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流健康评价

2024-04-29 12:16邓智勇,解宜兴,刘懿,王丞,刘梦云,马骏,王朋冲,付意成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澧水大鲵河湖

邓智勇,解宜兴,刘懿,王丞,刘梦云,马骏,王朋冲,付意成

摘要:为了全面掌握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要河流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的综合状况,选取澧水、澧水北源、澧水中源、澧水南源、溇水、溹水作为评价对象,利用SL/T 793-2020《河湖健康评估技术导则》中的分级指标评分法,依据河湖健康综合评分(RHS)确定河湖健康状况。结果表明:保护区河流总体评价结果均为健康,分项评价指标中生态流量满足程度、河流纵向连通指数、河岸稳定性未达到健康水平。提出需要将修复保护区河流纵向连通性、恢复河流生态基流作为管理与治理重点,同时对澧水北源、中源等涉及山区河段河流采取生态化的防洪治理模式,既满足防洪标准又尽量减少人为扰动,为野生大鲵生境保护与修复提供优良的河流底质条件。

关键词:河流健康评价; 澧水干流; 澧水支流; RHS;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图法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志码:A                      DOI:10.15974/j.cnki.slsdkb.2024.03.018

文章编号:1006-0081(2024)03-0111-07

0引言

河湖健康评价是河湖管理的重要内容,自2010年以来,有关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重要政策、制度及意见明确要求定期开展河湖健康评估工作[1-5]。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涉及澧水、锦江、沱水三大流域内的745条河流,河流健康状况直接关系水生生物的栖息、繁衍。河流健康评价作为水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依据,能够准确评价河流水生态存在的问题,为水生态保护、修复提供科学指导。

中国目前河湖健康评价主要采用指标体系法,且在长江流域、淮河流域、海河流域等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6]。郝利霞等[7]以水质,底栖动物与营养盐3方面构建海河流域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李瑶瑶等[8]以水文特征,水质状况,地貌特征与生物状况4方面构建淮河流域(河南段)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现有研究对象多选取水文连续条件较为优良的河流生态系统,而忽视具有较强间断性的河流生态系统评价[6]。本文选取保护区内重要河流澧水、澧水北源、澧水中源、澧水南源、溇水、溹水作为评价对象,依据SL/T 793-2020《河湖健康评估技术导则》[9]中的分级指标评分法,采用现场调查与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别从水文完整性、物理结构完整性、化学完整性、生物完整性、社会服务功能完整性出发,确定河湖健康综合评分(RHS),最终评估河湖健康状况。本次评价工作能够系统、全面掌握保护区重要河流健康状况,探索了自然保护区河流评价工作的重点,为保护区开展河流生境保护提供了关键参数。

1研究区概况

保护区境内河溪纵横,水系以澧水和沅江为主。澧水干流在桑植县南岔以上有北、中、南三源。北源为主干,发源于桑植县杉木界;中源出八大公山东麓;南源出永顺县荹塔,三源在龙江口汇合后往南经保护区桑植县、永定区、慈利县、石门县最后流入洞庭湖,干流流经保护区的长度是313 km,流域面积8 135 km2。溇水是澧水的最大支流,发源于湖北鹤峰,向东南流经桑植、慈利注入澧水,干流全长263 km,流经保护区长度为123.4 km,在保护区境内的流域面积为2 565 km2。本次评价结合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划分河流河段详见表1,分别为澧水、澧水北源、南源、中源、溹水、溇水,1条干流、4条一级支流、1条二级支流。

2研究方法

2.1评价方法

2.1.1评价河段划分

依据SL/T 793-2020《河湖健康评估技术导则》[9],每条评估河流设置的评估河段数量不宜低于3段,每个评估河段长度不宜大于等于50 km。河流长度低于50 km,且河流上下游差异不明显的河流(段),可只设置1个评估河段。本次评价的6条河流,仅澧水南源位于保护区段的长度小于50 km,其余河流均大于50 km,具体河段划分情况如图1所示。

