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武派太极拳名家小传

2000-06-13 13:10文/文翰
精武 2000年9期
关键词:太极拳

文/文翰

武禹襄

禹襄(1812~1880年),名河清,号廉泉,廪贡生,候选训导,以子孙贵,赠封中宪大夫、兵部郎中加二级,武派太极拳创始人。武氏弟兄三人,学兼文武,瞻材亮迹,并声于世,人称“三武”。咸丰初,吕贤基奉旨督办团练,肃书币邀赞戎机,以母老辞。后尚书毛昶熙,巡抚郑元善又皆礼辟,不就。惟日以上事慈闱,下课子孙,究心太极拳术为事。道光年间,杨禄禅自豫返里授拳,其技与众不同,人称“沾绵拳”。禹襄与之交好,得以知其大略。咸丰二年(1852年),禹襄奉母命往河南舞阳省兄,经永年太和堂药店介绍,绕道温县赵堡镇从陈清平先生学拳月余,深得其奥。其兄澄清在舞阳盐店获王宗岳《太极拳谱》,转授禹襄,更有发悟,乃参以兵家奇正虚实之道,医家经络气血之说,养生家吐纳导引之功,技击家蓄发提放之巧,经多年精心研求,遂神乎其技。复本心得创编出一套融技击、健体、修身、养性为一体的新型太极拳势,并修订了部分拳势名称,规定了走架打手身法,总结了行功心得,写成《十三势行功要解》、《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要解》、《十三势说略》、《四字密诀》、《身法八要》等著名拳论(按:武禹襄拳论最初多系手抄本,篇名不太一致。近人沈寿先生编辑之《太极拳谱》流传较广,为了读者查阅方便,此处武氏拳论篇名,多从沈编《太极奉谱》)。又以太极拳理为指导,改编和创编了十三杆、十三刀、四杆法、四刀法。从拳理、拳势,到推手技巧、器械套路,均有继承、有发展、有创新、有提高,一帜卓树、自成一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太极拳学派。传人中以长甥李亦导家兆罹。

武澄清

澄清字霁宇,晚号秋瀛,广平府永年人。生于嘉庆庚申年(1800年)四月二十二日,卒于光绪甲申年(1884年),享年85岁。道光甲午年(1834年)举人,主讲秀书院,成材甚多。咸丰壬子年(1852年)考中进士,官河南省舞阳县知县,有政声。去官之日,县民为之立石颂德。他于舞阳县北舞渡盐店获得山西王宗岳《太极拳谱》,赠予幼弟禹襄带回永年。后经禹襄及长甥亦怠⒋紊启轩抄赠乡友,遂公开传世,习太极拳者奉为经典,太极拳之名也风靡于世。

澄清著有《释原论》、《打手论》等文。其《释原论》为最早解释王宗岳《太极拳论》之作。

武汝清

汝清字酌堂,号兰畹。道光庚子年(1840年)进士,官邢部四川司员外郎,为人廉正。时曾国藩署邢部侍郎,谓某大臣曰:“武某清正,若辈不如也。”文章德义,竟爽一门,与兄及弟有“三武”之称。84岁卒于故里。

汝清亦擅太极拳术,著《结论》一篇。首荐乡友杨禄禅于京西小府(地名)张宅及旗营教拳,杨氏拳艺遂流传于京。

李亦畲

李亦畲(1832~1892年),名经纶,广平府永年县人。父贻斋、母武氏。弟兄四人,亦畲居长。幼喜读书习武,博学多才,弱冠即补博士弟子员。舅父武禹襄精太极拳,而不轻以授人,惟亦畲来,无不详示。凡二十余年,尽得其传,复以毕生精力,苦心钻研,凡一举一动,无时无刻莫不在修炼揣摩中。每得一巧妙,获一窍要,即写一纸条贴于座右,详细斟酌,觉有不妥即撕下改写,往复撕贴,必至正确不易方止。故其技登峰造极,实非偶然。著作有《五字诀》、《撒放密诀》、《走架打手行功要言》、《太极拳小序》、《虚实开合论》等。晚年将王宗岳拳论、母舅武禹襄拳论益以已作,手录三册,一自存,一交弟启轩,一授门人郝和,习称“老三本”,凡治太极拳者皆奉为经典,亦畲之名亦驰誉遐迩。郑元善中丞督师河南,延请入幕,咸中要机,因淡泊功名,辞归故里,与弟曾纶协力推广种痘医术。当时,我国小儿患痘者甚多,亦迪壬和弟曾纶出重资从师外籍医生学会种牛痘医术,并义务为小儿接种。后广平府知府长启善其事,乃捐资立局,延亦道ブ僦髌涫拢先后二十余年间全活婴儿以万计。光绪壬辰年(1892年)秋老母逝世,亦畲先生哀毁过度,至十一月八日继卒。

