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国际技能竞赛的方案探索*

2024-05-07 20:40殷慧姜俊侠魏志丽曲璐刘贺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4年6期
关键词:参赛队参赛选手竞赛

殷慧 姜俊侠 魏志丽 曲璐 刘贺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深圳 518129

1 技能竞赛对提升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于2022年4月27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大会的贺信中指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1]。2022年10月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广泛深入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完善以世界技能大赛为引领、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为龙头、全国行业和地方各级职业技能竞赛以及专项赛为主体、企业和院校职业技能比赛为基础的中国特色职业技能竞赛体系[2]。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技能竞赛既是提高和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推手。总的来说,竞赛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3]。

1.1 技能大赛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学生参加技能竞赛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做大量的准备。首先,他们需要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融会贯通。因为技能竞赛考查的内容来自具体的工作岗位,综合性特别强。这就要求参赛者不但要在应用中反复检验和理解自己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在验证的过程中由点及线,由线及面地逐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只有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他们才能在竞赛中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并在竞赛中占得先机。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职业素养。其次,他们需要进行大量的实操训练。不仅训练的时间足够长,而且训练的强度也要足够大。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大致经过了三种境界:从“不会”到“学会”,再从“学会”到“掌握”,最后由“掌握”到“熟能生巧”。这正是工匠精神的一种体现。最后,目前单人的技能竞赛项目少之又少,大多数竞赛要求两人或两人以上组队参赛,这就要求参赛选手之间具有非常好的默契和良好的沟通方式。通常竞赛内容的任务比较多,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所以需要多名选手之间明确的分工和默契的配合,才能完成竞赛内容。因此,在日常训练过程中,选手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的培养也很重要。这些都是重要的职业素养。

1.2 技能竞赛能够提升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

指导教师要想辅导好学生,让学生在技能竞赛中取到好成绩就需要从我做起,先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首先,他们需要对技能竞赛的考查内容有很深入的了解。教师可以通过参加企业提供的培训或通过下企业实践更深切地了解企业的发展状态、企业对具体岗位人才的需求以及具体岗位的工作职责。这些都是技能竞赛的考查内容的重要来源。掌握了这些信息,教师指导学生会更加游刃有余。其次,教师需要对技能竞赛涉及的新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参加企业提供的专门培训,教师能够接触行业的新技术。新技术的掌握,不仅能扩展教师的眼界,而且能促进他们对新技术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对新技术的应用场景、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都有了新的认识,这些都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辅导学生参赛。

1.3 技能竞赛能够驱动职业教育的改革

现阶段国家大力推行“岗课赛证”融通,其中“赛”就是指技能竞赛。可见,技能竞赛在驱动职业教育改革方面具有不容小觑的力量。技能竞赛内容依托具体的职业岗位而设计,而且竞赛考核内容每年推陈出新,紧跟技术发展的前沿。因此,通过指导学生参赛,教师对具体岗位的能力要求有了新的认识,提升了自身的技术技能水平。当教师将这些新的认知和新技术融入课程中,改革和完善课程标准,讲授最前沿的技术,才能够真正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所以说,技能竞赛其实是一座桥梁,它连接了职业教育和就业岗位,让学生在两种角色中更自如和顺畅的切换,让教育和就业接轨,为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一个正确的方向。

2 职业教育国际化对技能竞赛提出新的挑战

近年来,中国以“一带一路”倡议、国际产能合作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持续推动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发展。经济发展需要人才支撑,这对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和更大的发展挑战,迫切需要职业院校扩大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校企协同及国际化育人,培养更具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022年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攻坚克难的关键年。2022年职业教育重点工作指出,聚焦“提高质量、提升形象”这两大任务,落实好“三个文件”,突破“五大重点”,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2022年5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新增条款明确规定:“国家鼓励职业教育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支持引进境外优质资源发展职业教育,鼓励有条件的职业教育机构赴境外办学,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学习成果互认。”新职教法是职业教育走出去的发展引领和根本遵循。2022年8月,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积极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持中外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方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加强互学互鉴、共建共享,携手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为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力量。

中外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中外共同参与的技能大赛,如世界技能大赛、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等。通过这些技能竞赛的平台,我国培养的技能选手能够与各国技能高手开展同台竞技,切磋本领,这无疑是提升我国职业技能教育水平的重要路径。

