数字化学习生活中面临的风险挑战,从就业生态视角剖析在每一类风险应对维度下的数字韧性内涵建设。“双碳”战略实施需要高数字赋能,而高校学生群体作为数字原住民,不仅是数字机会的受益者,亦为数字风险的直面者,数字韧性构筑成为人才建设的重要任务[12]。根据就业生态理论,个体职业发展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生态系统之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个体发展[13]。就业生态视域下的个体数字韧性发展问题更具有延续性与全局性,即绿色创新人才数字韧性发展不仅禀赋了“双碳”目标对主体数字能力的现实需求,也关注新经济就业背景下数字赋能绿色创新人才建设在空间广域下的特征。

1.融资源·稳中求进

绿色创新人才在数字化学习生活中时刻发生信息搜寻、检索、辨析等行为,随时面临信息访问、辨别、数据处理风险,尤其当遇到问题需要社交协同解决时,也潜藏着数字社交风险,如,隐私泄露、不良信息处置等。而当处于远程协作、特色内容创作等线上任务场景时,大量新兴科技加载和新功能设置增加了数字化适应难度,更可能产生数字化风险和危机,这就需要个体能够整合多元技术资源、稳健掌握技术应用,从而拥有充足的数字韧性加以应对解决。访谈中发现,“线上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创设内容工具更新频繁的现象,需要不断提高自学习和适应性能力,要求对每个功能掌握稳定。”(GJ05)“越来越多任务涉及远程协作,虚拟交互中涉及知识共益协议理解,数字能力韧性表达可以帮助解决内容创作与协议标准不一致的问题。”(YK03)可以说,基于就业生态视域,通过有机整合多元化资源、稳健地掌握和利用数字技术,有助于提升数字韧性水平。在持续充实数字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提升风险应对的韧性,稳健调节数字心理韧性、数字行为韧性、数字技术韧性和数字环境韧性,能够增强数字就业能力,推进特定任务达成。

2.弱结构·宁简不繁

“双碳”目标达成需要数字技术加持,在绿色化数字化协同发展背景下,线上搜寻、检索、协作信息资源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学习新常态不断涌现,绿色创新人才建设亟须加强数字韧性构筑。跨界知识能力、交叉学科等多维信息技术的掌握,为数字韧性水平提升提供了有力途径,全方位掌握新兴技术的过程中更需要宁简不繁(如扁平化思维、弱化组织结构、简化逻辑架构),即通过简化元认知思维、弱化事务性结构来提升资源利用率,从而柔韧地利用数字技术,在处理繁杂信息数据的同时,有效实现创造性价值。访谈发现,“随着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深入,各级部门对高性能计算资源的需求迅速增加,以环境空气质量预报为代表的信息系统需要拓展算力和存储空间,数字韧性赋能使烦琐的信息处理逻辑变得简化高效。”(YK02)“全方位对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业务拓展和科研需求,数据移植、计算、备份、传输等各项技术应对方案结构科学,数字韧性个体可以更好地适应复杂信息处理分析。”(YK03)可以说,结合就业生态视域,面对就业生态中多元因素的就业效应,简化资源利用逻辑、深化数字韧性内涵可使烦琐的数字任务结果优化,基于数字化风险甄别,通过不断加强数字知识蓄能,从心理与行为模式、技能掌握、生态环境认知和资源利用等各个构面提升数字韧性水平,以“弱结构·宁简不繁”提升数字化适应性,提升绿色化数字化协同发展下所需就业能力。

