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

  • 斜杠“80后”冯骥才
    今年,冯骥才正好80岁。在当代作家里,冯骥才堪称“奇才”。他以写小说见长,是当之无愧的小说高手,画技也很精湛。而创作盛年,他又转身致力于抢救民间文化。从作家、画家到非遗文化保护人,他如同一个“斜杠青年”(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身份一直在变换。创作激情并未衰老大家对冯骥才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的《珍珠鸟》《挑山工》等都是进了小学语文课本的名篇。1979年,冯骥才获得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前身)。差不多40年后,76岁的冯骥才获得(20

    恋爱婚姻家庭 2022年24期2022-09-15

  • 冯骥才:在绘画与写作间甜蜜往返
    肖斌前些日子,冯骥才刚过完80岁生日。他觉得,人的一生就像一条大河,有时候在中流击水,有时候还“兴风作浪”,但过了80岁,人就开始往下沉,静水流深。这种沉静对他的文学创作有个好处:让他能渐渐想起过往的生活,“远去的东西回返过来,就多了点人生况味”。80岁生日前夕,冯骥才的中短篇小说集《多瑙河峡谷》和随笔集《画室一洞天》出版,这算是他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两本新书,一本讲书房,一本讲画室。写书和画画,恰好是冯骥才的两样“老本行”。冯骥才家中的书房和画室是在一个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22年7期2022-05-30

  • 斜杠“80后”冯骥才
    今年,冯骥才正好80岁。在当代作家里,冯骥才堪称“奇才”。他以写小说见长,是当之无愧的小说高手,画技也很精湛。而创作盛年,他又转身致力于抢救民间文化。从作家、画家到非遗文化保护人,他如同一个“斜杠青年”(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身份一直在变换。创作激情并未衰老大家对冯骥才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的《珍珠鸟》《挑山工》等都是进了小学语文课本的名篇。1979年,冯骥才获得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前身)。差不多40年后,76岁的冯骥才获得(20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22年8期2022-05-30

  • “80后”冯骥才
    纵横杂志近日,冯骥才迎来了他的80岁生日,当天,他去看望了105岁的母亲,吃了一碗面,合了几张影。有出版社在公众号上发布了他的近况,获得了数万阅读量和近百条留言。长长的留言甚至汇成了一部浓缩的冯骥才个人史:“《一百个人的十年》真是不忍二读的经典”“印象最深的是老先生《珍珠鸟》这篇课文”“《俗世奇人》(全本)看了3遍,还特地买了副定制扑克,不为别的,就为欣赏扑克上的画”“小时候看冯先生的小说,后来看冯先生文化遗产保护的书”……更有许多读者惊讶于冯骥才竟然已经

    科学大观园 2022年9期2022-05-20

  • 冯骥才跟母亲学习“不养生”
    日,作家、学者冯骥才迎来八十大寿。生日当天,他陪105岁的母亲吃了一碗长寿面。冯骥才年轻时是体育健将。1961年,19岁的他加入了天津市男子篮球队,担任中锋,后因受伤才退出体坛。作为作家,冯骥才有着特别旺盛的创作力。他自认为还是60岁,比实际的年龄小了一代,并称“现在什么都不缺,就缺时间”。冯骥才说,自己平时不养生,“这是跟我母亲学的,她的生活方式完全违背医生的各种教导”。冯骥才曾在一档电视节目中透露,母亲不喜欢运动,就连散步这种习惯都没有。“她还喜欢吃肥

    新传奇 2022年12期2022-04-20

  • 海的境界
    石保青冯骥才和冰心老人交往颇多,在一次聊天中,冰心忽然问:“冯骥才,你怎么结的婚?”冯骥才说:“我结婚时,我和未婚妻两家都被抄了,结婚没有房子,街道赤卫队队长人还算不错,给了我们一间几平方米大的小屋。结婚那天,我和我爱人全家去一个小饭馆吃饭,由于我们都是被抄户,不敢大声庆祝,大家压低嗓音说:‘祝贺你们!’然后不出声地碰一下杯子。饭后我们就去了那间小屋,床是用砖块和木板搭的。要命的是,我们的这间小屋在二楼,楼下是一个红卫兵‘总部’,他们得知楼上有两个‘狗崽子

