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成也网飞,败也网飞?

2024-04-28 08:28庞海尘
南风窗 2024年9期
关键词:韩剧韩国文化

庞海尘

明明看上去还是一个正常的女孩子,但在下一秒,她的半张脸就分裂出长长的触手,尖端带着利刃向屏幕前的观众甩来。

这一画面出自网飞(Netflix)出品的韩剧《寄生兽:灰色部队》。这一改编自日本人气动画《寄生兽》,由《釜山行》导演延尚昊打造的剧集,仅上线3天全球观看时长便高达3150万小时,登顶网飞非英语剧集全球收视率TOP 1。

这几年,不明生物已然成为韩剧的“常驻卡司”。随着网飞入局,恐怖、猎奇以及惊悚题材的剧集开始在韩国市场流行开来。虽然很多剧集,特别是续作被观众诟病不已,但只要谈及全球观看人次,仍能让每一个影视从业者感到眼红。

只是,当搭上网飞的韩剧开始走向世界时,一场关于文化话语权的争斗也在这场商业交易中显现。

今年还算出圈的《泪之女王》或许还带有鲜明的韩剧气质,但这部剧背靠的依旧是网飞的投资。毕竟,能让金秀贤与金智媛做主演,拿下朴智恩剧本的剧集,除了財大气粗的网飞,在如今的韩国市场上,没有第二家。

在今年,韩国没有一部能在话题度与传播性上与网飞出品剧集比肩的本土剧。

渴望实现文化强国的韩国,在网飞的加持下确实成功反攻了欧美市场,但在这一过程中,本国的文化独特性却也遭到侵蚀。当“走出去”的步伐无法轻易停止时,进退两难的韩国创作者该何去何从?

等不到下一个《鱿鱼游戏》

“Netflix从不发表任何意见,只给钱。”出自《王国》编剧金银姬的这句话,让所有曾被甲方蹂躏的创作者感受到了无法拒绝的吸引力。

“网飞有钱”并非一句玩笑话,因为就连电影大师马丁·斯科塞斯都曾对网飞表示感谢。除了它,几大传统制片厂没有一个愿意豪掷两个亿美元让他拍《爱尔兰人》。

只是,这种财大气粗绝非慈善之举。早在网飞开始布局全球市场时,台湾创造者就已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动作背后的危险性。他们将其称作“包着糖衣的毒药”,因为拿钱的后果可能是叙事权的逐渐丧失和身份诉求的流于表面。

对于韩国市场来说,这一逻辑同样成立。只不过,最初在韩国处处碰壁的网飞,很快学会了步步为营。

在2017年,通过与正寻求突破的“叛逆者”JTBC电视台达成以授权为主的合作关系,网飞找到了进入韩国市场的突破口;到了2018年,网飞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与另一家有线电视台tvN合制了全球同步播出的《阳光先生》。

到了2019年,网飞终于尝到了成功的甜头,在韩国推出了完全自制的剧集《王国》。自此,网飞在韩国的自制剧开始有序产出。

事情的再度转折发生在2021年。当时,由网飞出品的《鱿鱼游戏》引发全球观剧狂潮,让韩国与网飞都看到了韩剧全球流通的可能性。

这一只有2000万美元制作成本的剧集,为网飞带来了接近9亿美元的回报。与此同时,在《寄生虫》拿下奥斯卡之后,更加自信的韩国看到了能将“文化立国”战略再向前推进一步的契机。

在最开始,这场变革带来的是全行业的盛宴,从一线明星到幕后工作人员都感到亢奋不已—主创人员瞬间拥有了全球性影响力,整个制作班底的薪资水平都在直线飙升。

有韩国导演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当大家看到郑浩妍(《鱿鱼游戏》主演之一)这样的新人演员在Instagram上的粉丝数超过2000万,都会想出演流媒体平台的作品。”

