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

  • 叶永烈笔下的葛正慧叔父
    文史研究馆馆员叶永烈先生于2020年5月15日病故。6月1日,作为葛正慧的后人,我怀着崇敬而沉痛的心情参加了“叶永烈追思会”;在送他最后一程的同时,还到休息室探望叶永烈夫人杨惠芬,赠上一册我自编的《徐家汇藏书楼告诉我一个故事》,以示慰问。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世纪》杂志主编沈飞德曾在《编余琐谈》写道:“审视介绍葛正慧先生传奇人生的文章,首功当推叶永烈先生。”此言不虚,叶永烈早在1986年4月就写出《“狄克”公案》(即《张春桥浮沉史》初稿)。叶永烈此后即

    世纪 2021年6期2021-11-25

  • 60年过去了,他的科幻作品为何经久不衰
    13日,西安,叶永烈宣传推介他参与编写的青少年科普图书《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几乎每个家庭的书架上都有那本《十万个为什么》,它伴随无数爱问“为什么”的孩子长大。作为这套书的主要撰写者,叶永烈的作品启迪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为中国科普科幻事业发展和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作出了卓越贡献。5月14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创作研究基地协办的“中国科幻经典重释及当下开发——叶永烈经典科幻作品研讨”学术沙龙在京举办。在叶永烈逝世一周年纪念之际

    中国科技财富 2021年5期2021-06-16

  • 叶永烈与杨惠芬:双人伞下的二人世界
    》一书的启发,叶永烈与杨惠芬合著了一本《双人伞:叶永烈家庭传记》。开篇便颇有深意:雨天,夫妻二人共撑一把双人伞,不论迅雷猛雨,还是如丝微雨,“伞下的世界,是春风永驻的世界。”作家的笔下,总不乏浪漫,但叶永烈与杨惠芬的初识,却没有那么罗曼蒂克。这段姻缘,多亏俩人的恩师牵线。1962年的一个夏日,杨惠芬的老师兴冲冲赶到她家里:“阿芬,我给你介绍个对象,在北京读书的大学生,还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那个年代,《十万个为什么》家喻户晓,杨惠芬在中学任教,还

    百姓生活 2021年4期2021-05-06

  • 叶永烈、杨惠芬: 共撑一柄 双人伞
    》一书的启发,叶永烈和妻子杨惠芬合著了一本《双人伞》,开篇便是颇有深意的《双人伞》。江南的雨天,夫妻二人共撑一柄双人伞,不避世人惊羡的目光,不论迅雷猛雨,还是如丝微雨,“伞下的世界,是春风永驻的世界”。作家的笔下,总不乏浪漫,但叶永烈和杨惠芬的初识,其实很传统。这段姻缘,还亏两人的恩师牵线。1962年的一个夏日,杨惠芬的老师沈老师兴冲冲赶到她家里:“阿芬,我给你介绍个对象,是在北京读书的大学生,《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那个年代,《十万个为什么》家喻户晓。

    爱你·健康读本 2020年11期2020-12-08

  • 叶永烈和杨惠芬:双人伞下的“二人世界”
    5日,著名作家叶永烈病逝,享年80岁。他生前说,这世界上最令他感到幸福、骄傲的不是名扬海内外的著作,而是有贤淑的妻子和幸福的家庭。相知相恋,以书为媒2015年,受《平如美棠》一书的启发,叶永烈和妻子杨惠芬合著了一本《双人伞:叶永烈家庭传记》。开篇便是颇有深意的《双人伞》:雨天,夫妻二人共撑一把双人伞,不论迅雷猛雨,还是如丝微雨,“伞下的世界,是春风永驻的世界。”作家的笔下,总不乏浪漫,但叶永烈和杨惠芬的初识,却没有那么“罗曼蒂克”。这段姻缘,多亏两人的恩师

    华声文萃 2020年11期2020-11-28

  • 叶永烈:我属于“煤球炉”式的作家
    5日,著名作家叶永烈在上海病逝,享年80岁。在他的一生中,有过很多尝试。年轻时,他在北大化学系念过书,在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当过导演,而他最热爱的事业则是写作,总共出版了180部著作,作品总字数超过3500万。他的作品横跨科幻文学、纪实文学、小说、散文等领域,甚至还写过相声、出过相声集。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他的科普、科幻创作和纪实文学。他写的《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未来》成为一代人的记忆。“在我的心中,还一直以为自己是年轻人”叶永烈在古稀之年,仍旧

    党员干部之友 2020年11期2020-11-19

  • Iovene,Paola.Tales of Futures Past:Anticipation and the Ends of Litera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glie’s 叶永烈 (1940—2020) sci-fi bookLittle Smarty Travels to the Future(1978),Tales of Futures Pastaddresses the narration of imagination in science fiction from the late 1950s to 1980s,and reveals how the imagination reconfigured p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0年3期2020-11-17