亦畲先生为邑绅,罕于课徒授拳,弟子仅郝和、葛福来二人,子宝廉、宝让亦习是术。惟郝和得其真传,演为一派,名闻海内。

李启轩

启轩名承纶,李亦畲之长弟。光绪乙亥(1875年)恩科举人。己丑科(1889年)大挑二等,候选训导。喜爱考据之学,淡泊名利,无意仕途,与兄同学太极拳于母舅武禹襄,终生研习,著有《敷字诀》及《各式白话歌》,与兄亦畲齐名。杨班侯曾就学于武禹襄,启轩与之年龄相若,常在一起切磋拳艺,启轩遂将王宗岳、武禹襄等人所作拳论抄赠班侯。得其传者有清河葛顺成,南宫马静波。有子三人:宝琛、宝箴、宝桓,俱为庠生。

宝琛(1865~1922年),曾任县校训导,精中医外科,活人甚众,乡里曾送“仙手佛心”匾额悬挂门楣。七岁从父学习太极拳,数十年如一日,技艺精湛。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知府岑旭阶曾延请宝琛及弟宝桓(字信甫)教其子侄太极拳。

郝为真

为真先生(1849~1920年),名和,广平府永年县人。生而颖悟,秉性诚厚,体貌魁伟,敦厚坚毅。幼年家道中落,废学经商而养双亲。癖嗜武技,从邑绅李亦笛习太极拳,专心致志二十余年,造诣精纯,深得亦倒垂青,被李视为衣钵传人,授以亲手录写之《太极拳谱》。武禹襄、李亦邓著拳论,言简意赅,精要处非口授身演不能穷其奥妙,为真先生独能传其窍要,以故学拳者无士农,无远近,咸师事焉。武禹襄所创拳派,遂广传于冀鲁豫等地,与河南陈式,同郡杨式鼎峙而三,名重当时。直隶总督袁世凯派专使持书延请先生赴津教其子侄,因恶袁氏为人,郝却之。袁又烦邑绅胡月舫太史就近敦劝,以病辞,荐学生陈秀峰代往。民国三年入京访友,适武术学社成立,屡聘执教,不就。完县孙福全是时执弟子礼焉。返里后,适省立永年中学成立,聘为武术教员,为太极拳进入正规学校之始。

为真先生颇好史书,喜读古人格言,因而有侠义之风。光绪二十六年岁荒,饿莩集野,郝不忍坐视,每次外出必怀京钱数十吊酌授乞者,活人无数。先生拳艺精纯,而不自矜,每有来访者,辄谦逊退让。偶与人较、亦多制人而不伤人。永年洛阳村刘寿,长于拳技,能手绝铁链,身遏滚石,每与人斗辄胜。请与先生较技,及晤面,先生曰:“我不动,请来击我。”刘寿挥拳而进,甫挨其身已被掷出,再试再跌,心始诚服。先生有子四人,次子文桂能传其技。弟子有李福荫、韩钦贤、张振宗、李圣端、李香远、范念祖等。

郝月如

月如(1877~1935年),名文桂,以字行,河北省永年县人,郝为真先生之次子。自幼随父习拳,后从师祖李亦迪壬读书,得以观看李公走架打手,聆听李公讲述拳理拳法。经多年研习,终成一代名家。

月如先生早年经商,后在永年中学任教,教授太极拳。1928年,任永年县国术馆馆长。1930年到南京最高法院、中央大学等部门教拳。1935年12月病故于南京。ピ氯缦壬谙熟太极拳理功法,且有一定文化水平,著有《武式太极拳要点》、《太极拳的走架打手》、《操手十五法》等文,进一步丰富了太极拳的理论宝库,颇受读者垂青。

张振宗

振宗,(1882~1956年),字玉轩,永年县西杨庄人。幼年体弱,始从郝为真先生习拳。功底深厚,拳艺高超。郝月如、孙禄堂在南京等地教拳时,曾重金聘请先生南下执教,均被婉言谢绝。

