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老虎张志峰

2007-09-20 10:36张晓颜
商界·时尚 2007年9期
关键词:志峰奢侈品时尚

张晓颜

在张志峰看来,如果我们把目光从法国奢侈品起源年代平移到中国,就会惊讶地发现,这一时期正是中国的“康乾盛世”,中国是当时东方最强大的帝国,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中国的陶瓷、丝绸、刺绣、玉器等均创下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我们追求奢侈品文化的兴隆,实际上是在追求国力的强盛。

名流档案:张志峰,NE•TIGER时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和艺术总监,亚洲时尚联合会中国主席之一。

奢侈品先知

张志峰身上带有某些艺术家的标签。比如连他自己都满意的胡子。

常常,他会在NE•TIGER的某场服装发布会后,身着纯红的衬衣配洁白的西装出来谢幕,那个时候,他的胡子与整个人显得特别协调。看似不经意,实际却有着太多的心思。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皮草是寒冷地区,而且是冬天才需要的装备。事实上,NE•TIGER的皮草早已春夏秋冬都卖。张志峰说,过去,皮草类产品是以保暖为主,到现在,是以时尚为主,哪怕是在温度相对较高的江浙和中部地区。

可能从一般意义上理解,这些地方都不怎么需要穿皮草,但他们把衣服设计得比较时尚,比如在颜色上追求新颖,大胆选用时下流行的颜色,在款式上讲究适用,多做披肩和背心,然后辅以多重工艺,像编织和镭射就是常用到的,这样,其保暖性能基本就没有了,然却很是时尚,很适合当地消费,更满足了年轻人喜欢与时装搭配的需求。

奢侈品可以是老古董,也可以是与时谐行的,而不如时尚结合的奢侈品,就变成了艺术品或是展览品了。张志峰知道,如果他们不与时谐行,年轻人不会喜欢。做的衣服只能是妈妈们买来穿。而这,显然不是他想看到的。

相关数据表明,欧美35~50岁的人群是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而中国的主力军比欧美年轻了整整10岁,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一方面,奢侈品消费在中国刚开始,消费力比较强,另一方面,中国的父母对子女比较溺爱,愿意在孩子身上花钱。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张志峰说,奢侈品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就代表着一种“象征性消费”。所谓象征性消费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消费的象征”,借助奢侈品消费表达和传递某种独特的信息和特殊的意义,包括消费者的地位、身份、个性、品位、情趣和认同。消费过程不仅是满足人的感官和生理需要,也是社会表现和社会交流的过程。其二是“象征的消费”。即消费者不仅消费奢侈品本身,而且消费奢侈品所象征的某种社会文化,包括消费时的心情、美感、氛围、气派和情调,是一种对奢侈品所承载的文化、梦想以及生活态度的认同。

在现阶段,炫耀性的奢侈品消费在中国现实中成为一种普遍性崇尚。因为先富阶层在积淀文化底蕴与形成名门望族的相对漫长过程中,必然选择一种相对容易与快捷的物质方式,打造成为与众不同的一种自我标志。拥有奢侈品成为他们一种直接的条件反射,他们以自己创造的财富直接换取名牌服饰及名车豪宅,再以这些财富象征的物质来标榜财富地位。因此,炫耀性的奢侈品消费,成为先富阶层向新贵阶层转型的一种社会符号。

他像一个奢侈先知,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点。

看似命运安排

人们总是在前行中才更加看清未来的方向。张志峰也不例外。

1982年,迫于生活压力,高中毕业的他跟着妈妈做起了裁逢。那时候,妈妈虽然以此为营生补贴家用多年,但由于国家还没有私营经济的概念,所以虽然不违法,但也没有合法手续,属于灰色地带。而且,所有帮别人做的衣服,也不以货币交换的形式出现,用的都是以货物交换的方法。在今天看来,应该算是“黑店”,不过那时民不追,官不究,大家都在打擦边球。

事情在张志峰身上发生了转机,他成为当地第一个拿到个体营业执照的人。改革开放初期的牡丹江,第一批只批了5个个体户,张志峰是其中之一。那时他家中刚刚盖了新房,东家借几十,西家借100,借了50多户人家,房子盖完,家里欠下了4000元,在当时的东北,这是巨款。

