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势律动,寓学于乐

2024-04-27 15:41马灿芳
教育家 2024年11期
关键词:声势律动节奏

马灿芳

对幼儿而言,在音乐活动中探索自身发出的声音,然后跟着一定的节拍练习声势节奏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然而,从声音的探索到声势节奏的独自练习,再到合作性的声势律动游戏,这个过程并不简单,不仅需要幼儿的努力,还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

练习声势节奏的第一步是引导幼儿掌握稳定节拍。在节奏练习未开始之前,教师要明确节奏拍打的频率,即稳定节拍,并引导幼儿通过古诗和儿歌念唱、歌曲和乐曲聆听等方式,完成稳定节拍的练习。教师可从小班开始,引导幼儿有韵律感地念唱或有节奏地拍手或拍腿,如此一来,幼儿更容易感知到稳定节拍的规律,也更容易掌握节奏规律。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练习音乐伴奏下的稳定节拍。在音乐游戏中,音乐伴奏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还能让幼儿通过拍手或拍腿等方式感知稳定节拍的快慢、强弱等。

给出预示,培养幼儿稳定节拍下的合作意识。在幼儿练习声势节奏初期,教师可先给出预示,比如有节奏的拍手、呼吸及走路等;引导幼儿感受节奏感要素,比如引导幼儿用感受到的速度练习声势节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幼儿间的互动顺畅与否,决定了幼儿的积极性能否被调动起来,以及幼儿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的练习速度。

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引导幼儿体会声势律动带来的快乐。第一,指导幼儿体验身体所产生的声响,感受身体发出的声音力量,并把节奏融入动作。幼儿通过探索意识到,身体不仅能通过拍手和跺脚发声,还能通过拍打腿部、肩膀,弹动舌头,摩擦双手等方式产生有趣的声响。不过,3-4岁是幼儿大肌肉群发展的关键时期,同一节奏、强度不同的练习,应从缓慢速度开始。教师通过发出各种声响,来展示不同的动作位置,并且通过镜像的方式向幼儿展示。这种方法可以让幼儿在反复的实践中,学会如何协调四肢,达到一致的节奏。

第二,通过模仿回声和参与问答活动来训练声音的节奏和强度。音乐是听觉艺术,深入学习音乐首先要培养和锻炼幼儿的听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学会耐心聆听不同的节奏,并尝试通过敲打身体的各个部位来复现这些节奏。在进行节奏训练时,教师会引导幼儿聆听并记忆特定的节奏,随后要求他们模仿这一节奏进行拍打,这种方法即节奏回声练习。当幼儿创造出与原节奏不同的节奏时,则进入了節奏问答的练习阶段。

第三,在进行节奏训练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差异。对小班幼儿来说,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辅导他们识别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同时,使用的声音和动作种类应控制在2至3种之间。随着幼儿年龄增长,教师会逐步引进各种复杂的节奏和动作,提升练习难度。到了中大班,幼儿参与声势游戏时,会体验到节奏传递和分声部合作的互动形式,营造出更加丰富和多样的声音及节奏效果。

在一日生活环节,加入声势节奏练习。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声音和节奏融入各种游戏,进行声势练习。例如,点名时的节奏训练。在小班阶段,点名的形成是教师拍手提问,幼儿以相同节奏拍手回答。当区域活动结束后,幼儿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有序整理物品,而后参与各种多变的声势游戏。

带领幼儿进行声势练习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适当调节速度。在指导幼儿进行声势练习的过程中,如果教师的示范过快,幼儿可能跟不上;教师的示范过于缓慢,则可能引起幼儿的不耐烦。在愉悦的音乐背景中,实施声乐训练,有助于幼儿在节奏训练中有效地掌握速度。

第二,利用道具来训练声势。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所能发挥的力量有限,产生的声响也较弱,此时教师可以使用杯子、桌子等物品来增强声音的效果。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够愉快地探索声音与节奏,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本文系珠海市教育科研“十四五”规划第二批(2022年度)资助项目课题“寓学于乐,融戏于学——幼儿园音乐声势律动游戏化教学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之一,立项编号2022ZHGHKTG227】

猜你喜欢
声势律动节奏
题淮上中学补习班
花有自己的节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三个经济”律动
雷声与闪电
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YOUNG·节奏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生命的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