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声音画面 提高广播新闻传播力

2024-04-28 15:52安徽广播电视台吴昊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4年5期
关键词:画面感音响听众

安徽广播电视台:吴昊

与电视新闻、网络等新媒体新闻相比,广播媒体有着与生俱来的先天劣势,作为非视觉信息传播渠道,广播节目只能依靠声音符号完成信息传递,感染力远远比不上声画合一、全面作用于受众视听感官的传播媒体。广播新闻作为一种重要的节目形式,完全是依靠将声音符号作用于听觉感官,将信息蕴含于丰富的声音元素中。广播新闻要具备更大的感染力和传播力,就必须要在声音符号上下功夫,要通过声音的传递,来引发听众的共情和共鸣,激发他们的合理想象,让他们能够将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感受,通过构筑声音“画面”[1],弥补视觉画面的不足,让听众产生一种“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心理共鸣,从而拉近听众与广播新闻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广播新闻的“视觉效果”更佳。本文将重点对广播新闻构筑声音画面,提高报道传播力进行探讨。

1. 增强广播新闻画面感的必要性

一方面,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这种竞争不仅来自于电视新闻,更来自于新媒体的网络新闻、移动客户端新闻,与这些新闻声画合一、全面诉诸受众视听感官的传播方式相比,广播新闻只靠声音符号传播,无法通过画面直观呈现新闻现场和新闻人物,确实是一个无法弥补的劣势。因为有研究显示,人接收外界信息大约有70%是通过眼睛这一视觉感官获得的,因此,新闻事件的现场画面呈现往往能够给听众留下更加直观有冲击力的印象,从而获得更好的传播力。如何能够让稍纵即逝的广播声音在发挥伴随性优势的基础上,变得更富有感染力呢?这就需要增强广播新闻的画面感,通过声音丰富且有层次的呈现,来激发听众的合理想象,让他们可以从声音中听出画面来,仿佛目睹了新闻现场。只有让听众从广播新闻中听出不一样的“精彩”,才能充分发挥广播新闻的声音优势,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打出一张“王牌”,从而获得更多的核心竞争力,吸引更多受众关注。

另一方面,在网络阅读的影响下,当代受众的信息消费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用于接收新闻信息的时间有限,受众更加偏向于碎片化和散点化的“短平快”新闻,与此同时,置身于信息海洋之中的受众,由于被异常丰富的新闻报道所包围,对于信息的耐受程度也在不断降低,信息接收状态更加随意,很容易就“指尖一划”[2],转到下一条新闻。这种随意化、碎片化的信息消费状态同样也体现在广播节目收听中,很多广播听众在收听节目时注意力高度不集中,如果新闻报道做得平淡无奇,毫无出彩之处,就更难抓住听众的耳朵,只有让广播节目“活”起来,让声音元素更加丰富多样,能够不断带给听众新鲜的感官刺激,激发其合理想象,这样才能将受众从无意收听转为有意收听的状态,实现新闻的有效传播。

2. 增强广播新闻画面感的策略

一般来说,广播新闻中常见的声音素材包括现场音响、采访录音和新闻稿件文字的主持人或记者配音,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广播记者要增强新闻的画面感,就要从这三种声音素材着手,做个有心人,从受众角度出发,考虑到他们的收听感受和心理活动,通过采录丰富的现场音响素材,在新闻写作时灵活运用稿件中,通过场景还原、细节描绘、故事化叙述等多种方法,用鲜活的现场音响加上主持人或记者流畅的配音和生动的文字叙述,尽可能地让报道的听感更加丰富和立体,能够将听众“带”进新闻现场,通过这种丰富的声音元素,让听众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调动自身的视觉、嗅觉和触觉等感官,将声音转化为一帧帧连续的“画面”,更为具象可感,从而切实地增强报道传播效果。

2.1 多用富有表现力的主题音响

在广播新闻中,现场音响是稿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声音元素,具有很强的同步性和真实性,能够产生独特的听觉魅力,也能够引发听众更强的情感共鸣,是构筑声音“画面”的最佳素材和最有效方式[3]。通常广播新闻中涉及到的现场音响包括受访者的声音、记者的声音和新闻现场的环境音,这些声音是记者赶赴新闻现场后,利用专业设备收集到的第一手宝贵的新闻素材,也是最能反映新闻事件本质、还原新闻现场原貌的声音。所以,在广播新闻报道中,记者一定要多使用富有表现力的现场音响。