3.再平衡·兼容并蓄

“绿色”“数字”协同发展催生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数字韧性内化不仅要具备一般意义上的心理与行为韧性、知识与技能韧性,还要结合绿色创新与数字技术快速发展,通过不断拓展数字知识技能应用、充实数字韧性内容,赋能现有数字韧性深化与持续韧性内容内化的“兼容并蓄”,从而真正能够以数字韧性找到应对风险挑战的有力途径。“发挥现有项目在算力、存储方面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完善云中心,以智慧生态区域示范建设为契机,推动校、院在大数据领域计算、存储、应用等方面协调韧性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合作。”(DT02)“打通国家、省各类平台与超算云中心的数据壁垒,探索创新应用场景协调,推动生态监测大数据融合应用韧性,服务区域环境联防联控和精细化治理。”(SG01)根据就业生态理论,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个体发展[7]。那么,面对绿色化数字化协同发展所呈现的动态不确定性环境,个体在与环境空间进行交互的过程中不断自我调节数字心理与行为模式、数字技术与环境适应性,融合技术更迭,加强韧性结构,恢复再平衡状态。通过“兼容并蓄”已有知识蓄能和未来知识能力开发,推动就业能力创新更迭。

(二)绿色创新人才数字韧性维度结构解析

本研究将数字韧性的一级维度(风险应对)提取为数字心理韧性、数字行为韧性、数字技术韧性、数字环境韧性4个方面。数字心理韧性反映了处于绿色生态系统中各类型组织数字化转型对主体心态稳定性持续提升的要求,要求主體能够面对风险、危机,并从逆境、矛盾、失败中恢复常态;数字行为韧性反映了面对大数据、信息等更新迭代,主体要系统性改变行为模式,增强抗风险能力;数字技术韧性反映了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下个体掌握新兴科技的紧迫性,个体依托数字技术赋能提升应急事件处理能力;数字环境韧性反映了主体从经济禀赋、自然条件、社会资源等各方面挖掘可利用元素,从复杂多变的数字环境中恢复常态的能力。

从就业生态理论视角探究绿色创新人才数字韧性发展逻辑,个体要保持与环境、组织之间的相互调适[14]。数字心理韧性通过自主韧性系统形成的稳定性构筑起特定的韧性心态,环境突发性变化会导致心理状态应急转变,在自主韧性系统调节下形成韧性行为模式。经过人才建设韧性系统的组织活动,韧性行为依托技术层面赋能实现深化实化,这也为数字环境韧性提供了基础运行保障,并结合治理韧性系统干预,从而进一步赋能适应绿色化数字化环境风险和挑战的数字心理韧性发展。

进一步讲,本研究界定在每一个维度下的数字韧性内涵建设。已有研究对大学生数字韧性的基本特征进行界定,包含对线上威胁的认知、对解决方案的行动、对知识能力的获取、对环境危机和压力的应对[15]。根据就业生态理论,绿色创新主体的发展是通过与周围生态环境互动来实现的,包括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16]。在以上维度建构的基础上,结合就业生态理论关于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上就业效应的阐释,本研究将数字韧性内涵建设划分为如下类属关系。

1.数字心理韧性维度之数字心态、数字意识2个构面

从微观层面来讲,个体认知与非适应性认知之间存在负相关性时,在心理图式上呈现内在压力感,尤其在绿色化数字化生态系统中,这种认知偏倚的解决首先就需要个体在认知层面上构筑韧性的心理环境,主要投射在数字心态、数字意识构面。访谈发现,“有的同学害怕失败,不愿面对挫折,但产业转型下风险与机遇并存,需要加强数字能力准备,树立直面挑战的意识,培养积极的心态。”(GJ02)“产教融合很有必要,通过实习实践体验式教学,深化对绿色化数字化的理解,从意识和心态等方面夯实知识,从而把握韧性。”(GJ05)可以说,数字心态、数字意识2个构面表现较高水平时,拥有高数字心理韧性,从而形成强抗风险心理环境。从就业生态理论视角来看数字心理韧性构筑,其发展逻辑体现在:个体保持与环境、组织及他人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相互影响调适;生态稳定性要素可以造就数字意识常态化,生态突发性变化会导致数字心态应急性转变。

