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工笔花鸟画中渲染方式诗意性表现研究

2024-04-24 17:04纪文婧
书画世界 2024年1期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

纪文婧

内容提要:色彩渲染是绘画中重要的技法手段,是画家传递思想观念、抒发情感的重要媒介。诗歌虽与绘画分属不同门类,却有其共性,即二者可以相互融合,互为补充,中国传统绘画已经形成了诗画艺术高度融合的美学表现形式。到了近现代,随着艺术表现形式的不断创新,当代工笔花鸟画中诗性的展现与之前有所不同,更加贴近当下时代的发展要求,并融合了更多的当代审美符号,从而构成了当代工笔花鸟画独特的诗性美。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色彩渲染;诗意性

一、色彩渲染是诗意性表达的载体

诗和画虽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诗词表达情感的载体多为文字语言,而绘画表达思想感情的媒介是绘画题材、绘画技法,但是二者都能超越时间和空间对事物进行连续、动态的表述。宋代蔡绦在《西清诗话》中说:“丹青吟咏,妙处相资。”[1]可见诗和画虽然分属不同的艺术范畴,但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诗和画都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只不过是运用了不同的呈现方式,诗以文字为载体,画以图像为媒介,都是用美的方式去再现客观世界。所以无论是诗还是画,都需要作者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人生体悟才能赋予作品以表现力和活力,营造出充满神韵的艺术情境。清代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说:“故善诗者诗中有画,善画者画中有诗,然则绘事之寄兴,与诗人相表里焉。”[2]5也就是说,诗歌和绘画可以组合出现、互为补充。题画诗就是一种诗画结合的艺术形式,也是中国传统的美学表现形式。如元代画家、诗人倪瓒的《雨后空林图》(图1)就是诗画结合的典范,整幅画中以水墨着色为主,山林岩石施以淡赭色,画中有层层叠叠的山峰,有飞瀑、小溪、小桥、草屋、山林、树木,将江南的雨后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画中题诗“雨后空林生白烟,山中处处有流泉”,先描绘风景,大雨过后水雾渐起,一片白茫,山中清泉潺潺,“因寻陆羽幽栖去,独听钟声思惘然”,作者由景入情想要去探访陆羽,他突然听闻寺庙里传来的钟声,猛地意识到陆羽已经去世,心中充满了悲伤与怅然。在诗中,低沉悠远的钟声让无人的山林更显空旷,汩汩的溪流不禁让人联想起水雾笼罩的岸边丛林,让观者在品读诗文的同时由诗如画,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者的浓浓惆怅。

当代工笔画家在创作中极少运用传统题画诗的形式,要想将画中的诗意性表现出来,主要依靠色调的呈现和色彩渲染技法。色彩是人类感官最快捕捉到的信息,它是创作者传达情绪的一种关键信号,而不同的色调能够带给观者不同的心理感受,能让人感觉到寒冷或温暖,快速引起情感体验上的共鸣。这种色调表現形式不但在绘画中被大量运用,在诗词中也有充分的展现。如王维的诗句“日色冷青松”,寥寥几字充分体现出画境和诗意,暖洋洋的太阳洒在松林上,却被翠绿的松林衬托出了几分凉意。诗意是指作者将自己所要表达的主体情绪通过对客观对象的想象实现“天人合一”,这就需要作者有丰富的想象力。中国传统的工笔绘画注重“形似”和“无我”的表达,难以适应当代画家表达内心情绪的需要。在20世纪的西方美术风潮中,受西方抽象派强烈而又跳跃的色彩审美影响,越来越多的当代画家追求诗意的色彩表现。在绘画中,色彩更多的是一种表达情绪的媒介,反映的是人的心灵。绘画艺术归根结底是以物质为基础的,作为创作者应以传达的思想感情为主去选择适合的创作媒介,从而达到与观者共情的创作目的。

二、绘画渲染技法带来的诗性意境

中国传统工笔画有着独特的色彩渲染表现方法,即“三矾九染”,顾名思义,就是在作画过程中通过多次渲染创造出层次丰富的画面效果。常用的渲染技法有分染、罩染、统染、烘染、点染等。工笔画有自己的绘画程式,不同的色彩渲染技法是创作者表现诗意的外在形式。渲染着色时用笔要轻柔,要慢慢地一遍遍加深颜色,让物象呈现得更自然、更具立体感和真实感。现代工笔绘画的用色手法不论如何改变和发展,都脱离不了传统的技巧经验,是当代画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扩展和创新。

