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音之旅

2024-07-12 12:43王澍
人民音乐 2024年6期
关键词:王磊演奏家器乐

笙,这件与中华文明共生共长的乐器,早已潜入中国传统文化,自皇家宫闱至民间市井乃至宗教道场,深厚的文化积淀与广泛的适应性使其成为滋养万乐之器。2023年7月3日,“笙音之旅”——王磊笙专场音乐会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笙演奏家王磊携手指挥家马帅、大提琴演奏家赵旭阳、打击乐演奏家陈冰野、钢琴演奏家张诗乐及扬琴演奏家马英俊,与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学生联袂演出,共同呈现了笙在传统与现代交汇中的艺术革新与文化传承。

王磊为本场音乐会甄选的六首作品展现了笙作为独奏乐器于20世纪下半叶至今,于不同阶段的艺术特征与演变轨迹,涵盖独奏、室内乐、协奏和笙群等多种组合形式,呈现出民间艺术和现代意象等多重文化内涵,是笙在当代演奏实践中探索创新的阶段性总结。

一、音乐会素描

20世纪50年代以降, 随着新型民族管弦乐队的创立与发展,笙在民族器乐领域迎来了新契机。在这一时期,笙的材质、结构、音域和音色等关键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主要得益于演奏家在乐器改良、技术创新和音乐创作方面的持续探索。王磊以阎海登的《晋调》(1960)作为音乐会开场曲目,这部作品不仅体现了阎海登作为演奏家在笙的器乐创作上的卓越才华,也展现了他在技巧革新和器乐改革方面的显著成就。王磊采用圆抱式24簧传统笙,运用和音、单音、吐音、花舌、指颤、腹颤等技巧,再现了作品中对笙演奏技巧的深化与拓展。特别是,他通过历音模仿山西梆子中“二弦”的滑音并巧妙地融入花舌技巧,这不仅解决了笙在演奏连音上的难题,更将笙的音色与戏曲音乐的节奏变化结合,展现了笙作为独奏乐器的表现力和模仿能力。由笙演奏家牟善平与作曲家肖江共同创作的《微山湖船歌》(1984),通过湖水金波、摇橹歌、帆号、撒网歌等四个乐段构建了音乐的叙事框架。王磊的演奏再现了微山湖的自然景观与渔民的日常劳作,运用笙的舌颤音来模拟湖水波动,通过花舌、顿气和倚音等技巧将渔民的劳作场景化为音乐语言,使现场听众明显感受到渔民摇橹时的生动摇摆状态。牟善平创立的“三大气”技巧——锯气、顿气、剁气,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而王磊的演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顿吐与舌颤结合,为笙的传统演奏技法带来了新的表现维度。

20世纪80年代, 西方现代派作曲技术理论涌入中国,推动了学院派作曲家对中国传统音乐的革新,笙的创作队伍逐渐出现由演奏家向专业作曲家的转变。新一代的创作者们广泛汲取多种艺术灵感,深入探索笙的多重表现空间,带来更为深刻的艺术诠释。音乐会上,笙、大提琴与打击乐《天际风声》(贾国平,2002)以海子的诗歌《九月》(1986)启发音乐意象,作曲家将诗中的字数与汉字笔画为参数,提取出多种节奏数列并将之赋予不同的乐器,形成乐器之间的节奏多重对位。笙作为这部作品的灵魂,连绵不绝,忽近忽远的声效,为观众呈现出辽阔寂寥的时空背景。王磊在高音区运用大量传统笙的口部 “呼舌”技巧模仿风声(类似弹拨乐器轮指的音效),与大提琴在高音区上的泛音交相呼应,充分展现出诗歌中“ 天际之风”的隐喻,值得一提的是,乐曲结束前大提琴独奏的《穆色列》(原为马头琴独奏曲)曲调又将我们从无垠的天际拉入到辽阔的草原,带领观众遨游天地,俯瞰历史。

传统笙与乐队协奏曲《万里行》( 郝维亚, 2016) 由中央音乐学院“新丝绸之路计划”委约,音乐的创作有感于佛教自西向东,涓涓细流般在丝绸之路上如来如往的交汇。整部作品由开场时笙与乐队描画的空寂悠远到中段音响的逐步叠加再到最后的壮阔恢宏,象征佛教文化在丝绸之路上的广泛传播与发扬光大。传统笙既是宫廷与世俗音乐中广泛使用的礼器, 也是佛教用乐中必不可少的法器,在北魏至今的历代佛教壁画、雕塑中均可见到笙的身影。音乐会中,王磊的演奏异常精彩,他于笙的持续和音中夹杂着若隐若现的不协和音,这一特殊音效将观众带入历史的现场,孤独、冷风、枯草等意向,既视感十足,作品结束前乐队合奏的层层声浪与笙在同一音高上的多种节奏及技巧变换交相呼应,将音乐情绪推至高潮。