  • 叶永烈、杨惠芬:共撑一柄双人伞
    》一书的启发,叶永烈和妻子杨惠芬合著了一本《双人伞》,开篇便是颇有深意的《双人伞》。江南的雨天,夫妻二人共撑一柄双人伞,不避世人惊羡的目光,不论迅雷猛雨,还是如丝微雨,“伞下的世界,是春风永驻的世界”。作家的笔下,总不乏浪漫,但叶永烈和杨惠芬的初识,其实很传统。这段姻缘,还亏两人的恩师牵线。1962年的一个夏日,杨惠芬的老师沈老师兴冲冲赶到她家里:“阿芬,我给你介绍个对象,是在北京读书的大学生,《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那个年代,《十万个为什么》家喻户晓。

    爱你 2020年31期2020-11-16

  • 叶永烈《绝笔·绝响》:再现时代情怀
    白山著名作家叶永烈5月15日9时30分在上海长海医院病逝,享年80岁。他的远行,引发众多读者缅怀。叶永烈,1940年8月生,浙江温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著名小说家、历史学家、报告文学作家,2015年开始,叶永烈从纪实文学转向长篇都市小说的创作,经过三年努力,完成135万字的“上海三部曲”。这三部长篇小说,并无故事上的联系,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上海。叶永烈作品《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构成总字数150万字的“红色

    新晨 2020年8期2020-11-02

  • 叶永烈和杨惠芬:双人伞下的“二人世界”
    5日,著名作家叶永烈病逝,享年80岁。他生前说,这世界上最令他感到幸福、骄傲的不是名扬海内外的著作,而是有贤淑的妻子和幸福的家庭。相知相恋,以书为媒2015年,受《平如美棠》一书的启发,叶永烈和妻子杨惠芬合著了一本《双人伞:叶永烈家庭传记》。开篇便是颇有深意的《双人伞》:雨天,夫妻二人共撑一把双人伞,不论迅雷猛雨,还是如丝微雨,“伞下的世界,是春风永驻的世界。”作家的笔下,总不乏浪漫,但叶永烈和杨惠芬的初识,却没有那么“罗曼蒂克”。这段姻缘,多亏俩人的恩师

    文萃报·周五版 2020年37期2020-10-12

  • 叶永烈:我还是一个热爱文学的理工男
    叶永烈2020年5月15日,著名作家叶永烈走完了他80年的壮丽人生。从20岁开始专业写作,叶永烈已出版3500万字的作品。说到写作,还在读小学五年级时,叶永烈就在1951年4月28日的《浙南日报》上,登出了《短歌》的小诗。然而,作为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享誉世界的科普作家,他的科普作品处女作,应该是1958年写作于湖南邵阳的《两种矿物肥料介绍》。他本人曾在与记者的交谈中说道,“遥想当年,我还是一个热爱文学的理工男”,他饱含深情地回忆了在邵阳县第一次走上讲台

    文史博览 2020年7期2020-09-17

  • 叶永烈劝妻
    叶永烈之妻杨惠芬是位中学老师。早年,她和叶永烈共同署名发表过很多科普文章,后来搁笔,一心一意做起贤内助。1987年,杨惠芬随叶永烈回了一趟温州老家。家乡巨变令人印象深刻,回到上海后,杨惠芬写出散文《人老而屋新》。这是她停笔多年后写的第一篇文章,准备投给《平阳报》。叶永烈劝道:“寄给《平阳报》不行,你的文章写的是平阳县的情况,给了《平阳报》,岂不成了往森林里运木头!”他建议投给发行量高达150万份的《新民晚报》。杨惠芬眼睛一亮,说:“对啦,你认得《新民晚报》

    华声文萃 2020年8期2020-09-07

  • 叶永烈遗作《绝笔·绝响》系列出版
    天地出版社出版叶永烈遗作《绝笔·绝响》系列,再现一个时代的情怀。叶永烈以高产著称,他一生出版180多部著作,逾3500万字。叶永烈晚年转向从事当代重大题材纪实文学创作,也因此与众多政治家、作家、艺术家、科学家乃至境外友人有着书信交往和采访经历,积累了大量历史和书信资料。2014年,叶永烈将其多年收藏捐赠给上海图书馆的同时,也整理出他与众多名家多年的往来书信,编辑成《历史的绝笔:名人书信背后的历史侧影》一书,于2016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隔4年之后,叶

    文学教育 2020年8期2020-09-06

  • 叶永烈劝妻
    孙建勇叶永烈之妻杨惠芬是位中学老师。早年,她和叶永烈共同署名发表过很多科普文章,后来搁笔,一心一意做起贤内助。1987年,杨惠芬随叶永烈回了一趟温州老家。家乡巨变令人印象深刻,回到上海后,杨惠芬写出散文《人老而屋新》。这是她停笔多年后写的第一篇文章,准备投给《平阳报》。叶永烈劝道:“寄给《平阳报》不行,你的文章写的是平阳县的情况,给了《平阳报》,岂不成了往森林里运木头!”他建议投给发行量高达150万份的《新民晚报》。杨惠芬眼睛一亮,说:“对啦,你认得《新民

