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滋补品概述(三)

2024-04-29 10:21琚萌萌林小仙王东亮
中国食品 2024年8期
关键词:桑椹肉苁蓉肉桂

琚萌萌 林小仙 王东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传统滋补品逐渐成为养生的必备之物。本文就市面上常见的药食同源食材做一概述。

枸杞子

枸杞子是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成熟果实,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西南、华中、华南和华东各省,其中以颜色深红、皮肉厚而柔韧的宁夏枸杞最为道地。

中医认为,枸杞子味甘、性平,入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等功效,常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眩晕耳鸣、虚劳精亏、腰膝酸软等病症。《本草纲目》记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安神,令人长寿。”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枸杞中的化学成分主要存在于果实中,包括多糖类、黄酮类、花青素类、花色苷类、原花青素类、生物碱类、酚酸类、类胡萝卜素类等。其中,多糖类、黄酮类、花色苷类、生物碱类含量较高,是枸杞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衰老、抗肿瘤、抗疲劳、降糖调脂、神经保护等药理作用。经常熬夜喝酒的人可以多食用枸杞,对肝脏有保护作用。枸杞可以当作小零食生吃,也可以泡水、煮粥、熬汤、炒菜等。

在购买枸杞时,首先看颜色,新产的枸杞色泽明亮,无发霉现象,而陈货色泽灰暗,发霉、乌黑现象较多。其次,好的枸杞无异味,而陈货往往有霉味,用硫磺熏蒸过的枸杞还有刺鼻的气味。最后,好的枸杞微甘,无苦涩和其他异味,如果遇到特别甜或者苦涩无味的产品要小心。

红枣

红枣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也是药食同源植物,为中国原产,且栽培历史悠久。红枣在中国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比如在农历新年期间,人们常常食用红枣来祈求吉祥和幸福。红枣也是许多传统汤品和甜点中常见的食材,民间还有“一日吃三枣,一辈子不显老”的说法,可见“红枣滋补”的观点深入人心。

红枣药用的历史也很早,《神农本草经》已收载,将红枣列为上品,称其有“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的功效。中医认为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心经,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本草纲目》记载,“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

陈皮(橘皮)

陈皮来源于芸香科,为芸香科柑橘属小乔木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药用陈皮可以分为广陈皮和陈皮,广陈皮主产于广东新会等地,为道地药材,上乘广陈皮香气扑鼻,冲泡后茶色黄红、口感醇厚。陈皮主产于浙江省的温州、衢州、台州等地,橘子皮也可以当陈皮用。

中医认为陈皮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适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痛、消化不良、咳嗽痰多等症状。最早记载陈皮功效的是《神农本草经》:“橘柚,味辛,温。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通神”。《名医别录》记载,陈皮“下气,止呕咳,治气冲胸中,吐逆霍乱,疗脾不能消谷,止泻,除膀胱留热停水五淋,利小便,去寸白虫,久服轻身长年”。清代著名医家汪昂在其《本草备要》中云:“广中陈久者良,故名陈皮(陈则烈气消,无燥散之患)”。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陈皮中含有大量的化合物,包括黄酮类、生物碱、酚酸类以及挥发油等,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陈皮的主要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血脂、降低心脏病发病率、抑制癌细胞生长等功效。需要注意的是,过量食用陈皮可能会导致上火,引起口干舌燥、口舌生疮等症状;胃热者不适合服用陈皮,哺乳期内妇女少量食用。

肉苁蓉

肉苁蓉也被称为“肉索蓉”“肉鹿莓”,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或管花肉苁蓉的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内蒙古、新疆、甘肃是其主要产地。

中医认为肉苁蓉味甘、咸,性温,归肾、大肠经,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功效,可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被赞誉为“补中之圣药”和“良药之王”。《本草备要》载,肉苁蓉“补命门相火,滋润五脏,益髓筋,治五劳七伤,绝阳不兴,绝阴不产,腰膝冷痛,崩带遗精……骤用恐妨心,滑大便。”《药性本草》记载,肉苁蓉“益髓,悦颜色,延年,大补壮阳,日御过倍。治女人血崩。”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肉苁蓉主要含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等苯乙醇苷类、表马钱子酸等环烯醚萜类、松脂醇等木质素类成分,以及生物碱、糖类、糖醇、固醇、多种微量元素等成分,可以补血益气、滋养经络,促进身体健康。