2.1.2評价指标体系

依据SL/T 793-2020《河湖健康评估技术导则》 [9],按照表2河湖健康评估目标层级准则层赋分权重表,选取14项指标进行评价,包括2个目标层、5个准则层、14个指标层。评价时采用分级指标评分法,先根据现场调查数据、专项调查和文献年鉴结果,计算各指标赋分,再逐级加权获得河湖健康综合评分(RHS)。根据河湖健康综合评分(RHS)确定河湖健康状况,河湖健康评估分级如表3所示。

2.2调查方法

2.2.1数据来源

水文完整性评估所需数据来源于水利部、湖南省等公报、规划、专题报告[10-13]。物理结构完整性、化学完整性、生物完整性、社会服务功能可持续性评估数据均采取现场实测方式取得。

2.2.2现场调查

水资源调查主要针对河道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现状,调查取水位置、方式及性质等。河道工程调查主要针对调查河段内水电站、横向拦挡建筑等。水环境调查主要包括河道黑臭情况(是否有明显恶臭)、河面整洁程度(是否存在大量漂浮物)、现状水质达标情况、入河排污口及污染源调查等。水质达标情况依据保护区2021~2022年水质现场取样数据,同时结合张家界市生态环境局环境质量状况通报数据[14]。

水域岸线调查要求查清河道管理范围划定情况,对照SL/T 793-2020《河湖健康评价指南(试行)》[15]附表“河湖四乱问题认定及严重程度分类表”,查清河道是否存在“乱采、乱占、乱堆、乱建”等问题,在现场定点、定面、记录并拍照,必要时进行航拍视频拍摄。水生态调查主要包括河岸植被、河道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等状况,调查方式采用现场查勘和座谈访问相结合的方式。公众满意度调查采用线下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周边居民对于河道防洪安全状况、岸线状况、水质状况、水生态状况、水环境状况的评价,并对河湖总体满意度给出很满意(90~100分)、满意(75~90分)、基本满意(60~75分)、不满意(0~60分)等评分。具体现场调查点位情况如表4所示。

2.2.3现场调查方法

2.2.3.1水质水量调查

水质监测数据来源于定期取样检测和已有水质监测断面,监测指标包括:pH值、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溶解氧等。测量河流流速采用LS1260B旋桨式流速仪,按照三点法(测点的相对水深位置为0.2,0.6,0.8)进行测量并按照算术平均法得到平均流速。

2.2.3.2河流岸线调查

调查护岸类型(基质类别)、斜坡倾角、斜坡高度、植被覆盖宽度、河岸冲刷情况,以及河道沿岸现状人为活动、土地利用、排污口等。

2.2.3.3水生生态调查

水生生态调查对象主要包括鱼类、底栖动物和浮游动植物,调查方法采用DB11/T 1721-2020《水生生物调查技术规范》《全国淡水生物物种资源调查技术规定(试行)》、NB/T 10079-2018《水电工程水生生态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等标准规范中确定技术方法。

3评价结果分析

3.1“盆”评价分析

“盆”主要分析河流物理结构完整性,综合考察河流纵向连通性、河岸带状况。依据表5河湖健康评价结果,评价河流“盆”方面的得分在58.8~77.0分,属于低水平的健康状态,澧水南源得分最低,澧水北源得分最高。澧水北源长度74.7 km,河道内横向拦挡建筑物14处,河流纵向连通性指数0.18,得分81.3,属于健康水平;澧水南源在张家界境内长度为22.7 km,河道内横向拦挡建筑物10处,河流纵向连通性指数0.44,得分44.8,属于亚健康水平。依据SL/T 793-2020《河湖健康评价指南(试行)》中河流纵向连通性指数赋分标准,连通性指数越高说明单位河长内影响河流连通性的建筑物或设施数量越多,河流总体连通性越差,健康水平越低。通过现场调查,同时对比影像资料,澧水北源主要位于核心区,河流沿线人为建设活动扰动较少;澧水南源主要为缓冲区,临河侧集中分布有居民点、农田,为保障居民生产、生活需要修建公路、跨河桥梁,对河岸带造成极大影响,导致纵向连通性指数较高(对应河流纵向连通指数赋分较低)区域的河岸带状况赋分也较低。随着河长制以及小水电站整改清理工作的完成,河流纵向连通性正在逐步恢复,河岸带状况整体水平较好,河岸稳定性、植被覆盖度均达到健康水平,但河流流经乡镇、村庄段人工干扰程度较大,基本处于亚健康状况。

