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物流教学强化应用的探索

2004-07-15 11:10吕国安
中国市场 2004年7期
关键词:间接经验实训教学内容

吕国安

在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的市场经济格局下,物流业的发展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作为教育的“输出端”,高职院校的“特殊产品”也进入了物流发展的第一线。在这种形势下,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职业能力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如何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应用成了我们高职院校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就如何在产品材料学课程的教学中强化应用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 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实用性。

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学生应该是既能动脑、又能动口、更能动手的技术应用性人才。根据经贸类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笔者采取了优化理论、强化应用的方法,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处理:一是合理地裁剪教材。教材内容的裁剪应服从课程结构整体优化的需要,既要注重实用性和时效性,又要注意地域性,将必需、有用的留下,将陈旧的、繁琐的内容删除。二是适度添加内容。产品材料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在对教材内容作合理裁剪的同时,适当增加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材料的知识,使教学内容具有前沿性、流动性、具有一种新的气息与活力,使教学内容更具有实用性与合理性。

二、 改进教学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1、利用学生的感性知识和间接经验。现在的高职学生从校门到校门,缺少社会实践经验。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或多或少的积累了一些感性知识和间接经验,利用这些感性知识与间接经验,使传授的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发生关联,这对于学生提高产品材料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学生的间接经验则更是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

2、利用实物和教具,体现形象直观性。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感性知识和间接经验是有限的,而感知的又仅仅是部分产品的表象,大量其他的产品与材料他们仍然是陌生的。如果利用各种产品的实物和教具来帮助教学,通过产品外形特点的观察,通过内部结构的拆装,就很容易了解其基本结构,使学生有深刻的印象,其教学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3、利用新的科技信息和新产品的介绍。教学过程中要及时穿插国内外的新技术新产品的介绍,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拓展。譬如,教材中电机传统的定义是:电机是机械能与电能转换的旋转机械。然而国内外都已研制开发了直线运行的电机,并且已在高速列车、传送机械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等等。

4、利用教师的实践经验。在高职教学中要强化应用、使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要让应用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始终。教学内容既有骨架又有血肉,更丰富丰满,更立体现实、更生动形象、更贴切可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三、加强实践实训,培养动手能力。

高职教育中的实践性教学,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实验、实训、实习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实践性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和职业技能的训练。基本技能是多方面的,产品材料学需掌握的基本技能,特指识货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产品与材料的识货并不仅限于知道这是什么,还必须知道干什么用、其结构原理如何,有什么性能特点,使用时要注意的事项等等。识货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走出教室,进入产品陈列室和仓库,参观浏览零部件的外形结构、读懂产品型号及说明书,熟悉各类产品的存放地点。然后由教师进行抽查考核,如开列需要选用的产品材料的清单,要求学生将货物从货架上取出,并说出产品的用途、性能、型号、特点,要求快捷准确。只有经过这样的反复地实践,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识货能力。

实验和实训是掌握技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普通的实验是以验证型为主的,如通过实验来验证定理和定律的正确性。实训是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手段,实训是综合性、探索性为主的训练,通过实验和实训,可以将学生学过的知识串接起来,加以综合地应用。通过实验和实训,可以使静态的没有生命力的产品动起来而充满活力。实践证明,实验和实训教学确实帮助学生消化了所学内容,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巧和实践技能,为择业和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间接经验实训教学内容
成功创业就业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权衡比较
新课改背景下学习活动的经验本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哲学解读
数学教学应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