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发现生活”教学设计

2006-08-10 00:00范增礼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8期
关键词:父爱小姑娘文体

话题设计:

有人说,岁月就像一条河,生活就像一首歌。生活中有得意也有失意,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悲欢也有离合……生活就像一个万花筒,只要你善于发现,总能看到它的丰富和美丽。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请以“发现生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作文内容与话题要密切相关。

②自选文体;

③自定立意;

④不少于800字。

二、训练达成目标

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重点)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难点)

三、设计意图

1.使高中学生学会写复杂的记叙文和中规中矩的议论文。

2.引导学生自觉的围绕“话题”进行审题、立意、选材和构思等方面的训练。

四、指导过程

(一)写作导引:现在,话题作文几乎可以说成了高考作文的一种模式。话题作文有较大的写作空间,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落实这“三自方针”,是自由写作的一种重要实践。

立意自定,是指作者自由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文体自选,是指根据所要写的内容,自由选择适合表达的体裁;题目自拟,是说可以并应该自己拟一个紧扣话题、确切生动的文章题目。这些给了同学们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我们可以按这“三自方针”,写好这篇话题作文。

(二)技法点拨:近年来高考话题作文的命题特别是2004年以来江苏省的作文命题给我们带来什么新的启示呢?值得记取的至少有以下三点:

其一,中学作文教学要把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落到实处,要把读写结合、注重文化积淀落到实处(而非只喊口号)。

其二,作文教学必须实现个性的解放。求解放,必须坚持走自主、求真、创新之路;要创新,必须以培养创造性品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基础。

其三,作文训练应遵循规律,在开放的前提下重视规范,打造扎实内功。

为此,要在以下五个方面搞好扎实的训练:

①审题训练——立足准确,追求深刻;

②拟题训练——立足醒目,追求夺目;

③文体训练——立足合“格”,追求创新;

④表达训练——立足通畅,追求文采;

⑤书写训练——立足规范,追求美观。

(三)思路点拨:人人都在生活之中,但未必能人人都深刻认识了生活。写作“发现”生活的话题,需要作者打开第三只眼睛——“慧眼”,不仅能从惊天动地的大事中发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更能从平凡的生活小事中发现生活的丰富与美丽,写出“见人之所未见”的独特感悟。

比如一位在医院陪病人的小姑娘,误把透过残窗斜落到过道上的一方月光,当成了白手绢,弯腰拾了一下。这么件小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细微的不能再细微;小姑娘不被人看见则罢,被人看见了恐怕只有尴尬的份儿。假如你目睹这一场景,会涌现什么样的感想呢?恐怕会投去鄙夷的一瞥吧。这能当作写作素材吗?

作家鲍尔吉·原野刚巧在医院为父亲陪床,目睹这一场景,他没有嘲笑小姑娘,而是觉得:“这一举动充满生机。小姑娘也是病人的家属,我不知她的病人在床上煎熬着是怎样的痛苦,但她的心里仍装着美,不然不会把月光当作手帕。”作家感伤自己在小姑娘之前已将楼道走过几遍,却对周遭懵然无动于衷,反问自己:为何不能象小姑娘一样空灵?许多年后,作家写出了美文《月光手帕》,启迪读者:世俗的眼光使我们失去了多少美的发现,给我们造成多少无法弥补的遗憾!

学习鲍尔吉·原野,发掘并表现生活的美吧。

生活是什么?门捷列夫说:“生活便是寻找新知识。”列夫·托尔斯泰说:“生活不是享受而是很辛苦的生活。”巴尔扎克说:“生活的智慧大概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歌德说:“生活之树常青。”

五、写作实践。

紧扣话题,从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悟与发现中拟出一个题目,提出对立意、文体、选材、构思的考虑,在小组或全班交流、讨论,听取意见,思考成熟后再动手写出文章。

(习作选萃)

辛酸父爱

铁富高级中学石荣茂

叶落了。

花开了。

时间也随风飘走了,生活也变的更好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它使我感动,使我流泪。它使我感受到了伟大的父爱。

父亲是个农民,并无额外收入。但生活过得很满足,早晨下地干完活之后,吃午饭时总会来一瓶啤酒,然后睡一觉,下午再去干活。到了晚上还会喝上二两大曲。每逢下雨天爸爸就会出去打扑克来打发时间。生活虽不宽裕,但父亲还是过得不亦乐乎。

渐渐的,我上初中了,开销也变大了。

有一次星期天回家,我却意外的发现爸爸这两天没有喝啤酒。我就好奇的问爸爸:“爸爸,你生病了吗?怎么不喝啤酒了?”爸爸微笑着说:“我这么健壮,怎么会生病呢?只是最近不想喝。”

我没有再想下去。

可过了几个星期,爸爸平日喝的优质大曲也下岗了,换成了塑料大曲(因是用塑料桶装的散酒,故戏称)。

我又问爸爸,爸爸说:“整天喝一种酒,口感不好,想换换口味。”爸爸的眼中透露出一种我琢磨不透的神情来,但我没敢往下想。

时间转瞬即逝,不觉得我已经上了初三,上学的开支更大了。

忽然有一天,我感觉到家里缺少了一种气氛,我仔细一想:爸爸没喝酒。

我去问父亲:“爸爸,今天怎么没喝酒啊!”他的表情变了一下,而后又微笑地说:“近来胃不好,不想喝酒。”从他的言辞中,我似乎听到了什么,但我没问。

一天,爸爸出去了。我就跑到母亲跟前问爸爸戒酒的原因。母亲说:“你现在大了,消费也高了,因此,你爸爸打算戒酒为你省一部分钱,现在还真的戒了。”

听到这里,我的眼泪不自觉的从眼中流了出来,母亲的眼睛也湿润了。

甜甜父爱,辛酸父爱,浓浓父爱。我这时似乎闻到了酒香,那浓烈的酒味正弥漫着整个屋子。近而飘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因为爱,所以爱。”也唱出了父亲的心声。

蜜蜂毫无所求,只求别人快乐,把蜜献给大家;老牛,也无所求,帮助别人干活,帮别人分担忧愁;父亲,更无所求,把爱注入我的心房,使我快乐,使我幸福。

这时耳边不觉传来“父亲是那拉车的牛……”的歌声。

点评:这是一篇用第一人称写的记叙文,文字质朴,情感真挚。有关父亲喝酒的细节描写,很能打动人的心弦。随着“我”的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上学开销的增大,平凡的父亲,用伟大而辛酸的父爱充实了儿子——“我”的成长过程,自然而然的扣紧了话题。习作以议论开头,以议论收束,抒情意味浓郁,观察细致,描写真实,人物对话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范增礼江苏邳州市铁富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父爱小姑娘文体
采茶小姑娘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春天的小姑娘
不要让父爱成为等待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父爱如山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文体家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