    北方人 2022年1期2022-02-07

  • 海的境界
    石保青年轻时的冯骥才冯骥才和冰心老人交往颇多,在一次聊天中,冰心忽然问:“冯骥才,你怎么结的婚?”冯骥才说:“我结婚时,我和未婚妻两家都被抄了,结婚没有房子,街道赤卫队队长人还算不错,给了我们一间几平方米大的小屋。结婚那天,我和我爱人全家去一个小饭馆吃饭,由于我们都是被抄户,不敢大声庆祝,大家压低嗓音说:‘祝贺你们!然后不出声地碰一下杯子。饭后我们就去了那间小屋,床是用砖块和木板搭的。要命的是,我们的这间小屋在二楼,楼下是一个红卫兵‘总部,他们得知楼上有两

    读者 2021年23期2021-11-15

  • 冯骥才与冰心聊天
    石保青冯骥才和冰心老人交往颇多,在一次聊天中,冰心忽然问:“冯骥才,你怎么结的婚?”冯骥才说:“我结婚时,我和未婚妻两家都被抄了,结婚没有房子,街道赤卫队队长人还算不错,给了我们一间几平方米的小屋。结婚那天,我和我爱人全家去一个小饭馆吃饭,由于我们都是被抄户,都不敢大声庆祝,大家压低嗓子说‘祝贺你们!然后不出声地碰一下杯子。饭后我们就去了那间小屋,床是用砖块和木板搭的。要命的是,我这间小屋在二楼,楼下是一个红卫兵‘总部,他们得知楼上有两个‘狗崽子结婚,虽然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38期2021-10-11

  • 冰心为冯骥才“改寿”
    岁生日的时候,冯骥才到她家去拜寿。在场有朋友对冰心说:“冯骥才总说给您磕頭拜寿,却没见过他真的磕过头。”冰心开玩笑说:“他是嘴把式!”冯骥才听罢,立即跪在地上磕了3个头。坐在轮椅上的冰心想拦都拦不住,就说:“你怎么说来就来。”一句话把大家逗笑了。冯骥才起身打趣道:“照老规矩,晚辈磕头,得给红包。”冰心想了想,边拉开抽屉边说:“我还真的有件奖品给你。今年过生日时,有人给我印了一种寿卡,凡是朋友们来拜寿,我就送一张给他做纪念。我还剩点儿,奖给你一张吧。”冯骥才

    做人与处世 2021年11期2021-09-22

  • 读懂冯骥才的关键词
    痕作家”之称的冯骥才无疑是经历过生活苦难的人。他自幼得益于家庭的书香浸染而才华横溢,却因“出身不好”被心心念及的中央美术学院拒之门外。青年时代在一家书画社做古画临摹工作时,又因“文化大革命”而眼见古画、临本、篆章等珍贵资料被当成“四旧”毁于一旦。那段时间,他处于随时可能有人破门而入的恐惧中,处于工人、产品推销员等身份转换的颠簸里,但正是这段坎坷的经历,这段特殊的历史,把冯骥才推上了文学的道路。也因此在最初接触文学创作时,冯骥才只能偷偷摸摸地进行,甚至被迫烧

    大学·课外阅读 2021年3期2021-05-04

  • 善良是温暖的“两个弯”
    一次肩。”这是冯骥才散文《挑山工》里的一段话。“到了台阶右侧,就转过身子”,“到了左侧,再转回来”,这样转两次,在短短的一段向上的路上,挑山工就转了“两个弯”。冯骥才又说,“他们这样曲折向上登,才能使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在台阶上,还可以省些力气。担了重物,如果像一般登山的人那样直上直下,膝盖会受不住的。但是路线曲折,就会使路线加长。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如此工笔描写“两个弯”,让读者并非曲曲折折就领悟到了挑山工担着生活的艰辛,也读出

    新天地 2021年3期2021-04-12

  • 冯骥才与韩美林
    侯爱兵冯骥才与韩美林相识于1983年,初见面时,馮骥才看韩美林个头不起眼,但目光特别明亮透彻,透着一种纯真的东西,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他,觉得这样的人可交。而在韩美林的心目中,他觉得自己到了历经世事的年纪,能用一辈子来交的朋友没几个了,以后也没有时间再有冯骥才这样的朋友。每逢对方的重要时刻,他们互不缺席。杭州、北京、银川三座韩美林艺术馆开馆,以及韩美林的各种艺术大展和全球巡展,冯骥才都亲赴现场为朋友送上祝福并加油助阵,发表情深意切的致辞,去解读、分析、揭示韩美

