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

  • 美国高校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育模式探析
    车道,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新世纪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建设的重中之重,发展创造教育已经迫在眉睫。然而,我国目前尚未构建起科学合理、体系完备的创造教育体系。相较而言,美国大学自20世纪初就开始专注于开展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创造教育,有着丰富的经验以及完善的教育体系,值得我国高校学习借鉴。1 我国高校创造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创造性人才是当前也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高校培养创造性人才同时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1]培养创造性人才离不开创造教育,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19年4期2019-03-05

  • 创造性心理学》书评
    ation)和创造性(creativity)作为同义语,而且更偏爱采用“创造性”这一术语。那么,创造性的本质是什么?创造性的心理结构有哪些?不同个体创造性有何差异和共同的发展规律如何?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个体的创造性潜能,这些问题始终吸引着心理学家的目光,成为永久不衰的课题。为此,林崇德教授将三十多年的研究成果汇总并提炼,形成专著《创造性心理学》一书,将创造性的研究成果系统、清晰而又明朗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为我们提供了丰盛的创新“盛宴”。林崇德教授从1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8年5期2018-01-23

  • 培养创造力须先创新教育模式
    一步分解为三种创造性创造性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能力,我称之为创造力“三要素”。这三要素有如下含义。创造性精神是一种心态或称心智模式(mindset),它是一种永不满足于现状,总想与众不同的渴望。爱因斯坦有创造性精神,他是科学家。体现在创业上,创造性精神就是企业家精神。创造性思维不是通常的思考,而是一种超越现有框架的思考,英文叫think out of the box,意思是跳出框子的思考。创造性能力是指能把创新事干成的能力,包括把创造性思维转换为创造

    商周刊 2016年8期2017-01-03

  • 浅谈翻译的“创造性叛逆”:忠实性及创造性的结合体
    莉浅谈翻译的“创造性叛逆”:忠实性及创造性的结合体郭 清 李学芹 袁 莉在当代中国学者们在英译汉汉译英的过程中,有许多关于翻译原则的说法,但在其中有两大最基本的原则:忠实性和创造性。在翻译过程中学者们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各家说法都不尽相同。本文认为忠实性和创造性的合体是“创造性叛逆”,从而对翻译的“创造性叛逆”做一个简要分析。翻译 忠实性 创造性 创造性叛逆 翻译原则一、忠实性和创造性的基本定义忠实性首先是指译文须如实传达原文的内容,对原文的意思不能随意歪曲

    长江丛刊 2016年26期2016-11-26

  • 培养人才的创造力必须先创新教育模式
    一步分解为三种创造性创造性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能力,我称之为创造力“三要素”。这三要素有如下含义。创造性精神是一种心态或称心智模式(mindset),它是一种永不满足于现状,总想与众不同的渴望。爱因斯坦有创造性精神,他是科学家。体现在创业上,创造性精神就是企业家精神。创造性思维不是通常的思考,而是一种超越现有框架的思考,英文叫think out of the box,意思是跳出框子的思考。创造性能力是指能把创新事干成的能力,包括把创造性思维转换为创造

    成才之路 2016年32期2016-11-19

  • 大学生创造性4C认知及其与大五人格的关系*
    99)大学生创造性4C认知及其与大五人格的关系*孙崇勇**(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吉林 四平 136099)为探讨大学生创造性4C认知现状及其与大五人格之间的关系,采用创造性4C认知量表和大五人格中文简化版量表调查了2272名大学生。结果发现:(1)大学生创造性4C认知得分从高到低的顺序是大C、微C、专C/小C、无C,大学生能区分各种类型的创造性。(2)专业对大学生创造性4C认知有一定影响。(3)创造性4C认知与大五人格各维度

    应用心理学 2016年1期2016-08-31

  • “要有创造性”指导语效应及其对创造性教学的启示*
    006)“要有创造性”指导语效应及其对创造性教学的启示*庞维国1,2韩建涛2徐晓波2林崇德1 (1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100875)(2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200062)“要有创造性”指导语效应 (effects of explicit instructions to“be creative”),是指在创造力测验或实验任务中,明确要求 “要有创造性”(be creative)的指导语,能够促进被试的创造性表现的现象。该效应的理论解释主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6年5期2016-02-02

  • 创造性”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0062)“创造性”及其相关概念辨析陈 诚(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上海 200062)通过对“创造性”研究缘起与发展的分析,以及对“创造性”概念与“独创性”“智力”“发散思维”“创造性人格”“创新”等相关概念辨析后发现:“创造性”内涵扩展的原因有四。第一,“创造性”概念研究受多学科不同研究视角的影响;第二,“创造性”内涵因不同领域研究而造成扩展;第三,对“创造性”概念因不同的历史和文化阶段而不同;第四,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对“创造性”内涵的理解不同。同时,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年2期2015-04-14

  • 初中生创造性人格与说谎行为的联系:自尊的作用
    ,也就是等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林崇德,2000)。其中,创造性人格指个体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能够对创造性的发展起到稳定而统合的促进和保护作用(刘文,2010)。endprint一般认为,广义的创造力是一种复合能力,包含智力品质与非智力品质,也就是等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林崇德,2000)。其中,创造性人格指个体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能够对创造性的发展起到稳定而统合的促进和保护作用(刘文,2010)。endprint一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4年2期2014-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