2.数字行为韧性维度之数字学习、数字体验、数字承压、数字适应4个构面

微观系统下个体在数字学习、数字体验、数字承压、数字适应4个构面的韧性水平与家庭背景有着紧密关系。访谈发现,“条件好的家庭方便给子女提供更优越的求学条件,如国际交换生、研学等,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视野,特别是绿色化数字化技术革新中处处蕴含创新元素,但也存在失败风险,此时亟须稳定的韧性能力来抵抗风险,背靠家庭、教育资源条件,相应地在学习体验、适应新生事物等方面有所体现。”(GJ05)一方面,来自良好的家庭生活背景有助于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拥有宽松心理环境的个体更易形成数字环境适应力;另一方面,个体行为韧性与父母职业、教育水平、家庭经济等资源条件存在相关性,与韧性资源条件保持高相关性的个体通常具有高适应力,能够更从容地面对数字生态系统风险,而从风险——收益的角度来看,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收益回报性,体现出高数字行为韧性。

3.数字技术韧性维度之数字认知、数字管理、数字干预、数字预测4个构面

中观系统下主体的数字韧性水平与学校支持和教师支持有着紧密的关系,高支持下通常蕴含着数字管理、数字干预、数字预测、数字认知4个构面内容。访谈发现,“获得高数字韧性培养,就更可能表现出高水平的数字管理、数字干预、数字预测、数字认知。”(GJ02)“获得教师支持的学生,更可能拥有更高的学业获得感和技术适应。”(GJ04)高等教育是个体数字韧性培养的主基地,高校开展绿色创新人才培养的形式、内容、数量和效果等影响着个体在数字认知、数字管理、数字干预、数字预测各个维度形成应对数字风险和数字危机的经验积累。从就业生态视域来看,尽管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然而精英就业理念依然普遍存在,造成就业资源挤兑,亟须提升数字技术韧性来加强个体的应变和调适能力。当前,面对绿色化数字化转型下的人才建设机制应对新兴技术革新的知识迭代,要通过不断提升数字技术韧性,加快洞悉外界就业动态来持续赋能增强就业能力底蕴。

4.数字环境韧性维度之数字中台支撑、数字氛围营造2个构面

宏观系统下个体数字韧性水平与社会支持和社会参与具有紧密关系[17]。人际关系可以理解为人际间互动时所产生的情感,包括他人提供社会支持以及自己主动参与的社会互动。已有研究发现,高人际关系质量的个体倾向于高韧性水平,对生活抱有更乐观的态度,社会支持和参与也能调节个体对数字环境的感知,表现出更稳定的自我调节,更积极地面对困难[18],数字中台支撑、数字氛围营造就蕴含丰富的社会支持和社会参与。访谈发现,“研究任务随时可能遇到挑战,除了自己的数字能力与时俱进以外,还要经常参加学术交流,现在有很多线上会议、新媒体都为学科交叉提供了平台,推动了和谐氛围打造,使研究更具韧性。”(DO04)绿色化数字化协同发展有利于达观、开放、包容的韧性特质构筑,使个体在解决问题时,更善于寻求帮助、积累经验,优化解决效果。因此,从就业生态视角来看,对于数字环境韧性构筑而言,个体所处的社会系统环境不容忽视。无论来自内圈环境,抑或社会、产业、平台等外圈环境,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系统韧性影响着就业生态要素,即内外环境要素与主体数字韧性相互作用,从而调节相适应的就业认知与行为。

四、结论

本研究基于“双碳”战略背景下绿色化数字化协同发展的紧迫性,基于就业生态理论视域,通过对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绿色低碳领域的高校、科研机构师生和研究人员的深度访谈以及官方公众号二手数据的挖掘,探究提炼出绿色创新人才数字韧性内涵要素模型,包括4个风险应对维度及其12个内涵构面,即数字心理韧性维度(数字心态、数字意识)、数字行为韧性维度(数字学习、数字体验、数字承压、数字适应)、数字技术韧性维度(数字认知、数字管理、数字干预、数字预测)、数字环境韧性维度(数字中台支撑、数字氛围营造),以及“数字心理韧性→自主韧性→数字韧性”“数字行为韧性→自主韧性→数字韧性”“数字技术韧性→培育韧性→数字韧性”“数字环境韧性→治理韧性→数字韧性”4条数字韧性发展路径,体现了绿色创新人才数字韧性的时代特征与建构特色。总体而言,本文建构的绿色创新人才数字韧性内涵要素模型与之前总结的主体数字韧性研究成果存在如下差异。

