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的眼睛

1983-01-01 08:58孙子威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3年9期
关键词:磨练感受力事物

孙子威

鹰击长空,鸽翔千里,得力于一双眼睛。

艺术家透察风云变幻,洞烛万物幽微,也因为他们独具慧眼。

法国雕刻家罗丹说得好:“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在《美学原理》中也说:“画家之所以为画家,是由于他见得到旁人只能隐约感觉或依稀瞥望而不能见到的东西。”

屠格涅夫之于巴扎洛夫,高尔基之于伯惠尔与尼洛芙娜,鲁迅之于阿Q、祥林嫂、孔乙己,以至刘心武之于谢惠敏,谌容之于陆文婷、马列主义老太太……·也都因为他们善于发现。没有发现,就谈不上独创,也就没有艺术。

难怪人们说:“只有那能够看见别人觉察不到的东西的人,才能够当一个作家。”

而要发现,就要有眼力,这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力和透视力。

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力,系指善于捕捉事物的具体感性特征,即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显著象征和标志。艺术家心目中的事物,不同于一般人只有个近似的笼统的影像,而是精确的鲜明的这一个。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历来誉为写景名句,就是善于把握事物个性特点的一个范例。如果止于“山青水绿,鸟语花香”这样的浮泛印象,那就没有发现江南暮春的美。作者不是一般地写草、写花、写驾,这些景物他时他地何曾无有;而是准确地抓住了此时此地的草、花与莺的特点:“长”、“杂”、“群”,它们美妙地配合在一起,组成了一幅色彩鲜艳、生趣蓬勃、气氛热烈、情调欢快的画图。艺术描写具有这种不可更易性与不可套用性,才算真正抓住了事物的个性特点。这表明作者具有敏锐的形象感受力。

一个艺术家对生活还应具有见微知著,由表及里的透视力。要比一般人看得深,看得透,看得远,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巴尔扎克就有非凡的眼力。他喜欢观察自己所住的那一郊区的各种风俗习惯,当地的居民和他们的性格。“这种观察已经成为一种直觉”,“既能不忽略外表又能深入对方的心灵”。或者如他自己所说,“就因为我能很好地抓住外表的一切细节,所以才能马上透过外表,深入内心。”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燕来而知春心至,一切伟大的文艺家都具有这样的洞察力。试看刘禹锡诗《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入画的是一些芥末之微的习见景物,却表现了华屋山丘、沧桑巨变这样的重大问题。狄德罗说,艺术就是在平凡中找到不平凡的东西,在不平凡中找到平凡的东西。

艺术家的眼睛具有职业上的敏感性。这种敏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长期的专业定向注意中养成的。大家知道,各个艺术部类与艺术样式都是以不同的物质手段去反映不同的生活内容而构成艺术形象的。比如音乐是以在时间上流动的音响来直接表达人的感情,从而形成一定的音乐形象。舞蹈是以人的形体有韵律的动作来表露内心情感,塑造人物形象。绘画是运用色彩、线条和形体,在二度空间范围内描绘具体图象,以反映生活,再现现实。而文学则是以语言为媒介来塑造形象,反映以人为中心的整体的社会生活。各门艺术从内容到形式上的特点,要求艺术家们在观察生活时一定要有所侧重,必然有所注意,有所不注意。艺术家们总是带着职业的眼镜去看取生活的,所操的艺术形式不同,对生活的着眼点也就不一样。由于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把注意经常指向与自己创作有关的事物,于是他们在某方面的感觉能力当然要比一般人敏锐得多。音乐的耳,善于识别形式美的眼睛,以及人体的律动感和语感,就是这样形成的。

法国著名小说家福楼拜曾经这样开导他的弟子莫泊桑:“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去观察它,以便能发见别人没有发见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他对莫泊桑说:“当你走过一位坐在他门口的杂货商的面前,一位吸着烟斗的守门人的面前,一个马车站的面前的时候,请你给我画出这杂货商和这守门人的姿态,用形象化的手法描绘出他们包藏着道德本性的身体外貌,要使得我不会把他们和其他杂货商、其他守门人混同起来,还请你只用一句话就让我知道马车站有一匹马和它前前后后五十来匹是不一样的。”要当个作家,就得这样磨练自己的眼力,这是个基本功。

事实证明,有这个磨练与没有这个磨练是大不相同的。就说色彩感吧。在一切颜色里,黑色的明度最小。可是有些专门制造黑色纺织品的工人,却能够分辨出四十多种黑色的色度,这在一般人就做不到。曾出任英国首相的温·丘吉尔在谈到他业余学画的体会时说,当他有了一点绘画经验之后,他惊讶地发现在自然景色中还有那么许多以前从未注意到的东西。“山丘的侧面有那么丰富的色彩,在阴影处和阳光下迥不相同;水塘里闪烁着如此耀眼夺目的反光,光波在一层一层地淡下去;表面和边缘那种镀金镶银般的光亮真是美不胜收。”他不无感慨地说:“我活了四十多岁,除了用普通的眼光,从未留心过这一切。”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子,反过来说这面窗子也要受心灵控制。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映入艺术家眼帘的主要是那些引起他的兴味,激动他的情感的事物,而另一些事物则往往视而不见。在这里,主体的人格、心境和社会需要都是至关重要的。杜勃罗留波夫曾经深刻指出,作家在生活中注意捕捉的,往往是那些“跟他的心灵十分接近而又亲切的东西”。据吴尔夫林《艺术史底原理》记述,画家瑞希忒在青年时代,有一次约同知友一行四人,到提涡里某地作风景画。出发前他们商定,要尽一切可能地照实写生,决不歪曲自然,可结果呢?四人的作品竟无一相同。足证眼睛要受心灵的驱遣。艺术家真正能够反映的只能是对象化了的生活。他的审美对象是其本质力量的一种确证。

可见要磨练自己的眼睛,从根本上说得磨练自己的心灵。心中的明镜亮了,眼中的明灯才闪闪发光。还是福楼拜说得对:“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能是坏人;他首先是一个观察者,而观察的第一个特质,就是要有一双好眼睛。如果一种坏的习惯——一种私人利害迷乱了眼睛,事物就看不清楚了,只有一颗严正的心,才能大量产生才情。”

(摘自《美育》1983年第3期)

猜你喜欢
磨练感受力事物
卷首语
诗与感受力(创作谈)
创享空间
单独中的洞见
漫画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用聪明的方法 得最好的成绩
春天来啦(2则)
磨练出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