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没有终止

1986-07-15 05:54廖学威
读书 1986年6期
关键词:考古学考古希腊

廖学威

十九世纪以来的许多重大考古发现,导致了一系列新学科的产生,不断改变人们对古代历史的认识,接二连三地提出新的需要探讨的问题。对于考古学史以及最新考古成就的了解,不仅是历史工作者所必需,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可惜,对世界各国近一百多年以来考古学发展的历史,在我国的出版物中还很少有系统的介绍。新近出版的《爱琴文明探源》一书,可称是填补这方面空白的一个好的开头。

本书作者柯特勒尔“既非考古专家,又非大学教授,更不是博物馆长,只是考古学的业余爱好者,但也在考古、历史领域有较深的造诣”,因而没有学院习气,并不枯燥乏味。作者不仅根据他本人对爱琴文明的重要遗址迈锡尼、克诺索斯等地的实地参观、考察,而且广泛引证了施里曼、伊文思本人的著作及其他材料,从多方面生动而具体地叙述了施里曼和伊文思这两位出身、经历不同,志趣各异的人物,如何从不同的动机出发,都为探索爱琴文明作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施里曼对荷马史诗记载的人和事的真实性的坚信不疑,伊文思对克里特古代文字和印章的强烈兴趣,在适宜的环境中,分别成了他们事业成功的巨大动力。

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在介绍一些重要的发掘情况的过程中,不断用回溯和展望的方式,揭示整个爱琴文明及其各个重要遗址重见天日的意义,指出新的发现所引起的许多新的问题,引导读者认识寻求真理的历程,揭示伴随成功的失误和挫折。作者在叙述施里曼和伊文思的成就时,注意介绍与他们一道工作的学者们的贡献,强调指出考古事业需要精通建筑学、雕刻、绘画等等各方面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需要在不同地区从事发掘工作的考古工作者的亲密合作。探求真理、发现真理,必须依靠集体的协作,依靠一代又一代人的辛勤劳动。

这本书初版于本世纪的五十年代初,作者在再版时在附录中补充介绍了英国学者文特里斯释读线形文字B的情况。从那时起到现在,又过去了三十多年。在这三十多年中,有关爱琴文明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又有了巨大发展。在六十年代,在克里特的查克罗斯又发掘出新的宫殿遗址。在马里亚,当笔者一九八三年前往参观时,还在继续发掘。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希腊的考古工作者在色拉岛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发掘,得到大批珍贵文物。

现在,对爱琴文明的研究,已经成为世界古代史研究领域的一门显学。在西班牙、英国和德国都有专门的杂志。不仅在希腊,而且在意大利都设有专门的研究机构。与爱琴文明有关的各种国际性学术讨论会频繁举行。

虽然迈锡尼的狮子门、“蜂房”墓,梯伦斯的独眼巨人墙,克诺索斯的“进光天井”和富有特色的多幅壁画,法埃斯托的大阶梯,等等,早已写进各种历史教科书,但是,围绕爱琴文明人们对许多重大历史问题的思考,却是有增无减。

择要而言,首先是:欧洲文化如何起源?它是来自亚洲?非洲?还是在欧洲境内土生土长?如果说,爱琴海中包括克里特在内的诸岛以及希腊大陆的新石器文化来自西亚,那么,确实很有特色的开始于公元前第三千年纪的克里特文明又是怎样形成?就笔者所知,迄今还没有人提出过令人满意的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

线形文字B的释读成功,把对古代克里特和迈锡尼文明时期希腊诸邦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的研究推进了一大步。但是,毕竟由于材料的仍然严重不足,对于许多问题的解释迄今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关于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衰落的原因,它们与古典时代希腊文明的关系,这些都还是学者们中间不断探讨和争论的问题。延续了两个多世纪关于“荷马问题”的争论,也与爱琴文明的研究有密切的关系。

包括爱琴文明在内的整个人类古代的历史,还有许许多多需要探索的领域。近代考古学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对世界古代历史的研究。热切希望对国外考古学史和最新成就的介绍工作受到学术界和出版界的更多注意。

(《爱琴文明探源》,〔英〕列昂纳德·柯特勒尔著,卢剑波译,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年九月第一版,3.20元)

猜你喜欢
考古学考古希腊
《熬波图》煮盐盘铁的考古学探索
中国考古学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考古”百议
“考古”测一测
周末加油站(Ⅵ)
事实上考古不是挖恐龙
小议考古学和“中国”的结合
考古学家
My Family and Other Animals《希腊三部曲:追逐阳光之岛》
希腊:日落最美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