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下的企业财务会计风险与防范策略分析

2024-04-26 23:16王志军
中国市场 2024年11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企业财务会计风险防范

王志军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的不断深化改革,很多企业都逐渐出现一些财务会计风险,对于这些风险,必须要及时采取相应的策略来防范,否则企业就有可能因为这些风险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不利于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基于此,文章首先介绍了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的主要表现,然后分析了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的成因,最后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的企业财务会计风险防范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企业财务会计;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4)011-0000-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11.042

1  引言

在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财务会计风险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了可以将风险科学防范,很多国有企业先后都不断加强财务会计风险管理,以动态的形式来实时监控风险,准确识别风险,而且严格控制风险,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应对风险,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2  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的主要表现

2.1   道德风险

在国有企业内部通常财务会计有有道德风险,这是经常见到的一种风险表现形式,该风险往往主要体现在财务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养越来越弱化,所以导致道德风险出现。国有企业是由国家投资并控股的企业,其规模很大,而且财务会计工作涉及范围较广,财务会计工作既系统又复杂[1]。财务会计人员在平时工作中往往可以看到企业运营中的一些机密信息,恰恰是因为其工作比较特殊,有些财务会计人员不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很有可能受到利益带来的影响,将国有企业一些机密信息进行泄漏,在平时工作中慢慢失去自律能力,对国有企业运转造成负面影响。如果财务会计人员在平时工作中容易被利益诱惑,利用自己职位的方便,做出违反规定的不良行为,除了对正常财务会计管理秩序造成负面影响,也容易出现财务会计风险。

2.2   技术风险

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内容较为复杂,往往会牵涉到很多机构和很多部门,这样自然就会导致财务会计工作很难得到有效的管理控制。对于财务会计人员来说,在工作中除了要掌握丰富的关于财务会计的专业理论知识,也必须要有很多相关的工作经验,不管面对什么财务会计风险,都应该灵活应对。财务会计人员必须要懂得对各種财务会计风险正确识别,对于一些潜在风险问题,应该具有较强的风险防范能力。如果财务会计人员在平时工作中没有较强的业务操作能力,不能完善收入经费处理,没有正确全面解读新会计政策等等,将会造成国有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财务会计应该将技术风险敢于承担。财务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不能将丰富的信息及时提供给企业管理人员,很难确保所有决策的精确性。如果不能及时有效解决该问题,就很难真正实现国有企业战略目标,而且也直接影响战略目标制定和执行工作。

2.3   环境风险

在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依旧面临环境风险,通常是指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内部环境风险。国有企业在运营和管理中要想保证内部环境是非常安全的,必须要具有较强的风险管理和防范意识,积极提升风险管理控制效率,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建立和谐的发展环境。然而就现实工作情况来讲,国有企业缺乏完善的俄内部控制组织,容易忽视财务会计风险管理,造成管理控制效率较低,风险管理也不能真正到位,很有可能出现环境风险。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必须要将出现几率较大的环境风险进行清楚明确,不断完善现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合理利用优化内部控制环境,进而保证风险得到科学防范。

2.4   客观会计风险

在国有企业财务会计风险中通常会出现客观会计风险,该风险的出现,容易导致国有企业财务会计有更大的风险。客观会计风险,简单来讲,是指因为客观因素造成的风险,此风险的调控难度相当大,必须要积极防范客观会计风险,才能尽可能减少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因客观会计风险而造成的影响。在国有企业内部往往容易出现客观会计风险,这是国有企业运营中的主要风险类型。因为该风险是相当特殊的,不能彻底防范,必须要合理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才可以在最大限度上降低此风险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3   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的成因

3.1   财务会计人员不具有较强的风险管理控制能力

与一般企业相比之下,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十分复杂,而且工作内容包含范围很广,所以对财务会计人员各方面都有相当严格的要求,其中包括专业能力,还有综合技术等等,财务会计人员必须要熟练掌握许多专业基础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在平时工作中可以将潜在的财务风险问题迅速准确辨别,也要根据国有企业现实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应对。然而就当前国有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来讲,有些财务会计人员对专业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了解少之又少,没有全面掌握企业财务机制,在平时工作中不管是处理票据还是统计数据信息,很有可能存在差错,造成工作效率不高,而且造成企业有重大的经济损失,出现许多风险。

3.2   财务会计人员道德素质有待完善

国有企业在发展中,要想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而且是所有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更加是国有企业稳定运转的基础。如果没有科学管理职员,出现财务风险,势必导致国有企业不能正常运转。为了可以将财务风险问题有效解决,国有企业往往聘请一些专业会计人员负责财务会计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减少财务风险出现的可能性。然而因为有些财务会计人员不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通常会利用自己职务的方便,做出一些不法行为,比如:偷税漏税等等,也出现做假账等情况,利用此方法获得个人利益。就当前国有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来讲,偷税漏税是关键诱因,财务会计人员不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没有正确认知自己的职业,作出许多违法行为,也有一些财务会计人员,对信息不是非常敏感的,也容易导致财务风险出现。

