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折

  • 雍正的保密之道
    的汉子”等惊人的奏折批语让这位曾经权倾天下、高深莫测的皇帝变得真实可感。在清代保密史上,雍正也是一位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重要人物。大力推行奏折制度从汉代开始,就有密奏(封事),但始终处于非制度化状态。著名史学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指出,在明代以前,“皇帝的秘密信件,绝不算是政府的正式公文,绝不能取得政治上法理的地位,但在清代是取得了”。清代的这一重大变化,始于康熙时期,但完成这一根本转型的是雍正皇帝。首先,雍正始终坚持亲自阅看奏折,“各省文武官员之折,一日

    党员文摘 2023年22期2023-12-07

  • 奏折的产生,原来是为了保密
    来,我要向皇上上奏折一封!”古装剧里的这句台词,想必大家很熟悉。但是,这句话背后,却有很大玄机。如果你在电视剧里听见这句话,那这部剧的历史背景一定是在清朝之后,为何这样笃定呢?因为奏折是清代专有的一种文书。奏折,从字面上讲,指臣子向皇帝报告事件的文书,因用折本缮写,也称折子、奏帖或折奏。它始用于康熙年间,雍正以后普遍采用,乾隆年间形成固定制度,至清亡废止,历时200余年。奏折奏事的资格并不是人人都能享有,最初仅限于皇帝指定的少数亲信官员。雍正皇帝即位后,进

    党员文摘 2023年16期2023-08-31

  • 日本绝密《田中奏折》曝光始末
    比较大的是《田中奏折》。《田中奏折》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的一个总战略、总规划。其译文于1929年在南京《时事月报》第二期上首次披露后,震惊了国内外各界人士。前不久,日本媒体报道称,七国集团(G7)成员国的领导人接连访问基辅,表达对乌克兰的支持,但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对基辅的访问仍未实现。报道称,消息提前泄露是访问未能实现的原因之一,岸田对此感到“极为愤怒”。日本是情报大国,但自身的泄密事件却层出不穷。对中国人来说,影响比较大的是《田中奏折》。《田中奏折》是日

    新传奇 2023年11期2023-05-30

  • 清朝的奏折制度
    王志强奏折是清朝时期独有的一种上行官方文书形式,皇帝与群臣之间通过一道道奏折文书来沟通、处理国家日常政务。明朝旧制,群臣向皇帝奏事,采用“公题私奏”之制,即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凡钱粮兵马、命盗刑名等例行公事,皆采用题本奏报,须加盖官印;凡官员私事,皆采用奏本,不用印。清初承明制:凡京内外各衙门,一应公事俱用题本,凡官员请安、谢恩等事概用奏本。按照文书流转制度,凡地方各级衙门所上题本、内外臣工所上奏本,通常由通政使司转交内阁票签处票拟贴黄(中央部院题本不

    领导文萃 2023年7期2023-04-10

  • 斤斤计较,更容易得不偿失
    下的士兵从前朝的奏折里发现了很多奉承王莽、指斥刘秀的上疏,立刻向刘秀报告,并劝道:“这些人竟敢弹劾您,一定要严惩不贷。”刘秀立即将所有人都召集起来,当着大家的面一把火将这些奏折烧了个精光,“我没有看过这些奏折,也永远不会翻开,你们可以安心了”。因为他知道,如果在这种事情上斤斤计较,必然会分散精力,无暇稳定社会、安定百姓生活,那么他辛苦打下来的江山将会毁于一旦,得不偿失。不计较,其实就是与生活和谈,与世界言欢;就是不在无谓的小事上浪费过多精力,让心灵重返自由

    新传奇 2022年42期2022-11-24

  • 照葫芦画瓢
    体做法?给我写个奏折让我看看。”过了几天,陶谷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呈给了宋太祖,宋太祖看完后笑了笑说:“我刚才看了你这位翰林学士写的奏折,这都是前人说过的话啊,你把他们的词语改了一下,换汤不换药,这不就像照着葫芦画瓢吗,哪有什么说服力啊?”陶谷的目的没有达到,还让宋太祖羞辱了一番。后来,他就在自己住处的墙上写了一句诗:“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因此,“照葫芦画瓢”也由此得来。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2年9期2022-05-30

  • 满汉全席,皇帝没吃过
    重。生气缘于一道奏折。有人禀奏雍正,说钦差大臣护送“苏禄国贡使”回国,途经苏州时,受到地方政府公务接待,其中有“满汉席”。当时,宫中的宴席分为两种,一种为“满席”,一种为“汉席”,按规矩,满席一般用于“万寿圣节、元旦朝贺,公主、郡主成婚”等场合,“文武会试入闱出闱宴,均用汉席”。而奏折中所谓的“满汉席”,其实是当时江南官场兴起的一种习俗,属于大大超出规格的“三公消费”。怪不得雍正皇帝大怒,在奏折上批示“迎接贡使,款待失体”,并且要求江苏巡抚陈时夏赶紧回复,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2年12期2022-04-03