先生待师诚敬,曾在永年城内购房一所,供业师郝为真居住。每年春秋二季送粮供老师食用。郝师逝世后,又与孙禄堂等同门联系,筹备立碑事宜,对郝师可谓“养老送终”,至今被永年人传为美谈。

先生精于中医外料,曾设药肆于东杨庄集,施舍医药,活人甚众。年老无子,由侄世珩承嗣。传人有张世琦、张延祜、杜玄志、祁从周、姚继祖、魏沛霖、贾朴等。

韩钦贤

韩钦贤先生(1885~1958年),名文明,以字行,永年广府镇人。十六岁从郝为真习拳,后经商,虽事务繁忙,亦必抽暇练习,因而功夫纯正,名重于时。1929年,任永年国术馆馆长。1935年,应山西省国术促进会之聘赴晋教拳。1936年后,在邯郸怡丰面粉公司、亚细亚煤油庄、孤儿学校等处教拳。1941年,受聘到曲周县教拳。对受业弟子,不分贫富均能耳提面命,循循善诱,有家境贫困者,亦尽力接济之。1945年邯郸解放,遂来邯定居于西门里。遗著有《太极拳走架打手白话歌》。子二:汝瀛、汝湘。弟子有马荣、陈固安、翟文章、米梦久、麻宁全、贾朴等。

李圣端

李圣端(1888~1948年),名斌,回族,河北邢台人。家资殷实,父早亡,与老母相依为命。崇尚侠义,不喜读书。后遇郝为真先生,喜其聪慧,授以太极拳艺,勤学不辍,日习拳架三十余遍,院内方砖都被践踏成沟。故功夫精湛,走架打手颇得乃师郝公神韵,人皆以“太极李”称之。1928年,与友人王延久、郝中天等组建“邢台国术研究社”,任社长,十余年间培养出众多人才,为在邢台地区普及武派太极拳奠定了良好基础。1995年,门人及再传弟子数百人为先生树立德泽碑,以志先生教拳育人之功。及门弟子有马荣、王德春、王德贵、王万庆、王学政、王典五、陈固安、陈恩禄、杨杰、杨自修、张德禄、吴文翰等,以马荣、陈固安技艺最精。有子三人:凤洲、鹏洲、鹤洲。惟鹏洲能继家学,因历任邢台市二轻局副局长、桥东区区委书记、区长等职,工作繁忙,无暇课徒。

李香远

李香远(1889~1961年),名宝玉,又名景清,河北邢台城西会宁村人。父德恒,中医。先生自幼喜爱武技,拜任县刘瀛洲先生(著名镖师)为师习三皇炮捶,后从杨振远先生习太极拳。又从郝为真先生改习开合太极拳(即今天的“武派太极拳”),得郝师真传,遂成为太极拳界之佼佼者,名噪一时,尊为“太极圣手”。1929年曾南下苏州、南京执教,是首先将武派太极拳传入江南者。嗣后,长期在山西各地教拳。サ茏佑卸英杰、光步孔、石逢春等。

李福荫

李福荫(1892~1943年),字集五,河北永年人。祖父李启轩,父亲李宝琛,均精太极拳。1913年毕业于河北保定高等师范学堂理化系。初任滦县初中教员,年余返里,任河北省立永年十三中学理化、数学教员,后任训育主任,对校规之建立、教学之改革颇多建树。为人正直、乐善好施,尤为里人所尊敬。