3.2“水”评价分析

依据SL/T 793-2020《河湖健康评价指南(试行)》,河流健康评价中的“水”主要包括水量、水质指标,水量对应本次评价水文完整性中的生态流量满足程度,水质对应化学完整性中的水质优劣程度、水功能区达标率、入河排污口布局合理程度。结合表5河湖健康评价结果,“水”方面得分范围均在70分以上,属于健康状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均在5%~13%,得分较高。影响水文完整性主要为河流过程变异程度、生态流量满足程度,通过分析河道实测流量与天然流量逐月数据,澧水北源、中源均发源于山区,属于山溪性河流,降雨在山坡形成地表径流迅速向沟壑、溪流汇集,坡面汇流时间短,多为季节性河流,汛期降水丰富,河流补给充足,枯水期河槽水深显著降低甚至干涸。另一方面,部分河道建有拦河坝、水库等水利设施,从而使实际流量与天然流量相差很大,评分较低。2019年起,湖南省开始实施河道下泄生态流量要求,原来减脱段水生态逐步恢复,得分相对较高。水质评价方面,评价河段位于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长度占总长度的80%以上,根据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16],保护区水质除TN外,其余各项指标均达到地表水Ⅰ类或Ⅱ类标准,河流流经居民点、农田易发生TN,TP超标,主要是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措施不到位,化肥、农药直流入河,导致总磷、总氮指标超标。依据湖南省地表水水环境质量、张家界市生态环境局环境质量公布数据,水功能区达标率在90%以上,赋分90~100分。入河排污口布局合理,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均无入河排污口,赋分在70~78分。

3.3生物评价分析

生物方面侧重于评价河流生物完整性,依据表5河湖健康评价结果,总体得分在73~86分,属于健康到非常健康的状态。主要是由于评价河流分布于保护区内,以保护水生生物作为重点,因此重视对鱼类资源的保护与恢复,小水电站整改清理工作逐步恢复山溪河流生境,调查中发现鱼类多樣性指数最大值为1.93,生态指数较为稳定。在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监测中,共鉴定81种,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在0.24~0.53之间,均匀度在0.05~0.09之间,丰富度指数均超过1[17-20]。

3.4社会服务功能评价分析

依据表5中社会服务功能评价结果,总得分在56.4~92.5分,从亚健康到非常健康。影响该项得分高低主要是防洪指标,通过现场调查同时结合张家界市河道相关数据资料,河道防洪达标率56.55%~79.5%。受地形条件影响,评价河流从山区发源,流经乡镇、城镇,治理难度大,目前全市已建堤防总长354.88 km,具有防洪任务的河道长197.02 km,已治理达标河段长度143.53 km,占72.85%。社会满意度均在85分以上,公众对河流的整体生态环境及服务民众的功能持肯定态度。

4讨论

4.1河流健康评价结果分析

综合分析14项评价指标,除生态流量满足程度、河流纵向连通指数、河岸稳定性、防洪指标这4项外,其余均达到健康水平。生态流量满足程度、河流纵向连通性指数与河道内水利设施建设情况关联性较大,河流纵向连通指数得分仅澧水、澧水北源、溇水达到亚健康以上水平,其余均不达标。结合表6评价河段生态流量满足程度赋分,生态流量满足程度属于亚健康水平,早期受技术水平与设计条件限制,电站规模较小,在蓄水的同时兼具供水发电任务,水电开发片面强调水能资源的利用,未建设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导致下游河段在平水期或枯水期脱水、减水甚至断流,影响河道水生态环境[21]。经现场调查,核心区内小水电站已完成整改工作,但受山区气候、地形条件影响,部分河段季节性断流,无法满足生态需水要求。依据《湖南省主要河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方案》,澧水生态流量、最小流量分别为12.6~36.6 m3/s、13.9~43.8 m3/s,溇水生态流量、最小流量分别为8.6~12.2 m3/s、8.65~17.0 m3/s。澧水、溇水最小流量占多年平均流量比例分别为11%~12%,10%~14%。

