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肠女”的生命奇迹

1999-12-28 02:13
祝您健康 1999年12期
关键词:小肠口服教授

陈 旻

1991年,患短肠综合征只有30厘米小肠的陈航,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接受了康复治疗。8年中,陈航在国际著名普通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黎介寿教授的精心治疗下,依靠口服饮食和营养素恢复了健康。1998年9月3日,32岁的陈航顺利生下一个健康的女孩,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创造了医学史上的奇迹,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依靠肠内营养怀孕生育的“无肠女”。

重病差点夺走她的生命

陈航是浙江省诸暨市国税局城区征管分局的一名会计。高中毕业就参加工作的陈航好学上进,通过在职自学取得了中专文凭。可天有不测风云,一次突然患病改变了她的命运。

1989年,陈航突然感到腹部疼痛不适,经亲戚帮忙到上海去求医,在某大医院被诊断为胰腺尾部囊肿,并做了手术切除。不料,术后留下了肠粘连的后遗症。不久,厄运再一次向陈航袭来。1991年1月15日下午,刚度完新婚蜜月的陈航上班后又感到腹部阵阵疼痛,晚饭后,腹部越痛越厉害。家里人急忙把她送到当地人民医院急诊室,当时,躺在急诊室床上的陈航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剧烈的疼痛使她不住地呻吟,身体弓成一团。临近深夜12点,陈航的病情恶化,血压降至零,脉搏摸不到,人已休克。经全力抢救,总算保住了性命。第二天上午,医院组织全院有关专家会诊,决定给她进行剖腹探查术。切开腹腔,医生们傻了眼:小肠扭转、嵌顿,已全部发黑、坏死。医生只好给她做了小肠切除术,切下来的小肠足足装了一脸盆。就这样,一夜之间,陈航的小肠只剩下30厘米。

小肠是人体消化、吸收营养,维持机体生命的主要器官,正常长度为3至6米,当其出现功能障碍或长度不够时不仅影响机体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这时的陈航已失去了维持日常工作、生活的能力,她只能终日在医院卧床,天天靠输静脉营养液延续生命。那时,她每天腹泻10余次,最多时一天达20次!据医院介绍,在诸暨市类似陈航的患者曾有过8例,已全部死亡,她是第9个,而且是小肠长度最短、病情最严重的一个。陈航瘦得皮包骨,全身骨头疼痛,一输静脉营养液就发高烧,常常体温高达40℃。发高烧时,由于周围微循环障碍,她的10个手指甲全都发黑,医生对此一筹莫展。她的父母焦急地四处为她求医,一些专家告诉他们这种情况没有办法治,并估计她活不过1年。陈航的精神几乎垮了,整天以泪洗面。

的确,她活下去的路异乎寻常的艰难。据有关权威资料表明,像她这样的病人,因小肠功能严重障碍而不能维持人体必需营养时,死亡率高达90%以上。

1991年11月,在医院住了10个月的陈航偶然在一本医学杂志上发现一篇文章: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用肠内营养治疗短肠综合征取得显著疗效!她对母亲说:“我一定要到南京去治!”11月23日,她由母亲陪同从诸暨来到了南京。

黎介寿院士帮她找回了正常人的生活

陈航一住进南京军区总医院,年逾7旬的著名普通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黎介寿教授就亲自给她做了检查。

黎介寿教授是我国普通外科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70年代初在国内率先将营养支持疗法应用于临床,探索、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国的肠外营养应用方法、原则和有关理论,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进入80年代,他们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全肠外营养虽然能维持部分原先不能生存的短肠综合征病人的生命,但不能代替正常的肠道功能,长期应用可导致肝脏损害及其他并发症,并且费用昂贵,病人生活质量差,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为了使短肠病人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黎教授着力进行了肠道特异性营养素、饮食纤维等激发残存小肠发挥代偿功能的研究。黎教授认为,人体小肠有很大的功能储备,完全可能通过普通膳食和要素饮食增加短肠病人残存肠管的代偿功能和营养吸收,脱离对静脉营养的依赖。他们逐步摸索出一整套口服饮食和营养素,通过肠内营养治疗短肠病人的方法,成功治疗了40余名短肠病人。

黎介寿教授根据陈航的病情,在积极给她用静脉输注营养增强体质的同时,专门为她制定了细致、周密的口服饮食和营养促进剩余小肠代偿功能的方案。陈航按照黎教授的指点,先从吃面食开始,让肠道逐步适应。根据要求,她先吃馒头,过两个小时再喝水;开始吃半个蛋黄,然后一点一点增加,让肠道逐步适应和吸收。很快,陈航开始胖了,又有了力气,脸上开始有了红润和光泽,体重在半年中升至59千克。