    爱你·健康读本 2020年10期2020-11-06

  • 冯骥才与韩美林
    □ 侯爱兵冯骥才与韩美林相识于1983 年,初见面时,冯骥才看韩美林个头不起眼,但目光特别明亮透彻,透着一种纯真的东西,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他,觉得这样的人可交。而在韩美林的心目中,他觉得自己到了历经世事的年纪,能用一辈子来交的朋友没几个了,以后也没有时间再有冯骥才这样的朋友。每逢对方的重要时刻,他们互不缺席。杭州、北京、银川三座韩美林艺术馆开馆,以及韩美林的各种艺术大展和全球巡展,冯骥才都亲赴现场为朋友送上祝福并加油助阵,发表情深意切的致辞,去解读、分析、揭

    爱你 2020年28期2020-10-15

  • 冯骥才与韩美林“老铁”是用心炼成的
    有兴致地问嘉宾冯骥才:“论身高的话,您和韩美林老师显得很不和谐,你们为什么可以和谐相处?”身高1米92、人称“大冯”的冯骥才说:“我跟韩美林是最要好的朋友,接触最多。由于身高的原因,我跟他站在一起的时候,必须俯视他,但是我的心是仰视他的,我把他当成一个巨人。我们都是无功利的,都是美的信徒,都为思想活着,都追求纯粹,我想这是我们俩的一致性。”随后,韩美林补充说:“我和大冯站在一起,一个大个子,一个小个子,大家一眼就认出来了。我们俩在一起,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不少

    北广人物 2020年29期2020-07-29

  • 冯骥才与韩美林:“老铁”是用心炼成的
    侯爱兵冯骥才{左}韩美林{右}2019年年底,第七届“韩美林艺术讲坛”在宜兴陶瓷博物馆举行。现场,担任论坛主持的白岩松饶有兴致地问嘉宾冯骥才:“论身高的话,您和韩美林老师显得很不和谐,你们为什么可以和谐相处?”身高1米92、人称“大冯”的冯骥才说:“我跟韩美林是最要好的朋友,接触最多。由于身高的原因,我跟他站在一起的时候,必须俯视他,但是我的心是仰视他的,我把他当成一个巨人。我们都是无功利的,都是美的信徒,都为思想活着,都追求纯粹,我想这是我们俩的一致性。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20年6期2020-07-09

  • 冯骥才与韩美林:“老铁”是用心炼成的
    有兴致地问嘉宾冯骥才:“论身高的话,您和韩美林老师显得很不和谐,你们为什么可以和谐相处?”身高1米92、人称“大冯”的冯骥才说:“我跟韩美林是最要好的朋友,接触最多。由于身高的原因,我跟他站在一起的时候,必须俯视他,但是我的心是仰视他的,我把他当成一个巨人。我们都是无功利的,都是美的信徒,都为思想活着,都追求纯粹,我想这是我们俩的一致性。”随后,韩美林补充说:“我和大冯站在一起,一个大个子,一个小个子,大家一眼就认出来了。我们俩在一起,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不少

    恋爱婚姻家庭 2020年18期2020-07-08

  • 冯骥才家训:有责任的人生才有分量
    是有分量的。”冯骥才学画画出身,早年在天津从事绘画工作,1977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义和拳》,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位拿到稿费的作家。当时他说:“写作绝不仅仅是为了谋生,更是使命。”那时,冯骥才每天都收到无数读者来信,再累再忙,他都会看每封信,并尽可能地回信。很多读者常常是流着泪给他写信,等泪干了,信纸就粘在一起了。冯骥才看信翻页时会发出沙沙的声音。“我到现在还能想起那种声音,因为听到的时候特别感动,你和读者是心连心的。因为这样的关系,作家身上也更具有责任。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0年6期2020-06-29

