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产丢命去追星

2007-05-14 13:37徐迅雷
杂文选刊 2007年10期
关键词:愚者刘德华追星

徐迅雷

倾家荡产还丢命,只因家女去追星。新华社香港3月28日电:狂追刘德华多年的兰州女歌迷杨丽娟,25日终于在香港同刘德华合影,但其父杨勤冀第二天凌晨却在港跳海自杀。

杨家有女初长成,可惜不是贵妃身。“疯狂追星女”杨丽娟自1994年迷上刘德华后,十多年来一直没有上学、没有工作,“全职做追星族”;出于对女儿的疼爱,父母最终从劝说变为支持,筹资供女儿两次赴港六次赴京,为达成女儿心愿倾家荡产,父亲为筹募旅费在卖掉房子后甚至想到了卖肾,追星也追成了高消费。教育家魏书生不客气地说“中国家长的身上藏着十把刀”,其实哪一把“刀”都与溺爱有关。

粉丝天生非丽质,明星遥遥未识人。当初刘德华获知杨丽娟的疯狂行动后,曾通过经纪人批评其“不正确、不正常、不健康、不孝”,表示他绝不会理,并呼吁她停止过火行为。只是最后没想到,他的“半推半就”“先推后就”,终于酿成了悲剧。明星被神化之后,还真以为自己“梨花一枝春带雨”呢!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追星之狂,确实是局外人难以想像的。若干年前刘德华来杭州演出时,一位小女子在她的MSN上签名“今夜要去见我从小就爱上的男人”,吓人一跳,“从小就爱上”,以为她老爸,原来刘德华。如今不仅出现了种种“职业粉丝”,甚至对明星自杀也会“诗意追捧”。可是,自古至今,疯狂从来都不是文明的状态。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老爹命归黄泉前留下的遗愿,竟是希望刘德华再见女儿一面!父女此般不可自拔的行为,是对明星的“狂顶”呢,还是在癫狂地“找抽”?面对比“疯狂的石头”还疯狂万倍的“疯狂的追星”,恨不得说几声:杨老爸,顶你个肺!杨丽娟,顶你个肺!刘德华,顶你个肺!

人间天上去会见,追星疯狂到几时?看这个新闻,脑子里冒出一串名人名句。邹韬奋说:“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蒙田也说:“愚者之所以成为愚者,就在于固守己见而兴奋莫名。”而歌德则云:“一个杰出人物受到一伙傻瓜的赏识,是可怕的事。”刘德华好歹是某方面的“杰出人物”,而娱乐至疯、疯狂至死的“赏识”者,大抵也近乎“傻瓜”了。逝者长已矣,明星尚可追?

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恨当今社会病。说实在的,面对如此“多输”的结局,不能再多花笔墨斥责那悲哀的一家子了,因为他们都是病了的人。杨丽娟虽年近三十,但心理年龄却依然处于未成年;她大抵属于偏执崇拜型的人格障碍,而极端偏执心理其实就是一种病态。更严重的问题之根在于家庭之外。明星们的艺术本身就是“小路艺术”,它无法熏陶出“粉丝”的健全人格,因为“小路艺术”是娱人的,而“大道艺术”才是撼人的,“娱人耳目”与“震撼人心”有着巨大的不同。至于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环境,给了粉丝们几多端正的导引?3月28日18时新浪网一项调查表明:除了35%的网友认为“明星不是‘神、追星也要有限度”之外,列第二位的是“媒体当初不该助长娟娟疯狂追星”,占了27%——疯狂自古非文明,而为疯狂追星的非文明状态“加油”、“添翼”的媒体,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啊!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题图/黎青

猜你喜欢
愚者刘德华追星
劝思
让追星不疯狂
请把我当普通演员
追星不能成为生活的全部
编辑部追星日常
画与理
追星不如追艺术 赶上看展览的漫步人生
智者和愚者
刘德华 都是朋友
陶艺作品《芸芸众生系列——愚者》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