    做人与处世 2020年14期2020-08-28

  • 妻子是我的左膀右臂
    年8月15日,叶永烈带着5册《十万个为什么》,跟随沈佩瑜到杨惠芬家相亲,彼此都觉得非常中意。和恋人依依惜别回到北京,叶永烈写新书《化学元素漫话》,需要参阅外文资料,杨惠芬为他翻译《从氢到锘》,及时把资料寄给他。频繁的书信来往,将他们的心紧紧相连。次年,叶永烈与杨惠芬举行了简朴的婚礼,没有隆重的排场,仅仅摆了一桌酒席。他们的洞房很小,仅有6平方米,没有添置任何家具,只是买了两床被子、一顶蚊帐。杨惠芬的祖母赠送的两幅国画为洞房增添了喜气:画着两只燕子,一只悠然

    做人与处世 2020年14期2020-08-28

  • 风雨之中,两个人的骄傲
    月15日,作家叶永烈去世。他的一生,除了留下3500万字的巨著,还有一个一生一世的爱情故事。两颗心靠在一起1962年暑假,22岁的叶永烈从北京大学回到久别的家,此行,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相亲。尽管大学期间,他已经出版了科学小品《碳的一家》,而且还是畅销书《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可是做过银行行长的父亲在反右运动中蒙尘,原本殷实的家庭一贫如洗,爱情也与他无缘。但这一次,他遇到了此生最钟爱的人。在一间10平方米的小屋里,叶永烈见到了表姐的学生杨惠芬。白衬衫,

    莫愁·智慧女性 2020年8期2020-08-20

  • 风雨之中,两个人的骄傲
    月15日,作家叶永烈去世。他的一生,除了留下3500万字的巨著,还有一个一生一世的爱情故事。两颗心靠在一起1962年暑假,22岁的叶永烈从北京大学回到久别的家,此行,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相亲。尽管大学期间,他已经出版了科学小品《碳的一家》,而且还是畅销书《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可是做过银行行长的父亲在反右运动中蒙尘,原本殷实的家庭一贫如洗,爱情也与他无缘。但这一次,他遇到了此生最钟爱的人。在一间10平方米的小屋里,叶永烈见到了表姐的学生杨惠芬。白衬衫,

    莫愁 2020年22期2020-08-20

  • 鼹鼠老师“故事课” 素材小积累 写作大用场
    八月故事:叶永烈的多面人生他是爱好科学和写作的北大学生,他是迷恋数码产品的“技术宅男”,他是锲而不舍的采访狂人……这个拥有人生的作家名叫叶永烈。如果,你对这个名字有些陌生,那么不妨去问问你的父辈,当年那一本风靡全国的《小灵通漫游未来》是如何开启了他们通往未来的好奇之心。本期,鼹鼠老师就来和你聊一聊这位作家的故事。文学梦想叶永烈出生于1940年的浙江温州。爱阅读又好奇的叶永烈幼年起就对报纸情有独钟。有一天,叶永烈心血来潮写了一首小诗,经过离家不远的《浙南日报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0年23期2020-08-19

  • 叶永烈家训:有细心、耐心和精心,就没有成不了的事
    》等。著名作家叶永烈于2020年5月15日上午病逝于上海,终年80岁。早在2014年,他就将积累数十年的创作档案(名为“叶永烈专藏”),全部捐赠给了上海图书馆。文稿、书信、照片、采访录音等,门类齐全、保存完整,光文字资料就有3500万字。从创作档案这件事,就可以看到叶永烈身上超乎寻常的细心、耐心与精心,这得益于他的父亲叶志超的言传身教。“父亲是企业家,当时在温州是钱庄总经理,又是银行行长,还兼任一家医院的院长。他从小念私塾,后来到保定军官学校念书,书法很好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0年8期2020-08-19

  • 作家叶永烈辞世: 一生跨界,不懈探问十万个为什么
    5日,著名作家叶永烈先生与世长辞,享年80岁。叶永烈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但他的名字却没有出现在化学家名录上,而是以著名小说家、历史学家、报告文学家的身份被大众认识。他曾任中国科学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他11岁开始写诗,18岁写科学小品文,平生最擅长的就是用活泼的语言来讲述枯燥的科学知识。1960年,20岁的叶永烈成为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中最年轻的作者。化学专业的他,包办了化学分册的绝大多数“为什么”,也为天文气象分册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0年23期2020-08-19