第一,以往研究通常关注一般学生主体数字韧性,所取得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西方经济背景特征。如,描绘学习主体的数字韧性变化(数字韧性的内涵演变[18]、数字公民教育金字塔[19]);学习主体的数字韧性特征[20-21];辨析数字韧性的理解误区(与幸福的区别[22]、与网络安全和迎难而上的区别[23])。文化差异使西方研究成果面临着在东方情境下适用性的挑战。围绕如何建构本土学习主体数字韧性理论的问题,一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展开研讨。如,聚焦初中生在线学习的数字韧性构建[11],面向幸福成长的数字韧性学习空间[12],大学生数字韧性测评框架[15]等。尽管以往研究取得一些成果,但這些成果通常选取一般学习主体[11,12,15],其中个别研究概括了一般学习主体的数字韧性结构,包括利用数字技术进行互动、解决问题、应对风险的能力以及数字技术信任[11]等。然而,对“双碳”战略背景下绿色化数字化属性的绿色创新人才的数字韧性禀赋关注不够,更未从人才建设生态角度、结合新经济就业生态视域来考察该类人才数字韧性建构逻辑。鉴于“双碳”目标导向下绿色化数字化协同发展的迫切性,相关的专门人才作为绿色化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拥有高数字韧性必将充实就业能力,成为“双碳”战略实施的重要资源。另外,面对动态不确定性的就业生态环境,就业能力特征不同以往,加之新兴科技快速发展催生新就业形态不断涌现,绿色创新人才所拥有的“绿色”“数字”胜任力属性标签,都使该类人才的数字韧性呈现有别于一般学习主体的特征,当前极有必要结合就业生态视域来解读该类人才的数字韧性。本文将就业生态理论视域引入绿色创新人才数字韧性问题进行探索,对这一概念的建构逻辑进行分析,探寻绿色创新人才数字韧性内涵要素模型。相比以往研究,聚焦“双碳”战略背景下本土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实践,专门针对绿色化创新发展的重要主体——绿色创新人才,深入解析其数字韧性内涵特征与建构逻辑,相较其他数字韧性研究的针对性更强,理论前瞻性与实践指导性更加突出。

第二,尽管以往的研究者从各个角度探讨了数字韧性产生机制,但其内容结构尚未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本文从可操作性角度探索绿色创新人才数字韧性内涵特征,归纳其构念建构逻辑,聚焦“双碳”战略背景下绿色化数字化协同发展现实需求,紧扣绿色化创新发展对专门人才就业能力开发迫切要求,对绿色创新人才的数字韧性,进行有益探索,进一步拓展了数字韧性理论。

综合以上研究结论,在“双碳”战略背景下亟须数字赋能绿色化创新发展,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催生新就业形态不断涌现。处于动态不确定性的就业生态之中,拥有高数字素养是绿色创新人才就业能力开发的关键前提,更是绿色化数字化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24]。本文通过对绿色创新人才数字韧性的理论演绎与探索,解析其内容结构,旨在为破解动态不确定性就业生态环境下的绿色创新人才建设提供有效途径,助力“双碳”战略目标实现。高校、科研院所作为人才建设的主基地,势必需要采取科学可行的策略,为此,从增进绿色创新人才数字韧性的可操作性角度,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关注职业生涯教育,开展个性化指导。一是深化数字心理韧性的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教育是人才建设的主要途径,学业阶段是个体心理人格、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应通过“课程教学—实习实践”基础教育模块引导积极心理人格、价值观构筑,注重绿色创新对数字技术的现实需求,深化数字心理韧性对于个体生涯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二是优化数字行为韧性的职业生涯精准培育。在教学活动、产学研协同、实习实践等环节中导入数字行为韧性元素,通过“结构化—情景化—实践化”案例沙盘、“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专创融合”多维项目、“实习基地—社会实践—公益服务”综合实训,结合不同情景下的职业生涯特征,开展分类行动式教学,深度融入数字行为韧性培养要素。如,针对具备高思辨力、高创新力、高探索性的学生,指导开展挑战性、高阶性任务,通过主体自主韧性途径进行内化和强化,帮助树立促进职业生涯成长的逆商和抗风险能力。