笙协奏曲《钟笙》(谢文辉,2021,钢琴协奏版)的创作灵感源于古乐与钟声,作品以层层叠叠、绵延不绝的长线条音丛为基石,展现钟声回荡后余音缭绕的深远意境与庄重静谧的氛围。两件乐器交错呼应,王磊在柱式和声的演奏中细腻勾勒出钟声不断敲响的音响效果,使整部作品充满了动态与活力。

近年来,我国民族器乐创作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自我探索,力图超越西方音乐范式的框架,寻求更深层次的文化自觉,向内回溯,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表达方式,确立自身的艺术语言和文化定位。这一变革促使民族器乐领域涌现出族群自觉,如笛、阮、扬琴、琵琶等成立各自的族群乐队。这些新型室内乐团不仅丰富了民族器乐的表现力,也拓宽了其声音质感的维度。笙群作为一种新的室内乐组合类型,在近几年的舞台上逐渐显现出独有的艺术魄力,音乐会的压轴之作笙群与乐队《塔海》正是这一组合类型的代表作品。该作品出自王云飞的民族管弦乐曲《雄安》(2023) 第三乐章, 作品通过高音笙、中音笙、低音笙组成的笙群与乐队的紧密协作,艺术化地再现了雄安新区从乡村到现代化城市建设转型的生动场景。王磊演奏的高音笙以拱形旋律为先导,犹如雄安新区破土而出的勃勃生机,随着演奏的逐步深入,笙群构建出多声部交织的丰富音乐层次,层层叠加的音响与乐队共同营造出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塔吊所组成的 “塔海”壮丽景象,传递出对雄安新区未来的美好期许。

二、笙器与笙韵

笙器的形制演变,其过程不仅映射出对时代脉动的敏感捕捉,也体现了对音乐表达的内在需求。先秦时期,笙以竹管和自然材料制成的簧片为特征,体现了早期对于自然声响的模仿与崇拜。进入汉代,随着制造技术的进步,簧片的使用标志着笙结构的一个重要发展,它提供了更为稳定和丰富的音色。日本正仓院收藏的唐代十七簧笙,则见证了笙的精湛工艺。直至20世纪, 西方音乐闯入中国,笙戴上金属盔甲,安装上一根根高耸的金属扩音管,增加的笙苗与按键能够演奏出规整的十二音列,终于,笙器自此拉开了现代性的序幕。在本场音乐会中,乐曲《钟笙》中的现代和声与颗粒性极强且超快节奏不但是对王磊的演奏技术提出了极高要求,也是对笙器的巨大考验。以十二音体系排列的笙苗音位所带来的和弦演奏以及发音更快的“波姆”按键结构所能做到的精准细密的节奏,都赋予了笙以现代音乐色彩,笙与吹笙者在适应西方音乐的过程中始终强调个性的彰显,不断探寻音响属性的潜在边界。

然而,若仅将笙视作能够输出精确节奏和标准发音的工具,则无疑是对其深厚文化内涵的忽视,使其沦为徒有传统乐器之名而无其实的容器。因此,保留传统音韵、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情感内涵显得至关重要。然而,音韵究竟何在?音乐所传递的信息远非简单的语义所能穷尽,更遑论其中潜藏的音韵之美,它们深藏在演奏者每一次呼吸的起伏之中,流淌在每一段旋律的转折之处。演奏家对韵律与内涵的把握,更多地依赖于演奏者的主观体悟与感受,它们与演奏者的心灵状态、情感体验紧密相依,共同构成了演奏家技艺与内涵的真实体现。

在与作曲家合作时,国际性视野和创新性音乐思维为王磊对笙的精神意象和传统技法的把握提供了诸多助益。《万里行》创作前期,郝维亚与王磊深度交流,决定采用传统笙演奏,以便符合佛教用乐的历史事实。初稿完成后,郝维亚找到王磊试奏,共同打磨。王磊将笙韵融于演奏,使之走出传统音乐之阈限,他在作品中加入叠加音、打音、花舌和腹颤音等传统演奏技法并标识在乐谱上,使旋律更为肆意流淌。

