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问责力度真正落实教师减负清单

2024-04-28 12:11
甘肃教育 2024年7期
关键词:党委政府问责督导

加大问责力度真正落实教师减负清单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健全监督机制,建立非教学事务进校园举报电话并向全社会公布,对查证属实情况的责任人给以处分。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举措来减轻中小学教师的负担。但减负不到位、不彻底的问题仍比较普遍,中小学教师负担过重的现象依然存在。原因之一在于各级政府的督导落实不到位,没有真正形成震慑效果。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强化中小学教师减负督导结果运用,让督导问责“硬起来”。强化督导减负的权威性,实现“三个转变”,即由教育部门为主转变为以党委政府为主、由仅考核政府班子向既考核政府又考核党政领导干部转变、由仅督责向既督责又问责转变,让地方党委政府在中小学教师减负中共同担责。注重督导减负的约束性,为了避免隔靴搔痒、不痛不痒的问题,要将中小学教师减负列入地方党委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将减负效果纳入党政主职年度考核体系,违反减负禁令的部门和相关责任人要受到相应的处分。

中小学教师减负,关键在于落实。要加大问责力度,对于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严肃问责,才能扎扎实实将教师减负工作一抓到底,求得实效,让广大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作者:付卫东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冷”对少儿编程热

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编程、AI、机器人等科创教育概念出现,少儿编程培训班应运而生,成为继“奥数热”后学生课外培训课程表里的又一新事物。诚然,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需要重视编程教育。然而,面对培训机构“赢在起跑线上”“升学获得加分项”等宣传语的狂轰滥炸,家长的选择到底是顺应孩子天赋兴趣还是重蹈“奥数”覆辙的功利竞赛?需知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不应当以兴趣培养之名,行拔苗助长之实。好的教育从不盲目跟风,而在于发掘孩子的兴趣点,实现教育方案的“私人订制”。如此方能让孩子在兴趣的指引下自由探索,真正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作者:关羽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为孩子的“第一本书”把好关

据报道,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劣质、盗版的儿童绘本横行图书市场,不仅画风诡异、情节粗俗,还充斥着不良价值导向的内容,易对儿童的认知、审美、判断力和行为产生误导,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对于劣质绘本存在的问题,绝不能等闲视之。监管部门应把好儿童课外图书市场的出版关,从源头上杜绝粗俗读物。对于出版行业来说,应该有更为严格、科学的儿童图书标准和质量要求,明确“少儿不宜”的边界,形成行业共识与规范。创作者也要强化自律,坚持正确的创作导向,让充沛的人文情怀、真善美的正能量、明朗雋永的艺术品格,成为绘本的主色调、主旋律。要多写中国故事,让孩子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为他们从小打下中国精神的底色。对于学校来说,要积极指导家长为孩子选择适龄、健康的启蒙书籍,逐步培养孩子的阅读意识和选择能力。家长也要当好孩子阅读的“把关人”,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正版图书,为孩子精心选择绘本。

(作者:孔萌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编辑:徐春霞

猜你喜欢
党委政府问责督导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让事故问责生威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监督执纪问责如何“备豫不虞”
民意直通车:架起沟通百姓和党委政府的连心桥
“滥问责”的6幅画像
对“数字脱贫”要问责
面对环保督察常态化_基层党委政府如何做?
民国时期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