好在那时做个体户不需要什么注册资金,家里新盖的房子又解决了店面的问题,张志峰的裁缝店开张了,生意很好。1980年代初,各种新思想、新流行进入国门,中国人的衣着打扮也“开放”起来。“做喇叭裤做得最多。我裁喇叭裤的技术还特别好,一剪到底,就收5毛钱。那时候喇叭裤特别火,都要排队的。大家不太关心面料,除了棉布就是涤卡。”但张志峰还是愿意超前一步,他专门跑到上海进一些东北见不到的布料。

张志峰做的衣服“时髦”很快传到了仅一江之隔前苏联。那里,也有很多人喜欢上了他做的衣服,后来甚至批量订购,张志峰则跟他们交换一些国内看不到的上好的毛料和呢料。很快,张志峰的裁缝店从一台机器发展到几十台机器,从只有与妈妈两个人发展到四五十人。

当小裁缝的第4年,那时人们还没有什么品牌意识,张志峰就开创了自己的品牌“东北虎”。从帮国外做代工开始,一点一滴地学习与找差距,一直到自己的奢侈品牌NE•TIGER

被世界认可,张志峰走了一段很长的路。幸运的是,他从中发现了秘密。

“买奢侈品牌,其实是买历史,买文化沉淀,对欧洲文化、美国文化了解得越多,对祖国越热爱。咱们中国,随随便便一个‘凤,一挖就是5000年的历史,再一个‘云锦,一挖就是1500年。”

向往庄子式的逍遥

做奢侈品需要一颗沉静的心,它不同大众消费品,需求量少而精,这就要求做奢侈品的人要有定力,得耐得住寂寞。在张志峰看来,现在,很多人拿着钱等着要给NE•TIGER做代理,如果他们耐不住寂寞,开很多店的话,那品牌很可能会流于浮躁,做成大众货,毁于一旦。

如果完全遵照自己的意愿,张志峰希望闲时就在家里,不见任何人,不关心外界的任何事情,专心地、静静地看一本书。这本书可以是道家的、佛家的,或者其他宗教类也没有关系,反正他都喜欢。而这其中,老子的《道德经》是他最为推崇的,他说,那是认识自己人生价值最好的书了。

我们做人之前,首先都得明白人是怎么回事,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活着的目的不是为了每天工作,要追求做人的道理。扩大开来不难发现,不管研究什么,最终总是要落在人上,所以,要明白人是怎么回事。

人要自知,要知道自己是谁。要自觉,要本能地去做一些事。要自律,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知道。要自悟,了解越多,把事情看得越清楚,心态越平和,越发现自己很渺小,没什么了不起,这个地球离开谁都是可以的。

张志峰说,他的性格属于比较随意型儿。心态比较像庄子,但行动上就差远了,庄子的逍遥随性只能成为他向往和梦想的对象,目前还不能完全付褚行动。因为他有公司,必须对员工及很多人负责任,所以,有些时候,他必须得回来。他明白,生活不是为了赚钱,赚钱只是为了更精彩的生活,有了更精彩的生活才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好在,这些并没有太影响到他喜欢在全世界各地漂的喜好。现在,一年有六七个月的时间,张志峰都在世界各地来回穿梭。什么事情都有,有业务上的,但所用时间不多,更多的时间是用在了随心漫无目的地游历上。比如今天在意大利开完定货会了,回程的机票也已定好,但心中突然不想回家了,它告诉他应该去另外一个方向,便开着车随便走了,有时候连自己都不知道下一站是哪里。

这样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更能给人惊喜。“我需要在各种文明中,拓展与时谐行的国际视野并汲取与时谐行的时代灵感。”而且在外面时间长了,充电充足了,回来工作效率也便更高了。

漫无目的地走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显然,张志峰达到一半。

猜你喜欢
志峰奢侈品时尚
最雅『鼠标垫』,你了解多少?——『文房奢侈品』臂搁欣赏
第十二届上海国际奢侈品包装展圆满落幕
2019上海国际奢侈品包装展
一题多变各显其彰
环保很时尚
美妆fun时尚盛典
时尚首次触电
只为写作的慢时尚
Effect of Starch Dodecenylsuccinylation on the Adhesion and Film Properties of Dodecenylsuccinylated Starch for Polyester Warp Sizing
The Usability of Polyoxyethylene Stearate as Lubricant for Sizing Cotton Warp Yar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