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要闻(21则)

2004-12-16 09:06
中国西藏 2004年6期
关键词:藏医西藏

珠峰文化节展示西藏传统文化

10月7日,日喀则地区一年一度的珠峰文化节在扎什伦布寺广场开幕。昂仁的迥巴藏戏、仁布的江嘎尔藏戏、日喀则市的斯玛卓、堆谐(腰鼓舞)等传统民间艺术表演,既促进了日喀则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刺激社会消费,也促进了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拉萨“次角林”成为区首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区

正在建设的拉萨市城关区次角林,被确定为西藏自治区首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区。树立示范区是为了进一步提升西藏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水平,发挥水土保持在西藏生态建设和保持工作中的示范与带动作用。

次角林位于拉萨市城南,总面积43.36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38平方公里。次角林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工程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平方公里,包括水土保持林、人工种草、封禁治理、排洪沟、蓄水池等。它的建设对改善拉萨城新生态环境、提高综合效益都有重要作用。

2005年50亿元改善西藏公路

国家不断加大对西藏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2003年西藏完成国家投资31.3亿元,2004年36亿元,2005年将达51.2亿元,将完成中尼公路拉孜至定日改建,国道317线川藏公路北线江达至妥坝、岗托至江达,新藏公路昆沙至门士、狮泉河至日土、国杰至桑桑整治等重点工程改建项目;开工建设浪卡子至江孜、米林至朗县、当雄至纳木错、泽当至加查、康马至亚东、那曲至嘉黎、巴尔至札达等通县、县际油路建设项目。其中,计划安排农村公路项目20个,建设里程1500多公里,解决17乡、131行政村通车问题。近3年里西藏210万农牧民参与公路建设,年人均增收百元以上。

2004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中央民族大学藏族研究院于2004年7月中旬与四川阿坝州人民政府、国际教育基金会、中国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在风景如画的九寨沟成功地举办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国际研讨会,国内外共12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家就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要顺应世界潮流,使少数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发展等问题形成共识,会议充满了浓郁的求实与创新的学术气氛。学者们普遍认为,这次会议的学术成果,对保护、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最有价值的麦类作物青稞

青稞是大麦的一种,又称裸大麦、元麦,在西藏、青海一带通称青稞。它是藏族人的主要粮食作物,用它可以制作糌粑和青稞酒。随着科学家对青稞高β-葡聚糖含量的新发现及加工产品的全面启动,如今,青稞正日益突显出其高营养、高保健、高附加值的特点,并有望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麦类作物之一。

时髦消费品太阳能发电设施

西藏高原太阳能年均辐射量每平方米7千瓦时,年日照期长达3400小时。过去,人们抱着“太阳是神,不能让神为人服务”的观念,一些群众甚至不愿使用国家免费送的太阳灶。自10年前实施“西藏阳光计划”,西藏已建立3-5千瓦的光伏电站300多座,推广各类小型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约5400千瓦,使50多万群众受益。太阳能资源已广泛用于照明、通讯、广播电视、烧水做饭、取暖等领域,每年的开发利用节能量相当于13万吨标准煤。

“大碰撞”前青藏高原就存在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研究员丁林说,现阶段青藏高原平均海拔5023米,主要由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等巨大山系构成。根据这些山系间发现的洋壳残余痕迹、海洋生物化石等,科学家判定它们之间深部有大小不等的海洋分隔,并将其划分为昆仑、松潘-甘孜、羌塘、拉萨、冈底斯及印度板块;地质上又把这些残存痕迹分别叫做金沙江缝合线、班公湖-怒江缝合线、雅鲁藏布江缝合线等。“缝合线”是陆地板块多次碰撞的证明。而冈底斯板块的厚地壳和高地形大约形成于1.3亿-1.4亿年前,比6500万-5000万年以来的印度大陆快速向欧亚大陆俯冲“大碰撞”早一倍多。大碰撞前,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大约就有3000多米,它是在原先高大山系上长出的“巨人”。