防洪指标得分低于50分,主要是受自然条件与人为因素限制。张家界市大部分中小河流未做过系统河道治理规划,澧水、澧水北源、澧水中源、溹水、溇水上游均发源于山区,山区河段汛期暴雨造成山洪、泥石流灾害严重,防洪难度大;对于河岸较为平坦的河段或冲积盆地,是居民区、工业集中分布区,留给河流的防洪空间有限,因此,需要按照河道岸线划定范围,严格管理河道空间,保证水安全。

对比分析各条河流健康评价结果,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澧水、澧水北源、溇水、溹水、澧水中源、澧水南源,6条河流全部达到健康水平。针对各条河流在生态流量满足程度、河流连通性、河岸稳定性及防洪指标4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表7分别从管理措施与工程措施出发,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主要包括后续监测措施、防洪治理措施、河道整治等,从而解决河流健康评价中的短板。

4.2河流健康评价与保护区的关系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96年11月建立,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大鲵自然保护区[22],保护区重要保护对象大鲵是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属于水生向陆生过渡的动物,扩散和运动能力较弱,河流及沿岸生境条件是影响野生大鲵资源保护的重要因素。由于早期技术条件落后,保护区划分缺乏有效的分区方法与手段,造成保护范围仅涵盖河道常水位宽度的水面。随着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逐步深入,单一的水域保护范围无法满足对大鲵栖息地生境保护目的,结合目前河流健康评价工作,河道生态流量、纵向连通性、河岸带状况均影响大鲵生境条件。因此,针对河流健康评价结果,需要对上述未达到健康水平的指标进行工程、管理措施的完善,为大鲵生境创造适宜的水生生态环境。

依据保护区管理要求,评价河流水质要素中的水质优劣程度、水功能区达标率属于影响大鲵生境的首要因素,根据2021~2022年水质检测结果,95%以上点位均满足地表水Ⅱ类标准。由于保护区所在区位条件的特殊性,部分居民點位于河道沿岸,对水质有较大干扰,TN,NH3-N无法满足地表水Ⅱ类标准。

4.3河流健康与幸福河湖对比分析

2020年水利部提出幸福河的概念,既要力求维护河流自身健康,又要造福人民,将河流健康作为幸福河建设的前提与基础[23-24]。评价河流中澧水、溇水主要分布于缓冲区、实验区,澧水北源、澧水中源、澧水南源、溹水上游河段位于核心区,其余河段位于缓冲区、实验区,上述河流均流经乡镇、村庄,在满足保护区水生态保护要求的同时,也兼顾防洪、供水等功能。通过对澧水开展幸福度评价,防洪标准达标率得分85.6,水质达标率得分98.6,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比例98.8%,水生生物多样性得分88.9,上述指标评价结果与澧水幸福度综合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本次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意义[25]。

5结论及建议

根据评价结果分析,评价河流整体上虽处于健康状态,但仍存在问题和不足。河流纵向连通较差、生态流量满足程度较低、沿河农作物侵占河道、部分水质指标超标等仍是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评价结果,从保护野生大鲵生境条件中的水生态、水环境角度出发,提出保障生态流量、保护河流水质、修复河段自然地貌及提高山区河流防洪安全等保护措施。