那么,当记者通过采访收集了大量的现场音响后,又该如何巧妙地使用这些音响来塑造“新闻画面”呢?笔者认为,记者一定要提升自身的新闻专业素养,善于运用主题音响。所谓的主题音响,就是指能够直接反映事物特点的音响,记者的语言声音和受访者的语言声音就是广播新闻中的主题音响。在一篇稿件中,往往可以快速激发听众收听欲望的就是报道中的主题音响部分,因为这部分音响,是记者现场认真采访,后期精心剪辑筛选后使用的声音素材,信息量巨大,声音元素丰富,现场感十足。任何一名广播记者要创作一篇有“画面感”的新闻报道,都必须围绕主题音响来采访和写作,尽量使用主题音响来阐述新闻事件的主题、记录新闻事件当事人的想法和态度、利用知情人的语言来还原新闻事件的动态和过程、表现新闻人物的真情实感等,这些来自于新闻现场的声音比任何语言文字的描述都更加准确、真实和生动,而且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够快速激发听众内心的思考,引起情感共鸣,构筑起声音“画面”。

2.2 多用有层次的背景音响

在广播新闻中还会出现的现场音响除了主题音响外,还有背景音响。所谓的背景音响,就是指来自于新闻现场的背景音,既包括新闻人物同期声音中的背景声音和记者解说时的背景声音,还包括新闻现场的环境音[4]。通常背景音不会是一种,而且是有层次地出现在新闻现场,伴随着记者的采访被收录下声音。广播记者如何利用背景音来塑造声音的“画面感”呢?这就需要广播记者有一定的声音处理技巧,能够挑选出这些背景音响中较为典型的,能够反映新闻之间本质的,让人听了过耳不忘的,通过剪辑,将其更加密集性地穿插在报道之中,有层次地实现声音的集合。这种来自于新闻现场的鲜活声音,能够说明环境、营造氛围,让听众快速地进入收听状态,如同跟着记者一起亲临现场。

以笔者为例,我在采访稿件过程中,就非常重视对新闻现场背景音响的收录:比如说,采访一些环保题材的稿件,绿树环绕中清脆的鸟鸣声、潺潺的流水声;再比如说,一些乡村振兴题材的稿件,村子里此起彼伏的鸡鸣犬吠声,农村厂房里的机器生产声;再比如说,反映消费市场红火的稿件,录一些市场中人声鼎沸的讨价还价声音等等。在后期写稿时,我会挑选出与新闻主题相关的背景音,然后在稿件中穿插使用,比如说放在导语过后2-3秒出现场音响,然后作为背景音压混处理,再配合生动的现场语言描述。当听众听到这些有层次的现场背景音响后,会由“言传”上升为“意会”,自然地在脑海中编织出鲜活的新闻画面,更好地领会新闻主旨,收获更好的传播效果。

2.3 用生动的细节构筑声音“画面”

新闻界老前辈穆青曾明确提出,我们在“运用概念的同时也运用一点形象来表述事物,写一些视觉元素多一点的新闻,使人们读了这样的新闻不仅可以看到一些具体的、形象的情景,产生一种亲临其境的感受”[5]。穆青的这句话,其实就精准地给广播记者指出了稿件的行文要求。在一篇广播新闻报道中,除了需要充分运用现场采录的音响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记者或主持人根据文字稿件的配音。如何让广播报道的文字稿具有画面感呢?这就需要在文字写作上下功夫,尽量多用准确、生动、鲜明和富有个性的细节描述,来代替平铺直叙的描述。新闻细节是指能够反映新闻本质和主题,凸显事件或人物典型特征的一些细微之处,通过对这些细微之处的放大,往往可以快速地给受众塑造一种声音“画面”。

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刻画细节。白描这种描写手法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传统写作技法,运用到新闻写作中,往往就如同点睛之笔,能够让新闻人物或新闻场景变得更加生动。比如说广播人物通讯中,往往对于受访人物就有一些概括性的介绍,这时候的新闻语言就适合用白描的方式展开,以描写和叙述相结合,从小切口入手,写出一个个人物事迹,尽量让描写更加曲折、有画面感和故事性,然后用较为朴实的语言为线,将这些白描片段串联起来,这样一来,就能让广播新闻报道中通过白描手法再现的场景,给受众良好的收听体验和身临其境的感受。