  • 叶永烈和杨惠芬,双人伞下的“二人世界”
    院里,著名作家叶永烈病逝,享年80岁。他生前说,这世界上最令他感到幸福、骄傲的不是名扬海外的著作,而是有贤淑的妻子和幸福的家庭。相知相恋,以书为媒2015年,受《平如美棠》一书的启发,叶永烈和妻子杨惠芬合著了一本《双人伞:叶永烈家庭传记》。开篇便是颇有深意的《双人伞》。江南的雨天,夫妻二人共撑一把双人伞,不避世人惊羡的目光,不论迅雷猛雨,还是如丝微雨,“伞下的世界,是春风永驻的世界。”作家的筆下,总不乏浪漫,但叶永烈和杨惠芬的初识,却没有那么“罗曼蒂克”。

    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2020年7期2020-08-11

  • 叶永烈、杨惠芬:风雨之中,是两个人的世界
    院里,著名作家叶永烈病逝,享年80岁。叶永烈生前说,这世界上最令他感到幸福、骄傲的不是名扬海外的著作,而是有贤淑的妻子和幸福的家庭。一生名利皆浮华,半世风雨情相伴。相知相恋,以书为媒2015年,受《平如美棠》一书的启发,叶永烈和妻子杨惠芬合著了一本《双人伞:叶永烈家庭传记》,开篇便是颇有深意的《双人伞》。江南的雨天,夫妻二人共撑一把双人伞,不避世人惊羡的目光,不论迅雷猛雨,还是如丝微雨,“伞下的世界,是春风永驻的世界。”作家的笔下,总不乏浪漫,但叶永烈和杨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20年7期2020-08-10

  • 叶永烈:我还是一个热爱文学的理工男
    5日,著名作家叶永烈走完了他80年的壮丽人生。从20岁开始专业写作,叶永烈已出版3500万字的作品。说到写作,还在读小学五年级时,叶永烈就在1951年4月28日的《浙南日报》上,登出了《短歌》的小诗。然而,作为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享誉世界的科普作家,他的科普作品处女作,应该是1958年写作于湖南邵阳的《两种矿物肥料介绍》他本人曾在与记者的交谈中说道,“遥想当年,我还是一个热爱文学的理工男”,他饱含深情地回忆了在邵阳县第一次走上讲台,向学员们讲授科普知识,

    文史博览·文史 2020年7期2020-08-07

  • 叶永烈:一生都在用作品带读者看世界
    5日,著名作家叶永烈因病去世,享年79岁。在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写作中,叶永烈留下了包括科普科幻、纪实文学、人物传记、游记、小说等逾3500万字的著作。他一生都在用作品带读者看世界。创造一个月出一本书的纪录  3500万字,是大多数作家都达不到的天文数字。更令人吃惊的是,叶永烈将近一半的作品,是他在一只眼睛失明的情况下完成的。“一年到头,我没有周末和星期日,也没有节假日。我也没有退休日,我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叶永烈说。叶永烈回忆,他的写作生涯开始于校园,那时他

    新传奇 2020年20期2020-08-02

  • 叶永烈、杨惠芬:风雨之中,是两个人的世界
    院里,著名作家叶永烈病逝,享年80岁。叶永烈生前说,这世界上最令他感到幸福、骄傲的不是名扬海外的著作,而是有贤淑的妻子和幸福的家庭。一生名利皆浮华,半世风雨情相伴。相知相恋,以书为媒2015年,受《平如美棠》一书的启发,叶永烈和妻子杨惠芬合著了一本《双人伞:叶永烈家庭传记》,开篇便是颇有深意的《双人伞》。江南的雨天,夫妻二人共撑一把双人伞,不避世人惊羡的目光,不论迅雷猛雨,还是如丝微雨,“伞下的世界,是春风永驻的世界。”作家的笔下,总不乏浪漫,但叶永烈和杨

    恋爱婚姻家庭 2020年21期2020-07-28

  • 我与叶永烈
    6日,互联网上叶永烈先生逝世的消息不停地刷屏:“当代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叶永烈于5月15日9时30分在上海长海医院病逝,享年79岁。”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凡是有些文化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叶永烈先生大名的。在我们这一辈人心中,叶永烈不仅是广受小朋友喜爱的科普作品《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更重要的是,他后来转型成一位著名的“红色传记文学作家”。一我们这一辈人是读着叶永烈先生的作品长大的,同时也是读着他的作品成熟起来的。至今我仍然记忆犹新,在粉碎“四人帮”之

    同舟共进 2020年7期2020-07-26

  • 叶永烈:在真实与想象的世界自由穿梭
    学化学系一名叫叶永烈的大二学生。不久,叶永烈收到一封信,信中曹燕芳罗列了一些化学方面的问题,请他用通俗有趣的语言来回答。叶永烈按照问题单,挨个写了一遍。写完后意犹未尽,还加了几个他觉得应该列出来的“为什么”。样稿寄出不久,叶永烈收到了回信,这次是更多的“为什么”。此后,叶永烈每天在北大图书馆阅读大量报纸、期刊和文献,一口气写了《十万个为什么》化学分册173个问题里的163个,又写了天文、地理、生物等其他分册的一些题目。在《十万个为什么》最早出版的5册里,有