如今,肉苁蓉已经成为许多保健品和药物中的常见成分,通常以粉末、提取物或药材形式出现,可以口服或外用,用于补肾壮阳等方面。

肉桂

肉桂是一種常见的香料,由肉桂树的内皮制成,起源于亚洲,在斯里兰卡、印度和中国等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肉桂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商品,被认为具有药用和调味的功能,广泛用于烹饪、药物和香水中。

中医认为肉桂味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功效,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心腹冷痛。许多古代文献中都有肉桂的相关记载。例如,在《神农本草经》中,肉桂被称为“温香”,是一种可以温中散寒、通经活血的药材;在印度的古老文献《梨俱吠陀》中,肉桂被称为“达尔丹尼”,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炎和降血糖等功效。此外,古埃及和古希腊罗马等文明中也有关于肉桂的记载。在埃及,肉桂被用作防腐剂、香料和化妆品;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人们认为肉桂可以提升食物的美味,被广泛应用于烹饪中,用于制作香料、口香糖和化妆品等。

山药

山药又称淮山、薯蓣,是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习称“毛山药”,形状如同一根细长的圆柱,通常呈白色或黄色。山药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种植历史,早在古代就被人们所熟知和食用,最早出现在福建、广东等地,后来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

山药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食材,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虚热消渴。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山药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淀粉和蛋白质,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和營养物质。此外,山药还含有一种特殊的物质——山药皂苷,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老化、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

除了食用和药用,山药还可以作为粮食、饲料和淀粉的原料,用于制造糖果、面粉和粘合剂等产品,甚至能制作美容护肤品。

百合

百合为百合科植物卷丹或细叶百合的干燥肉质鳞叶,主产于我国的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百合味甘、性寒,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阴虚燥咳、劳嗽咳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百合有“利大小便,补中益气”的功效。清代名医刘若金在其所著的《本草述》中对百合的功效做了比较简明扼要的概括:“百合之功,在益气而兼之利气,在养正而更能去邪,故李氏谓其为渗利和中之美药也”。《日华子本草》(亦称《大明本草》)曰,百合“安心,定胆,益智,养五脏”。《本草纲目拾遗》载,百合“清痰火,补虚损”。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百合主要含甾体皂苷类成分,还含糖及少量秋水仙碱,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人体免疫力。但要注意,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百合,风寒咳嗽及中寒便溏者也不宜服用。

莲子

莲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成熟种子。中医认为莲子味甘、涩,性平,归脾、肾、心经,具有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的功效。《随息居饮食谱》记载,莲子“鲜者甘平,干者甘温”,“镇逆止呕,固下焦,愈二便不禁”。《本草纲目》记载,莲子“交心肾,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利耳目,除寒湿,止脾泄久痢,赤白浊,女人带下崩中诸血病”。《本草备要》曰,莲子可“清心除烦,开胃进食,专治噤口痢、淋浊诸证”。

现代研究发现,莲子的营养价值较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钙、磷和钾含量也非常丰富,除可以构成骨骼和牙齿的成分外,还有促进凝血、使某些酶活化、维持神经传导性、镇静神经、维持肌肉的伸缩性和心跳的节律等功效。莲子中的棉子糖可以改善脂质代谢,具有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功效。但要注意,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莲子。

桑椹

桑椹又称桑葚,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果穗,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在我国流传已久,并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桑椹味甘、酸,性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燥的功效,很多古籍中都有记载。《本草衍义》载,桑椹“治热渴,生精神及小肠热”。《滇南本草》载,桑椹“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山海经》中记载了桑椹可以治疗妇女月经不调的功效。《本草拾遗》中提到,桑椹可“利五脏关节,通血气”。《本草纲目》更是详细记录了桑椹的形态特征、产地分布、药用功效等信息,被列为“安中药”。

现在科学研究表明,桑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和肠道疾病。近年来,桑椹酒、桑椹蜜、桑椹酱等各种桑椹深加工产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作者简介:琚萌萌(1996-),女,汉族,研究方向为滋补品历史文化与功效。

猜你喜欢
桑椹肉苁蓉肉桂
罗定榃滨镇举行肉桂文化节
桑椹(外一首)
桑椹
沙漠人参肉苁蓉
桑椹提取物对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及对小鼠胰腺组织的损伤
红柳肉苁蓉人工栽培技术总结
不同肉桂品种光合能力差异分析
正二十面体Au13和Pt13团簇上肉桂醛的吸附
更年期滋补可用桑椹膏
肉桂油纳米微乳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