三、“笙笙”不息

在本场音乐会中,青年学子身影频现,而回顾往昔,专业院校中的知笙人与习笙者曾一度寥寥无几。原因有二:其一,笙的流派甚少;其二,笙学科的起步晚。

众所周知,能够在不同的地理文化区域内经过长时间传承发展形成体系化演奏技巧和稳定审美追求是中国传统器乐发展程度的重要标识。拥有数千年深厚历史底蕴的笙为何流派甚少?这源自笙的包容性。俗话道:“管领奏、笛加花、笙铺垫。”笙像一位秉性温和的和事佬,走南闯北,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在中国各地民间器乐合奏中调和各类性格鲜明的乐器。正是笙的“平和”“中庸”之声音性状,使之长期作为伴奏乐器难以形成流派,也使我们一直忽略了它的存在。笙随着中庸之道一同深入乡野,滋养万乐,渐渐湮没于花团锦簇的繁弦急管之外。

笙专业在音乐学科建设中起步较晚。中央音乐学院成立初期以琵琶和二胡教学为主,直至1 9 6 4 年民乐系成立, 笙才作为辅修的第二专业出现。在几代师生的开拓探索之下逐渐形成笙的系统化培养体系。在基础教育阶段,着重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传统笙曲,精确掌握演奏技法;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后,注重培养学生在独奏与乐队合作方面的能力,通过大师课、讲座和音乐会等多种形式,以及接触作曲家新作品的机会,全面提升学生对传统精髓的理解和现代作品的演绎能力。笙专业的这种人才培养理念,也是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一贯秉持的学生为本、实践为重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

短短几十年间,民族器乐演奏专业源起于传统,依托于高校,面向世界,已具备了科学训练体系和成熟的培养模式。在此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明晰,民乐发展的目的是构建符合当代时代精神的中国音乐文化。因此,如何从观念层的文化认同辐射至学统层的理论认同与方法层的技术认同,完成传统音乐理论与审美志趣于当代的重构,成为文化生命传承的精神动力,或许王磊的课堂会给我们一些启发。

王磊对笙韵有着独到的理解和领悟。他在教学过程中常设有一个读谱环节,与学生一同视唱乐谱,对旋律的表现、音符的起止、乐句的呼吸和手指末节的细微变化都予以关注分析。这与中国传统音乐传承过程中的“口传心授”不谋而合,谱面不多的工尺谱字在老师傅的“哼哈”中钩沉出谱面上没有的“音”以形成完整的曲调,而吹奏出的音符又比韵唱出来的谱字多了许多。王磊在现代演奏和专业教学中沿用这一传统经典教学方法,先视谱,再哼唱,后演奏,经过层层加码,简洁谱字变得细密如雨,一层层信息随旋律倾泻而出。王磊对于传统文化的自觉不止于笙韵,更是对内嵌于传统音乐逻辑、传承与演奏等各方面的理性思维的自觉与维护。当民间音乐传承链条之一的传统韵唱楔入当代专业音乐学院的教育当中,象牙塔的墙壁裂开了一条缝,千百年的中华音韵与乡野风采由此进入。

除了眼光向内的自我提升,还要将目光投向世界。为此,王磊还深度参与了中央音乐学院与巴德音乐学院联合创办的中国民族器乐表演专业国际学位项目。该项目突破性地引入国外高校参与民族器乐演奏领域的教育,为中国传统乐器的国际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结语

乘着“笙音”的翅膀穿越到北宋,此时东京皇府丝篁鼎沸, 词人万俟咏以“ 万年世代,一部笙簧”① 的诗意笔触描绘此刻的夜宴莺歌,共唱新词的华丽场景。而今,同样的皇家园林,这一部笙簧音乐会横跨春秋,徐徐展开山川江河的壮阔图卷,传递不同水土的地方风格,最终呈现出新时代意气昂扬、蓬勃向上的众生群像。在笙音的引领下,我们看到了人的力量,也看到了笙的魅力。

王澍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荣英涛)

猜你喜欢
王磊演奏家器乐
Structure of continuous matrix product operator for transverse field Ising model: An analytic and numerical study
演奏家
民族器乐的传统与当代演释
Carriage to eternity: image of death in Dickinson and Donne
不再被“圆”困住
谈器乐在初中音乐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根本停不下来”
笛子演奏家
关于举办“学院奖全国高等院校器乐比赛”的通知
略谈器乐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以《金孔雀轻轻跳》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