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家庭成员特别是夫妻之间发生分歧或者冲突时,作为家庭关系中年龄和权力都较小的孩子,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卷入三角关系中。很多家长会陷于跨代同盟而不自知。这种家庭看似稳定和谐,实则暗流涌动,孩子会深切地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焦虑、无奈,纠缠在父母关系中,以至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帮助父母和孩子觉察身心状况,纠正家庭角色的错位,减轻孩子因跨代同盟带来的身心困扰极其重要。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提出破解跨代同盟家庭之困的三步策略:共情,疏同盟之情绪;觉察,识同盟之后果;行动,解同盟之困境。
关键词:亲子三角关系;跨代同盟;共情;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5)01-0065-02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一个家庭本该是“长幼有序,各司其职”,妈妈主内,负责抚养孩子,家里的长辈给予其支持和帮助。而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在现代家庭中,妈妈成为育儿的主力军,很多家庭出现了“丧偶式育儿”“诈尸式育儿”的情况:妈妈得不到育儿的支持和帮助,反而在孩子出现问题时,会受到来自长辈和丈夫的指责,家庭冲突不断。当家庭成员特别是夫妻之间发生分歧或者冲突时,作为在家庭中年龄和权力都较小的孩子,常常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卷入亲子三角关系中。
亲子三角关系包括三种类型:跨代同盟、替罪羊和亲职化。跨代同盟是指当父母发生冲突时,父母其中一方会要求子女与之结盟,以此来达到对抗另一方的目的。在跨代同盟的三角关系中,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形,一种是固定的同盟,比如,有的孩子永远和妈妈站在同一战线上;另一种是不固定的同盟,孩子会成为“双面人”,甚至“多面人”。如果孩子是由祖父母抚养长大的,孩子还可能会和祖父母“连体”[1]。这种家庭看似稳定和谐,实则暗流涌动,孩子会深切地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焦虑、无奈,纠缠在父母关系中,身心俱疲,以至出现心理问题。
作为心理教师,我在学校心理辅导及家庭辅导实践中发现,相较于替罪羊和亲职化,父母很少能够觉察到跨代同盟这种亲子三角关系对孩子的负面影响,甚至当孩子受影响、出现心理问题时,父母还会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进一步巩固同盟关系,阻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两个“问题”孩子
这两个“问题”孩子都是我的来访学生,他们被父母认为出现了心理问题,由父母带至心理辅导室接受心理辅导。当我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时,发现他们其实都是跨代同盟的受害者。
小A,三年级男生,在学校里是个乖学生,但父母说孩子在家里经常动不动就发脾气、摔东西,如果父母劝他或者批评他,他就闹得更欢,小A的爸爸说现在家里已经被他闹得鸡犬不宁。小A在学校和在家里的表现反差极大,这让我很好奇他的成长史。
原来,小A从小由外婆带大,外婆害怕小A的爸爸带不好孩子,从小就不让小A单独和爸爸出去玩,久而久之,小A与爸爸的关系日渐疏远。外婆回老家后,小A与妈妈一直处于同盟关系中。在这种亲子三角关系中,小A深切地体会到了外婆、妈妈的焦虑与愤怒,对爸爸产生排斥心理。但是,孩子对爸爸的情感需求是真实存在的,在与爸爸的对抗中,内疚、无奈的情绪影响着小A,他一回家就变得烦躁、焦虑,便寻着由头闹腾,同时也希望通过这种闹腾让父母能走近一点。