班禅在扎寺举行佛事活动

9月24日,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在其主寺扎什伦布寺日光殿参加法相辩论,他提问时思路敏捷,口齿清晰,答问从容不迫,有问必答,从而圆满结束了此次学经活动。期间,他用3天为后藏广大信众摸顶赐福,为扎寺僧人举行大威德金刚灌顶仪式、火供仪式等一系列佛事活动,同时还参观了日喀则市容,前往日喀则周边的农村走访农户等。

最大濒危动物皮毛走私案宣判

2003年10月9日晚,拉萨海关缉私局与昂仁县公安局在中尼边境线上发现走私皮毛的卡车,并当场抓获来自西藏芒康、贡觉的3名犯罪嫌疑人旺杰、贡布和拉巴次仁。从车上查获濒危野生动物皮张1392张,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孟加拉虎皮31张、金钱豹皮581张;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爪水獭皮532张、水獭皮246张、猞猁皮2张,案值达6357.54万元。9月底,拉萨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这起建国以来西藏发生的最大濒危动物皮毛走私案做出宣判。涉案三名被告,分别被判死刑、死缓和无期徒刑。

冰川退缩可能带来巨大生态灾难

9月中旬结束的中美联合科考队发现,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高亚洲地区冰川总计46298条,面积59406平方公里,储量5590立方公里。这些冰川以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天山等几个山系为中心集中分布,并证实这些冰川正在全面强烈退缩:近40年冰川面积年平均减少7%,储量年减少52.770至586.94立方公里。科学家指出,冰川一旦大量消亡,其下游河流将逐渐干涸,最终导致气候干燥、陆地荒漠化等生态灾难的来临。

青铁采用GSM-R通信系统

9月底,青藏铁路通信工程格尔木至不冻泉186公里的GSM-R试验段上,已经建起29座高45米的无线通信铁塔,相关设备安装已完成。10月底,GSM-R通信系统综合调试全面完成,青铁成为亚洲第一条应用GSM-R来传输用于列车控制安全数据的试验铁路。GSM-R系统是国际铁路联盟为欧州新一代铁路无线移动通信开发的技术标准,由无线网络、交换网络与其他通信网络的接口组成。

云南开通最便捷进藏路

滇西进藏公路丙察公路起于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乡,终于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全长87公里。工程2000年9月动工,今年10月1日,随着云南横跨怒江第一座大桥——尼大当大桥的建成通车而完工,路基宽4.5米。丙察公路沿怒江北上至察瓦龙乡后转入国道214线,海拔低,无雪封山期,年通路率100%。从丙中洛至拉萨公路仅1200余公里,正常行车2天即可抵达,是目前最便捷的进藏通道。沿途还可欣赏到丙中洛、怒江第一湾、石门关、哈达瀑布、通天瀑布、玉立石壁等著名景点和神奇景观。

中英科学家为拉萨防震减灾服务

来自英国伦敦学院、中国地震局、北京大学和西藏自治区地震局的科学家10月5日签订合作事宜,将在3年内应用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监测拉萨附近的活动断层区域,为未来可能发生在这些断裂带上的地震预测提供可靠的地震资料、数据,为拉萨市防震减灾服务。

为抗英先烈立碑祭奠

10月6日,西藏亚东县举行曲米辛果抗英纪念碑揭幕即祭奠悼念仪式,以纪念包括在曲米辛果(即今亚东县)战斗在内的两次抗英斗争中牺牲的先烈们。曲米辛果,藏语意为泉水平坝,位于堆纳村(当时属江孜管辖,现位于亚东县堆纳乡)以北约20千米处,因有一眼常年不干不冻的泉水得名。纪念碑上用藏文简介了当年的抗英战争,并镌刻了包括拉丁代本(时任藏军抗英前线总指挥)、朗色林代本等在内的1400多名当年被英军屠戮的英烈的名字。

拉萨市民族艺术团在尼演出

10月4日晚,西藏拉萨市民族艺术团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比兰德拉国际会议中心举行首场演出。尼泊尔王储帕拉斯、王储妃希玛尼和国务委员会主席乔杜里及尼各界知名人士共500多人出席观看。共演出14个节目,其中舞蹈《羌塘草原情》、男声独唱《巴桑布赤》以及时下在尼泊尔非常流行的中国歌曲《美丽的拉萨姑娘》和尼泊尔夏尔巴舞蹈《夏尔巴的春天》等节目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格萨尔生活遗迹重现青藏高原

