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民俗摄影随想

2000-06-06 22:56刘锡诚
大众摄影 2000年8期
关键词:老照片庙会民俗

民俗是与人类群体共生共存的,但民俗学的诞生却与摄影术的发明在时间上相差不多,都在十九世纪上半叶。在摄影术发明之前,民俗事象主要是靠文字记录下来,成为当代人研究当代社会人群和后人了解前人并研究前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资料。在摄影术发明之后,民俗工作者便增加了一种记录民俗生活的有力手段。比较起文字记录来,摄影能更为真切地记录下与民俗有关的群体生活的足音。在世界摄影史上,美国人萨克斯顿(Saxtor)于1839年10月拍的《费城风光》、巴比特(Babbitt)于1853年拍的尼加拉瓜大瀑布断崖照片(有观光客在画面上),法国人基罗(P.Giroux)于1846年拍的意大利、希腊、小亚细亚的风景照片和提非罗拍的克利马城一个家庭户外做饭的镜头等,都是世界上最早的民俗照片,开民俗摄影的先河之作。

山东画报出版社于1997年出版的《老照片》第3辑上发表了巴黎大学远东研究中心研究员邱治平先生的巴黎专稿《珍藏在法国的清末民初照片》长文,向中国读者介绍了法国阿尔伯-肯恩博物馆地球档案珍藏着法国银行家阿尔伯-肯恩(Albert Kahn)在中国旅行时拍摄的照片1766张,其拍摄时间为1909年、1912—1913年之间。肯恩博物馆已与我国有关方面签署了协议,并赠送我国一套拷贝。邱文还随文编发了肯恩先生于1909年在北京拍摄的5幅民俗照片。第一幅是《逛厂甸庙会的满族皇室》(据作者提供的肯恩行程记录,可以认定,这张照片应摄于1909年1月28日,农历正月初七);第二幅是《北京鼓楼大街》,第三幅是《北京正义路日本使馆门前中国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马车》,第四幅是《北京白云观庙会》(这张白云观庙会照片也应摄于1909年1月28日);第五幅是《北京东单北大街克林德牌坊》。肯恩在北京所拍摄的照片数量很多,仅这5张民俗照片,对于生活在现代的人了解一百年前北京人的节日生活、建筑的旧观及其文化内涵,自有其重要的价值。阿尔伯-肯恩除了到过北京外,还涉足过上海、青岛、汉口、九江、芜湖等地,在这些地方都拍摄了当地的照片,其中主要是有关民俗的照片。事有凑巧,今年(岁次庚辰)农历正月初五(2月9日),笔者与好友北京大学教授李明滨、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王之梁相约去逛刚恢复两年的东岳庙庙会,在展览室里有幸观赏到了肯恩博物馆珍藏的一些有关北京、特别是有关长城、东岳庙春节庙会的老照片。历尽沧桑的清代北京城及其世态风情,由于收入肯恩先生的镜框之中,才得以通过时光的隧道,如今仍然历历可辨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不禁感慨系之。

参观东岳庙庙会上展出的老北京照片时,我忽然想起,就在不久之前,云南一位名叫罗庆昌的民营企业家,曾出巨资辗转从法国翻拍回一批由前法国驻昆明总领事(1899—1904)方苏雅(Auguste Francois,1857-1935)所拍摄的清末昆明老照片。罗庆昌在有关方面的支持和协助下,于1999年分别在昆明和北京向公众公开展出。这位年轻的民营企业家的爱国壮举及展览的成功,为观者击节赞叹。方苏雅的昆明老照片,现已上网,可供网民们观赏了。另据《老照片》第4辑(1997年10月)发表的胡昌健《法国乔治-拉比博物馆收藏的几幅中国历史照片》一文,法国第四大城市图卢兹的乔治-拉比博物馆里,也收藏着旅行家乔治-拉比(1864—1899)于1889年和1892年游历中国时拍摄的一些中国各地民俗风情照片。他随文发表了其中的《通州某衙门审理犯人》、《行刑砍头》、《一个上吊的穷人》、《天津教会教精神病人学纺织》4幅。

