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要引导学生选择与整合文化

2006-04-06 12:53王晓霞罗会德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10期
关键词:大众文化价值观语文

王晓霞 罗会德

当代中国文化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中华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日日更新的当代新文化正进行着碰撞、冲突与融合。而我们的学校教育在面对这种多元文化的冲击时,还是缺乏主动应对的观念和策略。所以,我们的中小学生“既缺乏对世界文化的判断、选择和认同,也缺乏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接纳,还缺乏对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选择的能力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1]

其实多元文化及其价值观的交汇与融合已对青少年产生越来越深的影响,特别是大众文化对他们的影响最为明显。学生的书面语、口头语、语文学习的方式和思维方式、审美取向、道德观、价值观方面都呈现出大众文化现象的表征。我们的学校教育当然不能无视现实中的文化现象及其对学生的影响,把教育与学生的生活隔离开。

当前文化的多元化既会给人们带来积极的影响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尤其是社会价值观念还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一些文化失范现象比如个人主义、功利主义、颓废思想正在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这极易造成学生思想的混乱。

语文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教育自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面对各种文化信息能作出正确而合理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取其精华,剔除糟粕。

那么,语文教育该如何发挥这种文化导向作用呢?

一、在语文实践中逐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叶圣陶先生说过:“道德必须求其能够见诸践履,意识必须求其能够化为行动。”道德价值观的确立是在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形成的。本次语文课程改革也注重学生的认知发展、情感体验和实践锻炼。因此,要想让学生接受正确的思想观念,就不能只用抽象的语言来教化他们,使之生吞活剥地接受下来,而是要多为他们提供实践这些思想观念的机会,使之在现实生活中亲身体验、接受锤练,在阅读活动中接受熏陶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内化到个体自身的价值体系中。把学语文运用于生活的实践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会如何正确地看待自身,正确地看待他人和周围的世界。

二、培养学生的文化批判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批判”一词经常被人用到,《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地分析,加以否定”。从这一解释可以得出批判是要对批判的对象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对它产生质疑,最后才进行批驳。因此,批判并不是单纯的谴责或抱怨,它是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在批判旧东西的过程中发现新的东西。批判意识则是指主体能自觉主动地进行批判活动,反思和质疑是其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的文化批判意识,就是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对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和文化信息进行批判的意识。批判思维是指人具备严密的、全面的、有自我反省的思维,它具有分析性、策略性、全面性、独立性、正确性的特点。[2] 受传统的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以及强调一致的、接受式的封闭型教育的束缚,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普遍薄弱。一旦离开学校,学生在令人眼花瞭乱的信息面前容易失去应有的辨别能力,陷入文化误区。

因此,语文教育还要教会学生在接受与体验文化的过程中善于对文化现象进行剖析,对文化信息识别与取舍、评价与更新。具有这种自觉的文化批判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也就逐渐铸就了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对待现实中的多元文化,既能尊重又能予以审视之;对传统文化能加以批判地继承并发展之;对于西方文化,既不会认为它的一切都是好的,也不会一概加以否定,而是以自觉的文化选择抵制西方文化渗透中夹带的文化垃圾,吸收其中先进的东西并与自身的文化要素相整合,生成新的文化因子。

本次语文课程改革还特别强调语文教育要引入富于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的大众文化。例如,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部分介绍语文课程资源包括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等,在“教学建议”中强调教学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

这些都为大众文化进入语文教育提供了依据。在此之前大众文化很少有机会登入语文课堂,作为教育内容施教。而大众文化毕竟是最贴近当代学生生活,最受学生欢迎也是对其影响力最大的文化样式。学校不教,孩子们照样乐学,如果我们总不教,他们总会乱学。所以把大众文化引入语文教育是当前最具有现实意义的举措。

然而,大众文化毕竟是与经济利益挂钩的、用于取媚消费者的世俗娱乐性产品,它必然存在着诸多弊端,不少文化劣质品,尤其是那些含有愚味、卑俗、暴力、色情的内容,最易误导尚未成熟、喜欢刺激、辩别力差而又可塑性强的孩子们。而实践证明靠“围追堵截”是不怎么奏效的,一些学生对大众文化的盲目崇尚恰恰是因为我们一味的“围追堵截”,对其缺乏指导造成的。不懂得因势利导只会导致师生在语文教育观念上的矛盾,形成学生在课上与课下的文化观和价值观的冲突。

有效的实施策略是:一方面帮助学生有效地筛选,使部分优秀的大众文化资源作为语文学习的内容。比如让学生看一些《人与自然》、《新闻调查》、《今日说法》等栏目可以使之了解社会、自然、人生,了解政治、经济、法律。看一些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剧可以加深他们对文学名著的理解。还可以推荐阅读一些时尚报刊中的美文、优秀的科普读物等,可以使之获取许多有益的具有前沿性的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从而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

另一方面就是因势利导,培养学生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意识。可以利用学生的情感储备,把学生感兴趣的大众文化作品引入语文教学,让学生评判、鉴赏,进行有效的审美教育。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逐渐让学生不满足于流行的观点和“人人都认为如此”的现状,开始反思自己以前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对大众文化的某些内容提出质疑,指出其不足。比如学生喜欢看影视作品,那么就可以把“阅读”影视作品与阅读文本相结合,利用影视作品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并可以进行对比阅读。一位老师在中央台播出《康熙大帝》和《 雍正王朝》时,引导学生阅读了二月河的一些作品,而且根据相关的线索读了不少清代的历史小册子,在讨论时学生们还指出了电视剧中的一些“硬伤”[3]

可以说,把大众文化作为语文教育的内容,一是可以使之成为通过学校传递的主流文化的有益补充;二是帮助中学生提高文化素养,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和个性品质,让我们的学生去追求“一种以人文理想为终极价值的大众文化,而反对以商业利润为最高标准的大众文化。”[4]

概言之,在开放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语文教育必须要走出封闭的校园,努力克服、摆脱教育自身存在的保守特性所致的“文化惰性”,不再以单纯地传递已有的课程文化为己任,而是善于抓住多元文化带来的机遇,发挥学校教育的选择、整合和创造文化的功能,时时引进当代文化的新鲜血液,与语文教育中的原有文化相整合,形成新的教育文化(内容);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的精神品格,并培养学生在不同文化间进行甄别、形成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免疫力”。从而吸收先进文化的营养,能在各类文化之间进行创造性地整合,衍生出新的文化因素,为我们的民族文化注入新的生命。这是语文教育必须承受的文化使命。

注释:

[1]裴娣娜《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2/4。

[2]林崇德《学习与发展――中小学生心理能力发展与培养》,266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转引自赵志伟《利用影视剧促进课外阅读》,《语文建设》,2002/4。

[4]黄会林主编《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25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王晓霞罗会德河南省新乡医学院)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价值观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