但是开展国际技能竞赛与开展国内技能竞赛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参赛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来到统一的竞赛场地参加竞赛。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参赛院校就地参赛。由此,导致了竞赛过程中参赛队在物理空间上的阻隔。物理空间上的阻隔,对于承办单位来说提出了以下几点挑战。

2.1 克服参赛队在物理空间上的阻隔,保证技能竞赛如期举行是承办单位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

从前,技能竞赛都是在线下举办,各参赛院校的领队带领参赛选手齐聚一堂,共同切磋技术和本领。但是,承办国际赛事,参赛队可能由于各种情况导致不能来到竞赛场地,因此在空间上各参赛队分散于各地。如果参赛选手在空间上不能聚集,那么将采用何种方式为竞赛选手提供切磋技艺的平台,保障赛事的如期举行,是承办单位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2.2 克服裁判与选手在空间上的阻隔,保证技能竞赛公平公正是承办单位所要面对的又一挑战

通常在国内举办技能竞赛时,承办单位会邀请裁判对参赛选手的作品进行评分;仲裁对赛事过程的申诉进行仲裁;督察对整个比赛过程的公平公正进行检查。国际赛事上要邀请国际公认的裁判、督察和仲裁,由于国际裁判、督察和仲裁也有可能无法按时到场进行执裁,因此,可能会出现空间上各参赛队与裁判、督察和仲裁不在同一空间里。如果裁判和参赛选手不在同一个空间,那么如何保障赛事的公平公正是竞赛承办单位要面对的又一大难题。

2.3 克服设备不足的问题,保证竞赛的公平性是承办单位要面对的一大难题

绝大多数技能竞赛的竞赛内容涉及设备操作,但是参赛院校很可能没有购买过相关的设备,因此无法在本地使用竞赛设备。像机器视觉系统应用赛项就有专门的赛用设备,可供参赛者进行相机的选型、安装等硬件操作,以及视觉软件的编写和调试等软件操作。例如,广东省报名参加2021—2022年机器视觉系统应用比赛的37支队伍中,有此赛用设备的队伍不到10支,绝大多数参赛院校是没有购买过赛用设备的。如何保证这些没有赛用设备的队伍也能够有机会与其他选手共同角逐是一大难题。

除上述情况以外,承办单位还要面临职业教育走向国际化开展国际技能竞赛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参考,要在短时间内自行寻找解决方案并充分验证其可行性等其他挑战。

3 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国际技能竞赛的方案探索

笔者所在的学校成功承办了线上比赛。经过前期精心的设计和认真的组织以及几轮预演赛的充分的验证,最终制定了本竞赛的方案。在竞赛日当天此方案得到了顺利实施,竞赛全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监督裁判、执裁裁判、督察、仲裁各司其职,有效保证了赛事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圆满完成了赛事承办的任务,为参赛选手提供了施展技能的舞台。本文将此线上方案与传统的线下方案结合,提出线上线下混合式的国际技能竞赛方案。

3.1 互联网基础设施保障线上竞赛平稳顺畅举行

由于参赛选手不能全部在线下聚集,学校开展线上线下混合的技能竞赛。能够到场参加竞赛的选手按照竞赛承办方的要求在竞赛现场参加线下的角逐。不能到场的竞赛选手在线上参与竞赛。线上竞赛底层的支撑技术就是互联网基础设施,可能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网络不稳定。由于国际化赛事的选手来自不同的国家,因此,在赛前要反复验证参赛选手网络的稳定性。赛前要组织工程师检查网络设施确保网络无故障。

3.2 信息化手段综合运用保障线上线下竞赛公平公正

多种信息化的手段都可被应用于开展线上线下混合的国际性赛事。

3.2.1 使用腾讯会议商业版作为竞赛平台

为了使竞赛过程可监控、可查看、可追溯,可以要求每个参赛队伍使用两个账号登录腾讯会议,分别打开一个摄像头,并命名为全景摄像头和近景摄像头。其中,全景摄像头可以查看参赛选手所在竞赛场地的全局环境,近景摄像头可以查看到选手操作的屏幕。另外,为了让竞赛全程选手之间不产生干扰,还可以使用腾讯会议的分组功能。分组可以看成是一个个的分会场。竞赛过程包括一个主会场和若干个分会场。参赛队按照承办单位的要求有序进入各自的分会场,在分会场开启话筒也不会影响或干扰到其他的参赛队。而且,一个分会场中只显示一个参赛队的两个摄像头拍摄的画面,可以非常清楚的监控参赛现场的情况。为了更好地服务参赛队,承办单位可以为每个分组安排一个监控裁判。监控裁判负责辅助参赛队调整摄像头到符合规定要求的位置,在竞赛过程中提醒参赛队按时提交竞赛结果,在参赛队遇到问题时,及时向主会场反馈等。另外,分会场对于裁判执裁非常方便。执裁裁判可以选择进入或退出任意分会场,便于查看参赛选手的竞赛情况。