  • 冯骥才钓鱼
    年没出版小说的冯骥才携长篇小说《单筒望远镜》“重返”文坛。78 岁的他这些年一直致力于中国古村落和古建筑保护,把一天当两天过。虽然生活很忙碌,但他会忙里偷闲,保养身体。再忙也要抽空锻炼最忙的时候,冯骥才把一下午分成7 段,见7 拨人。高强度的工作让他不敢对健康有所松懈。冯骥才说:“我以前是搞体育的,深知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无论多忙,我都有意识地去锻炼。”如今,他坚持每天慢跑或散步。闲暇时,他还喜欢绘画、收藏、看球赛,让自己适当放松。钓鱼中悟出养生之道冯骥才

    爱你 2020年7期2020-05-19

  • “老铁”炼成记
    有兴致地问嘉宾冯骥才:“论身高的话,您和韩美林老师显得很不和谐,你们为什么可以和谐相处?”身高1米92、人称“大冯”的冯骥才说:“我跟韩美林是最要好的朋友,接触最多。由于身高的原因,我跟他站在一起的时候,必须俯视他,但是我的心是仰视他的,我把他当成一个巨人。我们都是无功利的,都是美的信徒,都为思想活着,都追求纯粹,我想这是我们俩的一致性。”随后,韩美林补充说:“我和大冯站在一起,一个大个子,一个小个子,大家一眼就认出来了。我们俩在一起,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不少

    做人与处世 2020年8期2020-04-26

  • 冯骥才钓鱼
    年没出版小说的冯骥才携长篇小说《单筒望远镜》“重返”文坛。78岁的他这些年一直致力于中国古村落和古建筑保护,把一天当两天过。虽然生活很忙碌,但他会忙里偷闲,保养身体。再忙也要抽空锻炼最忙的时候,冯骥才把一下午分成7段,见7拨人。高强度的工作让他不敢对健康有所松懈。冯骥才说:“我以前是搞体育的,深知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无论多忙,我都有意识地去锻炼。”如今,他坚持每天慢跑或散步。闲暇时,他还喜欢绘画、收藏、看球赛,让自己适当放松。钓鱼中悟出养生之道冯骥才还经常

    爱你·健康读本 2020年3期2020-04-07

  • 冯骥才的取舍
    文学作家、画家冯骥才先生的长篇小说《单筒望远镜》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引发粉丝们的欢呼雀跃。近20年来,在中国文坛享有盛誉的冯骥才更多的不是以作家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而是作为文化学者常年四处奔波。为抢救文化遗产,他进行了大量实地调查,常常对各种破坏文化遗产的现象提出尖锐的批评。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止2000年,中国共有371万个自然村,2010年剩下263万个,平均每年消失约9万个。面对如此触目惊心的数据,冯骥才痛心疾首、焦急万分,作为知识分子,他觉得自己

    发明与创新 2020年10期2020-03-31

  • 冯骥才:钓鱼悟出养生之道
    年没出版小说的冯骥才,不久前携长篇小说《单筒望远镜》“重返”文坛。77歲的他这些年一直致力于中国古村落和古建筑保护,“把一天当两天过”。虽然生活很忙碌,但他会忙里抽闲保养身体。再忙也要抽空锻炼  最忙的时候,冯骥才把一下午分成7段,见7拨人。高强度的工作让他不敢对健康有所松懈。冯骥才说,自己曾经是搞体育的,深知锻炼对健康的重要,“尽管很忙,但无论多忙,我都有意识地去锻炼。”如今,他坚持每天慢跑或散步。闲暇时,他还喜欢绘画、收藏、看球赛,让自己适当放松。钓鱼

    养生保健指南 2019年8期2019-12-18

  • 施光南赴宴不动筷
    家施光南与作家冯骥才是好友,每当谁有了好作品或有了好灵感时,他们就会奔走相告。有一次,施光南酝酿了许久的歌剧《屈原》在脑海里有了新的想法,按捺不住喜悦的他,立即买了火车票,从天津匆匆赶往北京冯骥才的家里。冯骥才十分欣喜,决定邀请施光南到东四小馆去吃饭。冯骥才根据对施光南的了解,点了一桌子的菜。两人对面坐下,冯骥才端起酒杯说:“光南兄,为你接风洗尘。”为了以示诚意,冯骥才说完一饮而尽。施光南却手按酒杯,说道:“我有话要说,喝酒后我怕说不清楚,这样,我说一会话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9年26期2019-11-17

