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光
【摘要】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充满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智慧,对于我们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指导作用。总体国家安全观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维、运筹全局的整体思维、旗帜鲜明的群众史观、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全面与普遍联系的系统性思维、与时俱进的动态发展性和指导维护国家的实践价值。为了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做好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我们需要深入挖掘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哲学智慧。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 哲学智慧 整体思维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4.11.011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2014年以来,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我国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平安中国迈向更高水平。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总体国家安全观从哲学辩证法和系统思维的高度揭示了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全面性、整体性、系统性和实践性,从多方面体现了唯物辩证思维,充满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智慧。深入挖掘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哲学智慧,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将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引向深入,开创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具有哲学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作用。
运筹全局的整体思维
针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唯物辩证法认为,认知、分析事物需要运用整体性思维。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总体”理念就是唯物辩证法的整体性思维反映。将国家安全冠之以“总体”一词,即把新时代国家安全的整体性这一特征凸显出来,要求把国家安全涉及的诸多领域、诸多方面、诸多层级的安全问题全部统合到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理论之中,以全局的角度和整体思维运筹国家安全,充分表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整体性理念。
以整体思维不断充实和丰富国家安全内涵。整体性思维理念是指以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这是一种从哲学视角分析、研究和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自从国家产生以来,直至冷战结束之前,国家之间弱肉强食,军事力量强大的国家依据“丛林法则”攻城掠地、建立国家政权,这一时期的国家安全就表现为主权安全、军事安全和地缘安全。因此,长期以来的各种传统国家安全观,普遍将国家安全聚焦于以地缘政治为核心的主权安全、领土安全、军事安全等传统安全领域,而非传统领域的安全问题则是随着冷战结束才日益凸显出来。冷战结束后,利用军事手段维护国家利益的有效性有所下降,军事行动代价有所上升,而以经济竞争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越来越激烈,特别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国家安全的重点已从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安全转变为经济安全。在这一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应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要“强化经济、重大基础设施、金融、网络、数据、生物、资源、核、太空、海洋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1]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大安全格局,彻底摆脱了以往传统安全观的局限,使国家安全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资源、核,以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成为一个具有整体性思维理念的科学概念。
在整体思维理念下科学统筹推进国家各种领域安全。科学统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在国家安全问题上的科学运用,强调不同安全内容之间的相互贯通性,以及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的联动性。在不断充实和丰富国家安全内涵的同时,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坚持统筹推进国家重要领域的安全问题,以及必须把科学统筹作为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方法,在这一工作方法指导下构建现代化国家安全体系,用以应对新时代各种错综复杂的安全挑战。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国家安全问题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各个领域和各要素间的相互关联越来越紧密。因此,维护国家安全必须要兼顾协调国家安全领域的各个方面,综合考量维护国家安全的各个要素。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家安全工作的新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先后提出“七个统筹”,即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统筹开放和安全、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系统提炼总结为“五个统筹”,即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统筹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五个统筹”指出了当前我国国家安全现实和理论需要把握的重要关系,反映了当今时代维护国家安全所要求的总体统筹关系,只有全面、科学地认识这些重要关系,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总体国家安全观,才能有效做好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工作。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科学统筹的思想方法,是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遵循。
在整体性思维理念下总体把握国家安全各个层次工作。新时代,国家安全是个非常复杂的巨系统,特别是在内部安全方面,涉及各领域、各部门、各条线,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整体性工作。国家安全工作涵盖了国家社会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在整体性思维下把握和统筹国家安全形势、战略、体系、任务和具体事务等。因此,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揽,从全局的角度将维护国家安全落实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坚持国家安全工作的“五个统筹”;以整体性思维形成汇聚党政军民学各战线、各方面、各层级的强大合力,以全社会、全政府、全体系、全手段共同应对重大国家安全风险挑战。这凸显了国家安全工作整体性理念的新境界。当今,世界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地区冲突动荡叠加之际,国际安全形势错综复杂。面对这种复杂的安全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2]新时代新征程,为了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针对不同领域和层次的安全问题,相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根据国家安全任务善为善谋,推动国家安全行稳致远,保持战略定力、战略自信、战略耐心,着力做好国家安全各方面的工作。
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一种思想方法,注重整体统一的整体性思维,强调的是对国家安全的整体思维和科学统筹,这是一种全方位的安全观。整体思维谋求的是兼顾国家安全的16个安全领域,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科学统筹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各个方面的安全问题,强调维护国家安全的总体性和整体性。
旗帜鲜明的群众史观
群众史观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推动世界历史前进的主要力量。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标识,群众史观植根于现实生活过程,实质上是人民群众创造和决定历史的理论表达。作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价值取向,人民安全、人民利益凸显了以民为本的价值追求,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生动体现。
