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聘请17岁少年任顾问等共四则

2000-06-05 06:55
东西南北 2000年9期
关键词:迪克商人人才

微软聘请17岁少年任顾问

计算机和互联网对于许多成年人来说,仍然是神秘莫测的领域,但在十几岁年轻人的生活中,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此,世界头号软件生产商微软公司特地聘请了两位年不及冠的计算机少年作业务顾问,向他们请教互联网时代的经营之道。

据报道,年仅17岁的小伙子富尔迪克和19岁的科列罗,在微软总部工作期间不仅拿全薪,而且同时获得相应的学分。

微软方面认为,未来的发展将寄托在与计算机和互联网形影不离的年轻一代人身上,故此该公司破例雇用富尔迪克和科列罗这两位少年作顾问。该公司表示,他们需要这样的年轻人,告诉那些中年经理级人员,如何让微软在他们这一代人的世界里继续兴旺发达。

当然,两位少年不会在各种纯技术性问题上浪费时间,他们的工作就是让那些大人了解新一代对工作和娱乐的看法和需要。科列罗利用手提电脑向记者解释说:“过去人们的生活历程是单向线性的,先是学习、然后工作、退休享清福等等。但是在这个新时代,这3件事已经完全交织在一起了。我们不断学习新知识,对喜爱的工作我们就多干一些,同时我们也及时行乐,而不是等到退休后。”

三四十岁的人,对网络化的工作方式会因不习惯而产生抗拒感,但对从小玩计算机长大的一代人来说,却是如鱼得水。富尔迪克就是这一代人的典型。富尔迪克15岁那年与一位网上相识但从未谋面的澳洲朋友联手创办了自己名下的第一间公司,取名MyDesktop眂om。一年后,他仍然经营着自己创办的第二间公司BuyBuddy.com,而且打算两边兼顾。

现在每当富尔迪克和科列罗有新想法,便立刻召集有关的微软同事开会讨论。不过,他们很少到会议室交换意见,而是喜欢在网上聊天室表达。很多微软老雇员都感到这样很新奇。对于此种方法,他们有这些解释:节省宝贵的时间、别人发言(打字)时自己可以继续工作、会议结束后即刻拿到决策过程的详细记录……事实上,微软也希望透过了解这些将网络科技与日常生活及工作结合起来的新人类,抓住时代脉搏。(搜狐)

(王曼丽摘自《城市博览》)

松下的“70”分用人观

松下公司对某一岗位的人员选择,或为某一项产品选择开发人员,一般不用“顶尖”人才,而是取中等的,可以打70分的人才。那么“顶尖”人才会有什么错吗?松下认为,“顶尖”人才,有些人自负感较强,他们容易抱怨环境影响自己的发挥、抱怨职务、待遇与自己的才能不相称。有这种心态的人,一般说来会缺乏责任心和工作热忱,干起工作来未必会出色,他有才能但心理因素影响了其充分发挥。而聘用能力仅及他70%的人才,他们没有一流人才的傲气,这正如一辆100马力的汽车在小路上行驶不快,而70马力的汽车却能正常全速开动的道理一样。

那些中等的人才,自视不那么高,也容易满足,甚至有一股子偏要与“一流”人才较较劲,比一比谁干得好的劲头。他们重视公司给予的职位,会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干得漂亮一些。

松下的这种人才观点产生于公司创办之初,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公司,尤其是如今技术迅猛发展的高科技企业,但对我国目前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传统制造企业不失为一种借鉴。

(李惠摘自《家长月刊》)

一半对就是全部错

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美国造币厂据说是美元的诞生地,遍布全球的美元都是由这家工厂源源不断印刷出来的。当我听说这个世界上最有钱的地方也对外开放参观时,感到简直不可思议。

参观印美钞的地方却无须用美元买票。只要在大楼外的发票处领取参观券即可。

我们排在成群结队的美国中学生后面,以极大耐心等到了上楼参观印钞车间的机会,结果却发现,允许参观的范围实际上与我们当初想像的相去甚远。

毕竟这里是具有高度安全和保密性质的场所。它允许参观的行走路线是严格规定并很狭窄的,沿着弯弯曲曲的回廊般的路线,隔着玻璃窗(防暴玻璃窗?)可看到下面生产车间的情况。除了机器、工人和连成片的美元纸张外,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

但在最后一个车间,也许是质量检验车间,墙上的一幅挺大的标语引起我的注意。

那是一块白布,上面画着漫画和文字。漫画上一位绅士模样的男人正撑着一把只有半片的雨伞,递给身边的胖太太,胖太太惊讶得几乎跌倒。漫画右边的粗体英文写的是:一半对就意味着全部错!