    润·文摘 2020年7期2020-07-23

  • 叶永烈和杨惠芬,双人伞下的『二人世界』
    院里,著名作家叶永烈病逝,享年80岁。他生前说,这世界上最令他感到幸福、骄傲的不是名扬海外的著作,而是有贤淑的妻子和幸福的家庭。相知相恋,以书为媒2015年,受《平如美棠》一书的启发,叶永烈和妻子杨惠芬合著了一本《双人伞:叶永烈家庭传记》。开篇便是颇有深意的《双人伞》。江南的雨天,夫妻二人共撑一把双人伞,不避世人惊羡的目光,不论迅雷猛雨,还是如丝微雨,“伞下的世界,是春风永驻的世界。”作家的笔下,总不乏浪漫,但叶永烈和杨惠芬的初识,却没有那么“罗曼蒂克”。

    恋爱婚姻家庭 2020年20期2020-07-22

  • 怀念叶永烈
    我找出前些时候叶永烈送我的自传《华丽转身》(上下)和《出没风波里》来阅读。尽管在写《中国二十世纪传记文学史》中的《论叶永烈传记文学》一节时,我曾经读过叶永烈的十多部传记作品,但这次读了他的自传,还是很震撼。我在手机备忘录上写下了自己当时的感受:“我感到,叶永烈称得上是当代司马迁,中国当代传记文学创作第一人。”我很想把我的感悟告诉他,并且再次产生了撰写他的传记的想法。谁知,5月15日晚上,突然收到川大中文系同学发来的微信,说叶永烈去世了。我一时不敢相信,他在

    传记文学 2020年7期2020-07-22

  • 叶永烈劝妻
    叶永烈之妻杨惠芬是位中学老师。早年,她和叶永烈共同署名发表过很多科普文章,后来搁笔,一心一意做起贤内助。1987年,杨惠芬随叶永烈回了一趟温州老家。家乡巨变令人印象深刻,回到上海后,杨惠芬写出散文《人老而屋新》。这是她停笔多年后写的第一篇文章,准备投给《平阳报》。叶永烈劝道:“寄给《平阳报》不行,你的文章写的是平阳县的情况,给了《平阳报》,岂不成了往森林里运木头!”他建议投给发行量高达150万份的《新民晚报》。楊惠芬眼睛一亮,说:“对啦,你认得《新民晚报》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26期2020-07-14

  • 叶永烈的科幻时代
    5日,著名作家叶永烈在上海病逝。回顾叶永烈走过的80年人生道路,我们会发现他的生命总是与写作相伴。他一生中从事过多种行业,从电表研究所职员到电影制片厂编导,再到专业作家,转变之大令人惊叹。而无论做哪一种职业,他又始终没有失去过作为一个天生作家的自觉性,始终笔耕不辍,留下了涉及中国社会各个领域总共3500万字的180多部著作。出生于1940年的叶永烈,早年一直生活在动荡之中。无论是职业选择还是写作内容,都深深受到了当时社会形势的影响。作为一个天生的作家,他又

    新华月报 2020年13期2020-07-06

  • 叶永烈
    0分,著名作家叶永烈在上海病逝,享年80岁。在他的一生中,有过很多尝试,年轻时,在北大化学系念过书,在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当过导演,而他最热爱的事业则是写作。作家叶永烈,总共出版了180部著作,作品总字数超过3500万。他的作品横跨科幻文学、纪实文学、小说、散文等各个领域,甚至还写过相声、出过相声集,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他的科普、科幻创作和纪实文学。他写的《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未来》成为一代人的记忆。“在我的心中,还一直以为自己是年轻人”叶永烈在古

    科学大观园 2020年11期2020-07-04

  • 叶永烈:一位“去神秘化”的写作者
    才会彻底休息。叶永烈就是这样。2020年5月15日,作家叶永烈在上海病逝,享年80岁。从十几岁开始发表作品到生命的最后阶段,这个执拗的温州人一生出版了180多部著作、逾3500万字。有人怀疑叶永烈是不是有一个写作班子?不然怎么会像变戏法一样,一度一个月拿出一本新书?殊不知,如此浩繁的著作,都是他一个字一个字写(敲)出来的。如今,他的文稿、采访录音、照片、书信等创作资料,均静静安放在上海图书馆“叶永烈专藏”里,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并延续生命。就像早先接受媒体采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20年6期2020-07-04