  • 朱元璋道歉
    户部抓紧时间起草奏折拨款救灾。朱元璋等了几天,也不见户部动静。其实,户部官员正等着南方报来具体灾民数量和房屋损失等情况,奏折早就拟好了,就差添些数据。户部的人这几日连续加班,见今天数据统计不上来,也干不成什么事,不如次日早上加急件送来后,再集中干两个时辰,定能按皇上要求的时间交奏折,于是,大家便都回家补觉去了。 朱元璋很著急,晚上亲自来到户部过问这件事,可他到了户部一看,除了当值官员外,都回家了。他十分生气,立即让人传唤所有户部官员觐见。户部官员叫苦不迭,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2022年5期2022-03-09

  • 朱元璋道歉
    户部抓紧时间起草奏折拨款救灾。朱元璋等了几天,也不见户部动静。其实,户部官员正等着南方报来具体灾民数量和房屋损失等情况,奏折早就拟好了,就差添些数据。户部的人这几日连续加班,见今天数据统计不上来,也干不成什么事,不如次日早上加急件送来后,再集中干两个时辰,定能按皇上要求的时间交奏折,于是,大家便都回家补觉去了。 朱元璋很着急,晚上亲自来到户部过问这件事,可他到了户部一看,除了当值官员外,都回家了。他十分生气,立即让人传唤所有户部官员觐见。户部官员叫苦不迭,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2年5期2022-03-07

  • 清代的奏折
    安安讲清朝奏折的历史,要从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和康熙的故事讲起。曹寅和康熙是发小。曹寅的母亲孙氏还是康熙的保姆(古代宫廷中管抚养子女的侍女),康熙小时候得过天花,生病期间得到孙氏的悉心照料。若不是隔着主子、家奴这层身份,康熙和曹寅也许会是最好的兄弟。包衣奴才的命运如何全看主子。康熙二十三年,勤勤恳恳的曹玺在江宁织造任上病逝了。那年冬天,康熙东巡抵达江宁,派贴身侍卫纳兰性德到曹家致祭,命曹寅协理江宁织造事务。没过几年,康熙便先后任命曹寅出任苏州织造、江宁织造,后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2021年3期2021-03-25

  • 清代的奏折
    直接向皇帝奏报的奏折制度。奏折是清代所特有的一种上行文书,奏折的使用约始于康熙中叶,最初仅限于皇帝指定的少数亲信官员使用。雍正帝即位后,进一步扩大了使用奏折的范围,除了康熙时期有奏事权的各地方的将军、督抚、提督和中央的大学士、尚书等人外,一些翰林、科道甚至地方上低微之员,也都允许用奏折奏事。康熙时期平定三藩之乱后,清朝逐渐走向统一。康熙帝吸取前朝教训,为了进一步加强专制统治,从康熙中叶起,当发生紧急或敏感事件时,官员们可以书写奏折向皇帝密报,比如向皇帝上奏

    书屋 2020年12期2020-12-24

  • 清代的奏折
    文/安 安讲清朝奏折的历史,要从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和康熙的故事讲起。曹寅和康熙是一起长大的发小。曹寅的母亲孙氏还是康熙的保姆(古代宫廷中管抚养子女的女妾),康熙小时候得过天花,生病期间得到孙氏的悉心照料。若不是隔着主子、家奴这层身份,康熙和曹寅也许会是最好的兄弟。包衣奴才的命运如何全看主子。康熙二十三年,勤勤恳恳的曹玺在江宁织造任上病逝了。那年冬天,康熙东巡抵达江宁,派贴身侍卫纳兰性德到曹家致祭,命曹寅协理江宁织造事务。没过几年,康熙便先后任命曹寅出任苏州织

    北方人 2020年22期2020-12-02

  • 雍正:朕就是个俗人
    熙的意图向他递交奏折,这种方式从此成了清朝上下沟通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奏折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充斥大量废话,让皇帝不胜其烦。可清朝重视祖宗家法,既然规矩定下来了,就只能互玩文字游戏。不过,康熙一朝只有137名官员有权写奏折,所以康熙的烦恼还算少的。雍正登基后将此制度全面放开,每天都要亲自阅读数万字的奏折,还要进行大量回复,将意见落实下去,工作量之大难以想象。那么,一个官员一年究竟给皇帝奏报几次合适呢?雍正在给宁夏官员的朱批中给出明确答案:遇到应该呈报的事,一

    百家讲坛 2020年4期2020-08-03

  • 清代的奏折
    安安讲清朝奏折的历史,要从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和康熙的故事讲起。曹寅和康熙是一起长大的发小。曹寅的母亲孙氏还是康熙的保姆(古代宫廷中管抚养子女的女妾),康熙小时候得过天花,生病期间得到孙氏的悉心照料。若不是隔着主子、家奴这层身份,康熙和曹寅也许会是最好的兄弟。包衣奴才的命运如何全看主子。康熙二十三年,勤勤恳恳的曹玺在江宁织造任上病逝了。那年冬天,康熙东巡抵达江宁,派贴身侍卫纳兰性德到曹家致祭,命曹寅协理江宁织造事务。没过几年,康熙便先后任命曹寅出任苏州织造、江

