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忠诚战士

2024-05-08 23:29胡占明
军嫂 2024年4期
关键词:李秀英边区根据地

胡占明

胡全忠,又名胡一臣,胡戈臣,1920年7月出生于湖北省随州市大山乡龙潭村。1937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革命活动。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奉命打入敌人内部,在隐蔽战线开展秘密革命活动。1941年8月,因身份暴露回到鄂豫边区根据地。1942年9月,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胡全忠用忠诚、勇敢和智慧实践了自己的入党誓言,在当地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打入敌人内部

因少时家贫读不起书,直至11岁时,胡全忠才靠放牛砍柴换钱上学,读了三年私塾。后来,他到环潭镇“泰兴和”茶馆当学徒,同时到共产党员赵瑞武所办的任氏祠学堂半工半读。在赵瑞武、胡秀清等共产党员的引导下,他与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组成“同窗社”,秘密阅读了许多革命书籍。

胡全忠的家乡大狼山,是鄂豫抗日根据地通往鄂北的必经通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上级党组织要求胡全忠一定要设法掌握当地基层政权,确保通道畅通。经过深入谋划和巧妙安排,胡全忠不仅当上了铁李寨村的保长,还帮助另一名地下党员陈福斋当上了蜂洞冲村的保长。上级党组织立即在这两个村成立了党支部,并增补胡全忠为区党委委员,全面负责这两个村的工作。不久,上级又把随北地下交通联络中心站设到了铁李寨,使得这里成了中共在随北地区的地下堡垒。

此时,大狼山地区先后进驻了国民党一二五师后勤部、保安九团和顽军六纵队等重兵。其中,保九团实力最强,反共最顽固。他们在鄂北通往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路上,设立了四道检查站,卡住了这条交通要道的咽喉。为了保证地下交通线的畅通,胡全忠带领同志们开展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斗争。

一天深夜,胡全忠带领地下武装假扮成土匪,夜袭保九团的驻地财神庙,打死了作恶多端的一名副官和一名排长,极大地震慑了敌人。同时,他又让乡长席相卿(我党统战对象)到县政府状告保九团勾结土匪抢劫百姓,扰乱治安。而国民党的几个部队之间,当时也相互告状,一时间闹得乌烟瘴气。最后,国民党的专署不得不将保九团调防了事。从此,铁李寨成了我党名副其实的地下交通中心站。

建设地下堡垒

1939 年10月,我党掌握的国民党随县守备第五中队暴露,情况十分危急,中共随枣地委根据鄂豫边区党委指示,要求胡全忠确保将这支队伍拉出来并完整护送到解放区。

在上级党组织的全力支援配合下,胡全忠采取化整为零、人枪分离、分批行动、统一出发等方法,经过三天三夜的周密策划和紧急行动,终于赶在敌人动手前,将这支近百人的队伍从环潭镇转移到了铁李寨,又紧急为部队准备好行军路线和粮食,还将前一段打土匪缴获的一批枪支弹药,一并交由队伍转运到边区根据地。

经过深入细致的工作,这支队伍最后顺利到达了根据地并立即编入了作战部队,为边区早期的发展壮大增添了一支生力军。

还有一次,中共鄂西北区委书记王翰带领5名同志到随南根据地。由于其中有2名女同志,而必经之地的鲍家巷乡板凳岭有顽军一二五师设的哨卡且盘查很严,如果贸然过关危险很大。

怎么办?胡全忠先是安排王翰等人休息,并派了十几名党员轮流站岗确保安全,自己跑到鲍家巷一带去侦察敌情。正巧了解到,第二天乡长鲍宾如的儿子结婚,方圆二十里的人都会来喝喜酒。

湖北随州新四军第五师九口堰纪念馆。

胡全忠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原来,鲍宾如是开明士绅,早就是我党的抗日统战对象。胡全忠立即面见鲍宾如,话中有话地表明有几位“特殊”的朋友要前来贺喜。鲍宾如心领神会,马上送出几份大红请柬,请胡保长立即请“长官”光临。

第二天上午,胡全忠安排王翰等人化装成两对阔老板夫妇,用滑竿抬着,并带上喇叭队,一路上吹吹打打来到国民党一二五师的最后一道防线——板凳岭检查站。

不等敌军盘问,胡全忠就拿出“长官”到鲍家赴宴的大红请柬,敌哨兵一见这阵势,哪敢多问,连忙开闸放行。

就这样,在热闹的鼓乐和欢笑声中,王翰一行大摇大摆地通过了检查站,有惊无险安全到达根据地。

筹集枪支弹药

随着边区抗日根据地快速发展,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也迅速扩大,尽快搞到一批枪支弹药成了当务之急。