4   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的企业财务会计风险防范策略

4.1   正确衡量且科学评估企业面临的财务会计风险的实际情况

国有企业不管碰到哪种财务风险,都需要科学分析和正确研究判断其具体情况,这应该建立在充分掌握財务风险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通常,企业的财务会计风险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来源于市场外部的风险,另一种是资产内部的风险。任何风险,都必须要从内外部两个角度来开展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而且严重冲击国有企业财务会计的运营构成。因此,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必须要正确衡量,而且对所有财务会计风险都作出正确的评估。这就提出国有企业应该将评估以及衡量财务会计风险的起始点放在掌握这些类型的风险情况上[2]。如果财务会计风险的来源途径是市场外部,那么必须要充分了解该风险的来源途径,又或者是国有企业外部的同行业竞争企业,甚至是当前的市场经济准则,也不能完全排除是因为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这些全部是客观的因素,如果很难及时规避,就必须要足够的冷静应对,提前合理预测风险,而且认真估量风险有可能对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危害等。如果风险来源途径是资产内部,那么此风险通常是出现在国有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负债资金,还有流动资金,如果国有企业处于负债运营的状态,就容易导致企业产生“杠杆化效应”,容易导致国有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而且承受的风险相当大。在收益与风险并存的现代化社会,事实上,利用有效策略对风险进行事前预测以及事中控制,可以从源头上将财务会计风险彻底消除,这就要求国有企业不管面对哪种风险挑战,都必须要敢于迎接挑战,不能出现侥幸的心理,进而为科学防范风险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4.2   提高国有企业管理层领导和财务管理队伍的风险意识

由于财务会计风险容易影响国有企业,而且造成重大的损失,所以国有企业在财务会计工作中应该将财务会计风险科学规避,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主动防控各种风险。为了可以将该目标真正实现,国有企业应该建立强大的财务会计风险防范队伍,利用此技术队伍的彼此合作,集思广益,不断提高其风险意识,认真落实组织以及宣传风险规避的所有活动。具体而言,作为国有企业的管理层领导,在召开关于防范风险的会议上,对于财务会计部门提出的有关风险预警以及处置的工作报告,必须要认真听取,由企业进行一番讨论交流,合理制定防范财务会计风险的程序,不断加大企业内部的宣传力度,对出现几率较大的风险点进行密切监视,严格筛查以及科学预防点位,而且将如果出现风险该制定哪些应急措施来解决等事项当做宣传的重点。企业管理层领导应该发挥自身的牵头作用,组建一支优秀的防范财务会计风险的小组,统一进行科学调度以及智慧,利用国有企业业开通的一些客户端,比如:官方抖音以及微博等等,让财务会计部门以及其他部门的每个企业职工,都可以及时了解风险调节控制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国有的风险利以及弊,让国有企业高层领导充分了解当前风险面临的挑战[3]。在该期间,因为很多国有企业都开始在宣传中尝试着运用各种新媒体,企业每个部门的每个职工都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或者抖音,实时了解关于财务会计风险防范的视频或者文字等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使宣传动员具有更强的形象性以及感染性,让每个员工仿佛都身临其境,获得深刻的感受。国有企业必须要针对现有的财务会计部门有关管理队伍定期或者不定期开展专业的培训教育,将财务会计风险的一些基本常识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而这些基本常识包括基本特点以及风险类型等等,也必须要对现阶段国有企业财务会计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操作进行深层次分析,进而使每个职工都能意识到风险出现的影响。这样如果每个部门的每个职工都可以熟悉风险的前期研究判断和预测,就能对风险类型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识别,利用自己心里对风险的客观认识,让自己在面对财务会计风险时,可以保持沉着冷静,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这些风险,而不至于表现的不知所措。

4.3   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

对于财务会计工作来说,其开展的重要主体是财务会计人员,其业务素养的高低直接关乎到财务会计工作效率的高低,而且如果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一些财务会计风险进行有效防范。作为国有企业,在实际运营中必须要清楚明确财务会计人员道德素养以及业务素养的重要性,利用合理制定不同的方案,加强培训,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道德素养,将防范财务会计风险本身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对人才进行招聘时应该根据国有企业改革要求,还有将来的整体发展趋势,提升人才准入门槛,除了要对其专业知识了解程度进行认真考察。通过重视招聘环节,能够提升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也必须要进行岗位培训,通过在岗前进行严格的考核以及专业的培训教育,使应聘人员能够很快了解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将自己的分内工作认真落实到位。

第二,国有企业必须要组建一支专业知识丰富且专业能力强的优秀的财务会计队伍。在团体构建中必须要正确评估内部财务会计人员的各个方面,比如:思想品德以及职业道德等等,让负责财务会计的工作人员能够树立正确的就业光合人生观,在很大程度上显然符合新会计准则的要求。通过积极组建一支专业的、高素质的专业队伍,提升财务会计人员的道德素养,大大提升财务会计管理效率。