在这突如其来的行业盛况中,制作一部由网飞出品的电视剧,不再只是讲好一个故事那么简单,它变成了进入这场豪华盛宴的敲门砖。

这样的繁荣,同样让韩国总统尹锡悦感到热血沸腾。

由网飞出品的《鱿鱼游戏》引发全球观剧狂潮,让韩国与网飞都看到了韩剧全球流通的可能性。

在去年尹锡悦的访美之行中,他的首场正式活动便是与Netflix的CEO泰德·萨兰多斯会面。这次见面为韩国影视行业带来了四年内共计25亿美元的投资。对此,尹锡悦在发布会上表示了热烈欢迎,直言这对两方来说都是一次重大机遇。

但现实总不会一直一帆风顺。

首当其冲的是原本独霸一方的传统电视台。韩国本土导演、编剧与演员,加速流向由网飞出品的剧集,使传统电视台不光面临着惨重的人员流失问题,还要应对惨淡的收视率。

更加谨慎的排片选择,不断上涨的制作费用,加上疫情的冲击,导致仅在2023年上半年,就有超过80部正在制作的韩剧被迫停摆。

与此同时,即便是花钱不眨眼的网飞,也不是什么剧集都会得到它的青睐。

在网飞2023年公布的年度片单上,共有34部韩国影视剧集,这是网飞投资韩国内容最多的一年。然而,在网飞堆着的电视剧和电影剧本却超过300部。这意味着,大量处于腰部的剧集,付出了高昂的成本,却拿不到档期。

此外,流媒体一次性放出的播出习惯,也改变了之前韩剧边拍边播的创作节奏,这也让不少由网飞出品的韩剧陷入“烂尾”的争议。

当潮水退去,一个过于浮躁的市场开始浮现。幸运的从业者或许还有气力去追赶下一个浪潮,但更多的人将发现自己连泳裤都不剩,只能茫然无措地留在原地。

谁在掌握话语权

虽然金银姬与马丁·斯科塞斯都认为网飞“钱多事少”,但在创作自由度的问题上,这两个人的感知一定是不同的。

即便马丁·斯科塞斯曾痛批漫威电影不是真正的电影,但他的身份标签仍离不开好莱坞。从好莱坞到网飞,并不算是一种“出走”。

但对于以金银姬为代表的韩国从业者们,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毕竟,商品并非被动地等待消费,创作者需要主动地激发消费者对特定产品的消费欲望,进而实现谋利。

任何韩流产品如果想要进军国际市场,并被国际受众消费,不可避免地要以当地文化背景为创作前提。

根据网飞提供的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第四季度,网飞全球共拥有2.6亿用户。其中,美国和加拿大的用户占了将近1/4。直白地讲,研究北美地区观众的审美,是拿了网飞钱的创作者们的责任。

在加州大学金暻铉教授看来,《鱿鱼游戏》之所以能取得现象级热度,是因为受到《寄生虫》的启发,它们“都表现了美国所代表的感觉,更符合海外观众的口味”。

这也是为什么《王国》《京城怪物》《地狱公使》《甜蜜家园》等系列作品在网飞上的表现都非常不错。

只是,在很多观察者眼中,因为进军国际市场,本国剧集带上一股总是甩不掉的“美剧味”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甚至有观点认为,网飞的入局最终会是一场关于文化话语权的零和博弈,并直言中国香港本土文化自千禧之后的长久旁落就是一个“前车之鉴”。

《寄生虫》导演奉俊昊曾在2020年接受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项时这样说道:“一旦你跨越了那一英寸高的字幕壁垒,你将接触到更多的出色的电影。”

但这“一英寸”落在现实,并非抬眼便能跨越的距离。这也是为什么有学者主张,网飞定义下的“文化多样性”一词应该受到质疑。也许以美国为代表的文化霸权不再以显性形式存在,但创作者依旧无法忽视英语这一全球通用语言带来的影响力。