福荫七岁开始从父亲学习太极拳,后又拜郝为真先生为师,朝夕受教近二十年。1929年,首次将家藏李亦凳殖本《李氏太极拳谱》编排油印,分赠永年国术馆成员。至1936年数年间,多次油印、石印,无偿赠送各地之练习太极拳者。1934年,襄助堂弟李槐荫(李亦抵长孙)将家藏拳谱重新编次,由李槐荫于1935年在山西太原铅印出版。邱仰竣(山西沁县人)为之作序,并题写《李氏太极拳谱》书名。山西稷山人马立伯在序文中称:“近代太极拳共分三派:一曰河南陈家,二曰永年杨禄禅,三曰永年郝派……”创太极拳流派说之始。《李氏太极拳谱》的正式发行,对太极拳的弘扬起到了重要作用。ジR裣壬除对太极拳谱的整理发行做出重大贡献外,还在永年国术馆担任教员,受业弟子有霍梦魁等人。ァ捌咂呤卤洹焙螅永年完小一中校复课后,请先生任教,坚辞不就。1940年,伪县长何某请其教拳,以足疾难愈辞。惟闭门课子侄读书习拳,醉心于诗词书画为事。此后家道日落,忧国忧民,积久成疾,于1943年腊月逝世,终年52岁。ハ壬虽不以教拳为生,但练拳终生不懈。常曰:“习拳者之技艺高下,惟视其方法是否正确,及其所下功夫之久暂而定。”又曰,“太极拳非着重于力,而要意、气、神也。必须内外一体,周身一家,非囿于一招一势也。”常结合物理学之原理、力学之分解与合成,分析推手蓄发之功,吸即能化,呼即能出。与人相较,屡试不爽。所写习拳心得笔录,多毁于战乱兵燹中。ビ凶尤人:中藩、正藩、公藩。正藩从小习拳,能继承家学,清华大学毕业,后在成都某研究所工作。退休后,业余课徒,从学者有石磊等人。

徐震

徐震(1898.1~1967.10),字哲东,江苏常州人。国学大家章太炎先生之弟子。历任光华大学、中央大学、国学专修馆、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国学教授,上海常州中学校长;解放后任教于西北民族学院中文系,兼任甘肃省武术协会主席。除国学外,尤擅武术,持“非博闻广见,通晓各派,则不足以倡导”之旨,曾从于振声、马金标学查拳;从周秀峰学形意拳;从杜心武学自然门技法;从杨少侯学太极拳。1931年,经张士一先生引荐,跟随郝月如先生学拳,此后放弃以前所学武技,专心致志于武派太极拳。其最大成就是,在武术史及武术理论研究方面,尤其在太极拳史领域研究成果颇多,成为我国早期太极拳史论研究之先驱。著有《国技论略》、《苌氏武技书》、《太极拳考信录》、《太极拳谱理董辨伪合编》(解放前版);未出版之遗著有《太极拳源流》、《太极拳谱合抄》、《太极拳发微》(台湾曾出版)、《太极拳新论》等。

“文革”中,徐先生迭遭冲激,遗作及搜集之武术资料大多散失。后患中风症,由学生马国瑶等护送回常州故里。1967年10月不幸逝世,享年71岁。バ煜壬虽毕生研究太极拳,但因系大学教授,不以教拳为业,从其学习武派太极拳的大多是同事、朋友或所在大学中的学生。有一女,名徐云上,不知是否习拳。

郝少如

郝少如(1908~1983年),名孟修,以字行,河北省永年县广府镇人。祖父郝为真,父亲郝月如均为太极拳名家。少如先生自幼习拳,曾在永年初小和国术馆教拳。1932年,南下助父教拳,后经张士一介绍到上海新亚制药厂教拳。1933年,经吴上千介绍到私立上海中学教拳以及武进正德学社任教。1937年,在上海开办“郝派太极拳社”。后因政局动荡不定,成为新亚制药厂正式职工,放弃拳师生涯。60年代,经顾留馨先生推荐,在上海体育宫开始教拳。1963年著《武式太极拳》一书问世。

少如先生无子,只有一女。学生浦公达、黄士亨、刘积顺、屠彭年、卞锦棋、王慕吟等能传其艺。

马荣

马荣(1912~1965年),回族,河北邢台人,后移居邯郸市,从事商业工作。自幼喜爱拳技,曾于邢台国术研究社从李圣端老师习武派太极拳。定居邯郸后,又从韩钦贤、张振宗二位教师继续学习。所演拳势严谨古朴,尤善打手,技艺精湛。“文革”前,被武术界同仁推举为邯郸市武协主席,工作之余在邯郸市大力推广诸家武术。由于工作繁忙,劳累成疾,过早谢世,人皆惜之。弟子有丁金堂等人。其孙马建秋除习家传拳技外,又拜贾朴老师门下继续深造,继承乃祖遗志,为弘扬武派太极拳也做了不少工作。

猜你喜欢
太极拳
体育杂技——太极拳
传统杨式太极拳85式(节选40式)(二)
传统杨式太极拳85式(节选40式)(一)
怎样正确品悟太极拳经
练习太极拳可有效防治高血压
从零开始练太极
爱打太极拳的爷爷
光影视界
42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传人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