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鲁迅——文化新军的旗手》

1979-07-15 05:29
读书 1979年9期
关键词:林彪文学史熟人

唐 弢

这是我为《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写的关于鲁迅的部分。这本教材名义上由我主编,实际却是集体的共同劳动,只有这一部分,才是我个人执笔的。文化大革命中,《中国现代文学史》受到批判,原稿不幸丢失。其中上册——从“五四”到“左联”——曾印成讨论稿,有少数流传在外,鲁迅的章节头尾完整,幸存下来,劫余灰烬,一九七二年有位在出版社工作的熟人,主张将它印成单行本,我谢绝了。

古人说十年一梦,从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六年,对我个人来说,真象是一场恶梦。有一个时期,我似乎全身心掉进了冰窖。四顾茫茫,寒气逼人。这世界真冷呵,穿心彻骨的寒冷!耳边又经常响起嗥叫声:“你绝望了!”“你完蛋了!”是幻觉吗?绝对不是。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我为此想过一想,默默地在心底作出了回答:但愿党无恙,国无恙,人民和领袖无恙,个人抱着绝望从此完蛋,我心甘情愿。七○年以后遭遇略有改变,不过浸沉在冰窖里的心却没有暖和过来。

一九七六年十月,林彪、“四人帮”垮台,恶梦结束了,而我却象从坟墓里猛然苏醒过来,惊愕地发现:原来三位革命领导人真的已经离开我们。一年之间,我们失去了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失去了从心坎里敬爱的总理周恩来,失去了慈父般的委员长朱德。而许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居然活着,没有完蛋。当我患了重病躺在床上呻吟的时候,我只有一个念头:我不能死,我要活下去。然而,我白白地活了十年!

这是多么重要的十年哟!

现在,又有一位熟人建议将所写鲁迅部分抽印成书,我同意了。感谢严家炎、朱正两位同志,他们都提了宝贵的意见,使我得略作修正,但在观点上,却没有任何改动。这些文字写于一九六四年,从时间上说,我庆幸在它身上没有林彪“四人帮”的空气污染,不过惟其如此,我又不免深深叹息:即使和读者见面了,也仍然补不了我生命的十年的空白。

一九七九年六月一日于北京

猜你喜欢
林彪文学史熟人
林彪最后一次题词
Life Story
和熟人相处之道
文学史的语言学模式与“话语”的文学史
林彪之病
林彪的衣食住行与性格爱好
和熟人相处之道
百年后的文学史“清算”
《文学史》丛刊
有个性的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