长久以来,在韩剧爱好者眼中,韩剧对白是可以拿来不断品味的存在。但在更追求快节奏与刺激感的观众看来,这样的对白未免过于啰唆,剧情的推进更是过于缓慢;而对于不熟悉韩语语系和表达习惯的欧美观众来说,隐晦细腻的情感表达反而成了一种文化壁垒。

网飞的全球性战略是否真的脱离了美国文化力量,还是只是通过形成一个新的国际化身份,以吸引更广泛的受众,甚至是使当地内容“美国化”,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对于有着明确身份诉求的韩国影视从业者们来说,如何破局,考验着他们的能力。

并非被动

网飞之所以能在韩国实现成功,不仅是因为韩国影视产业有着精确的类型化定位和高效的产业化生产模式,还在于韩美两国的消费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自1998年韩国总统金大中上台后,为突破相对狭小的国内市场限制,韩国“文化立国”战略一直将开发海外文化市场作为核心目标持续推进。在这一过程中,韩国有意识地使其文化产品,尤其是电影和电视剧,更加贴近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主流文化”。

从这一点来看,意图将本国文化产品做大做强的韩国,早就有了“全球视野”。

此外,早在韩剧大范围“出海”之前,以韩国流行音乐为代表的韩流,就已在欧美市场实现了广泛渗透。因此,如何应对本国文化产品的跨国流通,韩剧创作者并非没有心理准备。

在目前这一阶段,走向世界的韩国还未形成新的集体身份叙事。但对于一个人口只有5000多万的国家,能成功反攻欧美市场,便已走在东亚前列。

有韩国学者对此表示,韩国人应该以辩证统一的态度看待这一趋势,既要看到韩流“民族性中的跨国性”,也要看到其“跨国性中的民族性”。

自奉俊昊凭借《寄生虫》斩获多项国际大奖后,韩国政府便开始将网飞的入局看作撼动西方话语权的重要契机。毕竟在当下,只有先拿到一张入场券才能言变革二字。

韩国影视剧向来擅长书写现实,毫不避讳谈论社会问题,这是无法被稀释的创作生命力。与此同时,韩国影视产业早已建立起相对稳固的生态体系,这使韩国市场具有相当程度的韧性。

当相关从业者主动学习好莱坞的先进制作技术,并有意识地将本土叙事套进符合国际尤其是欧美观众审美的外壳中,在部分韩国学者看来,也是一种“再民族化”的过程。

比如最近大热的《寄生兽:灰色部队》,在导演延尚昊看来完全可以被视作“全新的故事”。与原版《寄生兽》不同,延尚昊并未聚焦于日本人擅长讨论的存在主义焦虑问题,而是将重心放在了个体意识与集体规训之间的对抗上。

这样的“本土化”设置,在很多剧集中都有体现。像被人戏谑仍在沿用 “大逃杀”叙事的《鱿鱼游戏》,仅通过一个碌碌无为的中年大叔,加上韩国传统的儿童游戏,便消解了套路;再比如近兩年大热的《黑暗荣耀》,编剧巧用悬疑犯罪片的形式展现韩国的校园霸凌问题,在立意与商业性方面实现了双赢。

此外,韩国创作者还积极利用网飞给予的自由度,将镜头对准本国的禁忌丑闻。其中的《D.P:逃兵追缉令》系列剧集,便是个中翘楚。

不可否认,在目前这一阶段,走向世界的韩国还未形成新的集体身份叙事。但对于一个人口只有5000多万的国家,能成功反攻欧美市场,便已走在东亚前列。

网飞曾表示,在全世界190多个国家的会员中,约有60%的观众在2023年收看过至少1部韩国影视作品。这并不是一个小数字。至于如今的韩剧是否真的走向衰落,不如多给点时间再下定论。

猜你喜欢
韩剧韩国文化
韩国“第一步”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聚焦韩国大选
年味里的“虎文化”
在韩国走马观花
韩剧的那些美丽“套路”
谁远谁近?
感不感动
讨喜心型脸 像韩剧女主一样美!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