第二,关注就业能力变迁,开展数字韧性动态监测。一是加强数字技术韧性水平过程性监控。数字技术韧性构筑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新经济新业态催化就业能力变迁,保持过程性追踪,多维度纵向分析数字技术韧性变化,及时捕捉数字技术韧性发展规律,借助不断深化的韧性培育系统,有助于预测个体数字技术韧性水平,在助力个体应对风险挑战的同时,推动在绿色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数字韧性机制建设,从而全面提升个体的公共危机防范水平。二是提升个体应对数字技术变革的能力。通过价值观引导、专业教育、社会实践等培育韧性能力,深化数字韧性对新就业形态塑造的重要作用,帮助個体以高数字技术韧性正向面对产业结构转型对就业能力开发的挑战。其间,透过就业能力变迁来启发个体思辨性、应变性思维提升,通过强化个体在组织、产业等不同层面的信息甄别、创新思维等训练过程,加强个体的数字技术韧性,服务于数字韧性培养的有效决策。

第三,树立就业生态观,开展数字韧性生态建设。绿色创新人才数字韧性建构势必需要树立就业生态观。绿色创新人才建设是社会性问题,借助治理韧性途径,推进“全生态圈”数字环境韧性构筑。通过“专业传授—导师引育—知识科普”三链融合,不断加强数字环境韧性启蒙及价值观教育,帮助个体树立数字环境韧性的积极认知取向;通过“家庭教育—学校培养—社会规范引导”三链融合,不断强化高数字环境韧性的数字氛围营造;通过“学科交叉—科教融合—专创融合”三链融合,不断深化产学研用协同数字中台支撑的各方面主体价值共创;通过“学校培养—产业实践—社会支持”三链融合,不断内化直面经济社会绿色化数字化的思维意识,引导个体提高前瞻性数据分析,挖掘数据底层逻辑,总结事件发生规律,从而持续优化绿色创新人才数字韧性生态建设保障机制。

综上,解析就业生态视域下的绿色创新人才数字韧性内涵要素是跨越理论和实践之间鸿沟的有益尝试。本研究提出的数字韧性内涵要素模型旨在为本土绿色创新人才数字韧性建设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鉴于绿色化数字化协同机制催生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势必需要数字素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保障,而数字韧性是绿色创新人才需要具备的基本数字素养,因此,绿色创新人才建设与个体数字韧性联动发展机制亟待深入探究。另外,未来研究中,《绿色创新人才数字韧性量表》开发可以在验证本研究提出的绿色创新人才数字韧性内涵要素模型基础上,进一步解析如何通过智慧人才建设机制调节数字韧性水平,从而完善绿色高质量发展体系在专门人才数字韧性建设方面的有效干预机制。

参考文献:

[1]周小李.学科数字素养概念分析:基于一种进化论的方法[J].中国远程教育,2023(7).

[2]薛晓琪,赵晓伟,沈书生,等.在线学习中的数字韧性:关键维度、现状描摹与提升策略——基于江苏省初中生调研数据的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23(4).

[3]雷晓燕,邵宾.大模型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嵌入数字素养教育研究[J].现代情报,2023(6).

[4]谢笑莲.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数字素养研究可视化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2(10).

[5]胡献慧.我国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研究综述[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2(6).

[6]续继.岗位数字化水平与薪资平等性及就业生态[J].中国经济问题,2023(2).

[7]周蓉.大学生就业心态:社会生态视域下的新常态及其应对[J].当代青年研究,2022(2).

[8]TRENERRY BRIGID, CHNG SAMUEL, WANG YANG,et al.Preparing Workplaces for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 Integrative Review and Framework of Multi-Level Factors[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21(3).

[9]宋耘,王婕,曾子欣,等.中国企业是如何重构全球价值链的——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22(5).

[10]单宇,刘爽,马宝龙.国产替代过程中关键核心技术的适应性重构机制——基于海信集团1969~2022视像技术的纵向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23(4).