    视野 2020年14期2020-07-28

  • 清代真的有那么多“垃圾奏折”吗?
    安安讲清朝奏折的历史,要从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和康熙的故事讲起。曹寅和康熙是一起长大的发小儿。曹寅的母亲孙氏还是康熙的保姆(古代宫廷中管抚养子女的女妾),康熙小时候得过天花,生病期间得到孙氏的悉心照料。若不是隔着主子、家奴这层身份,康熙和曹寅也许会是最好的兄弟。包衣奴才的命运如何全看主子。康熙二十三年,勤勤恳恳的曹玺在江宁织造任上病逝了。那年冬天,康熙东巡抵达江宁,派贴身侍卫纳兰性德到曹家致祭,命曹寅协理江宁织造事务。没过几年,康熙便先后任命曹寅出任苏州织造、

    领导文萃 2020年10期2020-07-04

  • 新二十四孝
    下的士兵从前朝的奏折里,发现了很多奉承王莽、指斥刘秀的上书,于是立刻向刘秀报告。刘秀当场将所有人都召集起来,前朝的官员无不战战兢兢。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刘秀竟一把火将这些奏折烧个精光,说:“我没有看过这些奏折,也永远不会翻开,你们可以安心了。”因为他知道,如果在这种事情上计较,必然会分散精力,无暇稳定社会,安定百姓生活,那么他辛苦打下的江山将毁于一旦,得不偿失。一叶障目,便不见泰山;高瞻远瞩,则世事洞明。人的生命格局越大,越不会在琐碎的烦恼中沉沦。对待生活也

    农家参谋 2019年10期2019-11-27

  • 清代奏折解读
    值不可低估---奏折。本文探讨应该如何客观阅读、正确理解奏折的内容与含义。关键词:清代文书;奏折;制度;语境1.清代奏折的出现奏折,又称折子、奏帖或折奏。清承明制,其奏章制度也基本承接了明朝的制度,最初保留了题本、奏本等文书形式。官员奏公事使用题本,须用印;奏私事使用奏本,不用印。但实践中,公事私事有时难以界定,导致官员选择文书形式时常常出错,影响皇帝处理事务。于是,乾隆十三年(1748年)时奏本被废除,官员奏报政务工作使用的正式官方文书只保留有题本一种。

    锦绣·中旬刊 2019年4期2019-09-10

  • 勤奋的朱由检为何成了亡国之君
    在位时,每天批阅奏折、处理国事无数,还曾因某大臣的奏折太哕唆,对他进行严惩,也由此奠定了大明官场的好风气:说话办事有一说一,绝不扯闲篇。朱由检也碰到过这样的烦心事:奏折上夸大其词,人浮于事。抓狂的朱由检却耍起了小聪明,故意选几个大臣奏折里的错别字借题发挥,将他们一顿猛批,以为如此一来,他们连错别字都不敢写,今后必会谨慎做事。朱由检哪里想到,大臣们的奏折竟然越发歌功颂德,对任何事都报喜不报忧。朱元璋打大臣,整肃的是官场风气,朱由检挑错别字,只是为了自己读着舒

    公务员文萃 2019年7期2019-08-26

  • 满汉全席,皇帝没吃过
    重。生气缘于一道奏折。有人禀奏雍正,说钦差大臣护送“苏禄国贡使”回国,途经苏州时,受到地方政府公务接待,其中有“满汉席”。当时,宫中的宴席分为两种,一种为“满席”,一种为“汉席”,按规矩,满席一般用于“万寿圣节、元旦朝贺,公主、郡主成婚”等场合,“文武会试入闱出闱宴,均用汉席”。而奏折中所谓的“满汉席”,其实是当时江南官场兴起的一种习俗,属于大大超出规格的“三公消费”。怪不得雍正皇帝大怒,在奏折上批示“迎接贡使,款待失体”,并且要求江苏巡抚陈时夏赶紧回复,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9年5期2019-06-11

  • 满汉全席,皇帝没吃过
    重。生气缘于一道奏折。有人禀奏雍正,说钦差大臣护送“苏禄国贡使”回国,途经苏州时,受到地方政府公务接待,其中有“满汉席”。当时,宫中的宴席分为两种,一种为“满席”,一种为“汉席”,按规矩,满席一般用于“万寿圣节、元旦朝贺,公主、郡主成婚”等场合,“文武会试入闱出闱宴,均用汉席”。而奏折中所谓的“满汉席”,其实是当时江南官场兴起的一种习俗,属于大大超出规格的“三公消费”。怪不得雍正皇帝大怒,在奏折上批示“迎接贡使,款待失体”,并且要求江苏巡抚陈时夏赶紧回复,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9年1期2019-01-25

  • 奏折功夫
    脆你写一道详细的奏折,署我的名往上一递就行了。李鸿章一想这也行,回家之后,非常辛苦地引经据典,查考各种资料,费了一整夜时间,通宵无寐把这个奏折写了出来。他提出的一些战略、具体的战法,乃至要调配的将领,也都写得很详细。当然,纸上谈兵,那是肯定的,但是至少文采好,十分感人。写完之后交给吕贤基,吕贤基就署了自己的名字,交上去了。第二天,李鸿章就去听回信,因为这种奏折都是当天批发下来的。刚走到吕家门口,就听见吕家一片哭声。他想这怎么回事,上一道奏折而已,难道就出大