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鲜明特色。人民安全和国家安全是辩证的有机统一,维护国家安全的目的就是捍卫人民利益、维护人民安全。因此,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核心理念和要义,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鲜明特色。国家安全工作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不懈追求。新时代,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牢牢抓住以人民安全为宗旨这个根本,通过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人民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各方面基本权利,这与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相一致。因此,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做好国家安全工作必须要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第一位,尤其是要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必须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保障人民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任务。
人民安全凸显国家安全的人民性。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民安全,让人民安居乐业、幸福生活。从本质上来看,国家安全维护的是人民的整体利益,国家越平安,人民就越有安全感;人民越有安全感,国家安全就越有依靠。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安全工作归根结底是保障人民利益,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坚强保障。”[3]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人民利益、人民安居乐业为最高价值取向,凸显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人民性。这一价值观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和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充分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在国家安全领域的深入贯彻,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具体落实。
将人民群众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强后盾,是实现国家安全的力量源泉和不竭动力。离开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国家安全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总体国家安全观既把人民安全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目的,又将人民群众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强后盾和主体力量。人民群众是国家的建设者,也是国家的保卫者。维护国家安全,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从广大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进而汇聚人民力量抵御各种安全风险,不断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维护国家安全,要增强人民群众维护国家安全的主体意识,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维护国家安全,要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维护国家安全,要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切实增强全民的国家安全意识,涵养出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可为的国家安全责任意识,促进人民群众共同筑就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新时代,特别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要紧紧依靠人民开展国家安全工作,培育广大人民群众维护国家安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最终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
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与方法。两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强调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既看到主要矛盾,又看到次要矛盾;认识某个矛盾时,既看到矛盾主要方面还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是一种与均衡论相对立的辩证思维方法,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强调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认识某个矛盾时要把握其主要方面。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刻地把握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关系,在维护国家安全时既贯彻两点论,又突出重点论,同时还注重把握主次矛盾转化的具体安全问题,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统一。
维护国家安全要贯彻“两点论”。新时代,在维护国家安全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4]这一论述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两点论”思维。
维护国家安全要突出重点论。在坚持“两点论”的同时,总体国家安全观关注国家安全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强调维护国家安全要突出重点论,既要全面把握,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切忌平均使用力量,不分主次一把抓。例如,在发展问题与安全问题上,科学把握和诠释了安全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在强调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特别重视安全是发展的保障;在内部安全与外部安全问题上,提出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最终的目标是建设平安中国;在国土安全与国民安全问题上,提出兼顾国民安全与国土安全两个方面的同时,特别强调国民安全的核心性、目的性和主体性;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上,提出在重视传统安全领域的同时,针对当今时代经济、社会、网络、资源、海外利益和新兴领域等非传统安全因素日益凸显,重点维护以经济安全为核心的非传统安全,构建一个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这些都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具体表现,充分体现出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
注重把握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转化的具体安全问题。任何事务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都会随着时间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安全问题也不例外。国家安全问题更是一个随时代和环境而发生改变的问题,维护国家安全强调对于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和不同类型的安全问题,要注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转化,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别是要防止次要矛盾的转化对国家安全形势造成全局性的冲击。冷战时期,以传统安全观维护国家安全主要体现在政治安全、领土安全和军事安全上,主要是强调利用军事手段、外交手段和政治手段维护国家安全,思考国家安全问题基本上都是涉及对外安全和国际安全,而不涉及国内安全问题。冷战结束后,经济、科技、网络、生态、资源和新兴领域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凸显,安全领域的矛盾方面发生了转化,非传统安全威胁已经由次要矛盾转化为主要矛盾,传统安全威胁虽然在局部地区和某些时段仍然是主要矛盾,但对于世界主要大国来说已经由主要矛盾转化为次要矛盾,国内安全成为国家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甚至是主要方面。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安全环境发生较大改变,传统安全威胁逐渐降低,社会各种矛盾不断涌现,导致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上升,并逐渐成为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把“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作为国家安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来论述,从而实现了对国家安全的全面认识,并强调把握主次矛盾转化的国内安全问题,表现出注重把握主次矛盾转化的辩证思维。