接到任务后,胡全忠立即召开两个支部的联席扩大会议,大家群策群力分析情况之后,确定了三条落实措施:一是“筹”,以保长身份打着防土匪的名义,公开到各地主家摊派,有枪的限期交枪,没枪的出钱统一购枪;二是“购”,发动党员通过各种渠道设法筹措现款,加上向地主家摊派的钱款,通过关系向顽军私下购买枪支弹药;三是“夺”,如铁李寨村邻近的黑豆冲村,有个大地主叫毛二虎,家有5支枪,几次派人上门动员就是不交。

这天夜晚,胡全忠在湾子外面指挥,十几名外地同志翻墙进入毛家大院,趁他的护院家丁睡觉之机,冲入炮楼缴获了5支枪和百余发子弹。

说来也巧,就在这时,县保安大队的中队长张东先监守自盗,偷了大队20多支枪和1000多发子弹,悄悄找到胡全忠,商量要寄放在他家,等风声过了伺机变卖换钱。

胡全忠将计就计,满口答应代为保管,让张东先绝对放心;同时来了个“掉包计”,将20支不能使用的报废枪埋在了水沟里。

两个月后,张东先兴冲冲地前来取枪,待胡全忠将他领到埋枪处挖开水沟一看顿时傻了眼,眼前全是生满了铁锈的“烧火棍”。

张东先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一个劲地埋怨胡保長没有保管好枪太不仗义了。胡全忠淡淡一笑说:“老兄,实不相瞒,我保管这批枪可是担了极大风险,一怕县署追查,二怕新四军游击队袭击,三怕土匪来抢,若不藏在这里,恐怕连这几根烧火棍也见不着了哩。”

看着张东先苦着脸懊悔的样子,胡全忠話锋一转:“不过我也确实没有保管好,看在兄弟份上,我赔老兄100块大洋如何?”

张东先一听喜出望外,直夸胡保长够朋友。

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工作,胡全忠筹到了步枪81支,子弹5000多发。他立即组织了一支上百人的运枪队,突破敌军多道防线,将人和枪安全护送到了根据地。

洒尽一腔热血

1942年8月,胡全忠调入豫鄂边区主力部队新四军五师十五旅四十五团,任三营副教导员、代理教导员兼八连指导员。同年9月,新四军五师主力抓住战机,在湖北省礼北地区(现大悟县)组织进行了歼灭顽军保四旅的战役。

四十五团的任务,是率领鄂中地区武装就地牵制敌人,打敌增援。胡全忠率三营在小花岭一带修筑工事进行阻击作战。

战斗打响后,三营面对的是暂一师的一个正规团,敌人不仅兵力数倍于我,而且装备有重武器,阻击战打得十分艰难。胡全忠率领全营官兵不畏强敌,奋勇作战,一连打退敌人11次进攻,歼灭敌军200多人。

但三营也损失很大,胡全忠直接指挥的八连打得已不足一个排。在战斗的最后阶段,敌人集中兵力向八连阵地发起了最后的进攻。

就在敌人即将突破我方阵地的紧要关头,八连的机枪手中弹牺牲,胡全忠接过机枪猛烈扫射,打得敌人抬不起头来,被死死压制在阵地前沿。

突然,一颗手榴弹横飞过来,落在一名战士脚下。胡全忠一把将战士推开,手榴弹随后爆炸,来不及躲闪的他倒在了血泊中。

胡全忠牺牲时,年仅22岁。

战斗结束后,战友们含着泪水将胡全忠的遗体安葬在小花岭山脚下,并在墓前立碑:“党的忠诚战士胡一臣之墓”。

胡全忠的妻子李秀英,在边区第二军分区野战医院担任护理员。胡全忠牺牲时,他们的儿子尚不满周岁。军分区首长考虑到部队作战频繁,环境恶劣,为了保护胡全忠的遗孤,曾建议李秀英暂离部队一段时间,回家将孩子抚养稍大些再归队。可李秀英坚定地说:“全忠已经牺牲,我留在部队加倍工作,养好孩子,就是为全忠报仇。”

李秀英每天背着孩子,照常抢运伤员,为伤员喂饭喂水,洗绷带,倒粪便,脏活、累活抢着干,多次受到军分区嘉奖。

次年春,第二军分区部队在湖北应城一带与日军作战,李秀英背着孩子到前线抢运伤员时,遭遇日军飞机轰炸,母子俩不幸一起中弹牺牲,遗骨被当地群众就地掩埋,至今未能找到。

(摘自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铁流》第37集,有删节)

编辑/李颖

猜你喜欢
李秀英边区根据地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按摩秧歌扭起来
也谈声乐教学中的几个技术问题
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
梦中的世界
徐向前重视川陕根据地有线电通信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助妻安乐死犯下谋杀罪
战斗在皖浙赣边区的刘毓标
陂孝礼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
《中共闽浙赣边区史》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