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应用写作教材例文存在的问题

2006-08-10 00:00周子仪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8期
关键词:文种例文发文

例文在应用写作教学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种知识的具体化;例文的讲析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例文是引导学生理解写作知识的媒介,也是学生写作训练的第一参照范本,是使学生将写作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的桥梁。由于应用写作是分析和解决实质问题能力的反映,是“政事之先务”、“经国之大业”,应用写作教学中的例文直接影响人才培训的质量,从而影响着人们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对例文的编选要高度重视。本文对中职学校这些年来所使用的部分应用写作教材例文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试作些分析,以期大家更为关注应用写作教材的建设,从而促进应用写作学科建设和实践的繁荣与兴旺。

一、例文不典范。例文不典范是指文体理论和例文可能会对不上号甚至自相矛盾,从而降低了教材的质量,使教材例文失去对应用写作理论解读的作用和对学生示范的作用。以非典范的例文来教学,将无法弄清是理论不准确还是例文不合适,将会成为对学生的误导,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惑;根据不恰当的例文学到的不恰当的知识,将来在工作中可能会作出不恰当的应对,从而对个人和服务单位带来损失。如《应用写作基础》中经济合同的例文就存在两个问题,“一级每千克5.2元”、“每只箩计价2元”等,一是质量标准不准确,二是数字未大写。该文种的“写作方法指南”部分也明确指出“质量…应考虑周详”、“货币等数字应大写”,“一级”貌似有了质量标准,但究竟是什么概念呢,是国家颁布执行的标准,还是省级标准,或者是企业自己的标准?势必影响合同的执行;“5.2元”、“2元”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也是不规范的方式,合同中的价款、金额、数量等直接与合同各方利益密切相关,应使用大写,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异议纠纷。同一教材中函的例文一标题“××省公安厅关于拟录用2000届大学毕业生的函”中有发文机关,在公文生效域、成文日期上又写上“××省公安厅”,一从语法角度看有重复的问题,不符合公文简明的要求;二从公文的要求看也存在不足,《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在“公文格式”章第十条(六)关于标题的规定中要求“标题…一般应标明发文机关”,而在(九)关于用印及(十)关于成文日期的规定中并未明确是否应标明发文机关,应该理解为一般在标题中标明发文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标识成文时间”。这也说明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不能在成文日期上同时标署发文机关。再如《教师文体写作技能》述职报告的例文开篇两大段写自己如何重视理论学习、思想如何如何,怎样改变,不合该文种的写法,本书该文种的写作格式中说明“(1)交代自己的职责…”。

二、例文缺乏。例文缺乏就是在文种介绍中提出的文种类别没有相应的例文来印证和体现。教材一般应由三个部分组成:理论知识、例文、思考练习。例文的缺乏使教材结构形成了缺陷,在重要的环节造成了断裂,从而使教材这种产品成为了次品,降低了有效价值。如《应用写作》中报告在文种知识介绍部分讲了四类: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答复报告、报送报告,但工作报告这一重要的类别却没有编选相应的例文。如《实用文秘写作教程》甚至只编选了一篇情况报告。应用写作教材的例文应尽可能适当多一些,一个文种应至少选2-3篇,以供学生学习和参考。例文缺乏另一个表现是每个文种所选例文往往只一篇,难以看到同一文种不同风格的写法;或难以看到不同行业的文章,同一文种有不同行业的例文便于学生比较阅读与思考,以加深理解;二是表现在有些例文只列文章中的标题,其它内容往往用括号“()”加个“略”字就省掉了。如《语文应用文》计划例文一中“(二)建材工业(略)(三)冶金工业(略)(四)电力工业(略)”等,不便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例文过时。例文过时就是例文反映的内容陈旧、使用过时的语言、写作的年代久远等。如《文书学》请示中例文一所请示的做法似还是计划经济时的做法,而该书是1995年编写的,其时市场经济改革已向更深层次发展。如《语文》第三册求职与应聘、推荐与请托部分例文的结束语“如蒙俯允,不胜感谢,伫候德音”、“专此奉陈,不胜悚切”,现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语文功底普遍不高,很多学生看不懂,即使用了也会与自己的文章风格不符。有些应用写作教材甚至使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或五、六十年代的文章来作例文,文章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内容、语言的风格等都与现代现实生活有较大距离,给学生理解上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隔膜,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四、例文出处“高”。那些“高”处的文章,尽管可能十分典范,但内容多为重大决策、国家大事,与一般学生的生活经验、见识阅历有较大的距离,也与他们将来的工作实际需要有差距,学生感到难于理解和模仿,而且学生会对看例文缺乏兴趣,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因此例文在教学中应起的作用就会减弱。有些教材例文动不动就搬国务院、××部、××省或大人物的文章来用,如《应用写作》公文部分极大部分都是上述性质的文章;如《语文》第三册第十单元公文部分,15篇例文中,出处为国家级的4篇,省级7篇,市级及以下4篇,出处省级以上例文占了三分之二强。应用写作教材的例文只有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才会在实际运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例文中的问题一直是教学界关注和致力于希望解决而一直不断出现的重要问题。应用写作教材例文中上述问题的出现,一是教材编写者责任心问题。有些教材编写非常好,但有些教材编写者对所编教材缺乏足够的用心,可能抓一篇文章放进去就算例文了,有些是简单的搬运工而已,从别人的教材上搬到自己的教材上,其实对一些例文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不合格,可以换掉,或者加以修改再用。二是对有些应用写作中的问题可能是缺乏认识,没有注意到有问题,如上述“发文机关”标署的问题就应属此类,很多教材都有此类问题。三是篇幅的限制造成的问题,如上述例文少就应属于此类,怕编了之后书太厚。教材厚薄应不是问题,问题是教材是否将问题摆清楚了,教材是用来育人的,是否充分起到作用了才是真正的问题之所在。

应用写作教材例文编选要注意的原则,一是应当具有典范性,每一个文种中所编选的例文都要符合这个文种的使用范围,能反映出该文种的写作要求,格式正确。二是例文编选应具有对应性,对每个文种常用类别、重要类别应一一编选相应的例文,使文种理论及写作知识有相应的例文来体现,使学的人有可阅读、依照和临写的范本。三是应具有时代性,选取反映当代现实生活的文章,语言符合时代的要求,体现与时俱进的思想,而且当代有大量鲜活质美的文章可供选用。四是应具有实用性,应多采用基层单位、小公司、小人物的文章,使学子们见了能参考、可模仿、学得象。

总之,应用写作实践活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展示在我们面前,“知识经济的到来将当代应用写作活动的社会地位提升到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应用写作实践的发展对教材例文编选提出了新的要求,教材编写者应在前人的基础上,提供出符合时代与习者要求的应用文教材例文,以满足学生提高处理实践活动能力的需要。

(周子仪湖南怀化工业学校)

猜你喜欢
文种例文发文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以例文引路,促妙笔生花
例文引路,读写相随
近代以来我国公文文种流变考述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一日轻装范蠡舟
从错用文种谈规范公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