(1) 保障生态流量。本次河流健康评价对象与以往评价相比,最显著的区别就是评价河流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及实验内,河流健康状况直接影响保护区重要保护区对象野生大鲵资源量、生境条件。本次评价结果中河流整体纵向连通较差,河流流量季节性变化显著,进入11月后各条河流流量显著减少,溇水、溹水月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相差10倍左右。同时受到原有河流上游修筑小水电影响,河流水流节律、河床底质、下游生境条件未完全达到原有河段水文状态,因此,评价河道生态流量满足程度整体处于不健康水平。相关研究表明,野生大鲵栖息地河段水流流速较大,约为0.33±0.08 m/s [26-27],结合保护区野生大鲵生境保护要求,应保证生态基流可持续性,河流生态系统作为保护区重要的生境条件,建议在核心区重要河流布设生态基流监控设施,实时观测生态流量下泄数据,保障减脱流段生态用水,加强对河流水文连通性、生境恢复的监测与管理[28-29]。

(2) 保护河流水质。严格控制保护区河流沿岸生产、生活、农业面源污染。已有调查研究发现,野生大鲵栖息地水质溶解氧含量较高(7.23±0.85 mg/L),COD和总氮含量较低,分别为4.00±2.51 mg/L、0.11±0.15 mg/L,其对水质要求较高。本次评价河段水质达标率得分较高,说明保护区在对野生大鲵栖息地水质保护方面采取了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野生大鲵栖息地水质。另一方面,鉴于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与乡镇、村庄交叉重叠,沿河分布的农田是影响河道水质的重要因素,需要通过设置植被缓冲带,减少化肥、农药等使用,大力推广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从源头上切断污染源,提高沿岸水质,统筹协调保护区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合理规范、控制与保护区相关的人类活动。

(3) 修复河流自然地貌,强化保护区水生生物保护与生境恢复。通过现场调查,同时结合数据分析,保护区整体水生生物多样性得分处于健康水平,随着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的完成,保护区水生生境得到恢复,部分支流中的山溪鱼类生物多样性也逐步恢复。调查中发现,河流沿岸植被盖度高、植物种类丰富、边坡稳定性高的区域,水质多达到Ⅱ类标准且该区域水生生物种类相对丰富。下一步需要强化水生生物重要栖息地完整性保护,对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支流河段进行重点修复,不仅关注河道内生境状况,同时要适当延伸,将保护范围拓展至河流沿岸一定范围。

(4) 提高山区河流防洪安全。评价中发现,除澧水干流外,其余河流防洪指标均为不健康水平,因此,在保障水生态的同时需要关注水安全,对山区河流沿岸有重点保护对象的采取生态型防护,沿岸无重要保护设施可采取近自然河道治理方式,减少工程措施对河道的破坏与干扰。

参考文献:

[1]彭文启.河湖健康评估指标、标准与方法研究[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8,10(5):394-404,416.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EB/OL].[2023-07-09].http:∥www.gov.cn/jrzg/2011-01/29/content_1795245.htm .

[3]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EB/OL].[2023-07-09].http:∥www.gov.cn/zhuanti/2015-06/13/content_2878992.htm .

[4]關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EB/OL].[2023-07-09].http:∥www.gov.cn/zhengce/2016-12/11/content_5146628.htm .

[5]黄德治.西藏林芝市河湖健康评价工作实践与经验探讨[J].水利水电快报,2022,43(12):116-120,135.

[6]曹宸,李叙勇.区县尺度下的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北京房山区为例[J].生态学报,2018,38(12):4296-4306.

[7]郝利霞,孙然好,陈利顶.海河流域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环境科学,2014,35(10):3692-3701.

[8]李瑶瑶,于鲁冀,吕晓燕,等.淮河流域(河南段)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分类修复模式[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6,39(7):185-192.

[9]水利部.河湖健康评估技术导则:SL/T793-2020[S].北京:水利部,2020.

[10]湖南省水利厅.2021年湖南省水资源公报[R].湖南:湖南省水利厅,2021.

[11]水利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第6卷(2020)长江流域水文资料,洞庭湖区(澧水、四口、湖区水系)[R].北京:水利部,2020.

