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鼓舞 走向民间的道教舞蹈

2024-05-09 20:32李说
走向世界 2024年18期
关键词:栖霞胶东民间舞蹈

李说

素有“胶东屋脊”之称的栖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道教全真宗师丘处机的故乡。浓厚的道教文化氛围孕育了八卦鼓舞。八卦鼓舞,以八卦推演,有道的玄机;其鼓声嘹亮,有舞的韵律。八卦鼓舞在胶东民间生根发芽,繁衍流传,成为齐鲁大地民间舞蹈的瑰宝,中国道教文化的奇葩,已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卦鼓舞是传统的道教斋醮仪式与传统的中华武术相融合而产生的,是山东省唯一属于道教文化的广场舞蹈表演艺术。

八卦鼓舞源远流长,它的产生与发展和栖霞的地理环境、民风民俗、文化背景有密切联系。早在数百年前,栖霞就是远近闻名的道教圣地,道教全真派宗师丘处机曾在栖霞建立了三处全国著名的道观,其中为纪念王重阳而建的重阳宫坐落于庙后镇上林家村附近,其规模宏伟,有房屋上百间,故又称“百间观”。重阳宫鼎盛之时,道士达百人之多,声势浩大。元代以降,栖霞的道教活动十分兴旺,道观的主要活动就是祭神祭祖和举行宗教仪式等。道教以阴阳观认识世界,八卦来自于阴阳,阴阳是八卦的核心,在举行宗教仪式(做道场)的过程中,需要鼓乐配合,于是八卦鼓舞便应运而生了。

早期的八卦鼓舞内容丰富,形式严谨,其核心由八个卦位和东西南北中五个正位组成,作用是祭祖、祈福、辟邪等。道教的这种仪式正好契合了当时农民祈求风调雨顺的愿望和理想,得到民众的认可与追捧,于是八卦鼓舞由圣坛走向民间,进入广大民众的生活。栖霞民间习武练武盛行,于是传统武术中的某些动作、武步及服饰等元素被八卦鼓舞所吸纳,交互融合,逐步形成了现在的八卦鼓舞。

走出道观、进入民间的八卦鼓舞多在每年的腊月准备,正月演出,春耕前结束。八卦鼓舞在本村演出时,先到庙宇拜神祭祀,然后到各家各户击鼓祝福。各家各户配备鞭炮、香烟、糖果欢迎答谢。同时,也到当地较大的庙会、山会、乡集等和受邀于外村、外县,或参加一些大型活動。清末民初的林日普,是上林家村西村的会首,为近代八卦鼓舞的领军人物,他带领八卦舞队活跃在当地和周边一带,远近闻名。八卦鼓舞已深深扎根于当地民众之中,成为栖霞声望很高、影响很大的民间艺术活动,也是山东民间舞蹈中不可多得、独具特色的道教舞蹈。

八卦鼓舞是一种集鼓与舞于一体的综合民间艺术形式,主要流传于栖霞与福山交界的庙后镇一带,现庙后镇上林家村仍有传人。

八卦鼓舞为男女对舞。由男、女各8人组成,男为壮年,挎八卦鼓于腰前,左手扶鼓,右手持鼓槌。鼓槌内镶三四枚或五六枚铜钱,击打时铜钱相击,发出沙沙的声音,和咚咚的鼓声交织相融,汇成一种特殊而神秘的视听效果。女青年双手握圆形平顶古铜色伞。八卦鼓舞纯为男女对舞,不加入任何其他人物,这就使八卦鼓舞具有了阴阳之分、乾坤之别的基本特征。道具也具有阳刚阴柔的特点,体现了鼓为主、伞为副,相辅相成、相映成趣的艺术特点。

八卦鼓舞的基本步法为禹步。“禹步”就是夏禹之步(相传为夏禹祭祀天地、山川、神祇祖先和求神问卜时所跳的舞步),其步法为前举左,右过左,左就右,次举右,此步法可快可慢,可强可弱,俗称“踩八卦”。此外,还有滑步、双滑步、连步等。

