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思瑜
摘要:孩子苦恼于班级内盛行的“摆烂”文化,不敢努力,害怕被贴上“卷”的标签,家长该如何引导他们走出困境?首先要弄清现象背后的缘由——因为想要融入同伴群体而错把努力当成内卷,引导孩子及时调整不合理信念;其次,了解行为背后的意图——“摆烂”文化背后是孩子对自我价值的保护,引导孩子积极归因,保护自我价值;最后,通过成长型思维的培养,引导孩子相信人的智力、能力、技能和天赋是可以进一步发展的。
关键词:“摆烂”文化;自我价值;积极归因;成长型思维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4)20-0073-03
朋友的孩子考上了一所重点中学。小姑娘刚进学校的时候动力满满,但是班上的同学总是高喊着摆烂、躺平,她很受困扰。最近她的朋友小兰经常问她,“你怎么这么卷?不累吗?”每次被问的时候,她会立刻变得局促、尴尬,有些不知所措,那一瞬间说不上是羞愧还是其他什么,只想遁地而逃。有一天做早操的时候,小兰拉着她,指着队伍后面正在背英语单词的小刚,一脸嫌弃地说道:“你看他,最近也太卷了,连做操排队都在背英语单词,‘卷王本王吧。”以至于这之后,每当小兰走近她的座位,她都会下意识地合上手头的课本或者笔记,每次学习的时候都好像做贼心虚,好几次回家都愁容满面的……
每每听到这些,朋友心疼又无奈,想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所谓“内卷”,又不知道从何说起,说着说着就是老生常谈的那些“肯定要努力的”,结果孩子不爱听,有时候还会起争执。她既担心孩子会因为同伴压力不再努力,真的摆烂,又害怕人际关系中的这些矛盾会最终导致自家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学期过去一半,朋友把孩子带到我这里,让我看看孩子目前的心理状况,能不能引导她正确看待“内卷”,走出“摆烂困境”,不要受身边同学影响,以及作为家长,他们能帮忙做些什么。
通过与孩子的会谈,我发现女孩很上进,也愿意表达。她坦承了自己目前的矛盾:愿意努力但又不想合群,担心同学觉得自己太“卷”因而不喜欢自己。会谈中,我发现她有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混淆了努力和内卷的含义,常常会因为不想被同伴排挤而出现一些从众行为,让自己很矛盾。尽管如此,孩子到目前为止呈现出来的都是成长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做到求同存异。她依旧在努力,只是苦恼于同学给她贴上的标签,她想知道该怎么平衡。这样的烦恼是人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我们都是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成熟的。
当孩子遇到类似的困境,家长应该如何陪伴孩子走出困境?有这样三个关切点,家长可以借鉴进行引导。
一、调整孩子的不合理信念
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同伴压力尤为凸显。这是一种从众压力,指因渴望被同伴接纳肯定,避免被同伴排挤而选择按照同伴制定的规则行事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压力。它会促使人们产生符合团体要求的信念和做出符合团体要求的行为,这正是“摆烂”文化盛行的原因。当孩子主动给自己贴上“摆烂”这个标签时,他们觉得自己融入了同伴群体,可以得到同伴的认同和接纳,从而收获归属感和存在感。当他们“调侃”别人内卷的时候,其实他们是在寻求团体认同。事实上,他们也害怕“摆烂”后带来的内心自责和人生后果。
当家长弄清楚背后的缘由,可以适时引导,询问孩子被同学调侃“太卷”时的感受,帮助孩子厘清情绪背后的信念。孩子周末回家向家长诉说在学校的烦恼,有时候未必是在寻求直接的帮助,可能只是出于对家长的信任,想要一个吐槽、宣泄的出口。此时,孩子更希望你能感知他的情绪。当情绪流动起来,改变才会发生。
等孩子吐槽结束,家长可以和他探讨当时的反应——羞愧,不知所措,甚至想逃,会立刻合上书本,等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行为?背后的信念是什么?孩子的反应说明,他在潜意识层面质疑努力的正当性。当家长能指出这一点,孩子会开始思考。显而易见,“努力”是正当的,不应该为此羞愧。家长可以这样做:指导孩子及时识别不合理信念,予以积极暗示,调整其不合理的信念。积极暗示可以是以下三点:
(1)努力这件事是值得肯定的,“想收获就要付出”是不变的箴言。
(2)因为过去我没有识别自己潜意识层面的不合理信念,所以才会觉得局促和尴尬。
(3)我为了心中的理想努力着,我很享受每天的充实,也很喜欢奋斗的过程本身,这样的努力值得肯定。
二、引导孩子进行积极归因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马丁·科温顿提出的自我价值理论认为,人天生具有维护自尊和自我价值感的需要,当一个人的自尊和自我价值受到威胁时,他就需要用各种措施来维护以保持自我的价值感和能力感。孩子在学习活动中同样有这种需要。
学校环境中充满了竞争,孩子们经常经历“成功”“失败”,导致有一些孩子会一蹶不振,因为他们的自我价值一次次经受了冲击。孩子们会用不同的方式保护自己——学业成功的学生,为了让自己的形象更加遥不可及,刻意营造自己“天赋异禀”的形象;成绩一般的孩子不想将自己塑造成“努力者”,他们觉得承认自己很努力就意味着不够有天赋;厌学、混学的孩子宁愿塑造为“不学习者”的形象,也不愿意付出任何努力,因为这比努力了没结果更容易接受。他们强烈的渴望没有指向学习任务,学习的目的也不在学习本身,而是错误地采取了自我妨碍的方式,把大量的精力用来保护自我价值。
这里有个误区:孩子们将自我价值与天赋和表现完全等同起来。为什么会形成这个误区?这源于他们对以往经历的归因——他们把成功看作能力的展现,而不是努力的结果;如果成功难以追求,则以逃避失败来维持自我价值。