    特别文摘 2018年12期2018-12-27

  • 除了“朕知道了”,古代皇帝怎么批阅奏折
    网友总结的“垃圾奏折”在网上走红,几位写折子的大臣都貌似成了专讲废话的缺心眼儿。事实上,这不过是新媒体包装之后有意造成的“误会”和话题罢了,被奏折逗笑之后,有很多知识点可以了解一下。什么是奏折?公题私奏、专匣上书奏折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清代上行文书,之所以为人知晓,是因为它记录了很多官员与皇帝的日常交流,除了军国大事,还有家长里短,遍布“朕就是这样汉子”之类的金句。其实在清代,奏折制度确立的时间较晚,也只有康熙中后期和雍正时期确实执行,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生

    畅谈 2018年15期2018-08-26

  • 勤奋的朱由检为何成了亡国之君
    在位时,每天批阅奏折、处理国事无数,还曾因某大臣的奏折太哕唆,对他进行严惩,也由此奠定了大明官场的好风气:说话办事有一说一,绝不扯闲篇。朱由检也碰到过这样的烦心事:奏折上夸大其词,人浮于事。抓狂的朱由检却耍起了小聪明,故意选几个大臣奏折里的错别字借题发挥,将他们一顿猛批,以为如此一来,他们连错别字都不敢写,今后必会谨慎做事。朱由检哪里想到,大臣们的奏折竟然越发歌功颂德,对任何事都报喜不报忧。朱元璋打大臣,整肃的是官场风气;朱由检挑错别字,只是为了自己读着舒

    百家讲坛 2018年5期2018-08-23

  • 清代真的有那么多“垃圾奏折”吗?
    安安奏折奏折上的文字所支撑的是一个庞大帝国的信息传递体系,它就像一张笼罩着清国的蛛网,皇帝置身于中心,每一条边缘蛛线的颤动都能抵达正中。而活在蛛网下负责信息传递的官员们,也在奏折中留下了自己的人生康熙皇帝这段清朝的奏折让许多网友惊呼:原来清朝的奏折这么萌的嘛!于是,我们的朋友圈都被清朝的奏折刷屏了。不少人替皇上头疼:这么多毫无信息含量的“垃圾奏折”,看起来得多烦啊!这些“萌萌哒”奏折火了,可是它并非如网友们所说,是“垃圾奏折”,看似无用的“垃圾奏折”,背

    看天下 2018年19期2018-07-19

  • 勤奋的朱由检为何成了亡国之君
    在位时,每天批阅奏折、处理国事无数,还曾因某大臣的奏折太啰唆,对他进行严惩,也由此奠定了大明官场的好风气:说话办事有一说一,绝不扯闲篇。朱由检也碰到过这样的烦心事:奏折上夸大其词,人浮于事。抓狂的朱由检却耍起了小聪明,故意选几个大臣奏折里的错别字借题发挥,将他们一顿猛批,以为如此一来,他们连错别字都不敢写,今后必会谨慎做事。朱由检哪里想到,大臣们的奏折竟然越发歌功颂德,对任何事都报喜不报忧。朱元璋打大臣,整肃的是官场风气;朱由检挑错别字,只是为了自己读着舒

    百家讲坛(红版) 2018年3期2018-06-23

  • 古装剧对奏折的误会有点儿深
    殊浔古装剧对奏折的误会有点儿深殊浔在上至南北朝,下至明清的中国古装电视剧中,起码一半会有大臣给皇帝上奏折或皇帝看奏折的桥段。那些皇帝或正襟危坐,或愁眉苦脸,或心慵意懒,虽然姿势与神情不同,但手中拿的小文本大略相似,皆是黄色或白色封面,状若长方体的东西。无论是地方官员贪污腐败,还是京城某大臣偷偷娶了十三个老婆,只要有人给皇帝写一封奏折,皇帝就全都知道了。这些电视剧没有夸大奏折的作用。但同样是上奏折的桥段,放在一些电视剧里就没有问题,放在另一些电视剧里,就是严

    农家书屋 2017年12期2017-12-27

  • 朱元璋主导奏章减肥
    会,臣子给皇帝写奏折时,大都沿用官样文章,套话连篇,冗长而无实物。时间观念较强的朱元璋对这种假大空式的奏折很反感,洪武八年秋至九年初夏(公元1375-1376年),大明境内出现了水灾、洪灾和地震,古人认为这是老天示警、朝廷失政。于是,朱元璋颁诏:满朝文武大臣和全国官吏皆可上书进折,指出朝廷在执政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和错误,以便矫枉过正,修改政令,求得老天的原谅。刑部侍郎茹太素上了一个奏折,由中书省官员王敏在朝堂之上读给朱元璋听。朱元璋听了半天也没听出奏折重点讲