藏族民众心目中的英雄格萨尔王的生活遗迹,正按照传说中的模样被重建和恢复。传说中格萨尔的故乡、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正在建造一条“格萨尔文化长廊”,包括果洛达日县拉龙玉多草原上的“格萨尔大王狮龙宫殿”、甘德县的“格萨尔文化活动中心”、玛沁县大武地区的《格萨尔》文化艺术宫,格萨尔藏戏以及说唱艺人的现场表演等。

青藏铁路那曲以桥代路特大桥即将架通

截至10月2日,藏北草原第一长桥——青藏铁路那曲以桥代路特大桥,顺利架设35孔,超过架设总任务一半,即将架通。目前,铁轨正向那曲车站挺进。

海拔4530米的那曲以桥代路特大桥,全长1950.88米,是藏北草原第一长桥,全桥由59孔32米梁组成,最高桥墩高约21.4米,整体呈现半圆形,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为了克服施工困难,中铁十一局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科学的架设方案,确保架设安全。

青铁当雄特大桥架梁完成

9月30日17时18分,青藏铁路当雄特大桥最后一片梁体合龙,在美丽的藏北草原,一道与高原彩虹交相辉映的铁龙横空出世。当雄特大桥在海拔4300米的当雄县境内,全长1645米,97墩2台,桥梁钻孔桩396根,2003年8月16日动工,施工者创新出堵涌水、防塌孔、保护环境的沼泽湿地施工方案。

21世纪藏医大学规划教材出版

9月2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写的“21世纪藏医本科教育规划教材”在北京出版,成为我国高等藏医药大学本科教育的第一套全国规划教材。该教材由藏医大德强巴赤列和尼玛担任顾问,藏青甘川滇等地多位藏医专家组成编审委员会,2001年开始编写,共计《藏医药学史》、《藏医人体学》、《藏医内科学》、《藏医外伤学》、《藏医疫病学》等26门课程,耗资200万元。藏医药教育已从传统寺院师传走入国家高等教育殿堂。全国现有藏医专业教育机构14所,科研机构2所,县以上藏医医疗机构54所,相关从业人员2600人。

西藏首位物理学博士

42岁的诺桑从挪威攻读博士学位回国,成为西藏历史上首位物理学博士。诺桑的博士学位论文《西藏高原太阳紫外线和臭氧的研究》,利用实地测量与卫星数据研究发现了西藏高原太阳紫外线的空间分布规律,首次公布拉萨地面紫外线B(UVB)的长期监测结果,受到国外专家的高度评价。诺桑,日喀则人,西南师大物理系毕业后,分配到西藏大学,1997年他成为藏大首批赴挪威卑尔根(Bergen)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教师之一,1999年底毕业回国后,创立西藏大学环境物理研究所,任所长。2001年,再度录取到卑尔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专业为应用光学,也就是太阳紫外线研究。

第七届全国藏语文图书发行会在拉萨举行

第七届全国藏语文图书发行会在拉萨举行。北京民族出版社、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出版社、四川民族出版社、青海民族出版社、甘肃民族出版社、云南民族出版社、西藏人民出版社、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等藏语文出版单位和来自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涉藏省区的新华书店参加了此次图书发行会。青海省新华书店承办了此次图书发行会。

据悉,此次全国藏语文图书发行会致力于为全国涉藏省区各族各界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同时使涉藏省区各出版单位和发行单位优势互补、联合开放、科学发展、协调推进,共同推进藏语文图书出版发行工作的发展。

猜你喜欢
藏医西藏
“心隆病”的藏医诊断及治疗效果分析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天上的西藏
“藏医药浴法”申遗背后的故事
神奇瑰丽的西藏
藏医滴鼻平息法结合艾灸疗法治疗呃逆33例临床疗效观察
藏医(中):独特疗法
徒步搭车到西藏 真正的说走就走!!!
藏医灸法治疗坐骨神经痛
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