还没来得及高兴个够,新的烦恼接踵而至。输注静脉营养的时候,陈航全身都有力气,可一停下来,马上就像好几天没吃饭似的浑身没劲,躺在床上无法动弹,即使别人帮着下了床,但别人手一松,自己立刻就要摔倒,甚至连个小小的茶杯都拿不动。难道自己真的成了“废人”?这一连串的想法整日整夜盘旋在陈航的脑海中,她止不住地流泪。她伤心地对黎教授说:“我不行,我还是要用静脉营养。”黎教授告诉她,口服营养安全度大,营养成分全面,只要坚持下去,你的肠子完全可以发挥正常功能。慢慢地,陈航有了信心。

住了半年的医院,陈航回到了家乡诸暨市。脱离静脉营养之后的全身乏力、不能做任何事情的苦恼仍在困扰着她。

第二年,陈航感觉自身储备的营养快耗尽的时候又住进了南京总医院,静脉补充营养,同时进一步调整口服进食方案。这次,陈航在医院又住了两个月。在此期间,她的剩余小肠功能一天天加强,随着用静脉营养的次数越来越少,陈航的自信心日渐增强。1994年,她又回到了工作岗位。自己又有用了!陈航每天提早上班、推迟下班,拼命地工作。1996年,她因工作成绩突出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这时的陈航已完全脱离了静脉营养。

做梦也没想到还能做母亲

陈航在最初病倒的时候,为了不拖累新婚的丈夫,善良的她坚决地提出了离婚。之后,在她被病痛折磨得一次次对生活失去信心时,更是铁了心要离婚。1993年,她与丈夫心平气和地分了手。

随着身体状况的日益好转,特别是重新工作之后,陈航的生活开始有了欢笑,有了信心和勇气。1996年10月,经姨妈介绍,陈航与在杭州工作的青年工人张国伟相识了。陈航一开始就直截了当地坦陈了自己的病情,并反复强调:“医生说我这病不能生孩子!”初见陈航,张国伟就被她的美丽、娴静所打动,相处之后,更被陈航的真诚、善良和通情达理所吸引。经过认真考虑,他对陈航说:“我看中的是你。”结婚之前,她悄悄地专门咨询了许多医学专家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能不能生孩子,回答都是坚决否定的。因为她那30厘米的短肠虽已能代偿承担自身的营养,但不能保证能再负担孕育一个孩子所需的营养,极有可能大人小孩都活不成。据悉,目前,世界上短肠女病人生儿育女的只有两人,一个在日本,是同时用了静脉营养和口服营养。还有一个在我国上海,则是完全依靠静脉营养。像陈航这样仅靠口服营养怀孕生育尚无先例。陈航仍不死心。她想,我为什么不能也创造一个医学奇迹呢!她想得更多的是自己深爱着的人。她觉得自己身体不好,生个孩子,将来如果有什么万一,也好让孩子陪伴他。她暗暗拿定了主意,下决心要为自己心爱的人一闯生命禁区。1997年10月,陈航与张国伟在诸暨陈航家喜结良缘。这年张国伟35岁,陈航31岁。

婚后,张国伟对陈航体贴入微。平日里,张国伟还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婚后两个月,陈航有了身孕,父母亲闻讯大惊失色,责怪她“不要命了”!在上海当医生的姑姑一次次打来电话劝她不要任性,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丈夫张国伟更是深深地担心,多次劝她把孩子拿掉,诚恳地告诉妻子自己只在乎她。可陈航决心已定,她恳求家人:“你们让我试一试吧!”

总算坚持到了临产的日子。1998年9月3日中午,躺在手术车上的陈航在亲人深深的担忧和不安中被缓缓推向手术室。陈航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时值夏末,天气还很炎热,可她面色苍白,浑身颤抖,直打冷战,盖了一床棉被不够,又盖了一床。她深知自己又要去闯一次生死关了。手术进行得十分顺利。“哇——”一声脆亮的啼哭,一个3100克的女婴顺利地出生了。陈航急切地问医生:“孩子是不是健康的?”当她确知女儿一切健康时,欢喜的泪水顺着眼角尽情地流淌!陈航和孩子一同被送出手术室,急坏了的丈夫冲了过去,泪水夺眶而出。他攥住妻子的手,动情地说:“今天是我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他们给女儿取名“张卓予”,期盼她将来能卓然自立。

陈航喜得“千金”的消息传到南京总医院,黎介寿教授和医务人员都惊喜不已。黎教授认为这是医学上的奇迹!医院专门委托政治部给她的女儿送去了一副银手镯和一个镌刻着“吉祥如意、百岁平安”的银锁,向她们母女表示深情的祝福。

(编辑祝健)

猜你喜欢
小肠口服教授
灌肉
用好小肠经,可整肠除湿热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匹多莫得口服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
心不在焉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