显而易见,这是一条强调产品质量的口号。类似的意思有很多的表述方式,这在我们国内企业车间并不少见。但我很欣赏这幅配以漫画的口号。

一半对即全错,这在人们的学习生活中不乏此类经验。“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同样的是强调产品质量,可以说成“质量就是生命”,也可以说成“一半对就意味着全部错”。前者琅琅上口,语气不容置疑;后者委婉隽永,包含哲理,启人心智,配以幽默漫画,则更多了一份人情味,让人看了发出会心的微笑,过目不忘,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化效果。在制造流通全球的美元之所,却用一条如此幽默轻松、感性平易的标语来强调质量,让我玩味良久。(应为众)

(改成皎摘自《美国大观》)

做生意时少说话

话不要说得太满曾经亲耳听到国内有一企业老总对日本进口商说:“我们这儿什么都能生产。”结果,把日本商人吓了一跳,找个借口就走了,快到手的合同因此飞了。这位国企老总可能不知道日本商人极不信任那种自称什么都行、经常拍胸脯的人。日本进口商选择中国生产厂家时最喜欢那种专业化的企业。日本商人不相信一家企业什么都能生产。如果你说你既能生产中药,又能生产西药,而且质量都很好,日本商人会以为你在吹牛。所以,与日本商人打交道不能把话说得太满,谦虚一些反而能赢得对方的信任。

谨小慎微少承诺日本商人非常重视调查研究和收集信息。日本商人在与不熟悉的商业对象打交道时一般不会直接谈购货量、价格等正题,而是请对方先介绍自己的情况,如公司历史、雇员数量、产品特点。日本商人这么做实际上是想在商战中做到知己知彼。而我国有些出口商总是一与日本客商接触,就大谈生意,急于求成,有时候还露了底细。有一次,国内一家茶叶公司刚一接触日本进口商就拿出样品来谈价格,日本商人只问了一句话,你们公司生产了几年?得知该公司只有3年历史后,日本商人走了,认为历史太短。日本商人向来喜欢生产历史长的老厂。显然,国内这家企业没有摸透日本商人的脾气,一上来就侃侃而谈,造成印象不好后又直说出自己生产历史短的劣势。结果,双方不欢而散,生意泡汤。

日本商人走到哪里都喜欢拿个笔记本记,中国商人与他们打交道时说话要谨慎,不要说过多的话。因为你所说的话,他们可能都记下来了,成为他们的信息。有一次,一位日本商人参观某茶叶公司,这位日本商人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说了一句,别的某个厂家茶叶价格很低,每吨只要多少钱等等。旁边一位中方副经理立刻接嘴说,我们这还能更便宜呢!没想到这样一句话给日本商人记在本子上了。到商业谈判时,日本据此提出价格要求,令中方大为尴尬。如果承认这句随口而出的话会令中方企业付出代价,不承认这句话又会被视为说话不算数,不讲信誉。所以,与日本商人打交道要注意说的每句话。

有话直言有错指出与日本商人打交道可以有话直说,特别是对于日本商人的错误,应该直接指出,否则他们还以为是你的错。

速冻保鲜蔬菜是近年来中国向日本出口的农产品之一。有一次,日本进口商说中国空运过去的速冻蔬菜不新鲜。中方经过仔细调查后指出,这是有一天日本仓库停电几小时造成的,与中方出口企业无关。这种直言使日方非常重视,让他们觉得中方企业可不是好懵的。在以后的贸易中反而客气得多。

总的来说,与日本商人打交道要注意的还有很多。例如,日本商人不喜欢当场拍板,而是会后发传真研究交易;日本商人瞧不起不懂行的人,所以交流中尽量避免说外行话等。总之,与日本商人打交道要多掌握一些谈判技巧。

(李建明摘自《环球时报》)

猜你喜欢
迪克商人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言而无信的商人
小学生迪克比
威尼斯商人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毛遂自荐
为国家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