  • 叶永烈:在科幻与纪实中穿梭60年
    叶永烈(图/《重庆晚报》)2020年5月15日上午9时30分,著名作家叶永烈在上海病逝,享年80岁。气垫船、飘行汽车、机器人、环幕立体电影、人造蛋白……现代或未来的科技成果出现在《小灵通漫游未来》中。叶永烈的科幻写作、科普写作影响了一代代人的童年。一生留下3500万字180部著作叶永烈的写作之路堪称神话。在中国的科普、科幻界,叶永烈曾是一个风格独特、广受瞩目的“主力队员”。在纪实文学领域,他又是一位成就卓著、声名显赫的重量级作家。叶永烈从11岁起发表作品,

    发明与创新 2020年21期2020-06-24

  • 叶永烈:在科幻与纪实中穿梭60年
    0分,著名作家叶永烈在上海病逝,享年80岁。气垫船、飘行汽车、机器人、环幕立体电影、人造蛋白……现代或未来的科技成果出现在《小灵通漫游未来》中。叶永烈的科幻写作、科普写作影响了一代代人的童年。叶永烈的写作之路堪称神话。在中国的科普、科幻界,叶永烈曾是一个风格独特、广受瞩目的“主力队员”。在纪实文学领域,他又是一位成就卓著、声名显赫的重量级作家。叶永烈从11岁起发表作品,19岁写作第一本书,20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21岁就完成了影响巨大的《小灵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20年6期2020-06-22

  • 叶永烈:我属于“煤球炉”式的作家
    0分,著名作家叶永烈在上海病逝,享年80岁。叶永烈,笔名萧勇、久远、叶杨、叶艇。1940年8月30日生,一级作家、教授、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浙江温州人。在他的一生中,有过很多尝试,年轻时,他在北大化学系念过书,在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当过导演,而他最热爱的事业则是写作。作家叶永烈,总共出版了180部著作,作品总字数超过3500万。他的作品横跨科幻文学、纪实文学、小说、散文等各个领域,甚至还写过相声、出过相声集,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他的科普、科幻创作

    记者观察 2020年5期2020-06-22

  • 叶永烈:“出入中南海的作家”与他的时代
    上午,著名作家叶永烈在上海逝世,享年80岁。他曾留下这样的“遗言”。数 十年里,叶永烈建立了完善的个人创作档案,各种文稿、书信、照片、采访录音装满一卡车。他生前将这些都捐赠给了上海图书馆。几代少年的科学启蒙之作《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被称为“小灵通之父”、创作了多部“中南海”题材的纪实文学作品……叶永烈的一生,贴上了诸多标签,也打上了时代赋予的印记,有时还“出没风波里”。作品成恋爱敲门砖,一不留神成“小灵通之父”叶永烈走上文坛,最早是以科普和科幻作家的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0年5期2020-06-21

  • 人物
    叶永烈5月15日,科普、科幻和纪实文学作家叶永烈在上海因病逝世,终年80岁。很多人或许不太熟悉叶永烈的名字,但童年时一定读过他写的《十万个为什么》和《小灵通漫游世界》。1959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开始策划一套名为《十万个为什么》的中国本土科普读物,书名借用了苏联科学文艺作家伊林的同名科普读物。当时,就读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叶永烈就已经开始尝试以文学方式去描述化学,并发表了一些文章,这些文章后来集结成《碳的一家》。《十万个为什么》化学分册的编辑曹燕芳看到了这本书

    第一财经 2020年6期2020-06-11

  • 叶永烈:“一辈子的码字匠”
    陈蔚林叶永烈 ■ 资料图5月15日,作家叶永烈在上海病逝,享年80岁。叶永烈笔耕不辍,一生出版180多部著作、逾3500万字。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叶永烈建立了完善的个人创作档案,各种文稿、书信、照片、采访录音、笔记,作品剪报、评论、样书等均分类保存。他长期从事中国当代重大政治题材纪实文学的创作,积累了大量的档案和口述历史资料,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叶永烈创作档案”,成为中国当代历史研究的原始文献。这些文献都捐赠给了上海图书馆,并以“叶永烈专藏”的名义予以

    科学导报 2020年33期2020-06-09

  • 预言未来的作家叶永烈走了
    通之父”、作家叶永烈在上海病逝,享年80岁。他的去世,引发人们对上个世纪“科幻热”“科学热”时代的无限怀念。叶永烈是浙江温州人,11岁开始在报纸上发表诗歌,考大学时本想报考新闻专业,因家人劝告改报北京大学化学系,因为“至少可以做雪花膏”。1959年,因为会写生动的科普文章,读大二的叶永烈被少年儿童出版社看中,为《十万个为什么》科普丛书撰写内容。他为化学分册写了163个问题,加上天文、农业等内容的稿费,获得1600元“巨款”。《十万个为什么》一经推出就大获成