[12]张家界市水利局.张家界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R].张家界:张家界市水利局,2022.

[13]张家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张家界市中心城区给水专项规划(2018-2030)[R].张家界:张家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18.

[14]张家界市生态环境局.2022年环境质量状况的通报[R].张家界:张家界市生态环境局,2022.

[15]水利部河湖管理司.河湖健康评价指南(试行)[R].北京:水利部河湖管理司,2020.

[16]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

[17]王崇瑞,梁志强,索纹纹,等.湖南张家界大鲵栖息地大型无脊椎动物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相关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17,28(9):3032-3040.

[18]梁志强.中国大鲵保护生物学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5.

[19]刘良国,杨品红,杨春英,等.湖南境内澧水鱼类资源现状与多样性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2(9):1165-1171.

[20]邓智勇,肖调义.小水电工程对大鲵保护区水生生物资源的影响及对策[J].当代水产,2021,46(1):80-81.

[21]余进忠.小水电站生态流量泄放设施改造初探[J].小水电,2022,(6):6-11,16.

[22]罗庆华,曹威,魏梦雅,等.基于“3S”技术的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研究[J].生态科学,2021,40(1):102-110.

[23]幸福河研究课题组.幸福河内涵要义及指标体系探析[J].中国水利,2020(23):1-4.

[24]滑磊,叶春燕,许开平,等.山丘区幸福河湖与河湖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J].浙江水利科技,2023,245(1):24-30.

[25]乔祺,石林,赵丽子,等.基于序关系-物元可拓模型的澧水幸福度综合评价[J].水利水电快报,2022,43(4):118-122.

[26]罗庆华.张家界大鲵生境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09,20(7):1723-1730.

[27]蒋万胜,兰香英,王金秀,等.中国大鲵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进展[J].水产学报,2022,46(4):683-705.

[28]费启航,彭涛,由星莹,等.基于四大家鱼栖息地模拟的汉江下游生态流量研究[J].人民长江,2023,54(10):35-43.

[29]马俊超,王琨,张仲伟.水电站减水河段河道生态流量计算[J].水利水电快报.2022,43(7):15-19.

(编辑:李晗)

River health assessment of Zhangjiajie Giant Salamander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Hunan Province

DENG Zhiyong1,XIE Yixing1,LIU Yi1,WANG Cheng1,LIU Mengyun2,MA Jun2,WANG Pengchong2,FU Yicheng3

(1.Zhangjiajie Giant Salamander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ffairs Center,Zhangjiajie 427400,China;2.Beijing Linmia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Ltd.,Beijing 100000,China;3.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Beijing 100000,China)

Abstract: To comprehensively grasp the status of water ecology,water environment and water security of the important rivers in Zhangjiajie Giant Salamander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Hunan Province,Lishui River,Lishui River North Source,Lishui River Middle source,Lishui River South Source,Lou River and Suo River were selected as the evaluation objects.With the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River and Lake Health Assessment(SL/T 793-2020),according to the comprehensive score of river and lake health (RHS),the health status of river and lake was determin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ivers in the protected area were all evaluated as healthy,and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ecological flow,the longitudinal connectivity index of the river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riverbank in the sub-evaluation indexes were not up to the healthy level.It was proposed that the restoration of river longitudinal connectivity and restoration of river ecological base flow should be the focus of the management,and ecological flood control mode should be adopted for the northern and middle reaches of Lishui River to meet the flood control standards and reduce human disturbance as much as possible.It can provide an excellent river bottom conditions for the habitat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wild giant salamander.

Key words: river health assessment; Lishui River main stream; Lishui River tributary; RHS; Zhangjiajie Giant Salamander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Hunan Province

猜你喜欢
澧水大鲵河湖
1991年抗击澧水特大洪水纪实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Discovery of a wild, genetically pure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creates new conservation opportunities
红旗
加强河湖保护治理 改善河湖生态环境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澧水探源
澧水探源
北京动物园大鲵展示环境丰容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