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景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07-12-26 11:30杨玉华
未来英才 2016年22期
关键词:情景历史教材

杨玉华

摘要:情景教学可以给死板无趣的历史赋予生命,使其具有形、情、境、趣的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景教学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的作用

1、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学习能力。历史情境教学法是指在历史教学中有目的地引入一定的历史场景,促进学生对某一历史知识进行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历史知识是对过去所发的事情进行回顾的学科,很多知识点比较抽象,所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具有一定难度,采用情境教学法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对于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通过各种不同情境的设定,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巧妙设立情境,能够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充分发挥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教学中很多内容比较枯燥,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情境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通过各种情境模式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可以通过情境模式深化相关知识点,更深一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提高其创新能力,最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3、能够优化初中历史教学模式,提高授课效率传统授课模式下,一般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台下单纯地听课,对于比较枯燥的内容来说,学生积极性不高。而采用情境模式教学,能够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知识学习,教材内容的讲解不再是死板的而是灵活多变,这样就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对于优化初中历史教学模式来说,也具有重要作用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1、运用教材插图、模型、实物等,展示直观。由于历史本身的局限,不可能以本来的面目原封不动地直接呈现在我们面前,学生希望反映的是活的运动的历史,但却不能看到活的运动的历史本身,这就需要教师借助于各种手段,使学生感知历史,达到科学的再造想象,而教材的插图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简单手段。教材插图、模型、实物的展示,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真实化,再配语言文字就更容易使学生感知历史,再造历史。如以《明朝对外关系》一课为例,教师进课堂时就向学生展示一幅画面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随之提出问题:你们有谁知道这幅图上的船是我国什么朝代的?这船与我国历史上哪位历史人物有关?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学习的动机。结果,学生发言非常踊跃,听课也相当认真。在初中历史教学《贞观之治》这一内容中,可以借鉴“九天间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这一组诗句,用以描绘历史时期的繁荣盛世,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繁荣盛世的产生,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到新课程中。使学生对历史内容的认识更加直观。.

2、运用现代媒体手段,感受历史情景。历史学科具有特定的时间、时空、人物的特点,老师应有意识地引入色彩鲜明,形象具体的历史场景,让学生去切身的体验与感悟。通过重现历史舞台,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体验历史情感,认识历史本质。

(1)利用历史电影片段,创设历史情景。如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教学中,利用《火烧圆明园》影片片段导入新课,通过圆明园火烧前后对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让学生走入创设的历史情景,感受历史事件的过程,当学生看完影视资料时,学生已经融入到历史情景中,然后让学生进一步探究,教师加以适当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知识、观点、态度、情感。

(2)借助情景音乐,渲染历史情景。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教师通过对乐音有组织的安排构成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同时,音乐是作曲家心灵的倾诉,情感的流淌,所以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渲染情景,创造气氛。事实上,大部分音乐作品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

(3)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历史情景。教学是语言的艺术,如果离开了教学语言,就不能创设教学情景,即使有了某种情景,也不能发挥教学作用,实现情景的价值,所以说教学语言是创设教学情景的基础。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思维能力逐渐增强,如果只靠直观性的教学情景,则容易使教学简单化、表面化,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也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对真善美更高层次的追求。从这一点来看,我们也必须重视教学语言的作用。

3、设计表演情境,有助于挖掘潜力、培养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更要求课堂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突出能力的培养。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设计表演情境,对于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能力有一定作用。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由于学生自己进入角色或扮演角色,使历史角色不再是书本上的人物,而是自己或自己班中的同学,这样学生对历史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内心的体验。与此同时,学生的说话、观察、模仿、思维、想象、分析、理解等能力在不断开发,并且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可以设计这样的表演情境:假如你是……你准备怎么办?让学生进入角色进入思维。在世界近代史《南北战争》一课中,为使学生理解《解放黑奴宣言》颁布的作用,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表演情境:假如你是南方的一个黑奴,看到这个宣言后,你决定怎么办?当时,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思维也相当活跃:有说决定立即逃跑、投奔北方的;也有决定就地起义的;更有决定不露声色留下来,等待时机一举摧毁南方奴隶主的势力的。学生们个个讲得有声有色,如此一来,教材上那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黑奴的革命积极性”的描述,学生就理解得非常透彻了。根据教材需要,教师还可让学生扮演某些历史角色,把某一段关键的历史情节表演给同学们看,以帮助他们理解教材。教师课前把表演任务布置下去,让学生作准备。每当这时,学生总是积极响应,毛遂自荐扮演各类角色。为了扮演好每一个角色,使其更直观,同学们尽其所能,把这些角色演得活灵活现,令其他同学看到了一段活生生的历史,课堂效果自然很好,学生的各种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培养和提高。因此,设计表演情境,无疑是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对艺术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情境教学是一种体现人本教育的新型教学方法,它符合高中生的认知心理与需求,拓展了学生的历史视野,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如沐春风,体验学习历史的乐趣!

猜你喜欢
情景历史教材
情景交际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新历史