3.2.2 使用公共平台发布赛题,保障赛事题目发布的准时高效

职教云是目前高职院校授课的主要平台之一,在高职院校中使用频率较高。承办单位在职教云新建关于竞赛的课程,并且在竞赛日之前邀请参赛队加入课程。赛前,承办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竞赛课程的课程设计模块发布竞赛指南等文件,便于参赛选手练习使用职教云平台查看和下载相关文件。赛中,承办单位的工作人员在赛题启封后,将赛题上传到职教云,供参赛选手下载和查看。赛后,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将竞赛结果上传到职教云的作业栏。承办单位的工作人员在职教云上事先设置好作业开启和关闭的时间,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控制和把握竞赛的进程,准时发布题目,准时收取结果。

3.2.3 理论考核加软件操作规避赛用设备不足的问题

线上线下混合的国际性赛事也要面对赛用设备不足的问题。由于很多参赛院校没有购买赛用设备,参赛队只能使用本地具有的设备参加比赛。考虑到这一点,竞赛专家组可以将竞赛内容进行一下修改,将跟硬件装配相关的考核内容由实践操作改为理论考核。这样一方面可以比较全面地考查参赛选手的知识储备情况,又可以规避赛用设备不足的问题。赛用软件对于参赛队伍来说是可以自行安装的,如果必须使用设备商提供的软件加密设备才能运行的话,那么设备提供商在赛前应紧急赶工制作加密设备并提前邮寄给各参赛队,以保证竞赛过程中每个参赛队都能正常打开和使用软件。

3.2.4 前期验证与后期预演相结合保证方案可行性

在竞赛方案确定后,承办单位应对方案进行几轮验证。首先,邀请本校师生参与方案的验证,包括网络的性能是否可靠,摄像头的位置布放是否合适,腾讯会议和职教云操作是否合理等。在充分暴露问题后,寻求学校信息中心加强网络稳定性服务,寻求腾讯会议和职教云平台技术人员的技术支持。其次,邀请参赛队和裁判长参与赛前预演。由于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比赛没有固定的形式可循,参赛队和裁判长对其中的流程可能并不是很清楚。承办单位要向参赛队和裁判介绍竞赛的每个环节具体要执行的操作。在笔者亲身验证后,发现这一步很关键。经过赛前预演,承办单位总结出竞赛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若干条。在赛前预演结束后,承办单位为参赛队逐一说明这些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演示正确的操作方法,直到所有参赛队对线上竞赛的流程和操作没有疑问为止。在与参赛队交流的过程中,承办单位也应认真听取参赛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完善竞赛规程。所有的努力都为竞赛日正式比赛的顺利举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结束语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开展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势在必行。而开展线上线下混合的国际技能大赛是保障国际性赛事正常实施的一种方法。由于没有成熟的方案可供参考,承办单位应基于各自赛项的特点,提出具有各自特色的比赛实施方案。这对承办单位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承办单位可以借此机会开辟出独创的竞赛模式,同时也是对其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能力的深刻检验。本文探索了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技能竞赛的实施路径,对具体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可行性的方法。本文所提方案经过了事实的检验并受到了参赛院校的一致肯定。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案能够为更多的线上线下混合式竞赛提供借鉴和参考,让技能竞赛不再受时间、地域、环境的限制,为参赛选手提供展示技能的平台而不留遗憾。

猜你喜欢
参赛队参赛选手竞赛
“苏沃洛夫突击”项目圆满收官江麓“战车”助中国队创历史最好成绩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哈哈哈哈……你丑得真别致
最优单循环赛程编程思路及MATLAB实现
“鸟人”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谁有“洪荒之力”里约奥运会收入最高的参赛选手
“河东杯”第二届中国对联巅峰对决邀请赛参赛选手介绍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