踩八卦的基本特点为:轻、飘、蹲、转。在其舞蹈的律动中,脚要弹,膝要颤,蹲要旋,转要反。在整个舞蹈过程中,特别到了舞蹈高潮时,击鼓和持伞者还要呼喊出“嗬、咳”或“呜、咳”的声音。此时,乐队的笙、管子、弦乐和打击乐与八卦鼓声汇成震耳欲聋的声响,气氛极为热烈,气势震撼天地。

八卦鼓舞的步法是以八卦的八种卦位、以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为定向。卦位和定向按照八卦中的阳刚阴柔、阳实阴虚、阳开阴合、阳大阴小、阳强阴弱、阳明阴暗等等,通过人体动作的动与静、大与小、左与右、高与低、上与下的反差来体现舞蹈的韵律。同时,加之舞蹈中的节奏变化,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快慢强弱、长短高低等制约和展现舞蹈中的种种变化,形成了丰富多彩、激昂热烈、振奋人心的艺术魅力,从而使八卦鼓舞长久流传,至今不衰。

八卦鼓舞队形变化较为简单,常出现的有八条街、双龙吐须、辫麻花、单串花、双串花、按波花等。在队形变换中,都要以圆为中心,左旋必右转,转要回圆,圆中见转,凸显出八卦鼓舞极其鲜明的艺术特色。

八卦鼓舞的服装、道具非常讲究,是鼓舞的重要组成部分,给鼓舞的表演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和迷人的魅力。所用器乐以管子、箫等为主奏乐器,笙、唢呐、鼓、钟、铙、钹、铃子、木鱼等为伴奏乐器,起到了极佳的伴奏效果。

八卦鼓舞作为一种由道教文化衍生出来的地方民间舞蹈,经历了从萌芽到成熟的漫长发展过程,其间一代又一代的优秀艺人勤学苦练、口传心授,使之连绵相承、流传不辍,成为山东民间舞蹈的瑰宝,具有极其珍贵的价值。

八卦鼓舞历史悠久,表演形式独特,道教色彩浓厚。它的丰富内容、基本特征、艺术魅力及其传承历史,不仅在山东舞蹈史上绝无仅有、独此一家,在全国也独树一帜、殊为鲜见。八卦鼓舞对丰富和完善山东乃至中国民间舞蹈史,都有着不可替代的贡献。道教音乐与民族音乐紧密相关,胶东全真道曲与胶东民间音乐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形成了胶东道教音乐的独特风格,也为八卦鼓舞的伴奏带来丰富元素。这为研究中国道教音乐、民间音乐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和范本。

八卦鼓舞是人們祈求平安、追求幸福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是一种老少皆宜的活动,好看易学,朴实无华,适宜在农村基层演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通俗性和娱乐性。发掘、抢救、保护、弘扬八卦鼓舞,对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人们对平安美好生活的向往,构建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Qixia, known as “Roof of Jiaodong”, has a long history and is blessed with outstanding people and natural resources. It is the hometown of Qiu Chuji, the patriarch of the Quanzhen Taoist sect. The rich Taoist culture has nurtured Bagua Drum Dance, which not only possesses the rhythmic movements of dances for loud and clear drum beats but also embodies the principles of Taoism because its dance steps followed the changes of the Eight Trigrams (Ba Gua). Having taken root in Jiaodong, Bagua Drum Dance is now a widely-spread treasure of folk dance in Shandong and a marvel of Chinese Taoist culture, and has been included in the second batch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

As a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Taoist rite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artial arts, Bagua Drum Dance is the only square dance performance art that belongs to the Taoist culture in Shandong Province.

猜你喜欢
栖霞胶东民间舞蹈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胶东面塑——花饽饽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丘陵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规划探讨——以栖霞古镇都村为例
诞生于抗战时期的胶东育儿所
赵学敏书法作品
赵学敏书法作品
胶东徐福文化旅游的开发利用研究
胶东沿海的“妈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