  • 施光南赴宴不动筷
    家施光南与作家冯骥才是好友,每当谁有了好作品或好灵感时,他们就会先告知对方。有一次,施光南酝酿了许久的歌剧《屈原》在脑海里有了新的想法,按捺不住喜悦的他立即买了火车票,从天津匆匆赶往北京冯骥才的家里。冯骥才十分欣喜,决定邀请施光南到东四小馆去吃饭。冯骥才根据自己对施光南的了解,点了一桌子的菜。两人面对面坐下,冯骥才端起酒杯說:“光南兄,为你接风洗尘。”为了以示诚意,冯骥才说完一饮而尽。施光南却手按酒杯,说道:“我有话要说,喝酒后我怕说不清楚,这样,我说一会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19年26期2019-09-10

  • 施光南赴宴不动筷
    家施光南与作家冯骥才是好友,每当谁有了好作品或有了好灵感时,他们就会奔走相告。有一次,施光南酝酿了许久的歌剧《屈原》在脑海里有了新的想法,按捺不住喜悦的他,立即买了火车票,从天津匆匆赶往北京冯骥才的家里。冯骥才十分欣喜,决定邀请施光南到东四小馆去吃饭。冯骥才根据对施光南的了解,点了一桌子的菜。两人对面坐下,冯骥才端起酒杯说:“光南兄,为你接风洗尘。”为了以示诚意,冯骥才说完一饮而尽。施光南却手按酒杯,说道:“我有话要说,喝酒后我怕说不清楚,这样,我说一会话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2019年26期2019-09-10

  • 施光南赴宴不动筷
    家施光南与作家冯骥才是好友,每当谁有了好作品或好灵感时,他们就会先告知对方。有一次,施光南酝酿了许久的歌剧《屈原》在脑海里有了新的想法,按捺不住喜悦的他立即买了火车票,从天津匆匆赶往北京冯骥才的家里。冯骥才十分欣喜,决定邀请施光南到东四小馆去吃饭。冯骥才根据自己对施光南的了解,点了一桌子的菜。两人面对面坐下,冯骥才端起酒杯说:“光南兄,为你接风洗尘。”为了以示诚意,冯骥才说完一饮而尽。施光南却手按酒杯,說道:“我有话要说,喝酒后我怕说不清楚,这样,我说一会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9年26期2019-09-06

  • 冯骥才认为中国文化的特点就是讲究“藏”
    7岁的著名作家冯骥才在黄埔书院“非常道”读书会会场作了题为“我的写作生活”的分享。冯骥才首先分享了自己走上写作的历程。他坦言,自己走上写作之路,有偶然因素。“我高中毕业后打篮球,在天津市队打中锋,那时的天津市队是中国甲级前三名。我打过两年的中锋,结果受伤了,就去画了十几年的国画。”随后他一边画画一边写作。那时写作主要是爱好,主要是写散文。“尽管报纸上虽然发表也不少,但我并不是一个职业的作家。”冯骥才说,其实没必要把写作看得很神秘。“写作实际上是一种生活,人

    文学教育 2019年6期2019-06-18

  • 不吃饭的饭局
    津赶到北京看望冯骥才。施光南到了北京后,冯骥才尽地主之谊,邀请施光南到最有北京味儿的东四小馆吃饭。到了饭馆,冯骥才点了施光南最爱吃的饭菜和美酒。还没等冯骥才问起工作、生活近况,施光南已经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他写的一部歌剧。一会儿菜摆了上来,冯骥才本来想让他尝尝,看他一点儿没有想停下的意思就没说出口,菜凉了,酒也没开过,冯骥才几次想打断都没成功,最终他放弃了,认认真真地听施光南说的每一句话。就这样,整个饭局施光南没吃一口东西,也没喝一口酒。服务员奇怪地看着这两个

