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的问题其实很简单

2004-11-10 02:02陈毅聪
中国企业家 2004年10期
关键词:流通股虚火股民

陈毅聪

9月初,上证指数击穿1300点,创五年来新低。股市再一次引发舆论的强烈关注,各种观点纷纷出台,反倒把人说糊涂了。其实,我国股市存在的问题很简单,概括地说就是市场不成熟、不规范导致股价过高。1999—2003年五年间,沪市A股年末平均市盈率高达40.8倍,而海外成熟市场通常低于30倍市盈率。高股价反过来又阻碍了市场走向成熟、规范,助长了不规范之歪风。高股价是中国股市一切问题的现象与结果,同时也是症结所在。可以说,股市改革的核心命题就是如何让股价软着陆。

说句股民不爱听的话,股价的下跌是好事,跌了之后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由于股价过高,我们曾经不敢推行新股发行市场化定价制度,而代之以市值配售,催生了“新股不败”的神话;由于股价过高,价柏的信号传递功能受到严重干扰,投资者不易看清个股价值,不利于鼓励上市公司提升自身质地,由于股价过高,市场对以全流通为代表的制度创新措施不太欢迎,甚至引发了恐慌,由于股价过高、无人接盘,一些庄家、机构资金紧张,不得不挪用保证金,放大国债回购,承诺保底收益以接受委托理财,甚至主动帮助上市公司造假。

中国股民对上市公司的IPO、再融资一向没有好感。他们认为,IPO、再融资会增加股票的供应,令市场上的资金显得相对较少,从而拉低股价。但很少有人想过,如果股价合理,甚或是低估,那么上市公司还会如此热衷于从股市中融资么?有的上市公司可能反而会想办法回购股票。再者,如果股价合理或低估,流入股票市场的资金也会增加。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金额巨大,股票投资相对较少,不入市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股价虚高、风险补偿不足。而不少上市公司获取直接融资后,大把资金躺在银行中,甚至是被用于委托理财,被大股东非法占用,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之一也是股市虚火,导致新股发行价过高,融资额大于企业生产实际需要。用友软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股权分置问题实质上也可以归因子股价结构,归因于流通股股价普遍高于非流通股转让价格。由于有些大股东不关心流通股股价,热衷于再融资(溢价招股,可从流通股股东处获取资金,增加非流通股的价值),故而中小股民反感股权分置。股市虚火导致流通股股价不能真正反映上市公司的价值,大股东不关心股价,其实是情有可原。另外,任何一个理性的经济人都喜欢高抛低吸,既然股价过高,没理由不想方设法卖股票。大股东手中的非流通股不能在二级市场上直接抛售,那么就绕个弯儿,采取高比例派现分红、增发配股、高溢价出售资产给上市公司等办法。H股、B股也存在着股权分置现象,但海外投资者似于对此没什么意见,只是报之以较低的股价水平。

有人曾经说中国股市像个大赌场。之所以会有这种观点,原因俱在于股价过高,无法靠分红获取合乎期望的稳定收益,只能寄望于买卖价差;而买卖价差又主要取决于有无资金推动。股市与赌市之间的根本性差异是股市的交易对象(上市公司)可以创造财富,使交易结果不是零和。但是,当股价长期偏高时,上市公司所创造的财富显得很有限,不足以补偿投资者的印花税与佣金成本、资金成本,投资行为就会短期化,赌徒心态因而形成。这种心态反过来又对股市虚火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股民误以为“股不在好,有庄则灵”。五年来,随着股价的节节下跌,不少违规的庄家、机构已经陆续死去。熊市“打老虎”效果相当不错,幸存的机构如今多半也转而推崇价值投资了。

时至今日,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开始迈向规范、理性,游戏规则的先天缺陷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弥补,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全流通预期已经形成。这些因素一齐发力,导致股市跌了五六年。由此,历史欠债还了不少,泡沫也少了许多,很多股民在高位被套,成为价值回归的受害者。当前的棘手问题变成如何补偿、回报股民了。主管部门一方面要继续完善股市制度建设,一方面又要维护稳定、保护投资者利益、恢复投资信心。让流通股股东拥有分类表决权,拥有以合理价格优先配售非流通股的权力,将有助于令高股价软着陆,使各方共赢。

猜你喜欢
流通股虚火股民
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南下资金持仓、持股变
入冬这把“火”多是虚的
吃饭咬舌头或是体内有火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问题研究
创业板上市公司流通股比例、董事会会议次数与股价同步性实证分析
各地收紧政策为楼市去“虚火”
力量
力量
“虚火”过旺,本土主题公园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