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美学门径

1982-07-15 05:54金大陆
读书 1982年10期
关键词:李泽厚编者美学

金大陆

《美学向导》一书的可喜之处是:它只是老老实实地指点美学门径

美学入门书很多,写得好的不少,应当说各具特色。《美学向导》的特色是它注意留有余地,让读者自己去体认,去思考。

什么是美学?世人众说纷纭,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然而这又是一个不能不回答的问题。本书编者分别选录了朱光潜、李泽厚的文章,他们没有对美学最终规定确切的定义。正如李泽厚说的:与其首先寻觅一个美学定义,还不如看看这门学科的具体情况。朱光潜干脆说:“对‘美是什么的问题,不可能有正式化或概念化地一成不变的结论”。这样的说法实在是明智的,即不把暂时无法确定的东西强加给读者,而是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

美学的研究中心究竟是什么,美学界至今争论不休。李泽厚、蒋孔阳等人坚持中心是文学艺术,高尔太等人则提出反驳。《美学向导》用十八页的篇幅介绍文艺美学,当然也反映了编者的倾向所在,但文中完全不以论战的姿态出现,而是忠实于介绍,忠实于分析,只尽向导的职责。近几年,部门美学研究渐趋兴旺。编者为了向读者展示这个趋向,分别撰写了音乐美学、舞蹈美学、建筑美学、戏剧美学等篇章。可惜这些内容也广义地属于艺术的范畴,若能再介绍些新兴的技术美学、体育美学等就更为全面了。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举要》和《西方美学史撷华》是本书的重点章节。它们从两个不同的断面向读者展示美的历程。尤其是《举要》,在我国还没有一部系统的中国美学史的情况下,它具有开创的意味。《举要》以历史顺序为根据,将我国古代美学思想发展过程划分为六个时期,简要地勾划出一条完整的中国美学史的线索。《撷华》实际上也就是西方美学的浓缩篇,它承袭了《举要》的体例,先综述时代背景,构成总体线索,再对美学家作具体介绍,但它没有罗列纲目,而是直接阐述美学家的最关键最典型的观点。《撷华》所涉及到的人物是目前国内西方美学史研究中最多的,不管是唯物派、唯心派、心理派、生理派、神学派,只要在美学史上有地位有影响的就大胆介绍。有的美学家很少为国内读者所知,如赫尔德尔、斯达尔夫人。有的过去多是从哲学、教育学、伦理学的方向研究,现在则从美学的角度介绍,如笛卡儿、卢梭等。遗憾的是编者居然漏掉了一些重要的美学思想家,例如叔本华、尼采、普列汉诺夫,其实这些人的美学思想对中国近代美学影响很大。

《向导》编者在《举要》和《撷华》前编入一篇《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美学问题》。这份材料汲取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从多种角度深入分析了马恩的美学思想。但这样的安排顺序却失去了历史感。马、恩思想本身也是时代的产物,只有把它放在一定的环境中去,才能加深读者的理解。所以,若能先让读者掌握《撷华》的内容,再介绍马、恩美学思想,保持线索发展的一贯性,读者可能更易明了马、恩是怎样批判、改造和继承德国古典美学,从而创立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

如果说一九五六年的大讨论是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第一个高潮,那么目前的“美学热”就是第二个高潮。编者据此将我国当代美学研究划分为两个阶段,并作了详细的说明。这样的划分不仅大体是符合事实的,而且正式从理论上提出,恐怕是第一次。编者在介绍现阶段讨论状况时,敢于剖析最新成果,不仅摘编了名家的观点,而且将青年研究者的某些具有新意的观点(如认为美是自由的显现)作为一家之言,显示了编者鼓励青年积极探索和钻研的苦心。

(《美学向导》,文艺美学丛书编委会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九八二年一月第一版,1.20元)

猜你喜欢
李泽厚编者美学
印花派对
纯白美学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
李泽厚老师升级太快?
李泽厚 思想者归来
Happiness Is Some Little Things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