    做人与处世 2019年8期2019-05-31

  • 亲情需要“仪式感”
    虎现年76岁的冯骥才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和画家,虽然早就过了退休的年纪,他却一直是个大忙人。但熟悉冯骥才的人都知道,只要他人在天津,每周二和周六这两天下午5点之后,他是闭门不待客的——这是他给母亲预留的“专属亲子时间”,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雷打不动。每次冯骥才去见母亲之前,年逾百岁的冯母必定会提前梳妆打扮,洗脸搽油,拢拢头发,有时还会穿上箱底珍藏的旗袍,满心欢喜地等候儿子。因为母亲希望通过这种充满“仪式感”的亲情会面方式,把自己最佳的状态

    恋爱婚姻家庭 2019年15期2019-05-17

  • 冯骥才推出最新长篇小说《单筒望远镜》
    冯骥才最新长篇小说《单筒望远镜》日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在《单筒望远镜》的封底,冯骥才写道:“在中西最初接触之时,彼此文化的陌生、误读、猜疑、隔阂乃至冲突都在所难免;而在殖民时代,曾恶性地夸张了它,甚至将其化为悲剧。历史存在的意义是不断把它拿来重新洞悉一番,从中获得一点未来所需的文明的启示。”《单筒望远镜》是冯骥才继《神鞭》《三寸金莲》《阴阳八卦》之后的“怪世奇谈”四部曲的最后一部。这本书的写作计划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出现在冯骥才的各种访谈中。论拖稿

    文学教育 2019年4期2019-04-19

  • 冯骥才说作家的肚子里不会只有一部小说
    冯骥才在2018年岁末推出了最新长篇小说《单筒望远镜》,在《单筒望远镜》的封底,冯骥才写道:“在中西最初接触之时,彼此文化的陌生、误读、猜疑、隔阂乃至冲突都在所难免;而在殖民时代,曾恶性地夸张了它,甚至将其化为悲剧。历史存在的意义是不斷把它拿来重新洞悉一番,从中获得一点未来所需的文明的启示。”“我一直关心的一个问题,是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其实西方人也很重视,比如萨义德的《东方学》和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冯骥才说,“我反对‘文明冲突论,所以让小说的主人公在

    文学教育 2019年3期2019-04-01

  • 我眼中的冯骥才
    真好,我竟成了冯骥才的爱鸟!他把我放在一个用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子里还有一卷干草,那就是我舒适而又温暖的巢。冯骥才头发有点儿长,他的脸肉嘟嘟的,像一个大大的包子,每每盯着他的脸,我就想啄一口。他那肉嘟嘟的脸上还嵌着两片厚厚的嘴唇,看起来就像两片鲜艳的花瓣。因为他长得不好看,所以妈妈常对我说:“离他远点儿,他会伤到你的。”起初,我只敢在笼子四周活动,渐渐地,我感到无趣极了,开始在屋里四处乱飞。我一会儿扑棱翅膀落在柜子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又把

    创新作文(小学版) 2018年27期2018-11-28

  • 冯骥才小说与留白艺术
    苏芳泽摘要:冯骥才曾经说过:“我天性喜画,画在文先。”冯骥才是1942年生人,从小喜爱绘画,这个爱好伴随冯骥才的一生。在冯骥才上初中时,中国的传统画风就对冯骥才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漫长的成长道路中,冯骥才以此来维持生计,在从文以前,冯骥才从事了十多年的临摹工作并将中国古典画中的精髓深深的印在脑海中。当冯骥才转行进入文学创作时,他仍然保留着这种风格,将这种艺术注入文字中,形成独有的艺术风格。本篇文章主要探讨了冯骥才小说与留白艺术,并分析其中的奥妙。关键词:冯骥

    北方文学 2018年6期2018-03-31

  • 我眼中的冯骥才
    鸟》是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文章写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表达了信赖就能创造美好境界的主题。《珍珠鸟》被选为人教社新课标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课文,以下两篇习作均以珍珠鸟的口吻,道出在冯骥才家的所见所闻所感,令人耳目一新。真好,我竟成了冯骥才的爱鸟!他把我放在一个用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子里还有一卷干草,那就是我舒适而又温暖的巢。冯骥才头发有点儿长,他的脸肉嘟嘟的,像一个大大的包子,每每盯着他的脸,我就想啄一口。他那肉嘟嘟的脸上还嵌着两片厚厚的嘴唇,看起来