全面与普遍联系的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既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内容,也是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重要方面,是全面地、普遍联系地观察事物,妥善处理好各种重大关系的一种思想方法。总体国家安全观本质上就是运用系统思维认识国家安全问题,并从与国家安全相关的方方面面揭示国家安全的系统性,在对安全要素进行系统归纳的基础上确立系统安全理念,并以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以系统思维推进国家安全能力现代化建设,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特征的系统性思维。
以系统思维确立系统安全理念。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覆盖的领域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因此,根据系统思维将国家安全区分为传统领域安全、非传统领域安全和新兴领域安全,从而形成了系统安全理念。在这种系统安全理念指导下,将国家安全领域从传统安全的政治、军事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经济、文化、科技、核安全等11个安全领域发展到包括海外利益安全在内的12个安全领域,后又增加了太空、深海、极地、生物四个新兴领域安全,使国家安全要素形成16个领域的系统安全。在此基础上,总体国家安全观又将系统安全要素区分为不同种类的安全,其中政治安全、人民安全、经济安全在安全系统里是至关重要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5]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坚持以系统思维统筹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和新兴领域安全,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和化解国家安全风险。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切实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各项工作。
以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系统思维反映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为解决现代社会中的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和新兴领域安全等方面的各种复杂问题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国家安全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同经济社会发展一起谋划、一起部署,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促进国际安全和世界和平,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保障。”[6]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十个坚持”要求: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把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坚持统筹推进各领域安全、坚持把防范化解国家安全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推进国际共同安全、坚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持加强国家安全干部队伍建设。“十个坚持”要求为我们清晰地指明了构建大安全格局的工作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进一步明确和深化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内含的系统思维和大安全格局。我们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的“十个坚持”要求,树立兼具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的系统思维。
以系统思维强化做好国家安全工作。国家安全事关国家和国民的方方面面,思考和处理国家安全问题,必须要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的艺术”,必须要用系统思维方式统筹应对国家安全所面临的多样性威胁。基于新时代国家安全的全面性、整体性、关联性,总体国家安全观用辩证的思维、协调的理念,对国家安全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顶层设计,从大安全的角度对新时代国家安全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擘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以系统思维推进国家安全能力现代化建设。加大制度创新步伐,深入推进国家安全思路、体制、手段创新;加快科技创新力度,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整体实力;多方发力、共同推进,完善国家安全体系,不断增强塑造国家安全态势的能力。从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到成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再到出台一系列关于国家安全的政策举措,成功防范和抵御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保持了我国国家安全大局的稳定。从宏观把握到微观操作,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抽象归纳,从局部递进到整体推进,党和国家始终掌握国家安全工作的主动权。
与时俱进的动态发展性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理论体系,表现出与时俱进的动态发展性。有了国家就有了国家安全,也就有了对国家安全不同程度的认识。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十周年。十年来,总体国家安全观与时俱进、日臻完善,指引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越走越宽广。
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伴随时代安全形势与时俱进。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种动态的安全观,会随着国家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各种重大问题而不断实现更新和补充。冷战结束以来,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加速调整,国际安全环境剧烈变化,热点地区经济利益争夺加剧,传统安全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安全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冲击着人们对国家安全及其实现路径的认识。进入21世纪,世界并不太平,冷战思维仍然存在,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地区频频发生领土纷争;民族分裂现象不断,恐怖主义肆虐,恐怖组织从事的各种恐怖活动依然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使世界安全形势面临新的严峻考验;网络攻击频发,资源环境问题凸显,非传统安全问题突出;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逆全球化潮流涌动,安全突破国界,国内安全问题和国际安全问题交织。面对复杂的安全环境,国家安全无论在实体空间还是虚拟空间、无论在域内还是域外,均面临各种技术的变化、不同思想的碰撞,从物到人其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安全范畴,可以说囊括了人类思考的所有方面。因此,相较于过去以军事斗争及相互关联的外交和政治战略为基本内容的传统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吸收了人们对国家安全传统认知的合理因素,进一步拓展了安全领域,涵盖了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和新兴领域安全,从而实现了安全观念内涵和外延的拓展。
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了对中国特色安全道路的拓展。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孕育形成,继承和借鉴了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安全观,批判扬弃了西方国家的安全观念。总体国家安全观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结我们党维护国家安全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树立了光辉典范。首先,传承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创新并非偶然,与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观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国家安全领域的最新思想和最新理论成果。其次,吸收借鉴了中华民族传统安全思想。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国家安全观的基础上,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安全观念进行的时代性创新。总体国家安全观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的思想共识,秉持“天人合一”“和合文化”等思想,把“居安思危”作为寻求国家长治久安之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安全特色。更为重要的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以往不同时期对国家安全的认识。最后,对西方国家的传统安全观念进行了扬弃。