分染,属于工笔画绘画过程中的关键一步。首先需要两支毛笔,一为色笔二为水笔,先要用色笔顺着物象的结构由重到轻进行染色,随后要趁着颜色未干之时将色痕的边缘轻轻晕开,营造出由实到虚的效果,这样可以自然地呈现出物象的结构。清代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云:“古人用笔,妙有虚实,所谓画法,即在虚实之间。”[3]“虚实”实为绘事妙法,不仅绘画,诗歌也是如此。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四》:“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昔年奢华的马车和精致的殿宇早已随着时间流逝而烟消云散,此为虚;后人只能对着“空山”和“野寺”回忆往昔的繁华景象,此为实,以实景衬虚景又辅以实情。“虚实相生”是一种美学理念,它既体现了现实主义精神,又体现了想象与表达的辩证关系,使绘画更富诗意。

罩染和统染,两种绘画方式十分相似,都是将颜色均匀地平铺在画面上。统染强调整体的明暗,而罩染是在已经着色的画面上重新罩上一层颜色并对局部进行渲染。它们都对画面整体或局部的色彩倾向及明暗变化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借用白居易的一句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残阳”即统染,决定了整个场景的色彩明暗关系,而“半江红”的“红”则是在整体色调基础上突出局部,这样可以加强场景画面的感染力,引导观者快速地从色彩画面进到落日入河的情境之中。在工笔画中穿插运用统染和罩染,既能统一画面的整体色调,又能在统一中寻求变化,突出色彩带来的视觉感受。

烘染,是在所绘的物象周围淡淡渲染底色,以烘托主体物或者掩映其他物体。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云:“烘晕法,白花白地,则色不显,法在以微青烘其外,而以水笔晕之,自有以至于无,其用笔甚微,着迹不得,即画家所谓渲也。”[2]151这么做既能营造氛围,又能突出主体。在诗中也常常使用借外物来烘托内心情感,如白居易《赠江客》:“江柳影寒新雨地,塞鸿声急欲霜天。愁君独向江头宿,岸绕芦花月满船。”先介绍了河岸风景,用耳边传来的塞鸿声、风中飘摇的芦花、月夜泛舟江上等来对周围的荒凉之景进行了渲染,以此来表达作者的哀恸之情和羁旅之苦。清初恽寿平在《孤月群鸠图》(图2)中用浓墨重笔勾勒出苍松,以淡墨描绘出一只斑鸠、一轮明月、错落的松枝,并在画中题诗曰:“良夜松花覆翠阴,西山孤月照深深。春寒鸟影惊栖起,唯有钟声唤隔林。”以静景烘托惊起的飞鸟,诗与画交相呼应,烘染的手法定格夜晚的深邃空灵,完美诠释了诗画相融的意境。

点染,即用毛笔取深浅不一的色彩在画面细节之处点染,属于一种比较接近写意的用笔,取灵动之意,常用于画面细节之处。恽寿平《南田画跋》中有“‘(蔬果)随笔点染,生动有致‘随笔点花叶”[4]等,说的都是点染的特点及作用。山水画中点苔的作用是“助山之苍茫,为显墨之精彩”[5],即使山川尽显苍茫。诗歌当中的“点”,突出表现为一个特定的人、事、物,如韦应物诗:“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先点题故园在哪里和思乡心切的情感,后配以凄凉的景色渲染烘托情境,让受众产生代入感,体味到浓浓的思乡之情。绘画中的“点染”与诗中的“点”具有同样的艺术表达效果,可以更好地升华作者的情绪、情感,引发受众的共情。

传统工笔画中的各种绘画渲染技法营造了作品的诗性意境,当代工笔画家在色彩表现形式方面汲取传统工笔画精髓进行拓展和创新,呈现出了纷繁而新颖的意象。

三、当代工笔花鸟画艺术表现形式的扩展

宋代苏轼提出的诗画通融论是我国诗画艺术史上重要的理论,追求诗与画两种艺术形式的相融相通,一直被后世画家奉为创作信条和追求的审美境界。现代诗歌和当代工笔画的发展是相互映照的。现代诗歌表现为形式上的自由,情绪丰富,注重艺术意象的运用,例如戴望舒的《雨巷》虽然只用了雨中的小巷、撑着油纸伞的姑娘等具体而简单的写实形象,却实实在在地让人感受到了那种忧愁、哀婉的情感,文字里和谐的音律之美有节奏地敲动着读者的心,仿佛自己就是那诗中的主人公“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6]。当代工笔画的诗意表现亦是如此,不仅有着属于自己的节奏之美,更多了自由精神和作者情绪的带入。此外,不同于传统绘画的观念和新奇的绘画材料、技法给当代艺术家带来了全新的突破口,他们开始用现代的美学观点来观察和理解生活,并通过工笔画这种艺术形式来诠释自然生活。在现代美学观念的影响下,艺术家们将现代的生活元素引入工笔画中。比如画家陈林,他在继承了传统的基础上,将西方景物写生的元素引入他的创作中,通过对物体的位置及点、线、面的组合和各种颜色的分割来营造出一种空间的感觉,从而使他的作品不仅用色沉稳不俗,还充满了现实主义的趣味性。(图3)新材料、新工具的引入和新技法的拓展,加上新观念的融入,让当代工笔花鸟画家在诗性意境的营造探索中得以实现艺术表现形式的突破。