    创新作文(5-6年级) 2018年9期2018-01-22

  • 冯骥才:书是文化的种子
    冯骥才:书是文化的种子近年来,由于身体问题,冯骥才下去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的时间有所减少,又开始“不自觉地有一点转身”,放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时间日渐增多,作品也不断推出。“有时写作来自一种机缘。”6月1日,75岁的冯骥才,带着自己的两本新书《冯骥才艺术谈》和《意大利读画记》,现身廊坊书博会。活动之后,冯骥才接受了记者的专访。身材高大、声音清朗的他,对自己的经历和作品侃侃而谈,完全不像一位已过古稀之年的老者。“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冯骥才称之为自己的“

    北广人物 2017年24期2017-11-16

  • 作家 冯骥才书是文化的种子
    近期,75岁的冯骥才带着自己的两本新书《冯骥才艺术谈》和《意大利读画记》,现身廊坊书博会。“如果真爱自己的文化,就会对自己的文化产生情怀。”冯骥才说,“我的每一本书,都来自一种情怀。情怀不是你走进它,而是它走进你。如果我们真爱我们的文化,就应该让它走进我们心里。”“书是文化的种子。”在冯骥才看来,今年的书博会放在廊坊举办的一个重要意义,和当前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背景紧密相关,而书博会的举办,就是播种文化。“今天播種,不会马上有收获。培育、滋养一片土地上的文化,

    中华儿女 2017年12期2017-07-15

  • 冯骥才称书是文化的种子
    冯骥才日前带着自己的两本新书《冯骥才艺术谈》和《意大利读画记》现身廊坊书博会,冯骥才接受了专访。冯骥才说:“作家看画,看画后边的东西。”冯骥才称,画后边的东西不是看出来的,是读出来的,因此,他将此次看画的随笔命名为《意大利读画记》。冯骥才说:“比较是一种获得思想的方法。”《意大利读画记》这本书看起来是写意大利,但仍然离不开他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我是从中国文化的视角来看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在此之外,我希望把一种精神介绍给国人,就是意大利人对自己文化的尊重。”冯

    文学教育 2017年7期2017-07-08

  • 冯骥才《俗世奇人》足本出版 亲绘39幅漫画插图
    著名作家、画家冯骥才新书《俗世奇人》(足本)在北京举办首发式,该书以清末民初天津的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文章都讲述了一个人物的生平事迹。在谈到写作的相关问题时,冯骥才表示,一个好作家可以写出很好的散文,但不一定能写出好的小说,“二者思维不同,小说要虚构人物,甚至虚构一个世界”。“此次《俗世奇人》(足本)不仅收录了冯骥才先生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的《泥人张》《刷子李》等作品,还增加了冯先生最新创作的《神医王十二》《燕子李三》等18篇‘俗世奇人系列短篇小说,全书共计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6年2期2016-05-30

  • 一天有48小时
    秦湖著名作家冯骥才,仅在去年一年就出了8本书。其中,有写感情的《春天最先是闻到的》;周游各国的游记《离我太远了》;收集了10年文化思考的《文化诘问》和《文学先觉》……在令人赞叹之余,也不禁让人有些好奇:冯骥才已经72岁了,怎么有这么多的精力、这么高的产量?近日,冯骥才携自己的新作亮相2014北京图书订货会,他微笑着回答了读者们发出的这个疑问。他说:“以前我不太会利用时间,后来我的一位老朋友谢晋教了我一个方法,从此我就学会了一天当两天活。”时间是世界上最公平

    当代青年·我赢 2015年1期2015-09-22

  • 冯骥才:快乐是一种心境
    温++婷冯骥才,祖籍浙江慈溪,1942年生于天津,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民间文艺家,当代作家和画家。是“文革”后崛起的“伤痕文学运动”代表作家,1985年后以“文化反思小说”对文坛产生深远影响。冯骥才是位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作家,闲暇时光喜爱绘画、收藏、钓鱼、看球赛等,这些有趣的爱好,给他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和欢乐。他认为快乐不是山珍海味、荣华富贵,快乐是一种心境。精神因素来自自身,要靠自己去营造:广纳博采,提高心理素质,你就会有快乐。