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对世界上各种安全观念特别是西方国家的传统安全观念进行了扬弃,最终形成了一种超越自利型传统国家安全观的新型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涵盖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丰富思想内涵,既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又借鉴和吸收了西方安全观的合理成分,并摒弃了其中的不合理因素,全面拓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安全道路,也为维护21世纪世界安全和国际和平提供了新思路。总体国家安全观实现了对西方国家的传统安全观念质的超越,具有西方主要国际安全观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国家安全要素不断变化和扩展的动态开放性。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国家安全的内容不断扩大,辐射领域愈发广泛,内外因素愈加复杂。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国家安全要素随着国内外安全环境和历史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7]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海外利益成为总体国家安全观关注的新安全领域,因此,“11种安全要素”又进一步拓展到包括海外利益安全在内的“12种安全要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存空间又进一步扩大,国家安全的“12种安全要素”又进一步拓展到包括生物安全、太空安全、极地安全、深海安全等在内的“16种安全要素”,形成了新时代国家安全的新体系。2022年出版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纲要》又将国家安全要素进一步拓展,“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金融、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粮食、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人工智能、数据等诸多领域,而且将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动态调整”。[8]这些变化表明,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时代创新理论。
指导维护国家安全的实践价值
总体国家安全观立足中国国情、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实践中诞生,是对新时代中国国家安全现实的科学认知。在指导我们维护国家安全的社会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和把握当今时代国家安全的本质特征,并对国家安全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思索、筹划和顶层设计,全面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从而在复杂多变的安全环境中有效地提高了应对国家安全威胁与挑战的战略能力,凸显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对于指导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实践价值。
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效地指导了维护和塑造新时代国家安全的社会实践,国家安全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作出了系统谋划,完善了国家安全的总体框架和方略,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安全难题,国家安全工作开启了新局面。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引下,我国国家安全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和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设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和政策体系,建立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和应急管理机制;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和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指导下,坚持把安全与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注重防范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风险;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和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顶住和反击外部极端打压遏制,开展涉港、涉台、涉疆、涉藏、涉海等斗争;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有效维护国家安全。这一系列重要举措,有效化解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确保安全大局稳定。我国不仅一如既往地坚决捍卫国土安全,有理、有力应对所谓南海仲裁案、边境对峙,坚决反对和遏制一切分裂势力,积极营造国土安全舆论环境,同时更加重视国民安全,尤其是愈加重视维护海外公民、法人的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安全的实践表明,中国已经并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并最终构筑起强大的国家安全屏障。总体国家安全观经受住了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风险考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推动和完善全球安全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当今时代,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峻挑战。总体国家安全观倡导各国坚持共同安全观、综合安全观、合作安全观和可持续安全观,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从当今时代全球安全治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出发,总体国家安全观向国际社会全方位系统性地阐述了中国的全球安全治理主张,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安全治理领域的具体实践,为推动全球实现持久和平、普遍安全贡献了中国方案。
小结
总而言之,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在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家安全思想理论演进和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安全领域的一系列理论突破和实践创举的系统总结,是一种充满哲学智慧的国家安全大思路,是既有系统性又有科学性、兼备实践性、普世性的理论结晶。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提高应对风险挑战能力,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我们要全面掌握和不断发展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个强大的理论武器,以便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不断赢取新的胜利。
注释
[1][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53、52页。
[3][4][5][7]《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236、235、235、235页。
[6]《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并讲话》,2020年12月12日,https://www.gov.cn/xinwen/2020-12/12/content_5569074.htm。
[8]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国家安全办公室编:《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128页。
参考文献
习近平,2015,《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民日报》,9月29日,第2版。
《总体国家安全观干部读本》编委会编,2016,《总体国家安全观干部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研究决定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设置 审议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情况报告》,2014,《人民日报》,1月25日,第1版。
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中心,2022,《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纲要〉》,《红旗文稿》,第16期。
王明进,2017,《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哲学境界与世界价值》,《人民论坛》,10月(中)。
刘跃进,2014,《大安全时代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当代社科视野》,第6期。
张洋,2017,《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更好维护国家安全》,《人民日报》,4月15日,第4版。
刘远亮,2022,《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解放军报》,11月2日,第7版。
责 编∕肖晗题 美 编∕周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