    幸福 2017年29期2017-11-01

  • 朱元璋主导奏章减肥
    会,臣子给皇帝写奏折时,大都沿用官样文章,套话连篇,冗长而无实物。时间观念较强的朱元璋对这种假大空式的奏折很反感,洪武八年秋至九年初夏(公元1375-1376年),大明境内出现了水灾、洪灾和地震,古人认为这是老天示警、朝廷失政。于是,朱元璋颁诏:满朝文武大臣和全国官吏皆可上书进折,指出朝廷在执政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和错误,以便矫枉过正,修改政令,求得老天的原谅。刑部侍郎茹太素上了一个奏折,由中书省官员王敏在朝堂之上读给朱元璋听。朱元璋听了半天也没听出奏折重点讲

    幸福·悦读 2017年10期2017-10-18

  • 朱元璋倡导奏章“减肥”
    会,臣子给皇帝写奏折时,大都沿用官样文章,套话连篇,使得奏章冗长而无实物。社会底层出身的朱元璋对这种假大空式的奏折,很是反感。明洪武八年秋至九年初夏(1375—1376),大明境内出现了水灾、洪灾和地震。古人迷信,以为这是“老天示警”,朝廷“失政”。于是,朱元璋颁布诏书:满朝文武大臣和全国官吏,都可以上书进折,指出朝廷在执政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和错误,以便修改政令,求得老天的“原谅”。当朝刑部侍郎茹太素就给朱元璋上了一个奏折奏折在朝堂之上由总管国家政务的中书

    文史博览 2017年7期2017-08-24

  • 朱元璋倡导奏章“减肥”
    会,臣子给皇帝写奏折时,大都沿用官样文章,套话连篇,使得奏章冗长而无实物。社会底层出身的朱元璋对这种假大空式的奏折,很是反感。明洪武八年秋至九年初夏(1375—1376),大明境内出现了水灾、洪灾和地震。古人迷信,以为这是“老天示警”,朝廷“失政”。于是,朱元璋颁布诏书:满朝文武大臣和全国官吏,都可以上书进折,指出朝廷在执政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和错误,以便修改政令,求得老天的“原谅”。当朝刑部侍郎茹太素就給朱元璋上了一个奏折奏折在朝堂之上由总管国家政务的中书

    文史博览·文史 2017年7期2017-07-19

  • 古代奏折如何高效送达皇帝
    古代奏折如何高效送达皇帝晚清是一个风云剧变的时代,现在仍大体完好地保存于国家档案馆的数十万份军机处录副的奏折,是那个时代所留下的最权威、相对来说也是最为真实的记录。那么,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全国各地的奏折是如何安全送到皇帝面前的呢?奏折是大臣与皇帝沟通的一条最重要通道,此折奏于同治十三年看古装剧的时候,常常会听到“上折”“递个折子”这样的话。这里的“折”便是奏折奏折是当时大臣与皇帝沟通的一条最重要通道,尤其对地方官员而言,上一趟京师朝见皇上是件很难的事。于

    新传奇 2017年16期2017-06-06

  • 朱元璋倡导奏章“减肥”
    给朱元璋上了一个奏折奏折在朝堂之上由总管国家政务的中书省官员王敏读给朱元璋听。奏折前面写得很长,朱元璋听了半天也没听出奏折重点讲什么问题。据史书记载,朱元璋是位勤政的皇帝,每天要听、要看200多道奏折,处理400多件事务,所以他的时间观念很强。又听了一会儿,朱元璋实在听得不耐煩了,便打断了王敏,质问道:“茹侍郎到底想说什么,直接捞干的讲!”王敏这才把奏折翻到最后,念出了奏折的正题:建议朝廷采取五项措施,赈济灾民,度过灾荒。这五项建议不过区区500字,仅占

    作文周刊(综合版) 2016年41期2017-06-01

  •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中的内务府相关的奏折
    ,与内务府的相关奏折是内务府大臣以及办理内务府事务大臣与皇帝之间进行交流的原始材料。本文以《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中的与内务府相关奏折为依据,主要对《全译》中的内务府相关奏折进行梳理与分类,介绍了内务府相关奏折的概况。希望能够对学术界丰富内务府的相关研究尽一点力。关键词:内务府;奏折;雍正1 《全译》中与内务府相关奏折的基本概况《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以下简称全译)中的内务府相关奏折是内务府将所办理的相关事宜呈报皇帝的官方文书之一,也是内务府大臣或办

    卷宗 2016年10期2017-01-21

  • 武则天撮合两位相国
    面都是我批阅过的奏折,你能从里面找到我马上要看的吗?”狄仁杰一听懵了。看到他犹豫的神色,武则天走到柜子前顺手抽出了几本,说:“这就是我将要看的。”狄仁杰莫名其妙,不知道武则天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武则天解释道:每天,侍从们会将我第二天批阅的奏折用一条黄丝线做个小记号,所以,我上去就找得到目标。武则天问狄仁杰:“朕重用你,可知道原因?”狄仁杰回答:“我因为文章出色和品行端正而受到重用,并不是无所作为而依靠别人。”武则天淡淡一笑,说道:“你还不知道吧,我曾经不

