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文化之精萃

2004-04-07 15:42索文清
中国西藏 2004年2期
关键词:辞书辞典词条

索文清

《藏族大辞典》的编纂工作,是在中央和藏族分布的五省(区)党政领导的亲切关怀下进行的。编辑者邀集了北京及五省(区)近100位专家学者、文化工作者参加编写。他们经过了近10年的辛勤劳动和倾力合作,几易其稿,终于打造出浓缩了藏文化精华的这一精品。辞书的出版,引起了藏学界和从事藏事工作同仁的广泛关注,因为这本辞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国内藏学研究最新研究成果的水准,在资料和信息的涵盖量上,比以往任何一本出版的藏文化辞书都要厚重和庞大。它是一本综合性的具有百科性质的大型工具书。它的出版,对促进今后的藏学研究,弘扬藏族文化和普及藏族文化科学知识,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以及藏区的 经济、文化建设,都起着很好的推动作用。

回顾以往的藏学研究,辞书词典的出版并不多。20世纪50年代,曾出版过格西曲扎先生编纂的《藏文辞典》和故宫博物院编辑的《五体清文鉴(藏、蒙、满、维、汉对照)》。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出版了张怡荪先生主编的《藏汉大辞典》(三册),90年代出版了《藏族传统文化辞典》和王尧、陈庆英先生主编的《西藏历史文化辞典》。此外还有一些历史人物、佛学、法律、语言文字方面的辞典问世。这些辞典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推动藏学研究,普及藏族历史文化知识和语言文字的翻译无疑起过积极作用,但是辞典中涉及的学科范围和内容毕竟有限。这次出版的《藏族大辞典》,编辑者首先确定了编纂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定位,始终贯彻党在西藏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增进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从各个层面来展示新中国成立后,党在西藏各项工作特别是文化、教育、宗教工作中的辉煌成就。为此在收词上,编者站在反映和突显博大精深、雄伟壮阔的藏族大文化的高度,力求全面、系统、完整、公正、准确,做到门类齐全,不偏颇于某个方面,从学科领域它包容了历史、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宗教、伦理、典章制度、行政区划、家庭婚姻、文学、艺术、语言、文字、考古文物、节日、风俗习惯、古今人物各方面,从地域上说包括西藏及甘、青、川、滇四省藏区和内蒙古、新疆一部分;从内容上说涵盖了从藏民族形成以来直到20世纪90年代所有重要的藏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全书共收词达8384条,字数近260万。

其次,辞书在编纂过程中,十分注意了辞书固有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在行文表述上做到严谨规范,科学准确,观点新颖。特别应提及的是书中每一条汉文词目后面,都还原有藏文,这大大方便了各民族读者对词目涵义的理解,避免了因译文不同造成的错位。尽管此项工作给编者带来不少麻烦(因藏汉词语还原过程中尚需很多考证),但为了辞典的准确科学和使用价值,编者们还是严守初衷,并在一些词条的旁边,增配有形象小插图,这也是其他藏族辞典中少有的。如词条中出现了许多历史上中央皇帝册封藏族僧俗领袖时,颁赐各种文字的印章,藏传佛教中的各类佛像、法器、医疗器械,以及藏族特有的生产、生活工具等,这些词条,对不熟悉藏文化的读者会感到陌生,有了藏族美术家吾要先生配绘的插图烘托,增添了直观效果,使读者一目了然,很容易理解词条的涵义和内容。

我们要感谢甘肃人民出版社的远见卓识,抓住了当前藏学研究中的主攻方向,把藏族文化各个历史发展阶段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特点,通过编纂工具书的方式全面、系统、完整地表现出来。藏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化底蕴十分丰富的民族。保留下来的各种历史文献、宗教典籍、古迹石刻铭文、档案资料汗牛充栋。为了把藏学研究引向深入,我们应该在有关部门的统筹安排下,对这些原生古老的文化遗产给予更多关注,对各历史时期的文献典籍、档案资料、石刻铭文做好开发、整理、翻译、出版工作,这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建设工程,是我们今后在国内外藏学研究的竞争中攀登制高点必走的一步。《藏族大辞典》的出版问世,做了成功的可喜尝试,我们要向所有参与此项工程的专家学者表达衷心的祝贺和敬意,祝他们的研究工作更上一层楼,并同此祝愿藏族文化在新世纪里更加灿烂辉煌!

猜你喜欢
辞书辞典词条
CISHU YANJIU LEXICOGRAPHICAL STUDIES
《猫的痴情辞典》
利用简单的公式快速分隔中英文词条
题乌江亭
中国辞书学会第五届领导成员名单
中国辞书学会第四届领导成员名单
第二届辞书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奖者名单
字典与词典
不必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