家长要及时引导孩子进行积极归因,要以孩子自身的提高作为标准来进行评价,而不是与其他孩子进行比较。最关键的是,引导孩子进行努力归因和方法归因。例如,考了高分,或者学习有了进步时,家长要引导孩子将进步归功于这段时间的持续努力或方法得当;如果考了低分,或学习退步,则引导孩子认识到,这是因为努力的程度还不够或方法有失。引导积极归因的目的在于,认识到自己的努力程度、方法得当是影响学业状况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其他诸如运气、能力等方面的原因。这有助于增强孩子对于学习活动的控制感,意识到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体对于学习所负有的责任,并且可以避免由能力归因带来的沾沾自喜、骄傲自满,或者悲观失望、自暴自弃。
积极归因更倾向于可控归因,换句话说,成功时告诉自己这是因为“我很努力”“我复习得仔细”“我准备很充分”等,而不是“我比别人聪明”“我运气好” “题目简单”等自己不可控制的因素,可以增强自信,并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失败时则告诉自己这是因为“努力不够”“学习方法不当”“准备不充分”等,而不是“我不够聪明” “我不是读书的料”,从而避免打击自信,并且对下次行为的结果形成乐观的预期。值得强调的是,失败时,可控归因的意义尤其重要。如果觉得自己失败的原因是某种自己不能控制的因素,就会感到悲观,不愿再付出努力,因为努力与学业结果无关,即使努力也于事无补。这非常不利于学习动机的维持和激发。
三、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是一种信念——相信你的智力、能力、技能、天赋甚至个性都是可以改变的。这些核心内容决定着你是谁,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改变。你的不断尝试、失败和学习会一直推动它们发展。培养成长型思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相信通过学习,你可以推动自己的智力、能力、技能和天赋进一步发展。你可以在自己专注的任何方面变得更好,也能让自己变得更聪明。
怎么培养成长型思维?首先,我们要改变孩子怕犯错的心态。我们总认为把题做对是最重要的,把题做对才是聪明的。然而心理学家说,没有失败这回事,只有成长的机会。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来讨论错误,回答以下这三个问题。
(1)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2)你有没有犯错,从错误中学到了什么?
(3)你今天努力尝试做什么事了吗?
当犯错不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而是一件可以拿出来大方讨论的事情时,孩子不会再为失败而感到自卑,他会拥抱他所犯的任何一个错误,并对自己充满信心。
其次,我们要指导孩子换个说法,换种思维。平时的说话习惯都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模式,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把到嘴边的话换个说法,其实就是在悄悄地培养成长型思维。否定自己的时候,把“我不会做数学”换成“我要训练我的数学能力”;遇到困难的时候,把“这太难了”换成“这可能需要我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搞定”。当孩子抱怨试题太难、自己能力不够、学不会、搞不懂、想要放弃时,一定要提醒他换一种思维方式。
最后,我们要正确表扬我们的孩子。如果我们总是不停地夸赞孩子聪明,这只会让他们养成固定型思维。在《终身成长》这本书中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两组学生做同一组题目,都做对了,然后实验者给予评价。第一组学生得到的评价是:“你得到了高分,你好聪明啊!”第二组学生得到的评价是:“你得到了高分,你之前一定很努力吧!”之后再给这两组学生两组题目,一组题目简单,另一组难度大。被夸聪明的一组大多选择了简单的题目,而被称赞过程努力的孩子,几乎都选择了挑战度高、能收获成长的任务。
这是因为,当你总夸奖一个人很聪明时,他一旦没有做好,就会认为自己不聪明了。因为害怕失败,害怕失去“聪明”的标签,他们不再愿意去完成一些更有挑战性的任务。 所以说,表扬是件技术活。当我们想要表扬孩子的时候,不要夸赞聪明,而应该把评价的重点放在他们的行为上,可以表扬他们的思考方式、努力、不放弃等。
成长型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孩子进行积极归因,积极稳定的归因习惯有助于增强未来的成就动机水平和期望,引起情绪反应方面的积极变化,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从而减少自我设障。当一个孩子拥有了合理信念、积极归因的习惯及成长型思维,同时坚信父母是自己坚实的后盾,那么即便成长途中有不确定或者风浪,作为父母,又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
参考文献
[1]王婷婷,吴庆麟. 学习动机的自我价值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 教育探索,2007(10):129-130.
[2]Martin V.Covington,Karen Manheim Teel. 学习障碍的消除策略[M]. 伍新春,等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3]翁婕. 教育中归因理论的应用[J]. 新课程导学,2013(19):6.
[4]丁丽. 让学生在积极归因理论引导下充实自我[J]. 林区教学,2012(1):22-23.
[5]赵俊瑛. 高中英语学困生非智力因素调查研究[D]. 苏州:苏州大学,2012.
[6]宋文智. 培养青少年积极心态的策略探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3(10):238-240.
编辑/张国宪 终校/孙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