    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15期2016-12-19

  • 雍正朝奏折制度发展概述
    产生于顺治时期的奏折政治,作为清代高级官员直接进呈皇帝的机要文件,在雍正朝时期得到极大发展,并逐步衍生为一种制度,成为清代特有的一种官文书,对于巩固中央政权,加强与地方官员联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关键词】雍正;奏折;发展;积极作用清承明制,初期在进呈文书方面也继承了明朝的题本、奏本制度。随着社会发展以及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题本、奏本制度逐渐暴露出其本身的弊病,主要表现在手续过于繁琐,极易导致内容的丢失;题本需要通过通政司、内阁等许多部门过目,容易泄密。

    青春岁月 2016年4期2016-08-04

  • 武则天撮合两位相国
    面都是我批阅过的奏折,你能从里面找到我马上要看的吗?”狄仁杰一听懵了。看到他犹豫的神色,武则天走到柜子前顺手抽出了几本,说:“这就是我将要看的。”狄仁杰莫名其妙,不知道武则天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武则天解释道:每天,侍从们会将我第二天批阅的奏折用一条黄丝线做个小记号,所以,我上去就找得到目标。武则天问狄仁杰:“朕重用你,可知道原因?”狄仁杰回答:“我因为文章出色和品行端正而受到重用,并不是无所作为而依靠别人。”武则天淡淡一笑,说道:“你还不知道吧,我曾经不

    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 2016年5期2016-06-14

  • 《田中奏折》新考(上)
    孙果达《田中奏折》 真伪之辩由来已久,至今未有定论。如果研究的思路突破以往的中日关系局限,注重当时苏、日、中三国的战略博弈,无疑会有更宽广更深刻的视野与理解。奏折之缘起1929年12月,由史量才等主办的南京 《时事月报》 刊文 《惊心动魂之日本满蒙积极政策──田中义一上日皇之奏章》,《田中奏折》 的内容始为人们所知,轰动了世界。不过对奏折的来历却有不同说法,这里按大致顺序作一罗列。(一) 王家桢说 (以下简称“王说”)1935年4月,曾任东北军 《东望》

    读书文摘 2016年4期2016-05-30

  • 《田中奏折》新考(下)
    以往研究 《田中奏折》 几乎从未涉及的大连会议。(一) 大连会议的可疑大连会议的内容基本空白。从历史遗留的种种痕迹看,充满可疑。其一,不合逻辑。历时11天的东京东方会议于7月7日结束,田中以训示方式发布了《对华政策纲领》,却在纲领墨迹未干之际再次举行历时十天的“第二次东方会议”。其二,目的模糊。“蔡说”两次认定奏折内容包含东方会议与大连会议。从参加的人员看,既然又是一次东方会议,就绝对是商讨大政方针的战略性会议,不可能是研究具体操作的战术性会议。其三,史料

    读书文摘 2016年6期2016-05-14

  • 朱元璋倡导奏章“减肥”
    ,大臣们给皇帝写奏折时,大都沿用官样文章,套话连篇,使得奏章冗长而无实物。时间观念较强的朱元璋对这种假大空式的奏折,很是反感。明洪武八年秋至九年初夏(1375—1376),大明境内出现了水灾、洪灾和地震。古人迷信,应为这是“老天示警”,朝廷“失政”。于是,朱元璋颁布诏书:满朝文武大臣和全国官吏,都可以上书进折,指出朝廷在执政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和错误,以便矫枉,修改政令,求得老天的“原谅”。当朝刑部侍郎茹太素就给朱元璋上了一个奏折奏折在朝堂之上由总管国家政务

    志苑 2016年5期2016-05-03

  • 世上没有捷径走
    法。韩一良开始写奏折,在奏折里,他把许多官场潜规则说给皇帝听,比如买官卖官,所有职位都有明码标价,只要出得起钱,就能当官。并说自己看到很多官员如何疯狂贪污,为了增加可信度,还拿自己做了例子,说自己不爱钱,但依然有人送,推都推不掉。这封奏折激情满怀,充满了正义感,所说事情更是触目惊心,崇祯看得热泪盈眶,拍案而起,这么有正义感的人,不提拔他提拔谁?于是,凭借一封奏折,韩一良连升数级,一下子升为右佥都御史,别人奋斗好多年都得不到的职位,他一下子就捞到了。皇帝任用

    领导文萃 2016年3期2016-02-26

  • 从《叫魂》看清代奏折制度
    从《叫魂》看清代奏折制度⊙陈剑达[宁波大学, 浙江宁波315211]摘要:奏折是信息的载体,是官僚与皇帝之间交流的媒介。奏折按照传递渠道不同分为常规奏折和朱批奏折奏折制度是清王朝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叫魂》一书中所涉及的奏折制度进行分析,发现奏折制度并没有如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加强了皇权专制,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虽然王朝决策机制的有效运转离不开奏折制度的运作。关键词:官僚皇帝奏折制度 《叫魂》奏折制度,是清代特有的一种官文书制度。奏折