小B,六年级女生,从小就有厌学情绪,到六年级时便无法正常上学,一直请假在家。据孩子妈妈介绍,在小B三年级时,她的弟弟出生,妈妈因患有产后抑郁症,一直无法积极地关注和照顾孩子。当小B不想上学时,小B的爸爸就强行把她送到学校,小B因此对爸爸心怀不满。小B的妈妈因为在孕期得不到小B爸爸的支持与帮助,对他也颇有微词。很自然地,小B母女形成了一种同盟关系。当小B完全不想上学后,小B妈妈觉得小B爸爸的教育方法对孩子没有帮助,曾明确表示想和小B一起对抗爸爸。
二、三步“解决”之道
在跨代同盟的家庭中,其家庭关系比较稳定,甚至看似和谐,所以家长往往无法觉察这种亲子三角关系,一般只有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庭的问题才会浮出水面。这个时候,如果仅靠家长个人的努力,往往会事倍功半。如果求助学校或者相关机构,由心理教师或家庭治疗师帮助他们觉察fbc2c5210e177e236a16afbe0c368e0dc941d43764bf349cf1d6b3c7921c033f问题,寻找解决方法,督促其实施改变行动,能促进整个家庭走出跨代同盟之困,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作为心理教师,可尝试从以下三步着手。
第一步:共情,疏同盟之情绪
一个家庭如果出现了跨代同盟的情况,孩子纠缠在父母或者祖父母与父母的亲子三角关系中,他们的情绪便会出现问题,要么像小A一样变得易激惹,要么像小B一样情绪低落、焦虑。因此,我们首先要设身处地地体会孩子痛苦的心情,通过共情,运用沙盘、绘画或者叙事疗法帮助孩子表达负面情绪,解决情绪问题。此外,孩子的父母或者祖父母可能因为无法很好地处理家庭关系,也会产生很多负面情绪。所以在与孩子的父母或者祖父母的访谈中,也要做到共情,帮助他们把郁积的负面情绪宣泄出来。只有解决了情绪的问题,家长和孩子才能理性地看待家庭存在的问题。
第二步:觉察,识同盟之后果
家长受自身成长经历或者原生家庭的影响,很少能有效觉察跨代同盟这种亲子三角关系,因此,在对像小A和小B这样的孩子做心理辅导时,运用沙盘或者绘画疗法开展若干次家庭辅导,帮助家长和孩子觉察家庭关系并认识到跨代同盟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很有必要的。
在对小B做家庭心理辅导时,小B的爸爸一直没有参与活动,小B和妈妈的解释是爸爸很忙,无法参与家庭活动,但她们没有觉察到她们母女已经形成了一种同盟关系,把爸爸排斥在外了。于是,我与小B的爸爸妈妈进行访谈,鼓励他们一家做家庭沙盘游戏。在做沙盘游戏的过程中,小B一直在攻击爸爸,当小B的妈妈看到这种情形的时候,她很尴尬,不断地通过摆放沙具帮小B的爸爸解围。在最后的分享环节,妈妈终于意识到她和小B结成了联盟,一直在对抗小B的爸爸,小B出现心理问题是因为他们的夫妻关系出现了问题,小B的妈妈希望小B的爸爸能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夫妻二人一起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第三步:行动,解同盟之困境
当家长对跨代同盟亲子三角关系有了觉察后,付诸行动做出改变是最重要的,但也是最难的。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情绪问题得到缓解后,便会放弃改变。当小A的情绪障碍解决之后,小A的妈妈便想着干脆与丈夫分居。心理教师否定了她的想法,告诉她如果这样做了,虽然家里的冲突少了,但孩子的担心和焦虑依然存在,这种担心和焦虑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小A的情绪又会出现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小A的爸爸参与到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于是,小A的爸爸开始尝试周末一人在家带娃,接送小A上兴趣班,一家人一起出去旅游……慢慢地,小A爸爸的委屈减少了,小A的焦虑也减少了,一家人的关系开始产生质的变化。
出现跨代同盟的家庭,不管是对孩子还是对家庭做辅导,一两次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出现好转还可能会反复,需要为这样的家庭提供持续的支持和帮助,才能帮助他们彻底走出跨代同盟之困。
参考文献
[1]琚晓燕. 家庭关系是孩子情绪的隐形控制器[N]. 中国教育报,2021-3-14(03).
编辑/卫 虹 终校/李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