第三,对于现有的国有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应该定期或者不定期开展专业的培训活动,在实际培训过程中通常会讲解很多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知识,将国家出台的最新政策进行解读。利用培训,既可以使财务会计人员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又可以提升其专业水平,了解不同的新型财务预算方式,使各项数据统计都更加准确,更加合理,降低财务会计风险的发生几率。另外,国有企业必须要保证财务会计工作人员有不错的薪资待遇,积极完善岗位晋升机制,使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进入财务会计岗位,为国有企业带来更多的优秀财务会计人员,提升团体能力,而且可以科学有效应对出现的风险[4]。

4.4   合理运用财务会计风险防范策略

在国有企业业改革背景下下,国有企业业为了防范财务会计风险,对财务会计风险防范策略进行制定时必须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比如:会计风险的基本特征,还有规律等等,保證风险防范策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以及针对性。根据以下这些情况,制定有效的措施,将风险积极科学防范。其一,如果国有企业业资金不足,收入比开支少,这时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运营,又或者投资组合,对风险科学应对,而且明显缓解,提升内部风险应对水平。其二,对于部分财务会计风险,可以以动态的形式加强监控,严格监控管理整个风险实施过程,利用该手段,在任何时候风险都是较小的,如此一来,就可以在最大限度上降低风险对国有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其三,国有企业在运营中应该不断探索分析风险转移方案,扩大风险受众范围,利用分摊风险,使自身不需要承担过多的风险。比如:国有企业能够采用多种方法将风险进行分担,比如:发行债券,还有购买财务保险等等。为了可以使国有企业有更高的风险管理效率和更强的核心竞争优势,国有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必须要根据不同的风险类型,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优化,这是非常有必要的[5]。

4.5   科学构建完善的奖惩管理体系

国有企业在实际运营和管理过程中,要想从本质上防范财务会计风险,必须要重视对财务会计的科学管理以及规范,确定财务会计工作岗位各个方面,其中包括工作要求,还有工作内容等等,结合实际情况,明确相应的考核指标,建立相应的奖惩管理体系,从本质上发挥出奖惩管理体系的激励作用,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工作,提高工作质量,以免有些财务会计人员在平时工作中出现不遵守规定要求等行为。在落实中如果财务会计人员有不错的工作表现,而且没有任何操作失误的行为,必须要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相反,如果财务会计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效率很低,必须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惩罚。如果员工的情节非常严重,可以将其直接进行辞退处理。利用该方法,能够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宽松的工作环境,使员工主动投入到工作中,鼓励其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高效做好工作[6]。同时,国有企业也要不断完善现行的责任体系,根据每个工作岗位的具体情况,确定各项工作要求,还有各项工作责任,实现一切工作的合理化和规范化,确定责任人。如果工作有重大的失误,应该及时明确责任人,而且实施问责,迅速解决问题,防止对国有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

4.6   不断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在运营中必须要根据企业的具体运营情况以及市场经济发展趋势,认真分析财务会计工作中的所有风险要素,以此制定相应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实际上,对于财务会计风险管理制度而言,必须要融合新型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进行财务风险会计管理。在这个过程中,财务会计人员应该将自身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将两者相结合,合理制定完善的风险防范方案。并且国有企业财务会计人员也要积极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使管理系统更加合理,切实发挥出管理系统应有的作用,为高效开展财务会计风险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保证科学分配国有企业各项资金和资源,真正落实,促进国有企业稳定发展。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财务会计风险问题,包含道德风险,还有技术风险等等,如果不能积极处理这些风险,除了会对国有企业运营造成影响,也会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要想减少财务会计风险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国有企业必须要充分认识当前财务会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和真正成因,利用科学衡量风险情况,形成一定的风险意识,使财务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完善制度建设,对各种财务会计风险,都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全面科学防范,为保证国有企业正常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从根本上实现国有企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瑀.国企改革下的企业财务会计风险与防范策略分析[J].财会学习,2023(3):22-24.

[2]王亚丹.国企改革形势下的企业财务会计风险与规避探讨[J].商场现代化,2022(6):112-114.

[3]许魏魏.国企改革视域下的企业财务会计风险及规避探究[J].活力,2022(6):133-135.

[4]朱胤承.国有企业改革形势下的财务风险与规避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2(2):22-24.

[5]王君霞.国企改革形势下的企业财务会计风险与规避探讨[J].全国流通经济,2020(2):174-175.

[6]郑晓萍.新形势下浅析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管理及优化策略[J].财经界,2020(1):143-144.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改革企业财务会计风险防范
网络经济对企业财务会计的冲击
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会计的影响探索
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路径研究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及化解
融资融券业务对券商盈利及风险的影响研究
发展混合所有制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浅谈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结合的优势
企业财务会计集中核算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国企改革深耕期公司治理机制的主动性设置与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