    名作欣赏 2016年8期2016-01-29

  • 狄仁杰笑对“中伤”
    。于是,中伤他的奏折被呈到了武则天手中。一次,武则天拿着一些奏折对宰相狄仁杰说:“爱卿的政绩表现可圈可点,深受老百姓的爱戴,但是有些人却说你贪赃枉法、滥用职权、功高盖主,你想知道,这些奏折里都说了些什么吗?”狄仁杰听后立即跪倒告罪:“陛下如认为那些诽谤诬陷是我的过失,我当洗耳恭听并加以改正;若陛下认为并非我的过失,那是臣之大幸。至于到底是谁在诽谤诬陷?如何诬陷?我都不想知道。”武则天听后禁不住赞叹狄仁杰宽人严己的胸怀。 狄仁杰明知是有人故意诬陷诽谤他,却不

    文史月刊 2015年2期2015-09-10

  • 世上没有捷径走
    法。韩一良开始写奏折,在奏折里,他把许多官场潜规则说给皇帝听,比如买官卖官,所有职位都有明码标价,只要出得起钱,就能当官。并说自己看到很多官员如何疯狂贪污,为了增加可信度,还拿自己做了例子,说自己不爱钱,但依然有人送,想推都推不掉。这封奏折激情满怀,充满了正义感,所说事情更是触目惊心,崇祯看得热泪盈眶,拍案而起,这么有正义感的人,不提拔他提拔谁?于是,凭借一封奏折,韩一良连升数级,一下子升为右佥都御史,别人奋斗好多年都得不到的职位,他一下子就捞到了。皇帝任

    知识窗 2015年11期2015-05-14

  • 保护言论自由的宋真宗
    35000人。在奏折中,他举清远之败为例:“前几天清远军失守,是因为朝廷一向对此地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宋真宗看罢这份奏折后说:“西边之事,我从来不敢忘记,只是熙政远离朝廷不知内情罢了。”俗话说,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宋真宗虽然不同意石熙政的观点,但也没有责备之意。但是,有一个善于溜须拍马的叫周莹的大臣,当时就站在真宗身边,听到真宗的话,就想讨好真宗。于是下朝后,他立即联络了另几个善于拍马的大臣,一起给真宗上了一道奏折,在奏折中指责石熙政说:“清远失守,是

    文史月刊 2014年12期2015-03-16

  • 这件奏折破绽多
    咸丰帝朱批曾国藩奏折考》一文。笔者近日有机会上手了这件奏折,对全文进行抄录,并且大量翻阅了有关资料,体会到考证一件历史文献确实需要认真。特撰小文,以一家之言与孙仁义先生商榷。几处硬伤首先,我们可以借曾国藩日记来认识一下这道奏折的实际存在与否。查1994年岳麓书院出版的《曾国藩全集·日记1-3》第623页,咸丰十一年五月十八日“早饭后清理文件,对摺子。午刻拜发,计三摺、一片、一单,内赤岗岭破贼四垒摺一、江南不能举行乡试摺一、代递唐鉴遗奏摺一、杀李金旸张光照片

    中国收藏 2015年1期2015-03-13

  • 清代奏折对语文辞书编纂的价值
    63000)清代奏折对语文辞书编纂的价值杨继光(闽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 福建 漳州363000)摘要:清代奏折数量众多,日期确定,内容广泛,其中有较多方言词、口语词、行业词、典章制度词,语料价值较高,目前学术界对其语言研究价值措意不够,在语文辞书编纂中对奏折材料的利用有待提升。对语文辞书编纂而言,清代奏折具有增补词目、补充义项、纠正释义、补充书证、提前书证的价值。关键词:清代;奏折;词语考释;辞书编纂中图分类号:H109.2文献标识码:标识码:A文章编号: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5年10期2015-02-20

  • 清代奏折农业词语札记——以《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为例
    式:杨继光.清代奏折农业词语札记——以《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为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4):117-123.Citationformat:YANGJi-guang.NotesonQingDynastyMemorialsAgricultureWords:TakingQing Dynasty Memorials Compilation-Agriculture EnvironmentforExample[J].JournalofC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5年4期2015-02-20

  • 洞为官之幽微 知治守之大道?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从晚清文献的角度复活了曾国藩这个历史人物。洋洋数十万字的奏折评点,归纳起来只有两个字:“考”与“辩”。唐浩明在完成晚清士人三部曲(《曾国藩》《张之洞》《杨度》)小说创作之后,旋即转入专门研究曾国藩著作的系统工程中,连续出版了《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唐浩明评点曾国藩语录》《唐浩明评点曾国藩日记》。《评点家书》与《评点奏折》都已印刷十次以上。可见《评点曾国藩》系列书受欢迎的程度并不亚于历史小说《曾国藩》。洋洋数十

    出版人 2014年9期2014-11-05

  • 《清宫扬州御档》中的玉玺、奏折及其它
    代的主要公文——奏折清代初期,公文沿用明制,为奏本、题本、揭贴等。后来,随着清初军政事务日益繁忙,紧要之事、机密之事多,清廷对文书作了变革,废弃明代题本的固定格式,在集奏疏、揭贴和题本形式基础上演变为清代的奏折,并成为主要的文书形式。在《清宫扬州御档》中,朱批奏折占据全书2/3 以上篇幅,成为该书的主要内容。一般说来,奏折的使用,至今有200多年的历史。始于康熙朝中期,最初仅限于皇帝指定的少数亲信官员。雍正皇帝即位后,进一步扩大了奏折的使用范围,奏折也一直