运用古典诗词突出细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守护好中华文脉”,中华民族延绵五千多年,传统文化宝库中优秀作品多如繁星,中国古典诗词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瑰宝。中国古诗词朗朗上口,韵律十足,寥寥数语,往往就可以写景抒情,给听众塑造出生动画面。因此,在广播稿中往往可以运用一些古诗词,在给稿子“增色添香”。比如说笔者曾在一篇写马鞍山薛家洼码头环境治理的新闻稿件中,就使用了李白在《望天门山》中的语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虽然只是十四个字,但是却让人看到了长江在马鞍山流段的风景奇秀、碧水蜿蜒的一幕,听众面前一下子就有了画面感,报道的意境一下子就提升了。

2.4 善于运用音乐为新闻构筑“画面感”

在传统广播新闻报道中,音乐的运用并不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广播报道的形式越来越多元,音乐也成为报道中,特别是新闻专题中经常出现的声音元素。广播记者也要具备一定的审美品位,善于运用音乐为新闻构筑“画面感”,比如说,在对一些宏大的新闻现场进行描绘时,可以恰当地使用一些庄严肃穆的背景音乐,当报道进入较为煽情或感人的场景时,不妨适量加入一些婉转的垫乐。音乐无需多,只要“精”,往往就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有助于烘托气氛、表达情感,让听众心中的“画面感”更强。

3. 构筑“声音画面”需避开的问题

在广播中创造性地运用多元丰富的声音符号来传播新闻,固然可以充分发挥声音的传播优势,但是作为广播从业者,我们必须正视声音的传播劣势,如果一些声音运用得不恰当,反而会造成传播障碍,削弱报道的传播效力。因为受众用耳朵“看”到的画面与用眼睛看到的画面是不一样的,眼睛看到的画面是具象的、固定的,而声音塑造的“画面”往往更为抽象,场景更为自由,蕴含了更多模棱两可的含义在其中,因此,记者在广播新闻构筑“声音画面”需要避开以下几个问题。

3.1 避开不清晰的主题音响

在广播新闻采访中,因为录音设备调适不当,或者环境音较为嘈杂,或是有风声等掺杂覆盖了受访者声音,都可能会导致现场录音素材音质不好,听感不佳。对于主题音响不清晰的素材,我们在后期制作组稿时,一定要尽量避免使用,尽可能使用清晰的音响来替代,如果没有可替代的音响,必须要用那段声音素材,就要使用降噪等技术手段对声音进行后期处理,使其可以达到清晰可用的品质,以免影响听众听感。一段说得再精彩、画面感再强的现场音,如果达不到在广播端收听的标准,记者都要“忍痛割爱”,因为完全无法达到构筑“声音画面”的效果,只能给听众留下不佳的收听感受。

3.2 避开不能为新闻主题增色的背景音响

新闻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往往会收录很多的背景音响,是不是报道中运用得越多越好呢?当然不是,只有与新闻主题联系密切、能够凸显新闻本质的音响才能运用到报道中,而那些与主题联系不密切的背景音响,则不能运用到报道中,否则会给听众一种杂乱无章的感受,容易让听众产生其他联想,从而干扰听众的信息接收和理解。

3.3 避开容易产生歧义的字音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有很多同音不同义的字和词,因为广播只依靠声音来传播,在转瞬即逝的线性传播过程中,听众往往很难有较长的时间去理解和揣摩容易产生歧义的字词。因此,记者在广播报道中一定要尽量避开这些音同但是义不同的字,即使这些字很生动、很形象,是塑造“声音画面”的好词,但是如果在收听过程中,容易引起听众误解,都应该尽量不予采用。

4. 结束语

新媒体时代,随着各种新兴媒体的不断涌现,让人们获得可视新闻的渠道越来越多样,也让人们养成了读图的信息消费习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只依靠声音来传播信息的广播新闻影响力和感染力日益降低。但是广播新闻有其独特的收听场景,作为广播新闻从业者,一定要充分挖掘广播“闻其声、临其境、随其想”的传播特质,将声音写“活”,用丰富的多元化声音为听众还原真实可感的新闻事实,塑造可感可知的新闻场景,让广播新闻“声声入耳”,亦能“历历在目”,用“声音画面”赋予广播新闻更大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猜你喜欢
画面感音响听众
音响销售面对面之我卖音响的这些年
音响行业真的“难”做吗?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巧设“主问题” 赋予古诗词教学画面感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我就是吃可爱多长大的,怎样啦
为定制安装而生SpeakerCraft,纯粹的定制安装音响品牌
诚实音响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画面感教学的几点思考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