    晚晴 2014年12期2015-01-06

  • 书桌:冯骥才的怀念
    中国当代作家冯骥才有一篇散文,叫《书桌》,为我们回忆了他曾使用过的一张旧书桌。冯骥才动情地写道:桌面满是划痕、硬伤,还有热水杯烫成的一个个套起来的深深浅浅的白圈儿……别看它这份模样,三十年来,却一直放在我的窗前,我房间透进光来的地方。我搬过几次家,换过几件家具,但从来没有想到处理掉它……在他的记忆里,儿时的他在这张桌子上刻过“人”字,摆放过玩弹弓子用的小泥球儿,钉过钉子,甚至在因欺负女同学而被语文老师惩罚了之后,在桌子上写上了“李老师是狗”,直到有一天他将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2014年35期2014-09-25

  • 冯骥才
    不【名家简介】冯骥才,著名当代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文艺家。冯骥才早期作品的特色是:从现实生活出发,将社会问题和人生况味熔于一炉,重在表现人性和人情之美;在幽默中寄寓深意,在微笑中带有苦涩,于平淡中蕴涵哲理。近年来,冯骥才致力于城市的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完成了从文艺家向“社会活动家”的角色转换。近年来他写了大量的关于这方面的文章,风格也趋向于平和,平淡。高考命题人频频选取冯骥才的作品进行命题,如《夕照透入书房》《日历》《文学大师们的另一支笔》等曾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4年6期2014-09-04

  • 冯骥才“脱衣服”
    85年下半年,冯骥才应邀到美国访问。一天,旧金山中国现代文化中心邀请他去演讲。美国人参加这类活动是极其严肃认真的,必定是西装革履,穿戴整整齐齐。对演讲者要求也很高,必须是口若悬河,机智敏锐,而且要幽默诙谐,否则他们就不买你的账,甚至会纷纷退场,让你下不了台。演讲即将开始,大厅里座无虚席,鸦雀无声。文化中心负责人葛浩文先生向听众介绍道:“冯先生不仅是作家,而且是画家,以前还是职业运动员。”简短介绍完毕,大厅里一片寂静,只等这位来自中国的作家开讲。这时,冯骥才

    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 2014年5期2014-05-14

  • 他用生命祭奠美
    对话,其中访问冯骥才时,冯骥才讲了一个画家的故事。1996年,冯骥才的一个画家朋友说有一个画画儿的朋友非常想见他,于是领了来。冯骥才说我能不能看看你的画,那人说画非常大,只能给看画的照片。他拿出照片,那是一幅关于中华民族的巨幅画,像黄河一样,从巴颜喀拉山走来,直奔向东海。画里有中华民族的精神、气魄和苦难。然而,画面上并没有黄河,没有黄河水,甚至连黄河风景作背景的景象都没有,画的全是人物:藏族的、蒙古族的、汉族的,各民族的人物……冯骥才当时就被那种深刻的程度

    意林 2013年14期2013-05-14

  • 冯骥才:快乐是一种心境
    普 权冯骥才公益画展在北京现代文学馆举行,义卖款项加上之前在天津预展一天的义卖款已经超过了l00万元。到画展结束,共为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筹得原始资金211万元。冯骥才是位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作家,闲暇时喜爱绘画、收藏、钓鱼、看球赛等,这些有趣的爱好,给他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和欢乐。他认为快乐不是山珍海味、荣华富贵,快乐是一种心境。精神因素来自自身,要靠自己去营造:广纳博采,提高心理素质,你就会有快乐。冯骥才从文之后,画笔一直没有舍得丢弃,他把绘画视为“第二

    晚晴 2009年10期2009-12-25

  • 说话要注意分寸
    颖生活实例作家冯骥才在美国访问时,有一个美国朋友带儿子去看望他。说话间,那个孩子就爬上冯骥才那张有些摇摇晃晃的床铺,站在上面拼命地跳。这时,如果冯骥才直接喊出话,让孩子下来,势必会使他的父亲难堪,也会让朋友觉得他不够热情。于是,他笑着对朋友说:“请你的孩子到地球上来吧!”那位朋友也没有对孩子指责,而是顺着冯骥才的思路,同样不失幽默地回答道:“好的!让我和孩子商量商量!”轻轻一点说话要注意分寸,“祸从口出”这个词指的就是说话失了分寸。因为一句话说得不得体,朋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2009年44期2009-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