(一)新材料、新工具的引入

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各种材料不断革新,画家可以根据构思的效果选择合适的新材料。从传统的纸、绢到今天的各种新画材,材料日趋多样。随着国外画种进入国内及科技的进步,工笔画颜料也不只有传统的矿物色和植物色,水彩、丙烯、油画等画种的颜料也被引入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相应的绘画工具也被引入,大大拓展了工笔画的工具。当代工笔花鸟画家为了营造所需要的画面效果,除了主要使用传统的毛笔,还会使用油画笔、水彩笔、板刷、刮刀、喷壶等工具,甚至摒弃工具直接用手指作画,相比传统工笔画创作会更加自由灵活。如孙万灵的《晨光满园》(图4)就是用手指蘸取颜料创作的,因为绘画工具的差异,所以作品呈现出以点线元素为主的特征,加之手指并不吸收颜料,用色更纯更明亮。在进行肌理表现时还会出现一些偶然的效果,使画面空间充满活力和张力,生动自然。在工笔花鸟画创作中巧妙地运用新材料、新工具,可以提升工笔花鸟画的表达能力,为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开辟出新的途径和发展角度。

(二)新技法的拓展

受传统绘画技法的制约,传统工笔花鸟画在表现手法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其表现出来的写意性远不如写意花鸟画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水墨淋漓。当代工笔画家在学习西方绘画技法的同时,也吸收了写意花鳥画的技法,并进行了大胆革新,以拓展当代工笔花鸟画的表现技法。如借鉴西方水彩画的绘画技法,与工笔画大胆融合。在水彩画中喷溅形成肌理是一种常用的色彩渲染方式,在工笔画创作中也可以应用,用牙刷蘸取颜料喷溅成众多微小色滴,如将白粉或者金粉撒在画纸上,可以营造出水雾感或者光影斑驳的视觉效果。在水彩画中常用的还有撒盐的技法,即在画好颜色后,待颜色半干时撒上一层盐,盐会吸收颜料和水分,在盐粒的四周会有一层淡淡的色彩,待色彩彻底干了,用一把干净的毛笔将盐粒擦掉,只要掌握好盐的数量,以及撒在画布上的密度,就能营造出一种雨雾朦胧的效果。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绘画用色手法可以借鉴,多元的色彩渲染手法也逐渐成了一种可以承载当代工笔花鸟画表现诗性情怀的媒介。画家莫晓松说:“草木不仅有生命,且有灵性,神交自然,逸情草木,乃人之大乐。”[7]他将创作与写生融合,一改以往工笔画家的用色方式,用纯粹的水墨来表现,给人一种“清丽高远、和润而远”的感觉。他的《月影浮波》(图5)兼工带写,色彩淡雅,线条的运用被削弱了,取而代之的是墨色的大量运用,有晕写,有轻泼,充满了一种宁静而又诗情画意的美感。

结语

当代工笔花鸟画家在创作中使用新材料、新工具来配合新技法的表现,创造出的新的色彩渲染技法将更符合时代的审美要求,也能更好地诠释当代艺术家是如何看待自我及客观世界的。当代工笔花鸟画家通过对工笔花鸟画艺术表现形式的扩展来构建作品的美学意蕴,这种方式能够更加准确地传递出蕴含其中的诗性意境。

中国人讲究“以物为本”,即以自己的人格去要求事物,并根据事物去审视自己,这是诗歌里对内在灵魂的要求,也是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所应有的精神。在不拘泥于传统画法的前提下,我们既要传承前人的美学经验,又要吸收别国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技法,“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从而使当代工笔花鸟画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吴企明. 诗画融通论[M]. 北京:中华书局,2018:28.

[2]邹一桂. 小山画谱[M]. 王其和,点校纂注.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

[3]方薰. 山静居画论[M]. 杨亮,编译. 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14.

[4]恽寿平. 南田画跋[M].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42.

[5]唐岱. 绘事发微[M]. 周远斌,注释.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69.

[6]戴望舒. 雨巷:戴望舒诗集[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19.

[7]莫晓松. 当代工笔唯美新视觉:莫晓松工笔花鸟画赏析[M]. 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15:36.

策划、组稿、责编:金前文

猜你喜欢
工笔花鸟画
十二届美展中花鸟画创作态势对今后花鸟画创作的启示
当代工笔花鸟画发展探索
工笔画中静物题材的创作感悟
刘新华工笔花鸟画艺术创作中诗性的解读
探析“虚静”观对工笔花鸟画创作产生的心理影响
探究装饰性因素对工笔花鸟画的影响
浅论于非闇工笔花鸟画
商业需求对工笔花鸟画教育理念的影响
苏百钧工笔花鸟画立意研究
论现代工笔花鸟画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