[11]薛晓琪,赵晓伟,沈书生.突破危机:学习主体的数字韧性及其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22(2).

[12]沈书生.面向幸福成长:设计支持数字韧性构建的学习空间[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1(3).

[13]戚聿东,丁述磊,刘翠花.数字经济时代新职业发展与新型劳动关系的构建[J].改革,2021(9).

[14]马述忠,吴鹏,潘钢健.互联网使用、生活性服务业扩张与劳动收入分化[J].经济学动态,2022(2).

[15]陈建伟,席梦如,傅骞.大学生数字韧性测评框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3(6).

[16]CORTES GUIDO MATIAS,OLIVEIRA ANA,SALOMONS ANNA. Do Technological Advances Reduce the Gender Wage Gap[J].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2020(4).

[17]SUN HAIYAN,YUAN CHANGRONG,QIAN QIAN,et al. Digital Resilience among Individuals in School Education Settings:A Concept Analysis Based on a Scoping Review [J]. Frontiers in Psychiatry,2022(13).

[18]TRUNG TRAN,MANH-TOAN HO,THANH-HANG PHAM,et al. How Digital Natives Learn and Thrive in the Digital Age:Evidence from an Emerging Economy[J]. Sustainability,2020(9).

[19]LOUIS REYNOLDS,LUCIE PARKER. Digital Resilience:Stronger Citizens Online [EB/OL]. [2021-08-30]. https://www.isdglobal.org/wp-content/uploads/2018/05/Digital_Resilience_Project_Report.pdf.

[20]MINDS Y. Resilience for the Digital World:Research into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s Social and Emotional Wellbeing Online [EB/OL]. [2021-09-01]. https://www.basw.co.uk/system/files/resources/basw_ 10350-1_0.pdf.

[21]MARTZOUKOU KONSTANTINA. "Maddie is Online":An Educational Video Cartoon Series on Digital Literacy and Resilience for Children [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Innovative Teaching & Learning,2022(1).

[22]MGUNI N, BACON N, BROWN J F. The Wellbeing and Resilience Paradox [EB/OL]. [2021-01-20]. http://yongfoundation.org/wp-content/uploads/2012/10/The-Wellbeing-and-Resilience-Paradox.pdf.

[23]AMANDA THIRD,POTA FORREST-LAWR-ENCE,ANNE COLLIER. Addressing the Cyber Safety Challenge:From Risk to Resilience[R]. Melbourne:Telstra Corporation,2014.

[24]郑云翔,钟金萍.数字公民教育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模式、路径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23(11).

Local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Resilience of Green Innovative Tal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ployment Ecology

XIANG Fei

Abstract: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ual carbon" strategy urgently requires gree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Therefore, high-quality and full employment of green innovative talents provides important guarantees. As an innovation-driven engine, digital technology not only empowers the realization of innovative value, but also brings new challenges to the cultivation of digital resilience of innovative talents. Digital resilience can to some extent reduce the damage caused by digital risks and help individuals better adapt to digital life. Based on the Grounded Theory, the connotation of digital resilience of green talents is analyzed. Four dimensions and 12 constructs responsive to risks are proposed, including digital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digital behavioral resilience, digital technological resilience, and digital environmental resilience, and the connotation element model of "digital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 autonomous resilience", "digital behavioral resilience→ autonomous resilience", "digital technological resilience → cultivating resilience", and "digital environmental resilience → governance resilience" is built, jointl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resili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ployment ecosystem theory,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individuals, schools, and society all have varying degrees of impact on digital resilience, enabling individuals to form resilience to respond to risks and challenges in the green digital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impact of the current employment ecosystem on the employment of green and innovative talents,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resilience and further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and full employment of such talents, thereby promo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ual carbon" strategy.

Key words: "dual carbon" strategy; employment ecology; green innovative talent; digital resilience

責任编辑:翟   祎

猜你喜欢
双碳战略
“双碳”目标下化工企业ESG 信息披露探究
——以J 公司为例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双碳”背景下推动创新示范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思路
绿田机械:净利润复合增速超80%“双碳”目标加速企业绿色发展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战略
三步走战略搞定阅读理解
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