    档案与建设 2014年6期2014-06-10

  • 从写奏折学习给领导写邮件
    [文/陆路]奏折,是古代帝王和官员沟通的主要工具。这些原有的朝廷机密,现今已大量公示天下,无需摆案焚香、磕头谢恩便可任君阅读。而奏折系统,跟现代公司里面的邮件系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各种拍马屁,戳脊梁骨,请功述过,嘉奖任免,都通过这个系统上传下达。能直接上奏的官员,在今天看无不是999千足金领,我们不妨发挥一下八卦精神,一探这些金领前辈在与领导书信沟通之中留给我们的过失启示。●搞清自己的身份雍正元年,湖广总督杨宗仁给新主上了一道精心准备的请安奏折。这个折子的

    文苑 2014年25期2014-01-01

  • 一份奏折“写死”一个大臣
    后却被自己的一封奏折“写死”了。咸丰二年(1852年)某天,时任翰林的李鸿章去琉璃厂淘古董,碰到一个老乡,说起被太平军大肆攻占的安徽老家,两人就开始“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老乡说你这人没有心肠,咱们家乡被糟蹋成这样,你居然还有闲心在这儿看古董!李鸿章叹气:我一个小书生,没权没钱没兵没力,能做什么?老乡说:你写封奏折,请朝廷向安徽发兵,阻止太平军进一步扩张,总能做到吧?李鸿章点点头:这个倒是可以。不过当时他只是个新进的翰林,就算写了奏折递上去,皇帝也未必

    百家讲坛 2012年8期2012-02-11

  • 清代奏折制度浅论
    025)一、清代奏折制度的萌发清代立国之初沿袭明制,官员上奏文书主要有题本和奏本两种,上奏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题本和奏本的处理程序纷繁复杂,不利于国家大事的保密,且使皇帝在处理政务中处于被动地位,易造成大臣擅权专政。奏折的产生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题奏本章的缺点,经过顺、康、雍三代君主的努力,清代奏折制度从无到有逐步完善。奏折,又称奏贴、折子或折奏,为清代所独有,这一点在学术界没有异议。然而说到奏折的起源及具体推行时间,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但今天的学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1期2010-08-15

  • 请安折
    礼仪。请安折,是奏折的一种。在清代,奏折是最具效率的公务文书。地方官员给皇帝上奏,不用通过内阁,可直接进呈到皇帝手中;皇帝根据情况,在奏折上直接用朱笔批示。朱批过的奏折再返回到官员手中,官员根据朱批内容,遵旨办事。而这种文书,最早起源于康熙年间皇帝亲信的请安小密折。满族官员有经常向皇帝请安的习惯,具析请安时,顺便报告其他事情,久而久之成了习惯。现在所见最早的康熙时期的密折,是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李煦的奏折。李煦是内务府包衣出身,出任苏州织造,到任后即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09年3期2009-12-09

  • 皇帝也没办法
    有位御史连上三道奏折。第一是请皇帝下令,让尼姑还俗。第二,要求民间如有女孩子年过二十还没有出嫁的,由政府出面为其择配。这种主意,虽说强横了一点,但也是古已有之的老办法,只是操作起来有难度。第三道最绝,御史说,民间斗殴多半因为数十文钱的缘故,因此,劳驾皇帝出面,要求有关部门查清所有需要数十文钱的穷人,每人发数十文,于是天下太平。雍正皇帝看完奏折很生气,让这个御史老爷回家吃老米去了。(摘自《福州晚报》)

    晚报文萃·开心版 2009年17期2009-11-12

  • 创设交大的第一份办学奏折显身
    向光绪皇帝正式上奏折,请求设立南洋公学,由此点燃了交大这所百年名校的启明灯。历史已永远铭记这一刻。这份题目为“请设学堂片”的奏折,历来被交大人视为记录交大肇始的标志性文献而得到广泛关注和种种诠释。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交大就有两种该奏折的抄件,一份是图书馆主任杜定友先生亲笔录抄,另一份由自号为“古稀老人且厂氏”的老校友恭录而成,两种抄件现保存完好。1996年百年校庆,学校纂成一巨册“集百年校情”的校志,内封赫然收录首份设学奏折,并注明这是“1896年盛宣怀

    世纪 2009年3期2009-05-27

  • 奏折是最靠不住的东西”
    、甘愿解甲归田的奏折后,竟然喜不自胜地手舞足蹈起来。但康熙的祖母、太皇太后孝庄闻讯后,严厉呵斥康熙说:“奏折是最靠不住的东西!”果然,后来吴三桂举兵反清。原来老谋深算的吴三桂之所以要上那道“自废武功”的奏折,只不过是为了欺骗康熙,为自己造反赢得时间罢了。吴奏折上所说的,正是康熙想要的结果,可谓说到心坎上了,所以,康熙不仅相信,而且喜不自胜,他还想大大地褒奖善解圣意、非常听话的平西王呢。尽管奏折靠不住,但封建王朝治理国家,偏偏又离不开这东西。官员须用奏折向朝

    杂文选刊 2008年9期2008-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