在肯恩博物馆的中国老照片和昆明老照片这两大宗法国人拍摄的中国老照片之外,时事出版社于1998年推出了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黄兴涛、杨念群主编的《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丛书(一套4册)。这套丛书是一些西方的汉学界人士所写的关于中国的见闻记,书中不乏关于中国问题的见解(当然也有偏见),而在笔者看来,最珍贵的,倒是书中所选录的中国民间生活的民俗照片,以直观的影像反映了清末民初这个历史上发生剧烈动荡的社会的一角。

第一本是美国公理会传教士明恩溥(英文名Smith, Arthur Henderson, 1845—1932)的《中国乡村生活》,该书初版于1899年。明恩溥1872年来华,先后在天津、山东枣庄传教,兼任《字林西报》通讯员。1905年辞去教职,留居通州写作。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回国。著有《中国的文明》(1885)、《中国人的特性》(1892)、《中国的农村生活:社会学研究》(1899)等多种关于中国的著作,还编了一部《汉语谚语俗语集》(1902)。他在华居住近50年,对中国较有感情,是最早建议美国总统退还庚子赔款的人。他对中国社会的研究,深为鲁迅、潘光旦等学人的称道。他在这部书里,用文字和图片记述了十九世纪末中国农村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中国农民的民俗生活。该书的结构继承了中国古代著作的一个传统:一文一图。每一章一个主题,配一幅相关的照片。

第二本是英国商人立德的夫人艾利西亚-比尤伊克(Alicia Bewicke,1845--1926)著《穿蓝色长袍的国度》(出版于1901年),该书也是一部收入了许多民俗照片的纪实之作。立德夫人1902年发起组织中国妇女天足会,常在杂志上发表关于中国的文章。著有《在中国的婚事》(1899)、《熟悉的中国》(1899)、《北京指南》(1904)、《李鸿章,他的生平和时代》、《北京我家花园的周围》(1905)等。《穿蓝色长袍的国度》写的是她随经商的丈夫所到之处(北京、烟台、上海、宁波、芜湖、宜昌、丰都、四川边境地区等)的所见所闻,大量描写了风土人情和民俗生活。作者还特别分出两章写她到处宣传反对缠足运动的经历和见闻。这本书的特点,不仅在于内容的广泛和行文的流畅,更为珍贵的是实地记述了十九世纪末中国城乡的各种民俗事象,宣传革除陋俗。作者在中国拍摄了大量照片,她所拍摄的这些民俗照片记录下了那个时代的中国民俗风貌,成为我们研究晚清历史和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比如她拍摄的当年衙门审案的场面,就极为珍贵;根据她的资料,来比较判断我们今天的一些电视剧和电影中的审案场面,就可看出那些导演显然缺乏这类民俗知识的修养。

第三本是英国传教士麦嘉温(Macgowan, John, ?—1922)所著《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1909年出版于上海)。麦嘉温系伦敦会教士,1860年来华,先后在上海、厦门传教。他精通汉学,著有《中华帝国史》(1897)、《厦门方言英汉字典》(1883)、《华南写实》(1897)、《华南生活杂闻》(1907)等书。作者在《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一书中,像其他汉学家一样,也收入了许多中国民俗照片,作为他的记述的补充和参照,如果没有这些照片,这本书所要达到的效果就完全两样了。

第四本是罗斯著《变化中的中国人》,出版于1911年。作者系美国社会学家,生卒年不详。二十世纪初曾在我国居留,本书就是他对中国社会的观察和思考,是辛亥革命前西方观察中国的代表作之一。

十九世纪下半叶,即我国清末民初,时值摄影术发明不久,照相机很快在西方各国上层人士中流行起来,加之旅行家、探险家、民俗学家的蜂起,民俗摄影渐成气候。但国人对此道还很陌生,即使一些出使外国的外交官和维新思想家,使用照相机从事民俗摄影的人,也属凤毛麟角。关于这一点,在钟叔和主编、由岳麓书社于八十年代出版的《走向世界丛书》就是一个佐证。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锁闭的中国的门户,同时也传来了西方的文化。“西学东渐”是好是坏,成为一个国人长期争论的问题。◆

今春,在每年一度的书市上,大量图书打折贱卖,5元一本,10元三本随处可见,其中不乏好书。这一套便是以每本5元购得,今见刘锡诚先生文章特影印于侧,为读者,为刘先生之文,也为所购之书。

猜你喜欢
老照片庙会民俗
冬季民俗节
民俗中的“牛”
元宵节,逛庙会
民俗节
丰都庙会
宝顶架香庙会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洋庙会写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