    中国新闻周刊 2020年18期2020-06-01

  • 怀念叶永烈
    ,惊闻著名作家叶永烈于当日9时30分在上海长海医院病逝的消息,我的心中掀起阵阵波澜。叶永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发表他的第一部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20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完成《小灵通漫游未来》,而他更为人熟知的是一系列“红色作品”。回忆近20年来我与叶永烈老师的交往,深感受益匪浅。往事如烟,历历在目,满满记忆,遂连夜挥笔写下这篇回忆文章,怀念实事求是、善于思考、笔耕不辍、终身勤奋、平易近人的叶永烈老师。与叶永

    文史春秋 2020年6期2020-05-13

  • 叶永烈及其党史题材创作的意义
    几乎没有不知道叶永烈大名的。在我们这一辈人心中,叶永烈不但是当时小读者所喜爱的科普作品《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更重要的他后来还是一位著名的红色传记文学作家。互联网上叶永烈逝世的消息不停地刷屏:“当代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叶永烈5月15日9时30分在上海长海医院病逝,享年80岁。”细读之下,令人感到迷惑和不解。消息首发者是上海澎湃新闻:“科普作家叶永烈去世,曾为我们回答《十万个为什么》……”全文1000多字,大体是介绍叶永烈系科普作品《十万个为什么》的主

    福建党史月刊 2020年7期2020-03-22

  • 长相知,共白头 ——记叶永烈与杨惠芬
    5日,著名作家叶永烈去世。他的一生,除了留下3500万字的巨著,还有一个天长地久的爱情故事。1962年暑假,22岁的叶永烈从北京大学回到久别的家,此行,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相亲。在北大,除了上课、做实验,他几乎把图书馆当家,在同学中显得很另类。尽管大学期间他已经出版了科学小品《碳的一家》,而且还是畅销书《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可是做过银行行长的父亲在“反右”运动中蒙尘,原本殷实的家庭一贫如洗,爱情也与他无缘。许是上天怜悯,他遇到了此生最钟爱的人。在一间

    金秋 2020年18期2020-03-09

  • 叶永烈,漫游在历史和未来
    我强加定语。”叶永烈对《环球人物》记者说。他更想成为自己笔下的“小灵通”,79岁仍然漫游在现实与想象的世界,不想停下来。出道早、多产、好奇心旺盛,几十年里叶永烈一直认为自己是同辈中的年轻人。可前年栽在自家楼梯上的一个跟头,让精力充沛的他有了服老的念头,“再也不敢噔噔噔跑上跑下”,更没想到今年还住了院。他开始羡慕别人称莫言为“莫老”,“仿佛企盼他永远不会老。而我呢,叶老则黄,则落”。当身体拖了后腿,再也不能像年轻那会儿日写万言、倚马可待时,叶永烈感慨:“老之

    环球人物 2019年11期2019-06-28

  • 叶永烈科普作品略谈
    017年出版的叶永烈科普全集中,科普读物有《叶永烈笔下的〈十万个为什么〉》《我的第一本书——〈碳的一家〉》《电影的秘密》《化学的世界》《空气的一家》《白衣侦探》等,这些篇什有的是叶永烈从事科普创作之初的处女作,有的是其根据工作性质或个人兴趣的驱动而写就,内容涉及广泛,篇幅短小精悍,表达灵动活泼,影响深远,引导了一代代读者的科普启蒙,成为广大读者珍贵的青春阅读记忆。化学与文学的结盟叶永烈的科普作品题材非常广阔,如刑侦破案、熊猫习性、电脑使用、收藏鉴赏、电影拍

    科普创作 2018年1期2018-11-30

  • 叶永烈叶永烈的笔
    科普、科幻界,叶永烈曾经是一个风格独特、广受瞩目的“主力队员”;在当今的纪实文学领域,他又是一位成就卓著、声名显赫的重量级作家。在“科”字轨道上运行、“十八般武艺”几乎样样涉足的“叶永烈”,跟那位在历史深处游弋探寻、写了许多名人传记的“叶永烈”,常常被误认为是同名同姓的两个人—叶永烈的作品覆盖范围之广、创作数量之多、产生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而他于中国科幻小说创作及其理论构建中所表现出的探索精神、开拓勇气和勤奋执着,亦在中国的科幻史册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

    科普创作 2017年1期2017-11-30

  • 叶永烈那个回答“十万个为什么”最多的人不会再写科普了
    叶永烈那个回答“十万个为什么”最多的人不会再写科普了叶永烈不仅是一位传记作家,更是一位资深科普作家。6月27日,他以科普作家的身份出现在了央视科普栏目《加油!向未来》第二季节目发布会上。而上一次他以“科普作家”的身份高调出席公开活动,还是在4年前,给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做签售活动时……世界上有两个“写书的叶永烈”。一个是写科普文章的,一个是写传记文学的。很多人一度以为这是两个人。其实,这就是一个人。这次,叶永烈是作为科学顾问,加盟《加油!向未来》“新十万

