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里的魏晋人盛唐诗

2024-05-01 09:02李晓红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4年3期
关键词:山涛云台山嵇康

李晓红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境内,属太行山系,古称覆釜山、女娲山,因常年云雾缭绕犹如仙境而得名。

“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就独爱云台山!

嵇康虽出身寒门,但龙章凤姿,天质自然,从小博览群书,广习诸艺,是全能型人才。打小起,他常常一个人朝着东北、循着季风的方向进山,少年便写下《游山九吟》:“采药进深山,山风扑面来。老树多虬枝,野花芳自开。飞鸟鸣北林,松鼠跳南崖。东岭金峰唱,西山彩蝶翻。乘云招松乔,野趣盈胸怀……”这首略显稚嫩又生动活泼的诗一下子抓住了魏明帝曹叡的眼球,从而成为嵇康的出仕之作!成名后的嵇康幸福地迎娶了魏武帝曹操的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官拜郎中,授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司马氏执政后时局异常混乱,动荡不安。嵇康厌倦了权谋,毅然决然地回到云台山的百家岩隐居不仕,整日纵情山水,打铁、抚琴、吟诗、建造园林、谈玄论道,性格愈加旷达,深得青白眼阮籍的青睐:“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他们“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的主张吸引着八方知音,在百家岩中组成了“王戎山涛论三玄,嵇琴阮啸醉刘伶。小阮琵琶山林醉,向秀望星测阴晴”的“竹林七贤”天团。

后人常常脑补这样的画面:刘伶醉卧“醒酒台”,嵇康在一旁的“淬剑石”上磨刀霍霍,“小青”见证并深深眷恋这危险而和谐的画面,千百年来踯躅徘徊不肯离去。嵇康一度沉迷于打铁,随着铁锤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矫健的身姿在群山和飞瀑的映衬下愈加挺拔,而身边的向秀一如既往埋头不语,“呼哧呼哧”一下一下默默拉着风箱,烧着旺旺的炉火,仿佛唯有这般红彤彤的火苗方能照亮他们的胸膛,“呼哧呼哧”“当当当当”有节奏的韵律伴着“小青”入眠,不愿醒来,它和世人一样不敢直面嵇康被奸臣构陷、凛然赴刑的悲剧。“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手挥五弦,俯仰自得,嵇康的一曲《广陵散》将心中野马尘埃的寂寞流传后世,使终日回旋在山谷的打铁声阒然不闻,成为遥远的绝响。

见山,见海,见自己。

嵇康被害之后,“七贤”中的山涛和王戎将其儿子嵇绍视如己出,养大成才。十八年后,在山涛的大力举荐下,嵇绍被晋武帝“发诏征之”,成为晋朝的重臣。这是成语“嵇绍不孤”的由来,它见证了一段感人肺腑的深情与风骨。正如徐高阮先生在《山涛论》中所言:“七贤并不是一群只爱清谈的文人,他们的消极狂放,都只是对司马氏专政谋篡的一种抗议。”

和而不同的“七贤”生前创造出中国文学史、中国音乐史、中国古典园林史的皇皇巨著,“我本是高山”的名士之风被云台山铭记,无时无刻不在滋养着这座名山。

茱萸峰海拔1308 米,是云台山最高峰。传说真武帝当年在此苦志修行,便成了闻名遐迩的道教圣地。

弱冠之年的王维在重阳节慕名登顶,俯瞰山间的壮丽景色。北望太行巍峨峻峭,连绵起伏;南望黄河如丝如练,天际奔来;脚下怀川平原沃野千里,织锦铺秀。而山顶气候变化多端,倏忽间风起云生,茫茫白雾从山间汩汩而出,一层层、一团团涌上山顶,悠悠荡荡,似云锦漫天漫地铺展。群山不动声色在云端里时隐时现,忽明忽暗,一幅大写意的水墨画徐徐展开,冷寂峭拔。朦胧中,一队大雁从那烟锁的天边飞来,发出“嘎嘎”的叫声,羽翅在雾中掠出一丝丝颤音。随着薄雾褪去,群山渐次明朗,如披麻皴和斧劈皴法相结合,勾勒出大山的纹理,淡墨轻岚,不装巧趣。

王维遥遥注视着“竹林七贤”盘桓的身影,他们走过了嵇山碑、淬剑石、避暑台,走在恒久品行的風物里。王维想:他们不会再往前走了。倘若一直走,一直走,就能走到山那边、我的山西老家了。当一切归于自然的生命周期,浸染着人生况味的气息周而复始扑面而来,悬崖之上的王维情难自禁,挥毫泼墨写下千古佳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对于远行的人而言,最怕空气中突然安静,最怕说再见却转身天涯永不再见。这首诗写满了孤独和离愁,流露出质朴的亲情和归属渴望,深深打动了无数游子、离人,一次次升华了华夏儿女渴盼团圆的文化基因。

王维表面上淡泊,骨子里重情重义,他一生最割舍不掉的就是情——亲情、友情、爱情,写下大量的“情”诗。比如他在《山中示弟》写道:“山林吾丧我,冠带尔成人。莫学嵇康懒,且安原宪贫。”尽管他自己半官半隐,不为名利所累,但对弟弟的仕途给予了较高的期望。又如他在《相思》中写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常人理解这是一首爱情诗,表达了情窦初开的羞涩与深情,实际上并非如此。这首诗还有一个别名《江上赠李龟年》。一代才华横溢的“诗佛”王维,一位多才多艺的顶流音乐家李龟年,一个作词,一个作曲演唱,两个旷世奇才从相识到相知,在见证了唐朝的荣辱兴衰、彼此的得意与落寞后,仍惺惺相惜,矢志不渝地演绎了一段世俗高不可攀的友谊。

王维晚年隐居在蓝田山谷,潜心打造了一处媲美百家岩的“辋川别业”,可耕、可牧、可樵、可渔,风光旖旎,绵延二十多里。他曾写过一首《漆园》:“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暗喻自己和庄子一样没有经国济世的大才,并非恃才傲物而归隐,算是向朝廷和关心他的人做了一个交代。但人们在他的《竹里馆》却窥探到端倪:“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只言片语中,富有即视感的画面似曾相识,人们的脑海里快速回放着熟悉的场景,恍如回到百家岩,想起阮籍的《咏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数千年过去了,大山依然壮美。站上茱萸峰的一刻,魏晋人盛唐诗里深藏着的风骨与深情就像雾一样奔涌而来……

猜你喜欢
山涛云台山嵇康
秋染云台山
登云台山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河南云台山景区旅游发展经验与启示
嵇康 山涛 绝交于江湖,相知于内心
嵇康
“竹林”大哥山涛的为官之道
嵇康“自然和音”的美学意境
“竹林大哥”山涛的为官之道
地质素描
——江苏云台山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