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问答

2024-05-09 02:35
商周刊 2024年9期
关键词:成功人士钱学森知识点

主持人:感谢钱教授为我们带来的非常精彩的讲座。相信大家都听过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我相信我们学校的很多学生对“钱学森之问”都是非常感兴趣的。大家在听讲座的过程中肯定也产生了许多的问题,要向钱教授请教。

学生:钱教授,请问您认为我们在学习中应该如何践行钱学森精神中的“严谨”精神呢?

钱永刚:我想给你们一个建议,我觉得我们可以找一些社会成功人士的回忆和传记,来看看这些社会成功人士在他们的人生当中,他们遇到困难是怎么想的,他们是怎么做的,从这些成功人士的经验中汲取营养,我想这是一个古今中外都很不错的方法。我推荐给你们。

學生:钱教授好,我们都知道家风、家教对于成长的重要性,我想问问您作为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儿子,您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有没有受到钱老潜移默化的影响,才决定走上了您今天从事的道路呢?

钱永刚:我下面的话可能让你略感失望。谈起这个话题,我首先要说一句话,在我心目中,我的父母不是非常称职。在我上大学以前,我的父母对我的学业基本上不太过问,他们有一个底线就是你只要不得3分、2分就可以。所以那个时候我觉得挺爽。不像我的同学,他们有的时候来上课闷闷不乐,一问原来是昨天晚上挨训了,甚至女孩子说到自己父母的时候流下了难过的眼泪。看到这个的时候,我还暗自高兴,我说还是我的父母好,不管我,让我自由自在。我就是在这么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中成长的。

我记得我初二的时候被班主任叫去训话,我一边往老师办公室里走,一边琢磨,我这阵子表现挺好,没做错什么事,怎么还把我叫去?到了办公室,老师把我的成绩册拿来,往我面前一摆,“钱永刚,你看看这个成绩册有没有什么问题?”我看了看成绩册,5分居多,4分也有几个,没有3分的,更没有2分的,我就觉得好像没问题。老师的一句话让我记了一辈子,他说:“没有问题就是有问题。你的家庭环境是优越的,你不是像别的同学家里,放了学回到家还要做很多家务,你回去以后饭是现成的,像你这样的条件,你还不给我念成全5分,是不是反映咱们自身的要求低了点?”那确实。老师也不再多说:“行了,我就说这么多,回去想想。这个学期末,消灭4分,做到全5分。”然后就让我走了。

回到家里我就在琢磨,对班主任的这个要求,我该怎么办呢?也正巧,那一天我记得很清楚,我父亲大概比较轻松,所以一起吃完饭以后,愿意跟自己孩子聊聊天,他一看我这低着头,他就说:“怎么回事?说两句,又遇到什么事了,说出来听听。”我说:“爸,今天我被班主任叫去训了一顿话。”我爸爸一听紧张了,“你又犯什么错了?”我就说:“爸,你放心,班主任把我叫去批评我,说我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不高。让我消灭4分,到期末全5分。”我说完了,我爸爸嘿嘿一笑,什么也没说,走了。我就想,既然老师这么要求,咱们就听老师话吧,确实那一两个月我很努力,到期末成绩出来,全5分。拿着这成绩册,自己也略微得意,给父母看,全5分。我妈妈看了以后,“长大了,懂事了,知道用功了,不错。”这个时候你们猜猜我爸爸说了些什么?我爸爸又是嘿嘿一笑,说了一句让我至今都不忘的话:“我看有几个4分也挺好”,我说:“爸,上回我跟你说你不吭声,要早知道我就不那么卖力气了。”

我这个故事就讲到这儿。这里并非是想说我爸爸是“放羊”似的管理,孩子爱怎么念怎么念,对于课本上的知识,他认为有几个4分是可以容忍的。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影响,鼓励我多读课外书。我小时候对于父母的这种鼓励并不太懂,但是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步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读书是保证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能够走得更远、走得更好、走得更高的基本前提,一个人如果不读书,没有一定的阅读量,人生不会出彩。

学生:钱教授好!不管是您还是您父亲,据我所知都是学物理的,现在对于我们高中生而言,尤其我是学理科的,物理显得特别重要,但也特别难。我想问的是,我们现在学到的物理知识,跟将来的应用到底有多大差距?另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现在做这么难的题,将来在应用上会不会真正有帮助?

钱永刚:我觉得可能你要树立这么一个信念,我们学一门课程不仅仅是单纯为了掌握这门课程的知识点,会运用。如果你这么认识一门课程的话,我倒是要提醒你,这个观点值得商榷。我们应该树立这种信念,就是我们今天无论学习哪一门课程知识,掌握知识点仅仅是一个目的,但是在这个目的之后,是通过知识点的学习,逐步培养我们的聪明才智。如果学习了知识,你还傻乎乎,基本可以说你不用学了,没用。

而你刚才说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我们现在教育当中有待改进的地方,我们现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包括家长,都憧憬着如何让我们的学生、让我的孩子变得聪明,将来能够有点创新能力,为我们这个社会做一点贡献,这个目的很好,这个无可指摘。但是如何让你聪明,如何让你有创新能力?我提出来供你参考,不是说知识越多,你就越聪明,我们很多人对这个是有误解的,认为知识越多,聪明自然而然就有了,我认为这是胡扯。甚至我们可以这样讲,聪明与否与知识多少无关,那么这位同学,你就要问了,你既然这么说,我们就什么知识都不学了吗?不是,我们是要通过知识的学习来培养自己的联想能力,一个人,你没有联想能力,谈何聪明?你学了半天物理知识,考试考满分,但是老师教什么你会什么,老师不教的你就不会,实际上这种学生有什么用?没有用。

(本刊编辑王振麟根据嘉宾演讲速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猜你喜欢
成功人士钱学森知识点
钱学森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钱学森:四菜一汤就挺好
成功人士的就寝习惯
成功人士
关于G20 的知识点
钱学森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but you probably won’t like th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