    北广人物 2017年30期2017-08-08

  • 那个回答“十万个为什么”最多的人,不会再写科普了
    传记写作多年的叶永烈再度以“科普”的身份亮相时,带来的消息是:他不会再进行科普写作了。6月27日,科普作家叶永烈出现在了央视科普节目《加油!向未来》第二季节目发布会上。上一次以“科普作家”的身份高调出席公开活动是近4年前,给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做签售活动。世界上有两个“写书的叶永烈”。一个写科普科幻作品,一个写传记文学。很多人一度以为那是两个同名同姓的叶永烈。孰知,这不过是叶永烈的AB面。这次作为科学顾问与《加油!向未来》联手推出“新十万个为什么”问题征

    看天下 2017年18期2017-07-10

  • 科普之路唯漫漫“千万”淘漉始成金 ——《叶永烈科普全集》札记
    叶永烈“叮当!”门铃响过,快递员双手抱着一只沉甸甸的纸箱。我打开一看,整整一箱清样,多达2000多页。二话没说,我放下正在用电脑写作的新著,坐到书桌前,开始一页又一页的校对。我意识到,“倾盆大雨”开始了。平常出书,总是一本而已。这一回不一样,2015年春日以来,两家出版社决定联合出版《叶永烈科普全集》,10多位编辑上阵。这套全集总共28卷,每卷都有500页上下,40多万字。每一回快递来3、4卷,我马上全力以赴进行校对,从清晨校到夜深,眼花缭乱,头昏脑涨。妻

    科普创作 2017年1期2017-03-07

  • 在《十万个为什么》背后
    的主要作者——叶永烈先生,我挺幸运,和叶先生见过面、交谈过,我就给大家说说《十万个为什么》背后的故事。50多年前,叶永烈还是一个20岁的大学生,就承担了《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写作任务。他说,自已是5岁就上小学,虽然考试中作文得过不及格,但他有自信,9岁就给报纸投稿,陆续发表一些小作品,所以锻炼得越来越成熟,敢接重活。可是,写完《十万个为什么》之后,累得大病了一场。这要是换成一般人,也就歇笔休息了。但是,顽强的叶永烈,在医院的病房里又写出另一部好作品——《小

    小雪花·成长指南 2015年2期2015-03-11

  • 《十万个为什么》的书名是美丽的误译
    版版参与的作者叶永烈在江苏省第六次科普作家代表大会上,向听众讲述了亲身经历《十万个为什么》背后的故事。谈及《十万个为什么》的书名,叶永烈表示,“那是一个美丽的误译”。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书名,“借用”了苏联作家伊林的同名科普读物,只是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多一个副标题——“室内旅行记”。而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如他自己所言,是借用英国诗人吉百龄的诗句。但是,吉百龄的原诗若译成中文,应该是“一百万个怎么样,两百万个在哪里,七百万个为什么”。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年7期2014-03-12

  • 叶永烈:勤奋的高产作家
    在诸多作家中,叶永烈可算是一位勤奋的高产作家。他从19岁一直写到69岁,50年里写书50卷1700多万字,至今还在不知疲倦地写着,每年都有新书出版。写作初衷是挣大学学费叶永烈1940年出生在浙江温州,从小就爱好文学,他的理想是报考北京大学新闻系。然而,他高中毕业因名额有限,报考了北大化学系。后来,家里也供不起他上学了,他万分痛苦。为了能够自食其力完成学业,叶永烈开始利用课余时间为报刊撰写科普散文和随笔。1959年暑假,他把一些有关化学的科学小品加以整理,写

    老同志之友 2009年23期2009-12-29

  • 博客让作家体验 当总统的感觉
    叶永烈1993年,叶永烈在美国匹兹堡朋友家第一次上因特网,并且预订了纽约的宾馆。叶永烈说:“1992年我花3000多块钱买了一台286组装机,就是用来打字的,没想到电脑还能上网,太神奇了。”1997年,叶永烈终于盼到了拨号上网。如今,这位69岁的“新潮”传统作家,2005年开的博客到现在点击率超过1000万。“很多作家对网络的利用只限于打字和收发邮件。固执一些的,贾平凹连电脑碰都不碰,王小鹰坚持用蘸水钢笔手写。我觉得作家可以多尝试一下电脑和网络。”叶永烈

    环球时报 2009-09-112009-09-11

  • 叶永烈:写“四人帮”不易
    个作家。”他是叶永烈。2009年初,叶永烈的《“四人帮”兴亡》在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因为涉及敏感题材,出版社和叶永烈约定,不做任何宣传,也不做任何签售。这是一次静悄悄的出版。但是很短的时间,这套书已经第二次印刷。“‘四人帮我都见过”叶永烈没有采访过“四人帮”。但这4个人,他都见到过。1963年,叶永烈从北京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他听的第一场报告,就是张春桥作的。整个上午,叶永烈坐在距离张春桥十来米的地方,相当近。他是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小人物。

    南风窗 2009年16期2009-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